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六十二卷 明 第三百三十九章 成祖朱棣

第六十二卷 明

第三百三十九章 成祖朱棣

首都北遷后,南京為留都,並稱南北兩直隸。這樣南京除了沒有皇帝外,其他各種官僚機構以及設置和首都北京幾乎完全一樣。成祖任命自己的親信駐守留都,掌管著南京的一切留守、防護事務。
後來,成祖繼太祖在遼陽建立了遼東都指揮使司后,又下令設立了奴兒干都指揮使司,在當地先後設置了370衛,20所,任命當地部族酋長擔任衛所官員,且代代承襲。建州衛指揮阿哈出還以軍功被成祖賜姓名李思誠,其兄弟子侄也個個當上了明朝的官。
隨著農業的繁榮,手工業和商業也有了長足的進步和發展,遵化冶鐵廠是明永樂時所建的全國最大的手工業工廠。山場分佈在薊州(今天津薊縣)、遵化、豐潤、玉田、灤州(今河北灤縣)、遷安等地,佔地面積4500多畝。廠內有民夫、工匠、軍夫達2500多人。永樂時代的造船業也有了相當大的發展,所修造的航海寶船,最大的長44丈,寬18丈,可乘載1000多人,並備有航海圖和羅盤針等先進航海設備,我國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造船國家。
奴兒干都司設置后,宦官亦失哈等人曾多次奉命到此地,對當地少數民族進行宣諭撫慰。永樂十一年,亦失哈第三次到奴兒干時,在都司城的西南,黑龍江河口對岸的山上建永寧寺,記述設置奴兒干都司的經過和亦失哈等屢次宣諭鎮撫其地的情況。它記載了我國各族人民共同開發黑龍江、烏蘇里江流域的歷史業績。
鄭賜原是建文朝燕王手下的北平參議。后被朱允炆調升為工部尚書,並曾任督師討伐過朱棣,因此也被列入奸臣的名冊而遭逮捕。成祖審問他:「你到底為何背叛於我呢?」鄭賜回答:「我不過是對皇上竭盡臣職罷了。」成祖聞言大喜,遂任命他為刑部尚書。這樣一來,原先朱允炆的故吏就漸漸歸附,一心一意幫助成祖治理大明江山了。
永樂三年,成祖經過多方考察,終於選定了宮廷內官兼太監鄭和為出使西洋各國的外交使節。鄭和是明朝初年雲南昆陽(今昆明市普寧縣)回族人。原姓馬,后因隨燕王朱棣參加靖難之役有功,賜姓鄭。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12歲的鄭和被明軍俘獲至軍營,因他的祖父和父親生前都先後到麥加朝拜過克爾白(一塊被稱為伊斯蘭教聖物的黑色隕石),鄭和從小就了解一些西洋的風土人情。
鄭和的船隊首航直抵占城(今越南),然後往南到達爪哇、蘇門答臘(今印度尼西亞),再往西航行到滿刺加(今馬來西亞)、古里(今印度南部)等國。
朱棣雖遠離京都,身居北平,但京中發生的事情,他卻無不知曉。聽到前5王的命運,左右權衡,覺得與其束手就擒,不如舉兵造反。
朱棣在徐達的嚴格教授下,練得一身好武藝,逐漸顯露出其傑出的軍事才能。後來明王朝胡惟庸、藍玉案發生后,當年跟隨朱元璋開創大明朝的開國元勛宿將幾乎全給株連殺光了。這樣北部防禦蒙古侵擾的任務,朱元璋就只能交給二子秦王、三子晉王和四子燕王承擔了。時稱他們為「塞王」。但是,秦、晉二王都先後死於父親之前,這樣只有燕王朱棣的軍事實權最大。朱棣還得到父親的特許,軍隊中小事立斷,大事方報知朝廷。由此可見朱元璋對他的器重與其權力之大。
徐達不僅是朱棣的師長,也是他的岳父。這月下老人正是皇上朱元璋。徐達的長女嫻雅貞靜,尤好讀書。朱元璋聽說后,便將徐達叫到跟前說,咱們是布衣之交了,過去君臣相契的率為婚姻,現在你的令女就同我的四子相配吧。徐達當然求之不得,也就欣然應下了這門親事。洪武九年,徐氏冊為燕王妃。
