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五十五卷 南宋 第二百八十二章 寧宗趙擴

第五十五卷 南宋

第二百八十二章 寧宗趙擴

然而,韓侂胄倡議北伐,只是想進行一場軍事投機,由於他的獨斷專行,北伐軍內部矛盾重重,極不穩定,因而他的東西兩線出兵、收復中原的夢幻,很快就破滅了。金軍大破南宋4路大軍,抵達邊鎮泗州,揚言造艦渡江。
十一月,禮部侍郎吏彌遠率先發難,上書反對韓侂胄繼續用兵,請求將其斬首,這次上書未能說服寧宗,卻正中楊皇後下懷。她立即配合,吩咐榮王趙日嚴彈劾韓侂胄。
人們對寧宗屢用內批除授大臣開始不滿。內批即皇帝的手詔,它可以不經三省直接由宮中發出。使用內批,大臣們無法在決策前發表意見,自然助長皇帝的專斷,造成了決策的隨意性。為糾正這種做法,朱熹乘著講經之機,對寧宗上疏說:「陛下即位時間尚短,可是進退宰相,改任台諫官員,都由陛下獨斷專行,朝內外臣民都認為陛下左右有人竊權,臣子也擔心主威下移,求治反而得亂呢!」寧宗這時倚重韓侂胄,看過上書,順手交給了他,韓侂胄頓生怒氣,讓優伶扮演朱熹給皇帝看,乘機對寧宗說:「朱熹迂闊不能重用。」寧宗於是發出內批,罷免了朱熹侍講的職務。
寧宗即位不久,就陷入了大臣之間爭鬥的漩渦。寧宗能夠早日登基,大臣趙汝愚和知閣門事韓侂胄功最大。韓侂胄是外戚,他的母親是太皇太后的妹妹,他又是新任皇后韓氏的叔祖。身兼兩重外戚,他漸漸地不安於位了。韓侂胄本想靠定策之功獲得節度使的頭銜,掌權的趙汝愚開導他說:「我是宗室大臣,你身為外戚,輔佐太子登基,正是分內之事,怎能居功求賞呢?」只奏知寧宗,賞賜了其他有功的定策人員,韓侂胄只加遷一級,兼任汝州防禦使,這樣的任命使韓侂胄大為失望。他負責為寧宗傳遞詔旨,受到了寧宗的親幸,便想窺伺機會,打擊趙汝愚。
慶元黨禁持續了幾年的時間,正直之士多被排擠,韓侂胄乘機將親朋故舊和爪牙拉進朝廷。京鏜為他設計罷免趙汝愚,升任宰相;陳自強是他的啟蒙教師,昏老庸謬,但很快當了宰相;蘇師旦是韓侂胄舊時的刀筆小吏,因為狡黠善辯,成為韓侂胄的親信,沒過幾年,就高陞到知閣門事兼樞密都承旨,這正是韓賴以竊弄權柄的要職。在韓侂胄專權時期,政府、樞密、台諫、侍從等重要官員,都出自韓侂胄之門。寧宗好似一個傀儡,一切任免官吏,惟侂胄之言是聽。韓的親故得勢后,無一不奸,無一不貪。陳自強公開納賂賣官,各地官員寄給他的書信,信封上都必須註明某物若干「並」獻,凡無「並」字的書信連看也不看。蘇師旦掌握武將的任命大權,自三衙以至沿江諸帥,明碼標價,多者至數10萬貫,少者也不下10萬。其他擔任宰執、台諫的官員也都齷齪不堪。
楊皇后擔心寧宗反悔,趕緊召來楊次山,讓他秘密結交朝廷大臣,共同對付韓侂胄。楊次山受命后,先找了史彌遠,史彌遠又九-九-藏-書聯合了反對北伐的前樞密副使錢象祖、參知政事李壁,決定突然襲擊,殺掉韓侂胄。
宋金戰爭打得難解難分的時候,史彌遠的專權也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他與楊皇后內外勾結控制朝政,一手遮天。
韓侂胄再次用兵的希望很快就破滅了。辛棄疾還沒動身,就病死在家中。由於前線連連失敗,蜀口、江淮一帶的百姓大批死於戰爭。軍費開支巨大,國庫空虛。大將張岩建督府9個月,寸功未立,卻耗費錢370萬貫。以前反對開戰的大臣們又活躍起來,厭戰情緒隨著前線的敗績,逐步升級。

