0%
第二章 道光二十年:遠離激情的日子

第二章 道光二十年:遠離激情的日子

第三:理想狀態是無法抵達的,最多只能是無限趨近。正因為知道這個道理,曾國藩也不敢把自己的人生目標,定位的太高,實際上他是將自己定位於一個不太丟人現眼的文人學士的位置上。在日記中的具體表述是:誠能日日用功有常,則可以保身體,可以自立,可以仰事俯蓄,可以惜福,不使祖宗積累自我一人享受而盡,可以無愧詞臣,尚能以文章報國。
辰后,替陳堯農代寫信二封。唐竟海前輩來,繼朱嘯山來,同至琉璃廠買紙,又同至楊杏農處,又同至蕭史樓處,請蕭史樓寫壽屏。
十一月初五日,寫過隙影
但人這個東西,是很難接受教訓的,就因為思考學問,曾國藩險些病死客棧,他卻絲毫不肯悔改。每天與救治他的吳廷棟歐陽小岑,大侃思想學問,偏偏那兩傢伙也是學問狂,知識發燒友,所以這三人每天狂侃人生道理與治國之策,竟然是有驚無險的,逃過了一劫。
這是一個頗顯幾分悲涼的記錄,並再一次顯露出曾國藩的人生哲學認知。
最終,曾國藩還是決定取巧,將自己的人生目標,定得儘可能低一些,將自己定位於「詞臣」這麼一個位置,說難聽點就是清客,就是弄臣。但如果作為一個弄臣,能夠避免讓他承受皮癬癢痛之折磨的話,他寧可選擇這個。
此後的曾玉屏,洗心革面,投入到治理家業之中,並總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治家規範,這八個字是:考、寶、早、掃、書、疏、魚,豬。
曾國藩的時代沒有宣傳部,沒人把關,不管什麼書你想出就出,只要能賣得動盡可由你。可知曾國藩讀的是未刪節版,非潔版,直說吧他就是在讀黃書,並且讀到了「心甚不收」的地步。
沒有答案。
可見曾國藩真的很喜歡讀小說。
正是因為生活中沒有抱銀子來求倒貼的小女生,所以這世上才有了小說。
他讀的是清時的《綠野仙蹤》,講述一個叫冷于冰的美男子,踏遍祖國的山山水水,經歷無數狐妖鬼怪,最終修得丹道,屬於修真小說清朝版。但小說的寫法卻很新潮,因為書中部分內容涉黃,早年出版的研究版本,都是有刪節的。
實際上,學問的趣味性是要的,但這是對於初學者來說,譬如哄孩子吃的葯,包裹著一層糖,但裡邊的葯,是極苦極苦的。學問的趣味性,娛樂性,就在於吸引初學者入門,讓你對這門知識產生興趣,但一旦你真的有興趣了,就會進入抽象思維的狀態之中,抽象思維是極盡嚴密的,不能具像化。簡單說來,就是抽象思維只對內行人感到興趣,外行人是弄不明白的。任何知識都可以從趣味性開始,並以趣味性展現出來,但思考的過程,是非專業而無法抵達的,這也是許多人在知識領域淺償轍止,無法深入的原因。
但是曾國藩所擁有的,不僅僅是幻想。他是一邊看小說,一邊堅持寫日記。這表明他知道這樣一個道理:年輕人固窮,剛剛走入社會的年輕人,對於人生的經驗是一片空白,完全不知道如何同別人打交道,他必須要讓自己融入一個已經形成常態的社會中,這個社會是由無數人所組成的,不會有人放棄自己的拼爭來成全你,你必須要學會適應。
但淡泊之人,也非木石,對年輕美貌的異性也有著渴求的期許。這種期許為惡疾與曾國藩的病情所困,偏偏老梁梁玉臣挑這時候來刺|激曾國藩,可想而知,此後的歷史,他已經失去了再露臉的機會。
