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二十三章 班超怎樣經略西域

第二十三章 班超怎樣經略西域

自西漢霍去病降伏河西匈奴之後,生活在這個地方的羌人也一併投附了漢朝,在西漢末年的內亂時代,羌人勢力乘機在河西坐大,終於發展成為一支強大的力量。自光武帝開始,東漢便陷入了與羌族曠日持久的戰爭泥潭中。羌人實行兵民一體的軍事制度,作戰以襲擊戰為主,利用騎兵的機動能力大打游擊戰,令東漢帝國的歷次大兵團圍剿彷彿拳頭打跳蚤一般,有力使不上。光武時代,漢伏波將軍馬援平定羌族,河西初定,然而好景不長,20多年後,參狼羌反叛,殺漢朝護羌都尉,中郎將竇固再次將其降伏。這種情況也成了漢朝與羌族關係的固定劇本:反叛——鎮壓——再反叛——再鎮壓,漢朝大軍到來前聚眾作亂,大軍平亂時又化整為零。在這場漫長的戰爭里,一代又一代的東漢名將前仆後繼,血戰河西走廊,與羌人或勝或敗,卻按下葫蘆起來瓢,這邊平定了那邊又造反,始終無法將其完全平服,漫長的河西地區烽火連天,漢人百姓慘遭殺戮,流離失所。漢朝政府共耗資120多億,先後有多名太守被殺,諸多名將敗死,羌人也付出了巨大的代價,諸多叛亂部族被漢朝擊滅,然而造反的苗頭卻如地里的韭菜一樣,剛剛割了一茬,卻接著一輪又一輪的瘋長。平羌戰爭,成為東漢歷代君臣心頭最沉重的包袱。
說班超拓展西域,不得不先說下東漢建國后的對外政策。王莽篡漢之後,為了轉移國內矛盾,對外採取擴張政策,導致本與漢朝和好的南匈奴內部,反漢勢力再度抬頭,與中原政權相互征戰不斷,一直到了漢光武帝劉秀在位時期,匈奴依然與新建立的東漢王朝發動戰爭,在北方扶植盧芳政權對抗漢朝,並不斷出兵南下攻掠。漢光武帝對匈奴以和平為主,不斷派使者通好,但收效甚微,直到公元48年匈奴再度分裂,漢朝抓住機會,與南匈奴媾和,雙方這才實現了和平。西遷的北匈奴,盤踞在西域地區,驅逐漢朝駐軍,奴役西域各國,原本屬於漢朝治下的西域各諸侯國,曾經通過各種渠道向漢朝傳達信息,希望漢朝能夠出兵西域,恢復對西域的統治,驅逐匈奴勢力。但是國家百廢待興下,這個要求漢王朝自然無力答應。漢王朝隨即關閉了從河西進入西域的玉門關,告之西域國家可以選擇投奔匈奴,就這樣,自西漢中後期開始歸附中國版圖的西域大地,被東漢王朝無奈地丟棄了。

再通西域的決定,並非是班超首提的,而是此時擔負北擊匈奴重任的竇固的見解,他認為目前漢匈戰爭的形勢,和西漢中後期相似,要打敗匈奴,就要如當年一樣斷絕匈奴臂膀,切斷他們與西域國家的聯繫。但出乎他意料的是,對這個主張,漢明帝本人並不熱心,東漢君臣對於當年的往事依然記憶猶新,為了爭奪西域,西漢與匈奴進行了長期的拉鋸戰,一系列漫長的戰爭和外交行動,使得國家花費巨大,不拿錢砸,達到斷匈奴臂膀的目的何其難,就算你真的達到了,國民經濟被拖得貧困不堪,重走漢武帝晚期的老路,似乎得不償失。在竇固的反覆請求下,漢明帝的態度終於有所鬆動,決定向西域大地派出一九九藏書支試探性的使團,這個使團只有36人,且並不像當年張騫一樣,攜帶大量貴重禮物,主要目的,也就是給西域國家打個招呼,告訴他們漢朝又回來了,至於有多少國家會歸附,這真是一個不容樂觀的未知數。匈奴在當地實力強大不說,當年漢光武帝拋棄西域的決定,也使漢朝的威望大大受損,就憑著這36個人,就想成功恢復漢帝國在西域的版圖,甚至驅逐實力強大的匈奴,這幾乎是不可能的,然而班超卻把這一切變成了現實。
這兩個國家都是匈奴的鐵杆,其中鄯善是個牆頭草,向來是誰強就聽誰的,那就讓他知道知道漢朝有多強。班超一行到達鄯善後,偏偏匈奴也來了,鄯善國王搖擺不定,班超乾脆給他來了個下馬威,率部突襲匈奴使團營地,殺掉匈奴使團,擺明了告訴鄯善國王,匈奴使團死在你這裏,你說不清楚,想說清楚,就要和漢朝合作,趕鴨子上架下,鄯善王服了,向漢朝派出王子做人質,重新臣服於漢朝治下。于闐很迷信,一向迷信神的旨意,而神仙的旨意一般都是巫師告訴他的,巫師是匈奴人。這好辦,班超先把巫師宰了,血淋淋的人頭扔在於闐國王面前,你信的神仙漢朝都不怕,還怕匈奴嗎?于闐的反應也在意料之中:我怕了你了,臣服!