二、外戚專權北伐無功

嘉定元年(公元1208年)三月,出使金朝的使臣返回國內,帶回了金朝的議和條件。條件之苛刻,寧宗也感到恥于接受,因為金朝要求南宋用韓侂胄、蘇師旦的首級贖回被金軍佔領的淮南之地。寧宗召集大臣討論。吏部尚書樓鑰說:「和議是國家大事,急需作出結論,已經斃命的奸臣頭顱,還有什麼值得惋惜的呢?」寧宗見他說得堅決,也覺得有理,就命令臨安府長官劈開二人棺木,取出頭顱,梟示兩淮,送往金朝,交換金朝侵佔的土地,宋金和議最後達成。南宋每年增加歲幣總數達30萬,稱作犒師銀的戰爭賠款為白銀300萬兩,金軍從侵佔的土地上撤走,這就是所謂的「嘉定和議」。
趙汝愚不拘小節,性情粗疏。孝宗死前,他曾夢見過孝宗親手交給他一個寶鼎,然後背負白龍升天而去,當時不解,以後擁戴身穿孝服的寧宗即位,才恍然大悟。得意之際,信口講出此事,自己也不以為意,沒有想到會成為謀反的口實。十一月,寧宗收到何澹的奏疏,攻擊趙汝愚援引不法之徒,圖謀不軌,說趙汝愚假夢為符,暗與徐誼合謀,準備重新擁立上皇做紹興皇帝。寧宗本來就惱恨趙汝愚總以定策元勛自居,現在有人彈劾他,哪管是真是假,當即下詔,將趙汝愚貶為寧遠節度使副使,放逐永州,徐誼也受牽連,放逐到南安軍。趙汝愚接到詔書,即刻起程,行至衡州就病倒了。當地長官錢鍪早就接到韓的暗示,對他百般凌|辱,趙汝愚病體怏怏,怎能受得了如此折磨,很快暴死衡州。噩耗傳開,朝野內外都認為趙死得冤枉。可寧宗聽了,並不悲傷,反而覺得韓侂胄真替他杜絕了奸源。人死灰滅,罪過不咎,為了做做樣子,堵一堵臣民之口,寧宗追認了趙汝愚的原官。
趙汝愚死後,朝中已無人能夠與韓侂胄爭雄。為了鞏固自己的權勢,他對政治上的反對派極盡打擊迫害之能事。在他的教唆下,寧宗將朱熹等人所治的理學定為「偽學」,趙汝愚,朱熹等人均罷免放逐,理學家的著作一律焚毀,科考時應試文章中涉及理學的不予錄取。慶元四年(公元1198年),寧宗下詔登記偽學名單,上有舊相趙汝愚、留正、名儒朱熹,下有一般士人楊宏中等九*九*藏*書共59人。這59人中,任官的即刻罷黜,未任官的不能錄用,和這些人有瓜葛的也不許再任官職,這就是寧宗時期的「慶元黨禁」。
沂王養子貴誠知書識禮,對史彌遠非常尊敬,每次見了史彌遠,一定自稱小侄,向他行禮。史彌遠就對貴誠刻意培養,準備取代皇子趙竑。趁著上朝機會,他不止一次地向寧宗訴說趙竑之短,稱讚貴誠之長,寧宗一直莫名其妙,他雖然也很喜歡貴誠,可是並沒有立他為皇子的打算,事情就這樣拖下來了。
寧宗沒有主見,在對金朝的和戰問題上,表現得搖擺不定,這樣,就只好受權臣擺布。韓侂胄首倡北伐,他並不贊成,後來頭腦一熱,便慨然應允;韓侂胄北伐受挫,寧宗也立刻放棄了抗戰的主張。嘉定初年,史彌遠力主和議,以極端恥辱的條件與金達成和議。以後幾年,金朝疲於應付蒙古,宋金相安無事,寧宗更無意對金髮動戰爭。嘉定七年,金朝在蒙古的步步進逼下已經走投無路,不得已把都城從中都(今北京市)遷到汴京(今開封市),版圖只剩了黃河以南的一部分,靠著黃河天險苟延殘喘。就在這種形勢下,金主完顏珣還多次派遣使者來催促南宋交納歲幣,這種態度,激怒了南宋臣民。
