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六十二卷 明 第三百四十八章 穆宗朱載垕

第六十二卷 明

第三百四十八章 穆宗朱載垕

穆宗登位之初即打定主意,要當天下之主,而不是管家;要享主人的權威富貴,而不必付管家的操心經營之力。不是災禍臨頭,無路可走,他是不甘心把時光用在治國上的。他認為他有的是卓越幹練的大臣,為什麼還要自討苦吃地去操那份心呢?
與此同時,朝廷多次命令長城沿線的將領,要抓住時機與蒙古貴族緩和關係。宣大總督王崇古認真執行了朝廷的謀略,創造了建立友好關係的條件。他一再派人到蒙古地區進行宣傳,廣泛聯繫,並一再發表文告,宣布凡是從境外來投奔的平民和軍人,都將受到安置接待。由於實行了這些政策,從蒙古地區來投奔的人口越來越多。隆慶四年(公元1507年)十月,連俺答的孫子把漢那吉也跑來了。這個青年的行動,成為明朝與蒙古關係發生重大轉折的契機,對此後幾十年的邊境安定,產生了難以估量的巨大影響。
在一派光宗耀祖的勝利氣氛中,穆宗乘興傳旨:用最優厚的禮節護送把漢那吉回蒙古。把漢那吉奉旨感激不盡,依依不捨地跟王崇古等人灑淚告別。他身穿明朝賞賜的紅袍回到了俺答的帳幕。俺答和依克哈屯看到孫子神采飛揚的高興樣子,百感交集,一齊流下興奮的眼淚。俺答立即向穆宗上表稱謝,從此,俺答和明朝結束了戰爭關係,打開了和平友好相處的大門。
把漢那吉南奔之後,撫養他長大的祖母依克哈屯晝夜啼哭,並派人報信給正與吐蕃作戰的俺答。俺答雖然奪走了孫子的愛人,但他疼愛孫子的心並沒有變,他也經不起依克哈屯的哭泣,便立刻率大軍向長城襲來,要索回自己的孫子,整個北部邊境立刻緊張起來。
嘉靖四十五年(1566)十二月二十六日午時,皇極殿鐘鼓齊鳴,30歲的朱載垕袞冕加身坐在皇帝寶座上,文武百官俯在腳下三跪九叩,登基大典極聖極隆。此情此景,不禁令載垕心中頓生波瀾,一種「天命在我」的神聖由感而來。
這一次內閣風潮,徐階取得了決定性勝利。以後朝臣利用言官互相攻擊時有發生。但這卻大壞了穆宗的心情。穆宗對於言官們的肆無忌憚,興風作浪,穆宗深感厭倦。
高拱讓同樣受到了徐階冷落的郭朴在內閣會議上首先發言:「皇上剛剛即位,胡應嘉出爾反爾,欺君罔上,應該革職。」高拱馬上響應。滿心想保護胡應嘉的徐階一看這陣勢,也只好無可奈何地表示了同意。這下可惹翻了言官們的馬蜂窩,他們傾巢出動,一起向高拱開火。穆宗對高拱有多年的了解,當然不會被幾個言官所打動。他安慰高拱不要在意,繼續安心從政。可朝廷中倒高派氣勢洶洶,確實讓高拱的臉面沒處擱,高拱要求徐階代擬一道聖旨,給提出彈劾的言官一次廷杖,以緘其口。在嘉靖年間,言官彈劾大學士以後,如參劾不倒通常是要挨廷杖的,說不定還要罷官呢!高拱的要求有法可循,但徐階並不願為高拱而得罪言官,拒絕了這個要求。這激起了高拱的怒火。他指使自己手下的言官齊康彈劾徐階,揭發徐階的弟弟和三個兒子都是橫行鄉里的大惡霸,有憑有據。這下子更激怒了受徐階保護的言官們,他們集合起來,將矛頭一齊指向高拱,彈劾一次接著九九藏書一次,逼得高拱實在招架不住,只好於隆慶元年(公元1567年)五月辭官回鄉了。高拱去后,言官們對郭朴還是不斷攻擊,到九月間,郭朴也辭職不幹了。