單從這篇日記上來看,說曾國藩存有借日記巴結權貴,以期飛黃騰達,明顯有失公正,是不客觀的。曾國藩在他的日記中說得明白,早在他知道這個世界上還有權貴這種動物之前,就已經發下宏誓,要讓自己的人生有所成就。
蟻族的苦孩子,唯一能夠找到的消遣,就是讀小說。所以曾國藩繼續讀《綠野仙蹤》,修真小說中的主人公,是從來不會受到經濟窘狀困擾的。在小說中,主人公冷于冰缺錢了,只要架起小爐子,丟幾塊石頭進去,燒開水滾兩滾,再拿出來,就是黃澄澄的金子了。更多時候,冷于冰連費這工夫都不肯,到處都有抱著銀子的美貌小妖精,不辭辛苦的跑來求倒貼,可這種美事,曾國藩從沒有遇到過。
實際https://read•99csw.com上,曾國藩是北京城最早的蟻族。
而曾國藩的這個認知,也不是憑空而來的,是他對自己家族的長考之後,才得出來的結論。
總得給貧苦的年輕人一點幻想吧,是不是?
說曾國藩發現了熱力學三定律,或許有人會不以為然。但曾國藩的人生哲學必然是與這世界的規律相接近的,否則他就不會成為曾國藩,只會淪為無關緊要的小文人一枚。在這世界上,舉凡在自己人生上有所成就的人,其對世界的認知必然有其正確的一面,否則就是這個世界出了問題。
曾氏原本是江西人氏,元末時為了逃避戰火,從江西一口氣逃到了湖南衡陽。到了清初,愛新覺羅氏從關外殺入進來,於是戰火又起,曾家再次全族奔逃,這次逃到了湘鄉。此前此後曾氏族人全都是最老實巴交的農夫,家境貧寒,遇有戰亂扛著鋤頭就逃,倒也省心。但是到了湘鄉之後,這戶農家突然出冒出來個曾應貞,曾應貞生下來的時候一貧如洗,但等他死的時候,卻留下了室廬數處,家財千金。
本章所涉曾國藩事件年譜
這一年的曾國藩,雖然說起來名頭顯赫,但收入低到了不象話,朝廷每年給他四十五兩銀子,用來吃飯,除去房租,還能剩下三十九兩,幸虧朝廷不靠了賣地拉動經濟,北京城當時的房租很便宜。但要命的是,曾國藩的父親曾麟書、妻子歐陽氏、弟弟老九曾國荃,再加兒子曾紀澤,一行四人浩浩蕩蕩來京,一下子將曾國藩擠兌到了赤貧階層。
就是這樣,從第一代曾應貞,第二代曾輔臣,第三代曾衍勝,第四代曾玉屏,第五代曾麟書,直到第六代曾國藩,曾氏族人中才總算出來一個讀書人。
漫長的疾病期過去了,曾國藩的身體恢復健康,於是邀朋會友的問學生活又開始了。
上課的那天,曾麟書一看旁邊的同學,頓時淚流滿面。
他不是不感興趣,他也是個正常男人,後來的日記中,他就明確表態不喜歡肥妹,要俏伶伶的苗條妹子。但要命的是,曾國藩終其一生,都被皮癬惡疾苦苦折磨著,他與人對奕的時候,往往是一邊思索一邊搔撓,銀灰色的皮屑嘩嘩嘩的漫灑在棋盤上。這種讓人難以啟齒的病症,勢必會影響到對方的心情,再加上曾國藩本身不是太注意個人衛生,洗澡的次數不是太多,身體的味道上,必然也有著抑制異性激|情的功能。
正是因為知道這個道理,所以曾滌生寄希望于自己,天曉得自己而後,曾家的後代是不是還會對讀書感興趣。他對此沒有把握,事情必須從他開始,不能再無限期推后。
在這一天的日記里,終於出現了一個有影響力的人物,曾國藩稱他為唐竟海前輩。

