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五十四卷 北宋 第二百七十五章 神宗趙頊

第五十四卷 北宋

第二百七十五章 神宗趙頊

三、雄心未酬齎志而歿

治平三年十二月,英宗病重,一連幾十天不能視朝。輔臣入問起居,韓琦催促立儲,英宗默默點頭。韓琦請英宗親筆書手詔,英宗寫道:「立大王為皇太子。」韓琦說:「立嫡以長,聖意既屬潁王,煩請聖上親自寫明!」英宗又在後批上三字:「潁王頊。」韓琦即召內侍高居簡,授以御札,命翰林學士起草詔命。於是,正式冊立趙頊為皇太子。一個月後,英宗就去世了。
交趾位於現今越南北方地區,從宋仁宗末年以來,不斷向宋朝邊境進行劫掠。熙寧九年(公元1075年)九月,交趾進攻宋廣西路的古萬寨(今廣西扶綏)。十一月,出動六萬軍隊,號稱八萬,分水陸兩路大舉進攻宋廣西路。
變法也遇到了正直的大臣的反對。蘇轍原是王安石所引用,任三司條例司檢詳文字,但極力阻止青苗法的推行。老將韓琦也上書抨擊青苗法。此外,新法的科舉制度也遭到反對。與王安石為好友的司馬光,也反對他的新法。神宗的思想也開始猶疑起來。
王安石為地方官多年,親眼看到當時社會問題的嚴重性。他到京城開封任三司度支判官的第二年春,給當時的皇帝仁宗寫了洋洋萬言的《上仁宗皇帝言事書》。王安石素與韓絳、韓維及呂公著等人相友善。神宗未即位以前,常與侍臣議論天下大事,很讚賞王安石的《上仁宗皇帝言事書》。韓維是潁王府的記室,每有言談議論受到神宗稱讚時就說:「這是我的朋友王安石的觀點。」後來韓維任右庶子,又推薦王安石代其為官。神宗於是想見識見識王安石。王安石在金陵守喪期間,英宗屢次召他,他見時局不利於實現他的政治主張,所以每次都謝絕。神宗登極之初,就打算立即起用王安石,頒詔任命王安石為江寧知府。王安石接到詔命,即日赴任。數月後,又召王安石入京,命為翰林學士,兼侍講。read.99csw•com
神宗即位之時,社會矛盾已經比較尖銳。宋朝開國至神宗,已有107年,宋初以來就出現的冗官、冗兵、冗費三大災害愈演愈烈。宋初制定的一系列制度,即所謂祖宗之法已出現了一些不適應社會現實的地方,必須自上而下進行較大的調整,在政治、財政、軍事等方面進行一些改革,才能有效地維持國家機器的正常運轉。這一點事實上仁宗、英宗都已經看到了。但是,要改革必然會引起一系列連鎖反應,會引起既得利益者、官僚權貴的反感和對抗。由於強大的阻力,仁宗時的慶曆新政很快流產了,主持改革的范仲淹也被迫出京。從此以後,宋代的社會矛盾更加尖銳。神宗即位,正風華少年,血氣方剛,有一股銳意求治的膽略。他即位之初就下求言詔,廣泛聽取建議,決心真正有所作為,干一番事業。他急於尋找一個有才識有氣魄能夠全力襄助他改革的大臣作為臂膀。在這種情況下,懷才多年的王安石就脫穎而出了。
神宗求治心切,非常好學,經常向大臣們徵詢改革的意見。他立志要做一個唐太宗那樣大有作為的明君,改變真宗、仁宗以來政綱鬆弛不振的局面。所以他第一次召見王安石時就問他治國應當先做什麼。王安石答道:「應當先選擇正確的策略。」神宗說:「唐太宗何如?」王安石說:「陛下當以堯舜為榜樣,為什麼拿唐太宗作樣子呢?堯舜之道,簡明而不煩瑣,很容易做到而不繁難。但末世學者不知其中道理,認為是高不可攀。」神宗覺得這種議論使人耳目一新。接著,他又問王安石:「祖宗守天下,能百年間沒有大的變動,使天下太平,是用的什麼治道呢?」安石退朝後,經過認真思考,寫了《本朝百年無事札子》,上于神宗。大意是說,太祖趙匡胤善於知人,指揮付託,必盡其材;變置施設,必當其務,故能駕馭諸將帥九九藏書,對外御夷狄,對內平諸侯。去除苛政,禁止酷刑,廢除強橫的藩鎮,誅滅貪殘的官吏,並親自以簡明為天下先,其政令全以利民為目的。太宗光義承之以聰武,真宗守之以謙仁,以至仁宗、英宗,無有逸德。所以能夠享國百年而天下無事。熙寧二年(公元1069年),神宗初起用王安石為參知政事(即副相),並設置了「制置三司條例司」,作為變法的指導機構,讓陳升之、王安石負責。王安石素與呂惠卿友善,便對神宗說:「惠卿之賢,雖前世儒者也比不上他。學先王之道而能運用的,獨有惠卿一人。」於是神宗命呂惠卿任條例司檢詳文字。事無大小,王安石必與呂惠卿共同謀划,凡有關建議的章奏,皆是惠卿執筆。當時人稱王安石為孔子,呂惠卿為顏子。