那是班超去世后17年,即公元119年的事情。當時的北匈奴再次勾結西域的車師國發動叛亂,這時期的漢帝國已經在走下坡路,對叛亂鞭長莫及。西域大地再次叛漢獨立,直到公元123年,東漢王朝以班超之子班勇出使西域,經過兩年浴血奮戰,再次聯合西域各國力量驅逐叛逆,終於在公元125年恢復了漢帝國在西域的主權。這就是西域「三通三絕」的整個過程。
在稱霸中亞之後,大月氏的胃口也大了,瞄準了西域這一片廣漠的土地。這時候的匈奴,已經被漢帝國打得奄奄一息,暫時不能與漢帝國為敵。大月氏卻不一樣,他們與西域隔著帕米爾高原,可謂近水樓台先得月,漢朝雖然強大,畢竟離得遠,他們反而可以調動最精銳的部隊,完成吞併西域的計劃,遺憾的是,這個計劃得加一個前提——沒有班超。
這時候班超面對的情況,慘得不能再慘,他駐守在遠離內地的疏勒地區,與此時唯一忠誠于漢朝的疏勒王忠一道繼續抗擊匈奴,在偌大的西域版圖上,這是漢帝國此時最後一線希望,但連這最後的希望,漢帝國也要放棄,漢章帝連發聖旨,讓班超返回內地。消息傳來,疏勒王竟然抱著班超的腿痛哭,班超又何嘗願意呢,可是聖命難違,還是咬咬牙走了。一路之上,聞聽消息的各忠誠漢朝的西域諸侯們,想盡各種辦法挽留,他們不願意再接受匈奴的統治,漢朝的到來,給西域帶來的是和平和繁榮,匈奴的到來,帶來的是劫掠和戰爭,任何一個渴望和平的人,都會在兩者之間毫不猶豫地選擇漢朝。
這時期漢匈雙方的作戰形式,也和西漢後期相似,匈奴的勢力範圍局限在西域和西蒙古地區,出擊匈奴的通道,已由當年的河套草原,變成了如今的河西走廊。在公元73年的這次出擊中,東漢兵分四路,對北匈奴展開全面進擊,但北匈奴早有防備,匆匆與漢軍接戰九*九*藏*書後即後撤,漢軍僅斬敵數千人,未能達到重創北匈奴的目的。但此戰的一個重大收穫是:一位年輕的行軍司馬(參謀)大胆提出率軍奇襲的策略,大迂迴奔襲,成功佔領匈奴南進的要道——新疆伊悟,這個勝利在當時有著非同小可的意義,伊悟的奪取,使匈奴失去了南進中原的跳板。此戰之後,匈奴對漢地的侵擾變得非常困難,得到伊悟的東漢,踢開了走進西域的第一扇門。這個年輕的行軍司馬,就是註定要擔負起這個使命的人——班超。
在班超、班勇兩代父子拓展西域,獨立支撐的偉業下,不得不問東漢帝國一個問題:為什麼給予他們的支持這麼少?如果說早期是因為北匈奴強敵壓境,不願大動干戈還情有可原,但到了北匈奴勢力衰微之後,東漢帝國卻依然只能對西域提供有限的支持,甚至動兵都不超過千人。真實的原因,是此時中原進入西域的要道——河西走廊,也正在進行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東漢與羌族的戰爭。
到了西域才知道,這確實好像不可能。西域36國,大多數國家和匈奴關係錯綜複雜,有的是親戚關係,雙方之間有和親,甚至在位的國王也有匈奴血統,有的雖然不是親戚,可生活在匈奴眼皮底下,一旦生出貳心,匈奴騎兵隨時會殺到眼前,而漢朝是鞭長莫及的。還有的國家,對漢朝早就冷了心,死心塌地的當匈奴的奴才。面對不可能,班超採取了把握最大的一個策略,此時西域國家分為南路和北路,即我們今天所說的南疆和北疆,其中南路受匈奴的控制比較弱,北路比較強,只要先征服了南路,就可以打開西域的局面。要征服西域南路,就要征服南路最大的兩個國家,于闐和鄯善。
