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六十二卷 明 第三百四十四章 憲宗朱見深

第六十二卷 明

第三百四十四章 憲宗朱見深

天順八年(公元1464年)正月二十六日,18歲的朱見深即位,是為憲宗,以第二年為成化元年(公元1465年)。

三、迷信僧道不理朝政

對憲宗縱容汪直橫行宮掖的行為,大臣們一直沒有放棄勸諫,許多人以對汪直的不恭行為,從側面對憲宗加以提示,使憲宗漸漸地明白過來。
憲宗知道,新君臨朝給人印象最深的是能否割捨私愛。他把這利刀首先揮向了典璽太監王綸。王綸是憲宗做太子時最喜愛的一個內官,憲宗即位之前,朝官中有人預料王綸日後必有大用,就極盡巴結,王綸也毫不避諱,在朝中造成了很壞的影響。憲宗即位后,依照李賢的建議,立即將王綸逮捕下獄,發配到南京服苦役。前兵部尚書于謙曾在土木之敗后力撐危局,挫敗了兵臨京城之下的瓦剌大軍,后被人陷害,被英宗砍了腦袋。憲宗還是太子的時候,就聞知這是冤案,為了平息朝野的怨怒,他不為父諱,下令為于謙平反。他繼位后做的這幾件事尚得人心。
成化十二年宮中發生了一起令憲宗極為不安的事情,有個叫李子龍的人被太監私放進宮,圖謀不軌。事後憲宗為安全起見,就命令汪直易服化妝,經常帶校尉不斷外出打探消息。汪直對此非常盡心,街頭巷尾的事情,無所不報。這不僅取得了憲宗的信任,而且憲宗一高興,下令成立西廠,並由汪直提督,其勢力大大超過原有的東廠和錦衣衛。
朱見深小小的年紀,每日只會玩樂遊戲,對當不當太子,也就視同兒戲一般。他雖然不是太子了,但還蒙伯父開恩,不加以傷害,得到了沂王的封號,照舊過著優裕的生活,衣食無愁。在後宮裡,他最親近的有兩個人,一個是他的母親周貴妃,另一個是因反對廢掉朱見深太子地位而被朱祁鈺廢掉的皇后汪氏。汪后與周貴妃脾氣相投,關係一直很好。汪氏對朱見深十分喜愛,經常不避人前地與周貴妃往來走動,由此遭到了朱祁鈺的斥貶。因此,朱見深對她十分尊敬。