長達3年的「靖難」之役,致使淮河以北的廣大田地,雜https://read.99csw.com草叢生,荒涼衰敗。再加上發生蝗蟲災害,剛剛發展起來的農業生產,開始出現大幅度的滑坡。朱棣對此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努力振興農業經濟。首先是遷移蘇州等10郡和浙江等9省的災民充實這一地區。不久又先後遷移山西、山東、湖廣等地少地的農民和無業流民到北京及北方地區屯墾。在「靖難」戰爭中遭受破壞嚴重的地區,政府還發給耕牛、農具,幫助他們儘快恢復生產。同時,成祖還採取嚴厲措施,懲處貪官污吏,限制僧道發展,賑濟災民。
成祖雖是以非傳統方式登上皇帝御座的皇帝,但他確是一位治國安邦的民族英雄。當他雄心勃勃從朱允炆手中奪過大明御璽的時候,面臨的不僅是前朝舊臣的激烈反抗,而且還要對明朝周邊少數民族的侵擾作出及時的恰如其分的反應。成祖即位后,繼承父親朱元璋的未竟之業,以通好和防禦兩種策略鞏固和發展了大明朝多民族國家的統一事業。自古以來就居住在白山黑水之間的女真族,是一個古老的民族,為我國滿族人民的祖先。在秦以前,女真叫肅慎,隋唐又叫靺鞨,遼代后始稱女真。永樂元年(公元1403年),成祖即派邢樞等使臣前往奴兒乾地區詔諭。女真各部的首領相繼歸附,甚至連一些元朝故臣也入京,進貢馬匹。對此,成祖下令,在開原設立馬市,同海西、建州兩部進行交易。同時,發給女真酋長許可證,每年都可到指定的地點做買賣。對於前來參加馬市貿易的女真族首領,成祖還命當地官員賞以豬羊酒席,以資鼓勵。因此,在整個永樂朝,女真族都按時入貢,奉職惟謹。明朝有所徵調,每調必赴。各族人民和睦相處,友好往來。
在鄭和下西洋之後,許多國家的國王、首腦或使臣,紛紛來到中國訪問,與中國建立了邦交和貿易關係。中國到東南亞去的僑民也迅速增加,他們帶去了先進生產技術和文化知識,為南洋的開發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不久李景隆又糾集60萬大軍北上,與朱棣大戰于白溝河,復又大敗。南軍將士被殺死、溺死的有十幾萬人,又經過幾番苦鬥,1402年,朱棣率領大軍,從館陶渡過黃河,在擊敗阻擊的南軍后,一路不計城池得失,揮兵直取揚州。
22歲的朱允炆于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登上大明朝第二代皇帝的御座。同時,身居元都北平的叔叔燕王朱棣,也正日夕窺伺著侄兒的皇位。這樣,朱姓皇族中一場爭奪皇權的血戰就一觸即發了。
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七月五日,朱棣以「清君側」為借口,說朝廷出了齊泰、黃子澄等壞人,必須起兵誅殺他們。於是,燕王削去建文年號,自置官屬,布告天下,下令討伐。歷史上著名的「靖難之役」爆發。
但惠帝是個有識無膽,仁柔寡斷的年輕天子。即位後為了應付藩王強勢的局面,他首先起用了齊泰和黃子澄兩個親信。一天晚上,惠帝把黃子澄叫到密室中說:「諸叔父各就封國,擁兵自固,若有事變,我該如何對付呢?」黃子澄引用漢平七國的例子,為惠帝出謀劃策。惠帝又與黃子澄商量先拿誰開刀,齊泰主張先收拾燕王朱棣,但黃子澄則認為,周、齊、湘、代、岷王過去就有犯法行為,先削5王名正言順。並且周王還是燕王的同母弟,削去周王的封國,就等於砍去燕王的手足。惠帝同意按此法辦,即下令將周王朱木肅抓起來,削去王爵,降為平民。同時岷王朱梗、代王朱桂、齊王朱木尊的王爵也先後被削去。湘王朱柏則自焚而死。