罷免朱熹,引起許多大臣的反對,寧宗一意孤行,又將勸阻他的人一一罷斥。工部侍郎黃艾趁著進講的機會,詢問寧宗突然趕走朱熹是何原因,寧宗說:「本來只讓他講經,現在他什麼事也想干涉。」黃艾反覆解釋,寧宗拒不收回成命。大臣王介上書反對寧宗用內批升降大臣,認為如此獨斷,不是治世的良策,並且還舉出本朝歷史上使用內批造成危害的例子,希望寧宗改弦易轍,多徵求宰相、執政的意見,然後任免官吏,才能保證少留遺憾。然而寧宗都置之不理。有一個事實是寧宗沒有注意的,自從他使用內批以來,他同朝廷重臣的接觸越來越少,這些執政大臣們的想法根本無法傳入他耳中,相反,小小的知閣門事韓侂胄的地位,在他心目中愈來愈重要了。這年十月,他下詔改明年為慶元元年,接著又任命韓侂胄兼任掌管傳達皇帝詔敕的要職——樞密都承旨。毫無疑問,韓侂胄已經取得了寧宗的絕對信任。
寧宗冊立了楊皇后,怕韓侂胄心懷不滿,便乘著喜慶,加封他為太師。韓侂胄早已進爵平原郡王,還想長保功名富貴,於是一些黨羽便勸他北伐金朝,建立蓋世功名,鞏固自己的地位。韓侂胄聽得心花怒放,立即著手準備。為調動各方面的力量,他首先解除了黨禁,黨人中有許多人贊成北伐,他們中的抗戰派紛紛被起用。著名詞人辛棄疾也是在這時再起的。公元1206年,京洛招撫使郭倪出兵,揭開北伐序幕。
宋寧宗,名擴。是光宗第二子,母慈懿皇后李氏。乾道四年(公元1168年)生,嘉定十七年(公元1224年)卒。終年57歲。公元11read.99csw.com94~1224年在位。
皇子趙竑看不慣楊后和史彌遠的作為,痛恨史彌遠專權誤國,發誓即位之後,一定剷除他。史彌遠得知消息,覺得趙竑是自己的大敵,就想廢掉他,另外挑選一個與自己關係好的人作皇子。
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史彌遠採取了一些籠絡人心的措施。他為已故宰相趙汝愚平反昭雪,修改了韓侂胄干預下編成的國史,遭韓侂胄迫害的「偽學」黨人朱熹、彭龜年、呂祖儉等人雖已早死,也進行平反,錄用他們的後人,朱熹的著作重新立於學官。一些名士像真德秀、魏了翁也不次進用。然而史彌遠真正重用是他的黨羽薛極和胡榘。像韓侂胄專權時期那樣,宰執、侍從、台諫、帥守等要職,都由史彌遠推薦的人擔任,當時政局的混亂、黑暗決不亞於韓侂胄專權時代。
煥章閣待制、侍講朱熹見韓侂胄任用小人,恐怕會危害朝政,常借入宮應對之機,諫阻寧宗,寧宗不理。朱熹再次央求趙汝愚厚賞韓詫胄,讓他出居外藩,杜絕他干政的門路。但趙汝愚太大意了,還以為韓侂胄一個小小的知閣門事,容易制馭,不會為害太大,因而把朱熹的建議束之高閣。