一、兩當太子初理國政

成化二十年(公元1484年),為了使憲宗能擺脫梁芳、繼曉的控制,刑部員外郎林俊滿懷憤懣地上書,要求憲宗把梁芳、繼曉正法。憲宗十分惱怒,下令將林俊捕入詔獄。司禮太監懷恩對林俊深表同情,面奏憲宗,請予釋放。憲宗大發雷霆,提起桌上的端硯,向懷恩用力擲去,隨後拍案大罵道:「你竟敢幫助林俊誹謗我啊!」事後,由於懷恩對鎮撫司施加壓力,鎮撫司才沒敢對林俊治罪,只是https://read•99csw•com將其降職使用。林俊敢於直言上疏的勇氣,極大地鼓舞了朝中的言官,於是,不久因此而引發了又一場上疏行動。
在憲宗第二次當上太子第四年的時候,他身邊出現了一個叫萬貞兒的女人。萬貞兒是孫太後宮中的使女,因其父親犯罪,她在四歲時被沒入宮中,長大后頗有幾分姿色。孫太后愛她伶俐勤快,召入仁壽宮,讓她掌管衣服、首飾。朱見深常去孫太后那裡,萬貞兒與他逐漸地熟悉起來,繼而發展到親昵無間。孫太后崩逝之後,朱見深向母親請求,讓這個年長自己17歲的萬貞兒入事東宮,服侍自己,兩人很快就到了形影不離的地步。憲宗登基后,照例要冊立皇后。正宮皇太后錢氏和皇太後周氏選中了吳氏,於是憲宗遂于天順八年七月成婚。成婚之後,還要選妃。憲宗沒有忘記萬貞兒,向母親提及此人,太后同意封為貴妃。萬貞兒出於對吳后的嫉妒,對其語言多有不恭。吳后難以忍耐,兩人鬧到語言不能解決問題的時候,吳後於是令宮女執杖對萬貴妃大打出手。憲宗知道后,次日就入稟兩太后,說吳氏脾氣太壞,舉止輕佻,定要廢易。太后們開初不同意,閣臣也力勸他放棄此念,他堅決不聽。於是,吳后被繳還寶冊,貶入冷宮,另選了王妃做皇后。這時,吳后正位正宮,只不過32天。吳后被廢掉后,萬貴妃更加有恃無恐,而皇后王氏秉性恬淡,凡事退讓,只是名義上的皇后而已。憲宗對萬貴妃的寵愛,使宮中的太監有了風向標,他們紛紛投靠在萬貴妃門下,挖空心思地為她進獻美珠珍寶,並且假託聖上的旨意,到民間搜刮採辦,苛擾百姓。作為回報,萬貴妃對這些太監有求必應,使他們得以青雲直上,有機會幹預朝政,形成了很大的勢力。一些在各省的「鎮守中官」,也都因朝中有人,頤指氣使,位居總督和總兵官之上。憲宗對此時有所聞,卻毫不在意,為了使萬貴妃合意,無論什麼事情,都可聽她所為。
景泰八年正月十六日夜裡,發生了富有戲劇色彩的「奪門之變」。英宗朱祁鎮重新登上了皇帝寶座。隨著父親的復辟,朱見深也有了出頭之日,很快恢復了太子的地位。英宗復辟后,朱祁鈺很快就病死了,報復心極強的英宗下令他的嬪妃全部為其殉葬,其太監擬出的名單上也包括汪氏。朱見深聽說后,馬上找到父親,告訴了汪氏當初遭貶的事因,英宗遂與寬宥。朱見深還請求父親,允許汪氏出宮安居舊邸,並將私蓄一併帶去。這以後,read.99csw.com朱見深時常陪母親去看顧汪氏,並邀請汪氏進宮敘談家常,感情一如當初。
成化二十三年,憲宗終於脫離了萬貴妃的控制。這個女人在掌控了憲宗整整23年之後,死於肝疾。
成化二十一年(公元1485年)元旦,憲宗受賀退朝之後,剛剛吃罷午飯,突然晴空炸響霹靂,聽后不禁為之悚懼。在一宿心神不安之後,憲宗在早朝上向群臣詢問闕失。吏部給事中李俊立即陳言,數說了時弊的6個方面,語氣極為沉痛。憲宗聽后,不禁心有所動,下詔將已封為國師的繼曉革職為民,斥罷傳奉官500餘人。一些給事中、御史見李俊入奏有效,喜出望外,也紛紛上疏。不料,憲宗能夠改正一些缺點,並非出於自願,他對這些疏奏根本就不想披閱,反而對進諫者都耿耿於懷,令吏部尚書尹旻將奏章所署的名字,一一記錄下來,以後尋找機會一一給以遠調或者罷免。
本來在打擊了汪直勢力之後,滿朝文武歡欣鼓舞,憲宗有了一次重振朝綱的機會。但誰知這時的憲宗不僅沒有振作,而且又沉溺於兩件事上。一是求道煉丹,以此來延長他的壽命,本來宮中已經有一些祀求仙道的齋壇,他對此仍不滿足,經常令人加蓋翻新。煉丹也到了著迷的地步,寧肯為此廢寢忘食。再就是與妃嬪耳鬢廝磨,終日沉溺於床第。太監梁芳見憲宗如此迷戀歪門邪道,就向他推薦了一個僧人,名叫繼曉。繼曉對房中之術很有研究,不斷地對憲宗加以指導,並自製了一些春|葯,供其使用。憲宗按照繼曉所囑行事,很有成效,於是就將繼曉留在京城,在西市建了大永昌寺,耗費了白銀數十萬兩。從這往後,六部尚書和九卿科道大臣基本就見不到他的面了,就連內閣大學士,一年當中被召見也是數得過來的幾次。