由於這些措施得到了有力的推行,使永樂朝的農業經濟比洪武時代又有了新的發展。各地每年上繳京師的賦糧達數百萬石以九-九-藏-書上。全國府縣的倉庫里還積存著大量的糧食,陳陳相因,以至紅腐不可食。
儘管成祖在發展大明同周邊各民族關係中做出了積極的貢獻,但真正展示成祖雄才大略的是5次遠征漠北的戰績。
成祖聞訊即授淇國公邱福為征虜大將軍,統兵10萬,北征韃靼。臨行前,成祖叮囑邱福:「毋失機,毋輕犯,毋為所殆。一舉未捷,俟再舉,爾等慎之。」但邱福卻有負眾望,輕敵妄進,全軍覆沒于臚朐河(今蒙古人民共和國境內的克魯倫河)。噩耗傳到京師,成祖怒不可遏,追奪邱福的封爵,以書諭皇太子監國,決意立即選練兵馬,來春親征。
左僉都御史景清,平時倜儻尚大節。成祖即位后,令他繼續舊任,景清也受命不辭。有人見他這般行為,說他偷生怕死,有愧先帝。對此,他毫不介意。兩月後的一天,他偷藏匕首上朝,刺殺成祖未成。成祖將他剝皮,懸于城門。事發后不僅景清全家被誅殺,而且順藤摸瓜,株連左鄰右舍,甚至連他出生的村子也都斬盡殺絕。這種空前絕後的大清洗,史書稱之為「瓜蔓抄」,先後被殺的人達數萬之多。
成祖在嚴厲鎮壓建文朝部分反抗的舊臣的同時,對跟隨他「靖難」奪位的文武功臣,都給予提拔重用,並給予豐厚的獎賞;對戰死的將士,也盡行追封。周、齊、代、岷四王,全予恢複原爵,各令歸國。對朱允炆的故吏,只要能夠真心歸附新朝,成祖也有選擇地量才施用。
1402年六月初三,朱棣揮師渡江。燕兵舳艫相接,旌旗蔽天,金鼓如雷。南岸的守兵見狀嚇得魂飛膽破,一經交戰,即全線崩潰。惠帝又派人議和,朱棣根本不予理睬,驅兵直逼南京城下。據守金川門的谷王朱橞和李景隆,見燕兵殺來,便開門迎降,京師遂破。惠帝去向不明,建文朝亡,歷時3年之久的朱姓皇族內的奪權之戰,終於以朱棣的勝利而告終。
張輔、楊榮、金幼孜含淚議定,六師在外,不便發喪,便嚴密封鎖消息,載著遺體,仍然是翠華寶蓋,親兵侍臣擁護前行。暗中派太監海壽馳赴京師急報太子。太子朱高熾聞報,含慟迎入仁智殿,加殮納棺,舉喪如儀。葬于長陵。

一、少年英傑靖難奪位

永樂四年,成祖在不惜殺掉反對遷都的某大臣后,下令修建北京宮殿,並重新改造北平舊城。
為了便利運輸軍需、貢賦物品和傳遞公文,成祖下令在元代驛站的基礎上,擴建、新建驛站,延長或新辟線路。當時從遼東通往東北各地區有6條交通幹線,開原為6條幹線的起點。這些幹線東至朝鮮,西達今蒙古,東北抵達滿涇站,西北通向今滿州里以北,形成了四通八達的交通網。
在長期的實踐中,成祖漸漸體會到,金玉之利是有限的,而書籍之利則是無窮的。所以在他執政期間,特別重視科學文化事業的發展,注意文化典籍的搜集整理工作。
其實,成祖奪位之初,即打定了要遷都的主意。永樂元年,他欽定了北平為北京,並著手組織力量修浚京杭大運河,以溝通北京與南方各地的聯繫。永樂九年,朱棣又命令工部尚書宋禮疏浚會通河。並沿運河建閘38座,以提高水位。至此,京杭大運河開始真正暢通。使南方的糧米和絲帛等物資通過漕運源源輸往北京,北方物產也通過運河南下,大大增強了南北經濟的交流,為遷都北京準備了條件。
成祖首次北征韃靼告捷后,又先後于永樂十二年、永樂二十年、永樂二十一年,4次親征漠北。成祖數次發動對蒙古貴族的征戰,一方面有效地防禦和打擊了其侵擾,但也確實耗費了大量的人財物力。第三次出征,僅運輸糧草一項,就用驢34萬匹,車177500輛,民伕235000多人,計運https://read.99csw•com糧37000石。戶部尚書夏元吉、兵部尚書方賓等廷臣力諫罷兵,休養兵民,嚴敕邊將守備。但成祖不聽,且把反對北征的朝臣逮捕入獄,有的被迫害致死。成祖在群臣異議的情勢下,于永樂二十二年,又發動了第5次親征阿魯台的戰爭。