三、心在後宮縱情聲色

俺答雖然來勢洶洶,但他清楚地知道,隆慶以來長城邊防正在逐日加強,明軍實力已非昔日可比,此次進攻並沒有決勝的把握。俺答正在猶豫之時,明朝使者告訴俺答,明朝出以誠心,厚禮接待把漢那吉。並不是明朝引誘把漢那吉,而是他厭惡陋俗,仰慕中原文化,自願來降的。按照明朝的法律,斬獲敵人首領及其子孫頭顱者可以賞萬金,封爵位。我們並非不能斬首請功,但為雙方友好沒有這樣做。如果您要接他回去,理應好言好語商量。您現在恩將仇報,舉兵要挾,難道我們的將帥會害怕您嗎!一旦戰爭爆發,必然加速把漢那吉的死亡,對您能有什麼好處呢?您還是不要輕舉妄動為好。
一晃29年過去了。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朱載垕在世宗服丹藥中毒死後即位稱帝,這就是明穆宗,穆宗朝的年號為隆慶。穆宗在位只有6年。
游幸南海子的計劃,遭到以徐階為首的大臣們的竭力反對。他們擔心皇帝玩樂之心日盛,為宦官所操縱,遲早累及國家,於是一次接一次地上疏勸諫。吏科給事中石星的奏章寫道:我看陛下陷入通宵酒宴之中,縱情聲色,朝廷大事不過問了,幾個太監作威作福,天下如此便不可救藥了。我請陛下注意六件事:一是養精蓄銳,保重身體;二是學習經典,效法聖賢;三是經常上朝,接見大臣;四是儘快批複臣子奏章;五是廣開言路;六是明察秋毫,不近奸佞。石星的意見很中肯,卻不對穆宗的心思。太監從中一挑撥,穆宗大發肝火,命令給石星廷杖六十,罷官為民的處分。60大板打完,石星血肉模糊,昏死過去。消息很快傳出宮外,石星的妻子鄭氏誤以為丈夫被打死,悲慟至極,一頭撞到柱子上氣絕身亡。京師官員百姓聞訊沒有不難過的。不久,多次勸阻穆宗游南海子的內閣首輔徐階失寵。太監們乘機說了徐階不少壞話,穆宗煩惱之中就打發他回家養老去了。自此之後,他縱情聲色更是無人敢於攔阻了。但只經短短几年時間,本來身體強健的穆宗由於縱慾享樂耗盡了精力。隆慶六年(公元1572年)五月二十五日,穆宗正在坐朝,突然站起來走了幾步,不知說了什麼,只是嘴不斷地歪動,顯然是中風了。文武百官目瞪口呆,一派誠惶誠恐。司禮太監馮保和大學士張居正連忙趕上扶住。穆宗被扶入乾清宮。大學士高拱、張居正、高儀隨即被宣入宮。只見穆宗斜倚在御榻上,已奄奄一息。3位大學士跪在御榻前,穆宗命馮保宣讀詔書,命死後太子繼位,期望3人能盡心輔佐。高拱等人淚流滿面,叩頭謝恩。第二天,36歲的穆宗皇帝就死去了。
第一場內閣風波,發生在內閣中最重要的兩位大學士徐階和高拱之間。徐、高之爭淵源於嘉靖末年。徐階是多年的內閣元老,一位老練圓滑的政治家。高拱本是裕王的侍從講官,素有大志,和張居正一起當過國立大學(國子監)的正副校長。read.99csw.com徐階為聯絡裕王,也是為日後的朝廷更替預作鋪墊,于嘉靖四十四年把高拱和郭朴一起舉薦為內閣大學士。照當時的社會風氣,徐階作為高拱、郭朴政治上的恩人,是有師生之誼的,理應受到尊敬。可是徐階忽略了高拱機敏練達的卓越能力,以及位居高官后要求平等處事的自尊心,依然把高拱和郭朴當作後生晚輩對待,種下了紛爭的種子。
世宗末年,內閣大學士們的辦公室隨同皇帝遷到西苑。高拱為了回家方便,把家搬到西苑附近。他50多歲了,沒有兒子,一是不放心家事,二是希望與妻妾團聚,於是經常偷空回家。世宗病危之時,一天高拱聽到傳言,說是皇上不行了,沒來得及核實就把辦公室里的器具搬回家去。這件事被吏科給事中胡應嘉知道了,作為失職大不敬提出彈劾。世宗處在昏迷中,對這類奏摺當然不問。因此,胡應嘉的彈劾並沒達到目的,對高拱來說是「有驚無險」。但高拱是個恩仇必報的政治家。他認為胡應嘉是徐階的同鄉,一定是受了徐階指使。偏偏徐階在草擬世宗遺詔這樣的大事上,不與內閣的高拱、郭朴等同僚商議,卻越過他們與裕王府的張居正策劃,受了冷落的高拱滿腔怨恨,他要等待機會報復徐階。