出於享樂心理,憲宗對朝事的興緻大減,初臨丹墀時的朝氣很快就消磨掉了。在萬貴妃的影響下,他一擲千金地大肆揮霍,建造了大量祠廟宮觀,小心翼翼地陪萬貴妃拜佛煉丹,盡情欣賞歌舞,做種種消磨時光的遊戲。早朝已經成為負擔,動輒就被取消,即便升朝,也是擺擺樣子,禮成而退,疏奏大都扔給太監去批複。大臣們耳聞目睹憲宗的變化,痛心疾首,一些人紛紛上疏,勸他勵精圖治。彭時一針見血地說:「萬貴妃已過生育之期,毛病甚多,不可專寵。希望陛下分恩寵于眾妃。」憲宗對此不加理睬。由於萬貴妃橫行六宮,憲宗日思暮想的皇子一直沒有出生。成化七年(公元1470年)柏賢妃曾經生下一九_九_藏_書個兒子,被立為皇太子,但不到一歲,就被萬貴妃害死。直到成化十一年,才有太監張敏告訴他,一個來自廣西的宮女紀氏,已經替他生了一個兒子,藏在後宮的安樂堂內。事情挑明后,內閣首輔大臣商輅等為了使皇子逃過萬貴妃的毒手,建議交給皇太後周氏撫養,並立即冊立為太子。這是一個非常正確的建議,憲宗照辦之後,不僅保住了皇子的性命,而且使萬貴妃感到固寵的手段已被識破,遂不再濫行墮胎、毒殺的手法,索性讓各個妃嬪多生幾個皇子,以與太子爭寵。於是,憲宗又增添了11個兒子。
在憲宗的支持下,汪直的地位日益鞏固,自此他結黨營私,屢屢製造駭人聽聞的冤獄,到後來朝中公卿大臣,一遇到他都像避瘟神似地改道而行,沒人敢招惹是非。一次,兵部尚書項忠因為在路上沒有讓道給汪直,便受到了汪直的當面凌|辱。汪直的胡作非為,搞得政治空氣極為緊張,引起了眾大臣的反對,大學士商輅、尚書項忠的上書導致了西廠于成化十三年五月一度被罷。但憲宗對汪直的處理十分寬大,僅僅是令他回御馬監再操舊業,使群臣大失所望。
成化十五年(公元1479年)秋天,憲宗出於對邊事的關心,下令汪直巡視邊疆。邊臣得知汪直巡邊,害怕受責,極力加以討好,沿途數百里,陳設供應,奢侈鋪張到了驚人的地步。兵部侍郎馬文升受命鎮守遼東,他對汪直的所作所為十分不滿,對汪直沒有恭敬。結果汪直就給馬文升加上了擾邊的罪名,把他貶戍邊城。河南巡撫秦肱對此十分不平,向憲宗密奏了這一罪行,憲宗雖然不太相信,但對汪直也有了看法。
這時的憲宗偶爾還有點興趣的朝事,是任命官吏。祖制規定,皇帝任命大臣要經過廷推,提升小官要經過吏部銓選,而且各衙門有一定的員額。憲宗不管這些,隨意讓太監傳旨任命人為官,出身資格一概不拘。被任命者大多是江湖術士,和尚、道士、番僧、優伶、工臣。這些官,全是不合格的人員,因此被稱為「傳奉官」,總數多達3000餘人。
西廠一事過後,憲宗對汪直更加信任,他聽從汪直的建議,把統制三邊的王越提升為兵部尚書,把邊將陳鉞提升為右副都御史、巡撫遼東。王越是一名立過戰功的邊將,但為人品格卻不太高,與汪直過從太密,以後終於因此而倒了霉。陳鉞也是如此,在跟著汪直做了許多壞事以後,沒有得到好的下場。
成化十七年秋天,汪直奉詔巡邊已有整整兩個年頭。就在汪直巴望回京的時候,憲宗卻屢屢不https://read•99csw•com準其請,只召還了跟隨他的官吏。這是一個疏遠汪直的信號。給事中、御史們一見這種情況,乘機紛紛上疏,把汪直泄露宮中秘聞,以及勾結外臣的許多不法行為,一一揭發出來,請求撤銷西廠,內閣大臣萬安也上書支持這些言論,大同巡撫郭鏜千里之外又上了一疏,揭發汪直和總兵許寧不和,恐貽誤邊事。憲宗於是下令將汪直召還,不過沒有讓他進京,而是發落到南京御馬監,隨後,又撤銷了西廠。不久,憲宗又根據萬安的建議,罷了汪直的官,驅逐了汪直的親信王越、陳鉞等人,召還前兵部侍郎馬文升,令為左都御史,巡撫遼東。憲宗的這一舉動,令文武百官感到十分鼓舞,認為聖上終於被感化了,從而對朝政充滿了信心。
正統十四年(公元1449年)八月十五日,「土木之變」發生后,明太皇太后張氏下令,讓英宗的異母弟弟郕王朱祁鈺監國,總理國政,立英宗長子朱見深為皇太子,正位東宮。這一年,朱見深只有兩歲。