當時朝廷中的元勛宿將在「胡藍」大案中,已經誅殺得差不多了。僥倖活著的寥若晨星。戰事爆發,聞報朝廷,惠帝幾經斟酌,只好命令年已古稀的老將耿炳文,帶兵30萬北伐燕軍。兩軍交戰不久,南軍先鋒部隊全軍覆沒。八月南軍主力部隊又再敗於滹沱河北岸。
惠帝見勢不妙,急忙派使臣到燕軍營中議和,答應割地休戰,但此舉被朱棣拒絕。

三、發展生產鞏固邊防

成祖卒年65歲,在位歷22年。尊謚「文皇帝」,初廟號「太宗」。至嘉靖十七年(公元1539年)改廟號「成祖」。
成祖即位后,在加強皇權,創造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的同時,在經濟上繼續推行明太祖休養生息,移民屯田和獎勵墾荒的政策,努力恢復和發展遭受戰爭破壞的社會生產。
為了儘快改變成祖即位初濫殺故臣所造成的恐怖緊張局面,在處理了建文舊臣后,成祖多次叮囑司法機關各大臣,辦理案件一定要依法辦事,寧緩勿急。有一次,刑部送上判處死刑的300多人名單,請他審批。他看后說:「給這300多人所定的罪,恐怕未必個個都確實,你們再仔細地複審一遍,一定不能叫任何一個蒙冤受屈。」刑部按照成祖的旨令重新複審后,果然發現錯案,有20多人無罪獲得釋放。
朱元璋一生得子26個,其中相貌奇偉,聰明伶俐的朱棣在眾兄弟中自小就備受父親的鍾愛。朱元璋常常自豪地對朝臣們誇讚棣兒,說他酷似自己。在小小朱棣剛滿10歲的時候,父親就封他為燕王。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宮廷要為朱棣諸兄弟確定宮城制式,朱元璋特別關照說,除燕王宮殿按元朝皇宮制式外,其他各王府均不得引以為式。由此可見少年的朱棣已經成了父親朱元璋心中的明珠。
這樣惠帝只好以李景隆代炳文為大將軍。李景隆本來是個膏粱子弟,素不知兵。朱棣設計撤去蘆溝橋防線,誘敵深入。他把固守北平的重任交給兒子朱高熾,自己領兵直趨永平大寧,逼寧王交出精銳部隊,包括朵顏三衛的蒙古騎兵,全部收歸己有,由此增添了幾萬精銳兵力。
永樂七年(公元1409年)四月,成祖遣都督指揮金塔卜歹、給事中郭驥帶著大量絹幣前往蒙古各部招撫。其中,瓦剌接受招撫,成祖即敕封其首領馬哈木、太平、把禿孛羅為順寧王、賢義王和安樂王。而韃靼可汗本雅失里,不僅拒不歸附,還殺了使臣郭驥,發兵進攻明朝邊境。
永樂元年(公元1403年)七月,成祖授命解縉組織編纂《永樂大典》。他要求書的內容要務求詳備,凡有文字以來的經、史、子、集百家之言,以至天文、地誌、陰陽、醫卜、僧道、技藝之言都要收羅進去,毋厭繁浩。根據成祖的旨令,解縉于永樂二年十一月將類書初稿編纂好。成祖審閱后,認為取材不夠完備,下令重修。同時加派人員與解縉一起監修。同時降旨禮部,選拔內外官員、全國宿學老儒及著名學者充任纂修,選派生員充當繕抄員。這樣,先後調集了3000多人,用了4年的時間,終於完成了這部擁有22937卷,約3億7千萬字的當時世界最大的類書的編纂任務。成祖審閱后十分滿意,賜名《永樂大典》,並親自作序,命人抄寫了兩部。可惜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時,此書大部遭焚毀,剩下的也多被劫走。