史彌遠等人先斬後奏,誅滅權臣,寧宗本想發作,怎奈內有楊后、榮王的勸說,外有楊次山、史彌遠等人的哀求,加上金軍的強大壓力,因而也只好順水推舟。他發布詔書,列舉韓侂胄的罪行,將其抄家。隨後,又將阿附韓侂胄的陳自強、郭倪、鄧友龍等人趕出朝廷,韓侂胄專權的局面結束了。寧宗又頒詔,榮王日嚴被冊封為皇子,錢象祖升為右丞相,史彌遠更是越級提拔,逐步掌握了朝政。十二月,寧宗宣布改明年為嘉定元年,議和之勢木已成舟了。
嘉定十七年(公元1224年)八月,寧宗染病卧床,史彌遠加緊策劃廢立。過了5天,寧宗病情更重了,史彌遠便矯詔立貴誠為皇子,改賜名為趙昀。5天以後,寧宗病死在福寧殿。謚號「法天備道純德茂功仁文哲武聖睿恭孝皇帝」,廟號「寧宗」。
關於內政,宋朝的大臣倪思警告寧宗說:「大權剛剛收回,應該切記防微杜漸,一旦出現干預君權的端倪,就會重蹈覆轍,希望樞臣遠權平息外面的議論。」樞臣指的是史彌遠。但是寧宗對此無能為力。倒韓有功的史彌遠受到楊皇后的支持,幾個月內連升四級,從刑部侍郎一躍而為右丞相兼樞密使。他將韓侂胄的同黨一再貶斥,代之以自己的爪牙,很快牢牢地控制了朝廷大權。專權達17年之久,連給他母親守喪期間也未釋權柄。嘉定元年(公元1208年)十一月,史彌遠的母親死了,他不得已只好離任回家治喪。寧宗不願讓史彌遠離開,太子則請寧宗在京城賜給史彌遠一座宅第,讓他在京服喪,以便諮詢政事。第二年五月,寧宗破例起複史彌遠,還擔心史彌遠礙於輿論,不能及時赴京,派出督促的使者相望于道。這樣,史彌https://read.99csw.com遠服喪未完,就重新做了宰相。
開禧三年(公元1207年)十一月的一天,史彌遠等人派兵在韓侂胄上朝的路上把他拘捕,押到玉津園殺死。寧宗本無殺他之意,韓侂胄死後,史彌遠和錢象祖向寧宗報告韓已被殺的消息,寧宗怎麼也不相信,過了3天,才知道韓侂胄的確死了。
不只如此,他甚至連皇帝的家事都要插手。那時,皇后韓氏已經去世,楊貴妃和曹美人都受到寧宗的寵愛,各自有立為皇后的希望。楊貴妃性情機警,很有文化,還頗懂得權術,曹美人卻性格柔順,與楊不同。韓侂胄勸寧宗冊立曹美人。楊貴妃聽到風聲,便趁著侍寢之機大展手腕,乞求寧宗立她為後,寧宗同意了。楊貴妃又怕韓侂胄抗旨不遵,請寧宗將詔書寫成一式兩份,一份按照常例發出,一份派內侍送交她的義兄楊次山,讓他一俟百官上朝即行宣布,防備發生意外。第二天,等到韓侂胄上朝的時候,立后的詔書已經宣讀了。木已成舟,韓侂胄只好作罷,但從此卻與楊皇后結下了怨仇。
韓侂胄將趙汝愚視為不共戴天的仇敵,開始結交外援,對他進行排擠。紹熙五年(公元1194年)九月,他把與趙汝愚不和的大臣京鏜拉下水。知閣門事劉弼因為不能參加定策,對趙汝愚不滿,向韓侂胄獻計,要他控制御史台、諫院,作為攻擊趙汝愚的工具。嗣後,借用寧宗的內批,韓的黨羽劉德秀、李沐、劉三傑很快進入台諫,霸佔了言路。
韓侂胄本人也有點忘乎所以。作為外朝的大臣,他卻頻繁出入宮廷,以前孝宗思考政事的地方,他竟然在那裡隨意躺卧,那些年老的宮人見了,常常悄悄落淚。