穆宗得到俺答言和獻俘的消息,大喜過望。趙全勾結俺答20多年來屢次進犯,京師數度危急,是朝廷的心頭之患。今天俺答稱臣,奸人就擒是自己聖明決斷的結果。他決定一定要用最隆重的禮儀來慶祝這一勝利。隆慶四年(公元1570年)十二月,穆宗親自在皇宮午門樓主持受俘儀式,接著又大張旗鼓地行祭天、告太廟之禮,向祖宗顯示自己的赫赫功績。
兵臨城下,朝野震動,不僅反對派認為「接納」引起了禍患,就是中間派也認為捅了亂子。如果穆宗的態度也起了變化,就會前功盡棄。幸而穆宗不是朝令夕改的優柔寡斷之君,他繼續給接納派以堅決的支持。在皇帝的庇護下,張居正、王崇古等接納派不改初衷,在堅守備戰的同時,積極開展了對俺答的攻心戰。
明嘉靖十六年(公元1537年)正月二十三日清晨,世宗朱厚熜剛剛起身,一個小太監滿臉喜氣,疾步穿進宮門跪在他腳下:「皇上大喜!杜康妃生下皇子!」30歲的朱厚熜為第三個兒子的降生而欣喜不已,興沖沖地趕到後宮探望。當看到這個孩子白胖精神,討人喜受,便給他取名載垕。「載」是他的排行輩分,「垕」取「皇天后土」為天下之主的意思,足見父親的滿懷期望。
載垕在王府多年,在自己身邊聚集了一批才能卓著的有識之士,如高拱、陳以勤、張居正等。這些人為載垕講解古今,縱論天下,培養他的政治見識。在他們的影響下,載垕對嘉靖末年的弊政瞭然於心。為了爭取政治上的主動,世宗死後,載垕立即批准了自己的親信張居正與內閣首輔徐階草擬的世宗「遺詔」,假父親之名將其引起朝野怨聲不止的弊政大部分廢止。登基后,他又在即位詔書中肯定了「遺詔」中關於將蠱惑世宗煉丹求仙的道士逮捕下獄,付法司治罪;所有齋醮活動和造廟觀、建宮殿的工程一律停罷;採買香蠟、珠寶read.99csw.com、綢緞等例外採買全部停止;並起用嘉靖年間因上疏言事被罷撤、拘囚的海瑞等官員;同時又免除全國百姓隆慶元年(公元1567年)的一半田賦和拖欠的嘉靖四十三年以前的賦稅。詔書一出,群臣號啕感激,百姓競相稱頌,一時大得民心。經過一番初步治理,朝政有了一番新氣象。
穆宗是明朝皇帝中少有的成年即位者,他不是世宗冊立的太子。世宗有過8個皇子,但有5個襁褓夭折,長大成人的只有二子載壑、三子載垕、四子載圳。嘉靖十八年,世宗分別冊封載壑為太子,載垕為裕王,載圳為景王。那時兄弟三人都年幼,也還無事。可自載壑嘉靖二十八年死後,太子之位屬誰,就成了天下矚目的大事。按照「有嫡立嫡無嫡立長」的禮儀,當然是裕王應晉封太子。但事情並不如此。當時受寵的道士陶仲文提出「二龍不能見面」之說,皇帝是龍,太子當然是小龍,世宗聽后索性不再立太子。這給景王載圳提供了可乘之機。載圳憑藉母親受寵的優勢,走動內宮,爭立太子,他的打算在宮中為人所共知。權傾朝野的內閣首輔嚴嵩對載垕也相當冷淡。就連裕王應得的歲賜也被他大量拖欠。載垕命運未卜,當然不敢向父親提起,只得派手下人先給嚴嵩的兒子嚴世藩送上1000兩銀子,才得以補發。儘管如此卑躬屈節,可嚴嵩對載垕還是不很放心。一天,嚴世藩問裕王侍讀官高拱、陳以勤:「聽說裕王殿下對家大人有些不滿意,是怎麼一回事呀?」這對裕王及其侍從簡直是一個晴天霹靂!在世宗、裕王父子不得見面,世宗對嚴嵩言聽計從的情況下,如果嚴嵩感到裕王是威脅,一切變化都可能發生。陳以勤急中生智,從容地辯解道:「國家的繼承大計早已決定了。裕王殿下的諱字,從后從土,明明是土地之主,這是皇上命名的意思。嚴閣老也格外看待殿下,殿下常說惟有嚴閣老才算得上社稷之臣。請問殿下不滿之言從何而來呀?」這一席話,勉強保全了裕王的地位。嘉靖四十年(公元1561年),世宗打發景王去封地居住,而把裕王留京,顯示了傳位的意圖。可是景王載圳離京后並沒有停止籌劃奪嫡。嚴嵩在嘉靖四十一年下台後,掌權的內閣大學士成為徐階。有一天,世宗突然向徐階議論起明成祖一度打算廢太子,另立漢王繼承大統的事。這是一個危險的信號。虧得除階多方為裕王圓承,才化險為夷。直至嘉靖四十四年,載圳病死於封地,載垕心中才一塊石頭落地——因為他已成為惟一的皇位繼承人了!