自此之後,鄭和歷經永樂、洪熙、宣德三朝,先九-九-藏-書後29年,7次下西洋,行蹤遍及今東南亞、印度洋沿岸和非洲東海岸等30幾個國家和地區。他們每到一個國家,都以明朝使節的身份,向當地的國王或首腦贈送皇帝朱棣的禮品,表示建立邦交,發展兩國友好關係的誠意,並邀請他們來中國訪向。並同當地官府進行貿易,從各國收購了許多象牙、珍珠、珊瑚、香料等物品,受到當地人們的熱情歡迎,人們稱大明船隊為「寶船」。
這樣經過幾年的努力,威脅最大的幾位塞王的護衛軍全部都被解除了,如此進一步加強了中央集權的封建統治。
對這次大規模的外交活動,成祖做了多方面的周密的準備工作。永樂五年,成祖下令在翰林院開設「八館」,訓練培養通曉外國語言和國內少數民族語言的人才,同時成祖還命令福建沿海修造大批海船,僅永樂元年,福建造船廠就建造海船137艘,永樂五年又改造海運船249艘。同時,考察選拔了一批忠於職守,才貌出眾,能夠執行外交政策的人才。
明惠帝朱允炆對於藩王叔叔們的權力過大,不是沒有警覺,早在祖父朱元璋活著的時候,他就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有一次朱元璋非常自信地對惠帝說:「我把防禦蒙古的任務交給諸王,邊防既有保障,你就可以做個太平皇帝了。」惠帝沉思后說:「邊境不安定有諸王抵禦,諸王不守本分,由誰來抵禦呢?」朱元璋反問說:「你的意見如何?」惠帝堅定地回答:「用德來懷柔他們,用禮來制約他們。這兩條不靈,就削去他們的地盤,更換他們的封地。到再不行的時候,就只好用武力討伐。」朱元璋聞言有理,便高興地說:「對,再沒有其他更好的辦法了。」
靖難之役告捷,朱棣終於登上皇帝寶座,是為明成祖。即位初,全國上下局勢嚴峻,成祖審時度勢,採取了鎮壓和懷柔並用的兩手政策,以穩定動蕩危急的政治局勢,鞏固皇位。
就在朱棣對不能當太子繼承皇位憤憤不平時,71歲的朱元璋撒手拋開了他緊握了31年的皇權,離開了憂心忡忡的皇太孫,長辭人世。
削藩之後,繼之而來的問題是如何加強北方的軍事力量,以防外寇入侵。成祖經過深思熟慮,決定遷都北平。北平是成祖的發家之地,且距北面邊防很近,又屯集有重兵。天子居中,正所謂可以居重御輕。
無勇少謀的李景隆果然上了朱棣的圈套。在北平一役中被打得大敗。
朱棣起兵后,以閃電戰術連拔懷來、密雲、薊州、遵化數縣州,搶先攻佔了北平北面和東面的一些軍事重鎮,補充了兵源,排除了後顧之憂。接著集中兵力對付朝廷的問罪之師。
元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正在鄱陽湖前線同陳友諒進行著殊死激戰的朱元璋得到報告,他又喜添貴子。這個兒子就是朱元璋的第四子,也是後來大明王朝的第三個皇帝——朱棣。
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43歲的燕王朱棣終於在文武群臣的擁戴下登上了皇帝的御座,以明年為永樂元年。
成祖是以藩王起兵「靖難」而奪取皇權的,他自然深知藩王擁兵過重對中央皇權所造成的威脅。他當了皇帝之後,為掩人耳目,穩定當時的局勢,曾一度恢復了周、齊、代、岷四位親王的封蕃。但幾個月之後,他就尋找罪名,首先削奪了代王和岷王的護衛軍隊。接著他又將齊王廢為庶人。永樂十年(公元1412年),遼王的護衛軍隊被削除;擁有護衛軍隊最多的寧王,也早於永樂二年被改封南昌。永樂十八年,周王被指控企圖謀反。成祖召他入京,把揭發他的紙狀拿給他看。周王慌忙跪下請罪,並主動獻出了自己的護衛兵。
朱棣權力愈盛,兵馬愈強,所謀求的東西就愈多。尤其是太子朱標早死,朱元璋有意立朱棣為太子,九_九_藏_書而為眾大臣所阻后,不僅使其恨恨不平,更滋長了他奪取皇位的慾望和野心。