一、被擁即位頓陷紛爭

三、重臣專權再度北伐

實際上,這時金朝已無力再戰。戰事到了雙方僵持的地步后,便想罷兵講和,派出一個自稱是韓琦五世孫的人前往宋營談判。韓侂胄正在後悔輕率出兵,立即派人與金軍談判。反覆多次,在宋方答應歸還金人淮北之地后,和議初步達成。不久,他又派遣方信孺前往金營議和。這時,金帥仆散揆已死,完顏宗浩繼任,為了取得最有利的條件,他千方百計對方信孺虛聲恫嚇,方信孺毫不屈服,金朝只好把他遣回,並讓他隨身帶回一封信給南宋知樞密院事張岩。信中要求南宋殺掉首謀用兵的韓侂胄,並把首級獻給金國。另外,每年給金的貢銀增加50000兩,犒師銀1000萬兩,方可議和。並提出,南宋如果向金稱臣,就以江淮之間取中為界;若稱子,則以長江為界。條件如此苛刻,方信孺怎敢告訴韓侂胄,在一再追問下,方信孺才說:「金人想得到太師的腦袋。」韓侂胄聽了,惱怒金人抓住自己不放,決心再度整兵出戰。這樣,朝廷再次發布詔書,招募新兵,並起用主張北伐的辛棄疾為樞密都承旨,指揮軍事。
當時,太子已經病死,後宮妃嬪仍然沒有九九藏書生育,只好另選後嗣。燕王德昭的九世孫名叫貴和,是沂王趙柄的養子,寧宗看中了他,就把他立為皇嗣,賜名趙竑。另外又命史彌遠選人繼承沂王,於是選中了宗室子弟趙與莒,寧宗賜名貴誠,也養在宮中。
疆土縮小,財政困窘的金朝得不到南宋的歲幣,更加陷入困境。金統治者歷來看不起南宋,為解決國用不足的困難,擴充疆土,他們便想北面丟失南面補,進攻南宋。嘉定十年,金軍分路大舉南侵。戰爭伊始,寧宗惑于和戰的爭論,一進沒有明確下詔反擊,只是下令沿邊將帥便宜行事。邊防將領趙方、孟宗政等人屢屢獲勝之後,寧宗才慷慨下詔伐金。史彌遠主和不成,便不置可否,坐觀成敗。
寧宗趙擴的父親光宗被立為皇太子后,他也于淳熙五年(公元1178年)被封為英國公。淳熙七年,開始從師學習。淳熙十二年,他被進封為平陽郡王。同年,他舉行了婚禮,娶夫人韓氏。韓氏是北宋名將韓琦的後人,賢淑通達,很受趙擴鍾愛。淳熙十六年三月,光宗即位,他又進爵嘉王。光宗即位的第一年,也就是紹熙元年(公元1190年),皇后李氏就曾提議要將趙擴立為太子,由於太上皇還健在,光宗不敢自作主張,沒有同意。這年春天,宰相留正奏請立嘉王為太子,也被否決。太上皇孝宗認為立儲關係國本,不能倉促行事。不料,紹熙五年六月,孝宗突然駕崩,光宗因與太上皇積怨很深,稱疾不出,既不主持生身之父的喪禮,又不出朝處理政事,一時朝廷無主,人心惶惶。群臣於是決定由太皇太後主持,舉行禪位大典,逼迫光宗退位,擁立趙擴為新君,史稱宋寧宗。
榮王日嚴並不是寧宗的親生子。寧宗生有4子,但都早早夭折了。慶元四年(公元1198年),丞相京鏜見寧宗還沒有後嗣,就請寧宗依昭高宗舊例,挑選養子,榮王日嚴就是那時入選宮中的。
榮王接受了楊后的命令,便伺機進言。有一天退朝,他對寧宗說:「韓侂胄再啟兵端,會對國家不利,應該將其正法以謝天下!」寧宗一聽,大罵榮王無知。楊后見榮王碰壁,只好親自出面相勸。楊皇后說:「韓侂胄專橫誤國,天下人哪個不知,大臣們只是怕他的權勢,才不敢彈劾。」寧宗仍是半信半疑,對楊后說:「事情未必屬實,待我查明以後,再罷免他吧!」楊皇后說:「陛下深居九重,何從密察,此事非委託一位至親辦理不可。」聽了皇后的一再勸說,寧宗逐步放棄了自己的意見,同意皇后所請,派皇后的義兄楊次山調查韓侂胄的情況。
宋金之間的這次戰爭延續了6年之久,金宣宗利用蒙古軍隊主力西征,暫時放鬆對金進攻的時機,頻頻發動對南宋的進攻,宋軍在這場戰爭中始終處於優勢,金軍損兵折將,迫使金朝新君金哀宗在嘉定十七年派人同南宋通好,明令部下不得進攻南宋。宋金雙方進入休戰狀態。

四、皇子疾惡權臣矯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