(9)本章事件補

十一月二十日,陰,夜閱二本小說。記德行門三則。
相比於他的老師穆彰阿,曾國藩明顯差得太遠。看看穆老師替他起的新名字:曾國藩,聽起來堂堂正正,氣派非凡,帶有強效的擲地有聲之效果。可知穆彰阿能夠位居高位,真不是白給的。
何其艱難!
總而言之,疾病改變人生,影響了曾國藩的性格,讓他更習慣於獨處,更習慣於淡泊。
曾滌生這個名字,怎麼聽怎麼彆扭,缺乏力度。但曾滌生解釋說,他這個名字,是有來頭的,滌者,取滌其舊染之污也。生者,取明袁了凡之言:從前種種,臂如昨日死,從后種種,譬如今日生也。這個解釋固然是合情合理,卻恰恰印證了曾滌生同志的稚嫩與賣弄。
早起,方既堂來。辰后看《綠野仙蹤》小說,心甚不收。方既堂復來,至未初始雲。沈念農來。燈后,馮樹堂來。夜又作詩一首,共四首,寫完將寄郭筠仙。
史家公評,對曾國藩修身治學,影響最大的,共有兩個人:頭一個就是這裏出現的唐竟海,第二個才是倭仁。
第二:無序(熵)的總量只能永遠增加,所以建設性的工作唯艱唯難,而破壞性的工作卻是超級之簡單。在此觀點上,曾國藩的表述是:如種樹然,斧斤縱尋之後,牛羊無從而牧之。如熱燈然,膏油欲盡之時,無使微風乘之。
正所謂生而貧寒並非恥辱,死於貧窮,才是人生的失敗九*九*藏*書。前面的失敗者從此忽略不計,於是曾應貞就成為了曾家第一代有出息的人,是謂曾家始姐。
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曾國藩30歲。
六月二十八、二十九日,人更不快,每食僅碗飯。
從記錄上來看,這一天是非常輕鬆的一天,相互交談的話題中,學問的含量有點低,所謂是日所談多笑談也。
這個說法,會讓受現代教育理念浸淫的現代人,感覺到難以理解。知識或思想,難道不應該講究個趣味性嗎?講究個娛樂性嗎?幹嗎一定要板起後娘臉,把學問說得這麼可怕呢?
簡單說來,曾滌生這個名字,因其取字生僻,缺乏公眾認知度,念起來彆扭,聽起來沒感覺,想要記住就更難。總之是行之於艱澀,偏離了大眾所關注的熱點區域,缺乏最基本的品牌意識。
說過了,這世上真正的讀書人太少太少,曾國藩,他終將被擠兌到一個他極力想逃避的祟高位置上。
考就是不忘先祖,寶就是善待鄰里,以後依次是早起,打掃,讀書,種菜,養魚,餵豬。有此八字,曾家的發展重新上了軌道,再次呈現出蓬勃的生機。
六月二十日,論為學之方
這一天的日子就逢三八中之八,於是曾國藩開始讀小說。
在嘯山處寫壽屏三幅,午正完。飯後,拜沈念農、周頊,回寓已晚。夜,鍾子賓來。看小說數十葉。
留館后,本要用功,而日日玩偈,不覺過了四十餘天。前寫信去家,議接家眷。又發南中諸信。比作季仙九師壽文一首。餘皆怠忽,因循過日,故日日無可記錄。茲擬自今以後,每日早起,習寸大字一百,又作應酬字少許,辰后,溫經書,有所知則載《茶餘偶談》,日中讀史亦載《茶餘偶談》,酉刻至亥刻讀集,亦載《茶餘偶談》,或有所作詩文,則燈后不讀書,但作文可耳。
北京城中,天子腳下,人文薈萃之地,全國最優秀的學子,盡皆彙集於此。每逢會試時節,聚集京城的學子何啻萬人,但能夠黃榜中舉者,不過百余名,而象曾國藩這樣,能夠留在翰林院中的,更是屈指可數。曾國藩本人及所居處的環境,堪稱是人才中的人才,尖子中的尖子,精英中的精英,鴻儒中的鴻儒。單隻是這篇日記中,就跳出來三個大名鼎鼎的人物。
光明如晝,清寒徹骨。只八個字,就勾勒出了這個殘酷的世界。
但這卻由不得他。
他病倒在京師的客棧中,奄奄一息,眼瞅著就要與世長辭了。幸好這時候來了個小官員,叫吳廷棟,字竹如,是安徽六安人,他不忍看曾國藩就這樣死去,就主動過來幫忙。此外還有曾國藩的同鄉歐陽小岑,也來義務護理,才讓曾國藩逃得一劫。
這一天他只寫了十幾個字,一個小條幅,然後就開始了頻繁的社交活動,數一數這天他拜訪的和來拜訪他的人,居然有八個人之多。曾國藩的時代沒有私家轎車,有他也鐵定買不起,沒有地鐵,沒有公共汽車,也沒有自行車,最多是租一輛馬車在路上往來奔波。但那時候堵車卻是有的,因為沒有城管,道路兩旁的小攤往往會堵塞巷口,通過時要花費很長時間,所以出門社交,就成為了一個大問題。
由是英國16艘兵艦,由好望角東航,集澳門海岸,中方的直隸總督琦善,與英方會議于海灘帳篷,並創造性的使用了「貴國」這個稱呼,來稱呼英國。這個稱呼倒是問題不大,嚴重的問題是,琦善親眼見到了英國人的厲害,答應將香港租借給英國,這件事大大的激怒了愛國群眾。
但要忍到何時?
這種經濟狀況他還要與人「笑談」,明擺著是苦中作樂。
要怎樣的人生,才能夠擺脫這永恆的困境?
坐在第五代曾麟書旁邊的學生,就是他的兒子曾國藩。這一年曾國藩22歲,當時他的名字還叫曾滌生,但無論如何,曾麟書搭進一輩子死讀書,開花結果卻落在了曾家第六代曾滌生身上,試想曾麟書如何不老淚縱橫?
就是說,作學問要嚴肅,要認真,不能嘻嘻哈哈,不能打情罵俏。