征伐大軍在漫漫荒漠日夜兼程,但放眼百里不見敵人的蹤影。以後根據聞報又多次撲空,將士死傷疲憊,勞而無功。成祖方知邊報不實,心裏不免悵然。他望著漠漠荒沙,懊惱不已。但終因軍糧將盡,不敢久呆,只好下令班師回京。大軍行至一處叫清水源的地方,成祖見路旁有一陡峭石崖高數十丈,便命大學士楊榮、金幼孜刻石紀功,刻石紀功后,成祖突感身體略有不適,幾日之後,病情猛然加重,永樂二十二年七月下旬,成祖率師達到榆木川(今內蒙古烏珠穆沁附近)已是氣息奄奄,不可救藥。他知道自己不能再親理朝政了,便召英國公張輔入內,囑咐后命:傳位皇太子朱高熾,喪禮一律照太祖的遺制辦理。言畢,當即與世長辭。
成祖將朱允炆時的舊臣陸續捕獲后,稍有不屈,就備受殘害。不是擊齒,就是割舌。甚至截斷手足,有的被殺死後,還要誅滅三族。
永樂八年春,成祖率師北征,命戶部尚書夏元吉留守北京,接運軍餉。自領武將文官,督師50萬出塞。五月,人馬行至臚朐河,本雅失里不敢接戰,北逃斡難河。成祖揮師追殺,兩軍遂大戰于斡難河畔。明軍大敗敵眾。本雅失里丟棄輜重牲畜,只帶著7騎渡河逃走。
鄭和遵照成祖的命令,遠航西洋,不僅大大促進了我國和亞洲、非洲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交流,增進了各國人民的友誼,而且把我國古代的航海事業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峰。
永樂三年七月,鄭和率領近3萬多人的遠航隊伍,帶著大量的絲織品、瓷器、鐵器、布帛和充足的口糧,日用品等,分乘62艘寶船,自劉家港(今江蘇太倉瀏河鎮)集合啟航。
當然,朱棣也沒有辜負父親的期望,他不僅武藝高強,而且智勇有大略。在同入侵的蒙古軍隊交戰中,屢建戰功。如洪武二十三年正月,元殘餘勢力南侵,朱元璋命令朱棣和晉王帶兵北征。晉王膽怯,而勇猛果敢的朱棣置生死於度外,獨自率傅友德等大將,揮師深入。進軍中正遇大雪,不少將領又主張即刻停止深入。朱棣拒絕說,正因為天降大雪,敵人才毫無戒備。他出其不意地逼近了敵營,迫使元殘餘勢力未戰而降。捷報傳到京師,朱元璋大喜,說:「將來肅清蒙古沙漠者,還須靠燕王!」後來,朱棣多次受命北征元兵,多有戰功,軍權日重,威名大振。

二、整頓國政傳揚國威

在對外關係上,成祖一面廣泛吸引外國使臣來中國貿易,一面派出自己的使團走出國門,出訪外國。永樂年間,鄭和七下西洋的偉大壯舉,就是在成祖親自授命下的一項規模最大、影響最深遠的外交活動。
從洪武十一年開始,朱元璋陸續將各親王派到他們自己的封國去。洪武十三年,20歲的朱棣也進駐了北平封國。當時徐達奉命鎮守北平,朱棣有了這樣的軍事家做老師,因此軍事理論與武藝都迅速提高。
永樂十八年工程竣工。就在這一年,成祖宣布自明年起,以北平為京師,改南京為留都。永樂十九年春,成祖正式車駕北遷。
元順帝逃往漠北以後,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死於應昌(今內蒙多倫縣東北)。春去秋來,幾代逝去,蒙古貴族內部逐步分裂成韃靼、瓦剌和兀良哈三部。其中韃靼部最為強盛。三部之間經常仇殺,但更時常南下侵擾明朝邊境。成祖仍然採取父親朱元璋「威德兼施」的對蒙政策。一面與之修好,封各蒙古部落酋長為王,賜予金銀、布帛、糧食等物品;另一方面積極防禦,從嘉峪關起沿著長城進入遼東至鴨綠江一線,先後建立了9個邊防重鎮,即所謂九邊。這9個軍事要塞都配有精銳軍隊,以抵禦蒙古貴族的南下侵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