群臣歌功頌德之聲不絕於耳,穆宗一方面為之欣喜,可另一方面他也看穿了宮廷政治的勾心鬥角。坐穩皇帝寶座后,穆宗拿定了及時享樂,無為而治的主意。他為此先做了一番布置。和歷代皇帝一樣,穆宗先是選擇忠誠幹練的大臣分擔政務,為自己鞏固江山社稷。他將親信的大臣徐階、李春芳、高拱、郭朴留任內閣,又將身居裕王府時的心腹張居正、陳以勤授予內閣大學士的要職,參与內閣機要大事;在宮內,他把親信的太監黃錦、王本、馮保、曹憲、李芳等人都安置在要害部位。經過這一番布置,穆宗以為自己的朝廷坐穩,可九*九*藏*書以安居宮內,靜享富貴了。於是,他把日常朝政都推給內閣,連對大臣的操縱、協調的責任也放棄了。誰知事與願違,在他對朝政大撒手的同時,內閣大臣們的傾軋就開始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鬧得他在位6年,經常心緒不寧。
穆宗的心思被善於察顏觀色的太監們摸得一清二楚。掌司禮監大權的幾位大太監滕祥、孟沖、陳洪乘機誘導穆宗玩樂,博得其歡心,以鞏固自己的地位。當初穆宗未即位時,處境微妙,自己也處處小心,好玩之心一直被壓抑著,不敢有稍微的放肆。如今,一切顧忌都沒有了,那能不加倍地補償呢?滕祥等人要為他造宮殿,搭鞦韆,他欣喜得意;要陪他遊玩射獵,他樂不可支。隆慶二年(公元1568年)元宵節之夜,太監們在宮中張掛了成千上萬的花燈。入夜,偌大皇宮彩燈齊放,千姿百態,美不勝收。穆宗高興得讚不絕口。平時太監們也精心安排了無數酒宴,花樣無窮的山珍海味,妖艷嫵媚的宮女陪酒歌舞,使正逢壯年的穆宗的一切慾望都得到滿足。宮裡玩膩了,太監們就陪他出城遊玩。隆慶二年夏天,太監們告訴穆宗南海子如何楊柳清風,荷花掩映,無窮景緻,勾起他遊興大發。太監們馬上傳令趕造龍鳳艦,安排出遊的巨細事項。
大同巡撫方逢時立即向宣大總督王崇古報告了此事。王崇古與方逢時商議后,一致認為這是一個難得的機遇。把漢那吉來投,實質上成為明朝要挾俺答的人質。於是,王崇古指示方逢時派出500騎士的儀仗隊,隆重地把這個失戀青年迎進大同巡撫衙門,奉為上賓安置下來。
隆慶元年(公元1567年)九月,內閣的徐、高之爭風潮剛剛告一段落,外患又起。蒙古俺答部數萬騎兵攻入長城,掃蕩了大同,嚴重威脅著北京的側翼。同時蒙古土蠻部大軍進犯薊鎮邊關,虜掠河北昌黎,直至灤河。左右夾攻,使京師陷入戰爭的恐慌中。北京城立即戒嚴,敵情奏章如雪片般飛來。深居宮中的皇帝也深切地感受到戰爭的威脅,他命令大臣們討論京師守備和邊境作戰方略。工科給事中吳時來上疏舉薦譚綸、俞大猷、戚繼光這3位抗倭名將,主張讓他們到華北邊防練兵備戰,抵抗蒙古來犯。這個主張得到徐階、張居正等大學士的竭力擁護,穆宗很快批准。譚綸本來總督兩廣軍務,立即召回被任命為兵部左侍郎兼右僉都御史,總督薊遼、保定軍務。戚繼光被任命為神機營副將,不久又被委任總理薊州、昌平、保定三鎮練兵事,總兵官以下全部受其統率。接著又提拔西北邊防名將王崇古為兵部侍郎兼宣大總督。整個華北邊防由諸位名將運籌,使多年沿習下來的邊防鬆弛狀況為之一變。幾位名將到任后,雷厲風行地整頓邊防,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以戚繼光為例,他走馬上任立即布置加強防務。一是沿薊州、永平、山海關一線續建長城,並在長城各重要部位設敵台1200座。這種5丈多高的敵台可以居高眺望,台壁堅固,台內分三層,駐紮100名戰士,屯集足夠的糧草和精良的武器裝備。憑藉這種精堅雄壯的工事,既得處戰地要害之機,去長途奔襲之苦,又可長期堅守,互相呼應。二是組建戰車營。這種戰九九藏書車每輛用4人推進,作戰時排成方陣,外層設拒馬,可抵禦騎兵衝鋒。自己的步、騎兵則居陣內以長槍和火器打擊敵人的騎兵。一旦敵人潰退,戰車陣則開門放出騎兵追殲。戚繼光還把本地部隊與調入部隊的作戰任務做了區分:本地部隊專任敵台防禦,調入部隊專任策應出擊。經過這一番精明調遣和嚴格訓練,京師大門的防衛確實達到了軍容嚴整,士氣大增的要求。