(5)修真練丹讀黃書

曾國藩三次改名,剛剛出生的時候叫曾寬一,20歲那年改名曾子城,曾子城比曾寬一體面,也更給力。但馬上九*九*藏*書,曾國藩丟棄了這個即體面又給力的名字,重新將自己命名為曾滌生。
十一月十四日,晴

(3)被壓抑的激|情

為什麼曾國藩對漂亮女生不感興趣呢?
這種無聊的笑談話題,只不過大腦淺層的運動,時間久了就會陷入泛泛的空茫之中,心裏就會感覺到無聊。無聊而後,曾國藩就對自己產生了失望,自覺太放浪。他覺得人生不能總是這和無聊,無聊久了,人生就廢了。
讓人驚訝的是,第四代曾玉屏,讀書不上心思,卻把文人學士的毛病全都沾染上了。他最經常乾的事,是騎馬去湘潭,和一群紈絝子弟混在一起,或是在鬧市上追打嘻鬧,或是在大街上找個角落呼呼大睡。這樣下去的話,曾家的希望就只能徹底破滅了,然而有一天,一個神秘人出現在曾玉屏的面前,誰也不知道他對曾玉屏說了些什麼,但曾玉屏卻立即賣掉了馬,徒步返回家鄉。
無序(熵)的量總是在增加之中,事情會變得越來越不如人意。人的精神與身體,就是這樣的脆弱,哪怕是讀本書,思考思考問題,都會大傷身體。如果有誰沒有這樣的體驗,那麼你肯定沒有花費足夠的心智在這方面。
在日記中,曾國藩反覆提及「先人元氣」,這個先人元氣的養成,說起來真是艱難到了難以想象的程度。事實上,曾國藩的小文人定位,是曾氏一族六世人艱苦培養的結晶——千萬不要小看文人,哪怕一個再不起眼的書獃子,莫不是積淤了幾世人的心血。
所謂人過三十天過午,他已經失去了後來者的銳氣,又沒有形成自己的影響力,這是一代又一代三十歲人的悲哀,但對年輕人和年長者卻意味著公正與平衡。
但是,這一年的曾國藩,已經三十歲了。
很多人把讀書看得容易,那只是他們決非是真正的讀書人,只是被迫塞在教室中認識了幾個字,從此這輩子再也不會碰書本一下。不去做的事,總認為是容易的。而只有曾國藩才知道,要培養一個真正的讀書人,一個真正對思想與學問感興趣的人,那是需要六代人的心血栽培,是艱難到了難以想象的事情。
第五代曾麟書,是世上頂頂可憐的人。他明明沒有讀書的天份,卻因為家族的希望所寄,被迫硬著頭皮死讀書。看了曾麟書的不幸遭遇,我們就會知道,讀書真的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這可憐蟲從十幾歲開始參加科考,持之以恆的考到四十多歲,經歷了十六次的落榜折磨,終於在第十七次,考入了縣學,獲得了生員資格。
第四代曾玉屏迷途知返,固是善事,但無論如何,曾玉屏已經來不及讀書了。於是讀書的希望只能再度下移,移到了曾家第五代曾麟書身上。