比起張騫來,班超就寒磣多了,相比于漢武帝時代的銳意開拓,東漢時代極少主動拓展疆土的君王。早期的君王大多崇尚文治,倡導與民休息,而後期的君王多是幼兒,連事兒都不懂,又談何雄才大略。東漢時期,儒學已經成為主流,其中最重要的思想,就是減少對外的戰爭擴張,保境安民,因此所謂的拓展西域,恢復版圖,在儒生們眼裡,是窮兵黷武,虛耗國力。作為繼張騫之後再次走進西域的拓荒者,從始至終,班超都面臨著兩難的局面,一面是中央政府搖擺不定的態度,一面是西域大地錯綜複雜的關係,強大的北匈奴騎兵。而自己除了漢朝使者的名分,幾乎一無所有,很多時候他都是在孤軍奮戰。然而他努力的結局,卻是西域大地再次歸屬中國版圖,是北匈奴狼狽西逃,從此再不敢兵犯中原,使絲綢之路再次暢通,不但延伸到了波斯灣,更跨過地中海的屏障,第一次為中國和歐洲建立了直接的往來。建立不亞於張騫功業的班超,更像一個孤單的英雄,就像抗戰時期那首著名的軍歌所唱:「君不見,班定遠,絕域輕騎摧戰雲。」
朝廷不要,軍隊不來增援,諸國紛紛反叛,漢朝要想再奪西域,又怎麼可能,卻有一個人相信是可能的,依然是班超。
然而班超沒有想到的是,他苦心開通西域的努力,會在他過世后再次付諸東流。
在這些渴望和平的人的挽留下,班超終於改變了主意,他決定再做一次人生里最大的九_九_藏_書不可能,即使沒有朝廷的支持,沒有軍隊的援助,我,依然不走,我要獨立地守下去,因為這裡是中國的領土,保衛中國領土,是我作為軍人的使命。

一年時間,孤身入敵巢穴,用敏銳的眼光發現事情的關鍵點,解決問題最關鍵的部分,以無比的勇氣和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精神,一次次冒險嘗試,一次次成功。這就是班超在西域締造下的奇迹,讓西域各國怕,更讓西域各國服,但饒是如此,這樣的奇迹卻是脆弱的,因為匈奴在西域的實力仍在。
公元90年,大月氏動了血本,以副王謝為元帥,率領傾國的7萬大軍揮師東征。這時候的漢帝國,在西域除了1800漢兵外,就只有各國的雜牌部隊,戰鬥力和大月氏顯然不是一個檔次。但班超有多大鍋下多大的米,兵力不行,就先不和你打,引著你孤軍深入,堅壁清野,再斷你的糧道,看你還能蹦躂?他甚至很自信地對大家說,不出10日,必敗大月氏,事實再次被班超言中了。大月氏跨越帕米爾高原后,班超用西域本土兵馬正面節節抵抗,有計劃地撤退,其所部最精銳的1800漢軍,從後路抄襲,斷絕了大月氏的後勤,7萬大月氏精銳一下子陷入了死地。絕路之下,大月氏只好選擇了向漢朝臣服,所謂的「三大強國」之一,從此再不敢擼漢朝的虎鬚。
公元168年,一個叫段熲的名將終於為漢帝國解決了問題。段熲針對羌人的游擊戰術,採用輕騎兵長途奔襲的戰法,窮追猛打,先後與羌人交戰180多次,斬殺3萬多人,終於使戰火綿延的河西地區徹底恢復了平靜,然而此時的東漢王朝,也已經到了強弩之末,不幾年的時間,便在諸侯紛爭的旋渦中走向了滅亡。
有關班超的履歷,世人知道比較多的是他出身名門,少有大志,他的兄長是編修漢書的班固,他本人也參加過漢書的編纂工作,因心向沙場,選擇了從軍,並留下「投筆從戎」的壯烈典故。從年輕時代開始,他就不斷做著「不可能」的事情,比如文人家庭出身的青年,怎麼可能當兵,可他偏偏就當上了,從未學過打仗的書生,怎麼可能打仗,可他偏偏打了,還打贏了,而這一次,他又主動請纓,被竇固委派為使者,帶著36人奔赴西域,進行下一個不可能:不用錢不用兵,讓西域誠心歸附。