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受盡屈辱的英宗大難不死,被也先送回北京,這時朱祁鈺已經在朝臣們的擁戴之下,做了快一年的皇帝,年號也改作景泰。朱祁鈺珍惜到手的權力,不肯拱手讓出,把英宗送入南宮加以幽禁,因此朱見深在東宮居住的時間沒能太久,景泰三年,他的太子之位被廢掉改封為沂王,朱祁鈺封自己的兒子朱見濟為太子。
到這一年的八月,憲宗染上了重病,並一病不起,很快就結束了自己碌碌無為的一生,死時41歲,葬于北京昌平縣天壽山下的茂陵,廟號憲宗。
萬貴妃死後,憲宗念及她的種種好處,特別是年幼時的一段情分,灑下了眼淚。他命治喪一切按皇后的待遇辦理,並輟朝七日,給萬貴妃加了榮耀的封號。
憲宗不僅在宮廷內寵信萬貴妃搞得後宮不寧,與此幾乎同時,還重用宦官汪直,搞得朝臣人人自危。汪直開始只是萬貴妃的內侍,由於他奸詐異常,能曲意迎合貴妃心意,尤其會斂財討她的歡心,以後被萬貴妃推薦給憲宗,執掌御馬監。憲宗對汪直,開始時印象還不深,但經過一段時間,汪便成為了憲宗須臾不可離開的人物了。
在治理朝政方面,他給人的最初印象,是一個有朝氣的青年。為了保持安定,憲宗繼續任用了一大批父親信任過的老臣,尤其將李賢視為得力的輔臣,基本做到了言聽計從,並且又陸續在內閣中添進了許多忠直之士,使朝事稍有起色。
以後憲宗又鎮壓了荊襄山區人民起義,派兵擊退了北方蒙古連續對西北河套地區的進九九藏書攻。朝野因此對憲宗大為讚許。
憲宗繼位時的閣臣,開初時有3位,按級別排列分別為李賢、陳文、彭時。尤其是李賢頗有宰相風度,身為大學士兼吏部尚書,為政識得大體,在用人方面,進賢而退不肖。在憲宗的支持下,李賢經手提拔了一批忠於朝廷的官吏,同時革斥了4000多名冒「奪門」之功而膺爵位的投機者。陳文、彭時也是盡心輔佐。憲宗對此深懷感激之心,特賜給厚祿,以示嘉許。成化元年(1465),南方大旱,湖廣、河南、陝西、四川交界處的荊襄地區,流民不堪賦稅徭役之苦,造起反來。憲宗接到奏報,令湖廣總督李震為總兵官,由工部尚書白圭提督軍務,率軍征討。官軍裝備精良,人多勢眾,打了一年,流民潰散,憲宗如願以償地聽到了勝利的消息。作為登基之初的新君,憲宗對荊襄戰事比較看重,他欽點軍事將領,批閱拜表奏章,派心腹太監去前線監軍,頗費心機。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興,廣西境內大藤峽的瑤民起事。內閣大臣火速急議,李賢主張征討,憲宗對此表示同意。聖旨傳出后,右僉都御史韓雍點起16萬軍馬,向廣西殺去。大戰於十二月初開始,大藤峽一帶,叢山盤曲,岩洞極多,韓雍分進合擊,瑤民殊死抵抗,雙方死傷慘重。大約有一個月左右,瑤民戰敗,大藤峽一帶遂告陷落。事後,韓雍令士兵把大峽中的青藤砍斷,把大藤峽改名「斷藤峽」,並摩崖勒石,立了紀功碑。捷報馳抵京師時,正值大雪初降,憲宗踏雪賞玩歸來,興緻未消,又添喜悅,格外興奮。他傳旨嘉獎、提拔韓雍,讓其擔任右副都御史,提督廣西軍務。

二、寵信萬妃重用汪直

憲宗雖然被迫取消了西廠,但仍念念不忘汪直,而汪直對商輅等人的報復,也來得十分迅速。沒過多久,憲宗就接到了汪直對商輅加以誹謗的奏報,說他在朝中任用了壞人,接著,又有御史戴縉因商輅沒有及時加以提拔,對商輅加以攻擊,並吹捧汪直公正無私,建議恢復西廠。憲宗一見有人提出恢復西廠,正中下懷,便順水推舟,再開西廠,讓汪直官複原職。商輅見西廠又被恢復,知事不可為,於是上疏要求致仕。憲宗也樂得他離開,在恢復西廠的當月批准了他的辭呈。汪直復職后,立即指使西廠誣告項忠有不法之事。憲宗依從汪直的建議,下令三司法和錦衣衛對其進行會審。參加會審的官員對憲宗的意思非常清楚,雖然抓不到什麼證據,還是定了項忠的罪,把項忠削職為民。株連所及,一時九卿等官被撤職者達數十人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