憶自辛卯年,改號滌生。滌者,取滌其舊染之污也。生者,取明袁了凡之言:從前種種,臂如昨日死,從后種種,譬如今日生也。改號至今九年,而不學如故,豈不可嘆!余今年已三十,資稟頑鈍,精神虧損,此後豈復能有所成?但求勤儉有恆,無縱逸欲,以喪先人元氣。困知勉行,期有寸得,以無失詞臣體面。日日自苦,不至佚而生淫。如種樹然,斧斤縱尋之後,牛羊無從而牧之。如熱燈然,膏油欲盡之時,無使微風乘之。庶幾稍稍培養精神,不至自速死。誠能日日用功有常,則可以保身體,可以自立,可以仰事俯蓄,可以惜福,不使祖宗積累自我一人享受而盡,可以無愧詞臣,尚能以文章報國。謹記於此,六月初七日夜記。
宿命,或者說是使命,總歸是命。
十二月十五日,晴,看月,光明如晝,清寒徹骨。

(7)求倒貼的小妖精

(6)北京城最早的蟻族

四月,庶吉士散館,取二等第十九名,授翰林院檢討。
無怪曾國藩心猿意馬,修真小說屬於地地道道的反智類夢囈,正如《綠野仙蹤》中所表述的那樣,有形形色|色的美貌狐狸精纏繞著你,讓你的慾望激|情澎湃,一邊澎湃著一邊成了神仙,這種美事上哪兒去找?
曾國藩的日記有個習慣,提及他所讀到的書,第一次會完整的提到書名,次日再多,如果不是正兒巴經的經史子集,就盡量簡化之。所以他在十三日、read•99csw.com十四日這兩天里,讀的應該還是《綠野仙蹤》,但綠野仙蹤這四個字,寫起來比較的費筆劃,就以小說二字代之。
這八個字,也是古來所有智識之士的感慨。你居處於這個世界之上,眼見得人類社會生機勃勃,文明發展的愈發燦爛,但是屬於你的機會和生命,卻是越來越少,也越來越短暫。
此時的曾國藩堪稱窮途潦倒,他的心境,也正如下面這篇日記:
六月初七日
晏起,辰后,筠仙欲歸,又為大雨所阻。午後同筠仙至岱雲處,又至黎越喬處劇談,二更始歸。寫應酬字二方。是夜,在黎樾喬處論為學之方,無過主敬之要,主敬則百病可除。自后守此二字,終身斷不敢有隕越。
所以曾國藩在日記里咬牙發狠,要每天練寫字,要讀遍經史子集,要讓自己的學問,與自己所居處的地位相稱。而邀朋會客的日子,則定於三、八之日,這個奇妙的契定,多少有點三八。
六月二十四日,人慚有病,飲食少減,精神不振。
六月,病倒客店,得歐陽兆熊、吳廷棟治療、護理,兩月始愈,三人遂成好友。
但同時曾國藩也知道,他所追求的真理只能是無限趨近,卻無法抵達的。此外就是這個世界是平衡的,在追求知識與思想的過程中,他必須要付出一些,譬如他的身體健康。晚年的曾國藩曾不無惱火的說起這事,他只要一琢磨學問,身體上的皮癬就大肆發作,癢痛鑽心,可是他還得琢磨啊,要不然又能怎麼辦?
十七日這一天不是三八,但曾國藩卻過著三八的日子。