但這無奈地丟棄,東漢王朝是不甘心的,而且丟棄的結果,並沒有換來北方的和平。此時盤踞西域的北匈奴,依然具有強大的實力,在東漢王朝佔有西域后,他們不斷以西域為據點,肆意南下騷擾。幸運的是,這時期他們對北方漢地難有威脅,侵擾的重點,依然是河西走廊地區。這時期鎮守河西的,是竇融的竇氏家族,匈奴對河西的侵擾,多半被擊退。為了防備北匈奴,東漢王朝只有全力扶植南匈奴。這時期北匈奴實力日強,南匈奴日遭排擠,東漢開始允許南匈奴南下至漢地居住,並且每年提供大量糧食,將其作為防範北匈奴的屏障。對北匈奴,東漢王朝則堅持一個政策:打!被東漢擊敗后,匈奴的漠北故地被烏桓、鮮卑等新興部落的擠占,其主要的勢力範圍,集中在今天的西蒙古以https://read.99csw.com及西域地區。漢匈雙方的主戰場,也就變成了河西走廊。在後來漢朝反擊匈奴以及開發西域的戰爭里,河西走廊都成為了重要的跳板。
班超的倔強,終於感動了本打算放棄西域的漢章帝,更打動漢章帝的是班超在給漢章帝的奏疏里保證,他一定能夠以西域兵馬平定西域,不花費朝廷的錢糧。在經過整整8年艱苦抗戰後,東漢帝國終於為班超派來了援軍。以班超為西域長史,授予他節制西域的大權,以司馬和恭率領800漢兵增援,這點兵力顯然不夠敵人塞牙縫的,但班超會用。漢軍到達后,班超隨即火速布置,命令部隊先弱后強,首先痛打依附於匈奴的莎車。結果,訓練有素的漢軍再次在西域上演了一場軍事表演課,輕鬆地擊敗了囂張的莎車人。公元87年,班超乘勝追擊,率領兩萬兵馬圍攻莎車國,卻圍而不打,誘引龜茲國援軍來救援,在外圍設伏重創龜茲軍,如此一石二鳥,莎車、龜茲兩大西域最頑固勢力被徹底打服了。而班超沒有想到的是,正當一切進展順利的時候,一個新的強大對手到來了——大月氏。
在漢帝國重新恢復對西域的控制后,西域的形勢很快就出現了反覆。公元75年,北匈奴發動了大規模反攻西域的戰爭,動用數萬騎兵,向駐守西域的數千漢軍發起攻擊。西域各國里的牆頭草們也紛紛反攻倒算,龜茲、于闐等國家紛紛跟隨匈奴反擊漢軍,漢軍雖然頑強,但寡不敵眾下,敗績連連,尤其是鎮守金滿城的名將耿恭,其所部兩千多人,面對匈奴右賢王率領的兩萬大軍,經過浴血奮戰數次重創敵人,但最終獨木難支,經過悲壯的突圍,只有13人返回了漢朝。這時期,銳意反擊匈奴的漢明帝已經去世了,即位的漢章帝只想關門保平安,對反擊匈奴沒有興趣,隨著漢朝在西域最後一個據點——車師的淪陷,公元75年十一月,漢朝取消了新設立的西域都護職務,放棄了爭奪西域。西域大地,在失而復得僅一年後,又一次得而復失。
大月氏,就是當年張騫意圖聯合抗擊匈奴的大月氏,原居住在中國甘肅地區,此時定居在中亞草原。然而此時的大月氏,已經不是當年被匈奴打得不敢還手的「吳下阿蒙」了。在西方歷史里,這時期的大月氏有一個新稱呼「貴霜帝國」,這個國家是此時中亞第一強國,向西征服波斯地區,打遍西亞無敵手,是西方歷史學界公認的,公元1世紀的世界三大強國之一——漢朝、羅馬、貴霜帝國。
為了這樣的使命,班超開始了他在西域最艱難的孤軍奮戰之旅。沒有部隊,就招募當地人為兵,沒有糧食,就帶著部下在當地屯墾種糧食,沒有武器,就自己製造武器,沒有盟友,就四處活動,尋找盟友。他的努力終於收到了成效,公元78年,孤軍奮戰3年的班超不但堅持了下來,而且實力越來越強,手中竟然有了一支由西域人民自發組成的,歸他指揮的部隊,憑藉這支部隊,班超開始了艱難的反擊戰。他先出兵北路,擊敗龜茲和匈奴的聯軍,佔領重鎮姑墨,接著揮師南下,擊敗了另一股實力莎車,他的地盤在不斷地擴大,兵馬不斷地增多,就像沙漠里一棵倔強的仙人掌,在絕境之下生根發芽,頑強地生長起來。