一、受命即位立志圖新

二、推行新法改革制度

神宗于慶曆八年(公元1048年)四月戊寅生於濮王宮。4個月時,他的祖父仁宗給他取名為仲釒咸,授率府副率。嘉祐八年(公元1063年),侍英宗入居慶寧宮。英宗當上皇帝后,授予他安州觀察使,封安國公。同年九月,加忠武軍節度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封淮陽郡王,改名為趙頊。治平元年(公元1064年),進封潁王。少年時的趙頊非常好學,喜愛讀書,關心天下大事,以致天晚忘記飲食,他父親英宗曾因此遣內侍勸阻。
保守大臣們反對新法,王安石早有思想準備,但是改革派內部分裂,給王安石的打擊是格外沉重的。而這時的神宗也不像前幾年那樣對王安石言聽計從,有時甚至不重視他的意見。王安石對神宗慨嘆道:「天下事像煮湯,下一把火,接著又潑一勺水,哪還有燒開的時候呢?」熙寧九年(公元1075年)春天,王安石因身體有病,屢次要求辭職。到六月間,王安石的兒子壯年而逝,九_九_藏_書王安石悲痛欲絕,精神受到極大刺|激,已無法集中精力過問政事。神宗只好讓王安石辭去相位,出判江寧府。第二年王安石連江寧府的官銜也辭去了,此後直到元祐元年(公元1086年)去世,王安石再也沒有回朝。
神宗曾慨嘆宋朝自真宗以來對遼國和西夏一味妥協退讓,他立志要統一中國。神宗在位時親自主持了兩次大的軍事行動,一是對交趾的反擊戰,一是對西夏的進攻。
在神宗的親自督促下,王安石提出並推行了一整套新法,這些新法主要分為「富國」、「強兵」和改革科舉制度3個部分。富國部分包括均輸法、青苗法、農田水利法、免役法、方田均稅法。強兵部分包括將兵法、保甲法、保馬法。新的科舉制度主張以經義取士,應試者不再考試詩賦、帖經、墨義之類,而以詩、書、易、周禮、禮記為本經,以論語、孟子為兼經,企圖改變那種「閉門學作詩賦,及其入官,世事皆所不習」的狀況。同時,對太學進行了改革,實行「三舍法」。初入學的為外捨生,不限名額。以後經過考試升為內捨生,名額200人。內捨生經過考試升為上捨生,名額100人。上捨生中品行優異者可不經考試直接授以官職。
王安石辭去相位后,神宗親自主持變法,當時他30歲,正是年輕有為之時,而且經過幾年的執政也積累了一些經驗,在政治上也比較成熟。他很想通過官制改革,達到富國強兵的目的,以改變長期形成的積貧積弱的政局。經過一系列的改革,新官制更有利於君主專制的中央集權,其基本制度一直實行到宋朝末年未再進行大的變動。宋初設置大量的機構,是為了使宰相和各部的權力分散,並相互牽制,以便皇帝能夠大權獨攬。到神宗時,宋朝已建立百年之久,統治早已鞏固,迫切需要建立較為集中統一的行政體系,使有作為的皇帝有時間和精力去改變積貧積弱的局面。
read.99csw.com元豐四年(公元1081年),西夏國王秉常的母后專權,神宗以為這是進攻西夏的好機會,於是出動大軍,兵分五路,共20多萬兵力深入西夏境內,直抵靈州(今寧夏靈武)城下。西夏軍決黃河水將宋軍淹沒,並切斷宋軍糧道,宋軍大敗。第二年,神宗聽從徐禧的建議,在銀、夏之界修築永樂城作為屯駐軍隊的城池,企圖困住興州的西夏軍。宋軍此役共死亡將校200多人,損失士民及民伕20多萬。西北前線的敗報傳到宋都朝廷,神宗悲痛難忍,竟臨朝大哭。從此,神宗徹底喪失了先前的雄心,只好仍舊維持原來對西夏的和議,每年向西夏交納財物。