(8)殘酷的世界

曾應貞有了錢,就渴望著能夠將家業再上一層樓,這時候讀書就成為了唯一的道路。若然是文盲也能夠混出了個名堂,那這世上的如山的書卷又有什麼意義?但是曾應貞只多只是個爆發戶,缺乏讀書天份,於是曾家的希望,只能夠下移,移到下一代人的身上。
在這篇日記中,曾國藩向世人透露出了他最基本的哲學思想:這個哲學思想實際上就是熱力學三定律,相近的哲學思想則表述為:
第三個叫陳源袞,字岱雲。其人性格剛正耿直,所以他將在曾國藩的日記中頻繁出沒。他最有名的事情,是有一次主考穆彰阿的弟子,對方示意他含糊一下,可他偏不,硬是要碰碰穆彰阿的權勢,由此而聲名大噪,成為了曾國藩仰敬的人。
頭一個是晚清名臣郭嵩燾,字筠仙。在這一天之前,郭嵩燾已經泡在了曾國藩寓所整整一夜,兩人交流學問進境與體會。
十一月二十七日,晴,大北風,是日,一事未作,又大傷身體。
早起,寫寸大字五十個。辰后,單日讀經,雙日讀史,至午正,未初起,單日讀史,雙日讀集,至天黑止。燈后,寫《茶餘偶談》,寫《過隙影》。每三、八日出門及做他應酬事。
十一月初八日,看《綠野仙蹤》
此後一段時間,曾國藩就沉浸在這種荒唐無稽的幻想之中:
一個真正的讀書人,必然是象曾國藩這樣,能夠從社會生活中,從書本中,體悟到最接近於真理的規律。如曾國藩本人的人生哲學,就與熱力學三定律有著極盡相近之處。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夠達到這個標準,所以這世上真正的讀書人,實在是少之又少。
年輕的時候,你一無所有。當你苦拼奮鬥,有所成就的時候,卻已經沒有了多少時間。更多的情況,你還沒有品咂過成功的滋味,年輕的一代已經野獸般兇猛撲至,他們那貪焚的目光中,昭示著的是人類未來的希望,但這一切卻與你漸行漸遠。

(2)要嚴肅不要娛樂

早起,寫字數十個。飯後寫熊秋白小條一幅。黃正齋來,隨至陳堯農弔喪。過孫芝房、楊春皆處。回家寫冊頁半開。鄒芸陔來,戴蓮溪來,梅霖生來,后陳岱雲來,留梅、陳二人吃飯,談至二更始散。是日所談多笑談,自覺太放浪。客去后,寫冊頁一開,寫《茶餘偶談》德行門二則。
六月三十日,梁玉臣請吃酒,在余寓所,有伶人,香吏在座。是日,余未吃飯。
第一:世界是平衡的,任何增加必然會有相應的減少。曾國藩用以表述這條定律的原話是:但求勤儉有恆,無縱逸欲,以喪先人元氣。
五月,英國侵略軍https://read.99csw.com進攻廣東,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
加上曾國藩,出場的四位都是湖南老鄉,他們討論的問題是:學問的關鍵,或是要點,所謂論學之方是也。他們得出來的結論是:無過主敬為要。
而這個學習與融入的過程,註定了你弄不到足夠的社會資源,明確的說,就是沒有人脈幫襯,也沒有驚天動地的大本事。在慢慢構築自己的勢力範圍過程中,就意味著貧寒生活的必然。
唐竟海,又寫作唐鏡海,鏡海是他的字,本名叫唐鑒。他是湖南人氏,和曾國藩一樣出身於庶吉士,從御史一級開始入仕,連續升遷。就在他來拜訪曾國藩的前後一段時間里,中英鴉片戰爭正式爆發,兩廂里出面談判的主角人物、中國方面是林則徐,英國方面是義律,兩人雙雙被自己的政府革職,林則徐被發配去新疆挖河泥,而義律則被自己的政府扔到了北美德克薩斯任英國代辦。而英國女皇維多利亞則在國會中充滿激|情的演講,主張對中國戰爭,結果國會經過了整整三天的辨論,最終以271票對262票的微弱多數,通過了對中國宣戰的議案。
有意思的是三十日那天的記錄,這一天冒出來個梁玉臣,他請曾國藩的客,卻把地點選擇在曾國藩的寓所,這是因為曾國藩身體太弱,無法走太遠的路。這頓飯很熱鬧,梁玉臣帶來了漂亮的女名星,溫柔的三陪妹,結果鬧得曾國藩一天吃不下飯去。
一事未作,又大傷身體。