在平https://read•99csw.com定大月氏之後,班超又在西域經過多年戰鬥,到公元95年,隨著最後一股反漢勢力鄯善國的臣服,西域大地終於重新歸於漢帝國版圖之下。這時候他已因大功被封為定遠侯,後人的「班定遠」之稱呼,就是從此而來。公元100年,已經在西域戰鬥20年的班超,向漢帝國請求退休,經過3年的懇請,漢帝國終於答應了他的請求,公元102年八月,班超回到了闊別21年的家鄉,一個月後,這位一生不斷創造奇迹的孤單英雄,結束了不斷創造奇迹的人生。

東漢在經過幾十年休養生息后,到了漢明帝劉庄在位時期,國力日益增強,解決北匈奴這個邊患,就提上了日程。公元73年,漢明帝終於決定發動對北匈奴的侵略戰爭,與西漢時代相似的是,擔任這個任務的也是外戚,且是外戚竇家集團的翹楚——大將軍竇固。這位竇固的家族,正是東西漢交替時期鎮守河西,數次挫敗匈奴入侵的竇氏家族,所以,他是最合適的人選。
就這樣找到了事情的關鍵點,有了兩大國家的帶頭,南路的西域各國紛紛歸附漢朝。班超再接再厲,又把手伸向了北路,北路最大的國家,是匈奴的附屬國龜茲。這個國家很難辦,國王都是匈奴人扶植上台的。對這,班超也有辦法,把國王抓來不就行了。班超的使團給西域諸國來了一場完美的特種兵表演,36人經小路奇襲龜茲,一路摸進龜茲王宮,竟然把龜茲國王五花大綁回來,如此神勇,西域誰還不服,就這樣全服了。公元74年,班超奇迹般地完成了這個神奇的使命,西域36國重新歸屬於漢朝版圖之下,漢朝在西域重新設立都護府,恢復了對西域的統治,新疆大地,重新被納入中華版圖治下。
對東漢帝國來說,平羌戰爭自始至終是卡在他們咽喉里的一塊硬骨頭,咽不下又吐不出。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除了軍事上的因素外,更多的當從政治上去找。漢朝對羌族的壓迫無疑是羌人反叛的內因,漢朝的官吏和豪強喜歡擄掠羌人為奴,更屢屢徵調羌族部眾出塞作戰充當炮灰。特別是東漢中期以後,隨著地方豪強勢力和宦官勢力的坐大,政治的腐敗為羌人叛亂提供了溫床,更加速了漢朝軍隊的腐化過程,終使平羌戰爭演變成一場烽火連綿的消耗戰。平羌戰爭的另一結果恐怕是漢朝政府沒想到的,在漫長的平羌戰爭里,漢朝河西軍閥勢力日益膨脹,漸成尾大不掉之勢,終於有了河西軍閥董卓進京奪權的大戲,拉開了東漢末年群雄逐鹿的序幕。
且讓我們看一看這位孤膽英雄的風姿,看一看這個人,與這條絲綢之路之間的奇迹。
如果說西漢時期最具影響力的戰爭是反擊匈奴,那麼東漢時期最具影響力的戰爭,就是班超拓通西域。沿著前輩張騫的道路走向西域的班超,在某種程度上,是個比張騫更偉大的人,因為張騫拓展西域的行動,自始至終,都得到了漢武帝全力的支持,特別是在他經過10年沉浮歸漢后,漢帝國為他的再入西域行動,提供了絕對的支持和物資保障。西域各國歸附漢朝的結局,既來自於張騫個人的外交努力,也來自於漢帝國全力的支持,特別是經濟、軍事實力方面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