元豐八年三月,雄心大志的宋神宗由於西北邊境軍事上的失敗,在精神上受到沉重的打擊,一病不起,三月五日去世。終年38歲。葬永裕陵。謚號「體元顯道法古立憲常德王功英文烈武欽仁聖孝皇帝」。
然而神宗對西夏的用兵,形勢卻大不相同。當時,由党項族建立的西夏已經發展為擁有強大武力的軍事聯合體,不斷進犯宋朝西北部地區。熙寧六年(公元1037年),王韶率領宋軍進軍1800里,佔領了宕、岷、疊、洮等州,招撫大小蕃族30餘萬帳。這是自北宋開國以來對遼、夏戰爭中的空前大勝。
熙寧十年二月,宋朝任命郭逵為安南道行營都總管、招討使,率軍到達廣西前線。但當時邕州已被交趾軍隊攻佔,知州蘇緘自焚殉國,軍民被殺害者達五萬餘人。當年夏天,宋軍收復邕州、廉州。秋,收復全部失地。十一月,神宗二次下詔解決南征軍的軍需等問題,繼續反擊交趾軍。十二月,郭逵率宋軍進入交趾境內。交趾屯聚重兵于決里隘進行阻擊,派駕馭大象作戰的軍隊向宋軍進攻。宋軍以強弩射象,用刀砍象鼻,打敗交趾軍,攻佔決里隘,繳獲了許多船隻。交趾王李乾德眼看宋軍就要兵臨城下,趕忙奉表乞降。從此,交趾再不read.99csw.com敢侵擾宋境。
神宗在推行新法的過程中,其富國強兵的總目的與王安石是一致的。但在抑制兼并這一點上,他沒有王安石堅決,遇到強烈反對,往往中途動搖。神宗既想增加財政收入,又不願損害上層既得利益者,結果負擔只有轉嫁到下層人民身上。元豐庫收進坊場積剩錢500萬貫,常平錢800萬貫。財稅收入的增加,終於扭轉了英宗時入不敷出的局面。
宋神宗,名頊,又名仲釒咸。是英宗長子,母為宣仁聖烈皇后高氏。治平四年(公元1067年),英宗病死,立為太子不久的趙頊倉促間繼位,是為神宗,時年20歲。
改革本來就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加上新法本身有許多不足,再加上在某些方面觸犯了享有特權的大官僚、大地主、大商人的利益,所以幾乎各項新法都遇到了激烈的反對。而反對尤為集中的是侵犯大地主、大商人利益的免役法和市易法。北宋時城市工商業者(當時稱行戶或行人)也要承擔勞役,謂「行役」,主要是按要求向政府售賣物品,王安石推行免役法,貴族不能再假政府之名行強買強賣之實,自然不滿。這股反對力量得到太皇太后、皇太后和神宗皇后的支持。神宗有些動搖,對王安石說:「取免行錢太重,人情咨怨。近臣以至后族,沒有不說不便的。兩宮(太皇太后、皇太后)乃至泣下。」王安石對這些目光短淺、只顧眼前小利而不顧國家大局的后族十分反感,他向神宗揭露了皇后之父向經、曹后的弟弟曹佾仗勢枉法,欺占錢財的事實,證明他們是為了私利反對新法。但是,神宗經不起后族的一再反對,命韓維、孫永檢查行人利害。
從王安石再次罷相直到神宗去世,整整10年間,新法由神宗一人力行。這一時期已從前期的理財為主轉為主要是改革官制與強化軍兵保甲。後人稱為「神宗改制」。王安石在位時的新法以抑制兼并為中心,神宗的改制則著力于加強宋王朝的國家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