(1)發現熱力學定律

第二個叫黎吉雲,字越喬。他是曾國藩的老鄉兼前輩,曾國藩與郭嵩燾理論不下的問題,就來找他論理。
可問題是,曾國藩已經下了決心,只有逢三八之日,才可以扯三八,所以在十三日再續小說,還是說得過去的。但到了十四日他還在讀,這時候我們只能怪《綠野仙蹤》這本書有點厚。
出現在這則日記中的人物,都是富有著抽象思維天份者,對他們來說,學問本身就是最大的樂趣了。現在他們需要的是,珍視自己所獲得的樂趣,並保持終生。而這種對生命樂趣的珍愛和呵護,就是所謂的敬了。

(4)曾國藩有點三八

說到抽象思維,那是極耗精血的心智活動。許多人之所以對知識與思想敬而遠之,只能沉溺於對別人的攻訐中,以求心理平衡,正是因為這種智力活動太過於消耗能量。曾國藩這邊剛剛準備思考一下,就一下子到了生死邊緣。
租不租香港倒也罷了,雖說是租,香港的關稅畢竟還歸屬中國,可要命的是,琦善將與次年與英方簽訂《穿鼻草約》,草約中規定中英雙方官吏平等,此舉令國人震駭,不幸在草案上簽字的琦善,也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再也無可脫身。而唐鑒唐鏡海,正是因為公開上書,彈謐琦善誤國,聲名大震。再加上唐夫子原本祟尚程朱理學,躬親實踐,是當時公認的大學者,公認的意見領袖。他能夠親來探望曾國藩,可知曾國藩當時,也應是小有名氣的後起之秀了。
這是寫日記時的曾國藩,還沒有料到的。
曾輔臣人生奮鬥失敗,曾家的希望只能繼續下移,落到了第三代曾衍勝身上。但第三代也沒幹出個眉目來,希望只能向第四代人下移,移到了第四代曾玉屏的身上。趕巧的是,第二代曾輔臣是家中的次子,他在第一代創業者曾應貞那裡分到的家財本就不多,等他死後,家財再行分割,只會越來越少,落到了第四代曾玉屏的手中,已經接近於返貧的狀態。
所以他只能忍。
第二代人有個孩子曾輔臣,聽起來名字很棒,輔臣輔臣,名擺著是渴望能夠到皇帝身邊打了雜倒杯茶。但這個希望最終破滅了,很明顯,相比于讀書,扛著鋤頭下田耕種,更適合曾輔臣的心思。
幸好這一天,曾國藩去拜訪的有三家,而來他這裏的客人有五個,否則這一天的時間里,是不夠讓他連續拜訪八家的。
十一月十三日,大晴
十一月二十一日,陰,夜,起更方歸寓,閱小說二本,記德行門二則。
十一月十七日,晴
辰后,寫小坪小條子,閱楊春皆詩。隨走潘家河沿楊春皆、孫芝房、張蘭皆、陳堯農處,與陳文泉對奕。歸寓,小岑已來,談至夜分歸去。夜看小說,至三更始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