一、艱難登極難馭權臣

隆慶和議,是明朝處理與邊疆少數民族關係最成功的一例,也是穆宗一朝最值得稱道的政績。
把漢那吉是俺答第三個兒子鐵背台吉的遺孤。由俺答的妻子伊克哈屯撫養成人。後來俺答夫婦為他娶了比吉為妻。婚後小夫妻的感情不太融洽,把漢那吉又愛上了姑姑的女兒三娘子,把她也娶了。正當把漢那吉陶醉於甜蜜纏綿之中,突然發生了一件使他羞恨欲絕的變故——俺答也愛上了自己美貌的外孫女三娘子,並把她奪了去。這在當時,原是可以被蒙古風俗接受的事。可把漢那吉實在忍受不下這種羞辱,一氣之下帶著妻子比吉、奶媽的丈夫阿力哥等10餘人棄家南奔,匆匆地馳往長城線上的大同關。
使者的一席話打動了俺答。他為討還孫子而來,怎麼會置他于死地呢!他立即派使者打聽孫子的消息。使者在大同看到了把漢那吉容光煥發,緋袍金帶的神氣樣子放了心,俺答聞訊也放了心。對使者鮑崇德說:我是不願與朝廷為敵的,過去的戰事都是漢奸趙全挑唆的結果。如果皇上能封我為蒙古王,統率蒙古各部,我哪裡敢繼續作亂呢。即使我死了,我的孫子受朝廷衣食優待之恩,更不會背叛朝廷,但願朝廷能明白我的心意,允許我們進貢稱臣,開放邊境貿易,使蒙漢百姓都能各得其所!明王朝答應了其要求。俺答立即吩咐手下人出其不意地把趙全、李自馨等十幾個漢奸捆起來,送到明軍大營。

二、和議蒙古鞏固邊防

機會很快來到了。隆慶元年,吏部尚書楊博主持京察。京察是明朝考察中央機關五品以下官員的例行制度,每6年舉行一次。楊博這次考察官員,雷厲風行地罷黜了不少官員,其中也有通常惹不起的御史和給事中之類的言官。可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楊博的山西同鄉卻沒有一個受處分的。這引起了負有彈劾責任的都察院御史和六科給事中們的公憤。第一個攻擊楊博的又是胡應嘉。胡應嘉彈劾楊博挾私憤,庇同鄉。這話倒是不錯,可是胡應嘉忘記了自己的身份。作為吏科給事中,在吏部辦理京察時就參予其中。事前不提出異議,事後又提出彈劾,寬厚的穆宗對這種出爾反爾的言行十分不滿,知道其中另有奧妙,於是下令內閣商量處罰胡應嘉。高拱一下就抓住了這個機會。
把漢那吉來降的消息傳到北京,立即引起朝廷內的激烈辯論。有人主張不受降。他們引宋代接受郭藥師、張轂投降,以致引起極大的戰禍為證,認為應將把漢那吉送回去。還有人提出,收容生禍,不如全部殺掉,以絕後患。而主張接納的一派也振振有詞。雙方針鋒相對,爭持不下。穆宗在權衡全局利弊之後,採納了接納派意見,向漢蒙言和的道路邁出了重要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