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四章 農學——《齊民要術》、《王禎農書》、《農政全書》

第四章 農學——《齊民要術》、《王禎農書》、《農政全書》

《齊民要術》內容豐富、資料多,記述詳細。有人說它是「中國古代的農業百科全書」。在《齊民要術》產生后的1000多年,我國北方旱地農業生產技術的發展,基本上沒有超出該書所指出的方向和範圍。因此,它在我國農業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農器圖譜」無論是在數量上還是在質量上都是空前的,它是我國現存最古最全的農器圖譜。明朝的《農政全書》、清代的《授時通考》,以及大型類書《古今圖書集成》中的農器圖,大部分取自《王禎農書》。
為了合理地利用土地和改良土壤,達到「用地養地」的目的,我國很早就出現了換茬輪作、複種等耕作方法。輪作、複種,就是依據作物的不同特性,在同一塊田中每年換種不同的作物。如種穀用瓜茬,是因為瓜地施肥多,尚有餘力可資利用。麥接黍茬,或小豆接麥茬,可以充分利用兩種作物生長期的前後銜接。《齊民要術》對這些方法進行了總結,指出哪些作物可以輪作,哪些不能,完善了一整套輪作法。在討論輪作換種時,《齊民要術》提出了綠肥的運用。每年的五六月間,在田間密種綠豆、小豆、胡麻等,七八月時犁耕,將這些作物埋在土下,到來年春播時,這些作物就變成了肥料。輪作制是我們祖先的發明,公元6世紀西歐還只知道用輪換休耕的辦法來恢復地力,而到18世紀20年代,英國才開始推行綠肥輪作制。
此後的唐、宋、元時期,我國的農學得到了全面發展。這一時期的一個顯著變化是南方農業的發展和全國經濟重心的南移。從唐代中期開始,南方農業已表現出迅猛發展的勢頭。唐代晚期南方水田已普遍使用先進的曲轅犁(又叫江東犁),元代又發明了中耕用的耘盪,於是形成了耕—耙—耖〔chao吵去聲〕—耘—耥〔tang湯〕相結合的水田耕作體系;還有秧田移栽、烤田、排灌、水旱輪作稻麥兩熟複種制的逐漸普及,以及講究的積肥和用肥、作物地方品種的大量湧現。這些技術成就,標志著南方水田精耕細作技術體系的形成和成熟。唐、宋、元時期農業發展的另一表現是農作物品種極大豐富。當時棉花已傳入長江流域,油料作物更加多樣化,種蔗和種茶已發展成農業生產的重要部門,蔬菜和果樹種類大大增加,作為園藝業分支的花卉栽培也十分興盛。另外,畜牧和漁業也有了巨大發展,如青、草、鰱、鱅「四大家魚」的養殖以及將野生金鯽魚培育成觀賞的金魚都出現於這一時期。這一時期的農學著作有以下幾個特點:1.著作的種類空前增多。據統計,從戰國至唐以前的近1400年中的農書總計為30多種,而這一時期近800年中的農書總計則有170多種,增加了四倍半還多。2.除了綜合性農書繼續發展外,專業性農書大量湧現,涉及蠶桑、茶、花卉、果樹、蔬菜、農具、作物品種等各方面,占當時農書總數的一大半,反映了農學分科研究在這一時期,特別是宋、元時期十分發達。其中不少專業農書具有開創性和較高的學術價值。3.出現了反映江南農業生產知識的和南北兼顧的綜合性農書,不少專業性農書也記述了南方作物。在唐代的農書中,武則天時撰寫的《兆人本業》(公元686年)是我國第一部官修農書(已佚);陸羽的《茶經》是我國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茶葉專著;晚唐韓鄂的《四時纂要》兼采字書、綜合性農書和農家月令書之所長,重視對農業生產技術的記述,如種茶樹、種菌子、養蜂以及多種藥用植物栽培的技術都是中國最早的記載;唐末陸龜蒙的《耒耜經》既是一部最早專論農具的書,也是首次涉及江南農事的著作;另外,唐代的《司牧安驥集》是我國現存最古老的獸醫專著。宋代的統治者對農業生產相當重視,真宗年間曾令朝臣編撰了《授時要錄》。類似的官修農書還有《大農孝經》、《本書》等,但都已散失。南宋陳旉〔fu夫〕的《陳旉農書》是現存最早反映江南農業生產的一部典型的地方性農書。該書從農業生產全局出發,農業經營和生產技術並重,突破了以前農書側重耕作栽培技術的傳統形式。另外,書中還第一次用專篇記述土地的利用、耕牛的飼養管理,並首次把蠶桑作為農書的重要部分來處理。南宋時還出現過一種描繪農業生產過程的《耕織圖》,包括耕圖21幅,織圖24幅,每幅圖附詩一首。該圖雖已失傳,但它以圖配文的形式卻對後來王禎《農書》和《天工開物》等著作有啟發作用。除了以上幾部農書外,宋代種類最多的是專業性農書,如蔡襄的《荔枝譜》、秦觀的《蠶經》、陳玉仁的《茵譜》等,都是有關方面現存最早的專著;又如,韓彥直的《桔錄》是中國也是世界第一部系統總結柑桔栽培技術的專著,陳翥的《桐譜》也是中國和世界上最早的泡桐專著,二書都有著很高的學術價值。另外,宋代的花卉專著也很多,有20多種,著名的有歐陽修《洛陽牡丹記》、王觀《揚州芍藥譜》、陳景沂《全芳備祖》、劉蒙《菊譜》、王貴學《蘭譜》等,它們反映了宋代在花卉栽培上取得的重大成就。元朝雖然建國不足百年,但由於統治者大力提倡農業https://read.99csw.com,並設置司農司推廣和獎勵農業生產,所以在短時間內卻留下了三部較好的農書。第一部是《農桑輯要》,是我國現存最早的官修農書,是司農司所編。該書的特點是體系完備、資料豐富、規模較大、注重實用;蠶桑部分受到特別重視,約佔全書三分之一;書中大力提倡向黃河中下游地區推廣苧〔zhu住〕麻、棉花,除詳述相關技術外,還對阻礙作物傳播的唯風土論進行了批駁。《王禎農書》是元代第二部重要農書,它第一次兼論南北水旱田的農業生產技術知識,比以往農書更具有整體性和系統性。元代的第三部重要農書是維吾爾族魯明善撰寫的《農桑衣食撮要》,這是現存農家月令式農書中最好的一部。
《農政全書》共60卷,約70萬字。全書分12個項目,包括:農本(經史典故、各家雜論等)、田制、農事、水利、農器、樹藝(穀物、蔬菜、果樹)、蠶桑、蠶桑廣(木棉、苧麻)、種植(經濟作物)、牧養、製造(食品加工、房屋建造等)、荒政(備荒)。《農政全書》引用了古代農業文獻達200多種,比《齊民要術》、《王禎農書》都要多,約佔全書的90%。但徐光啟並不是照搬前人著作,而是經過精心挑選剪裁,把它們歸納到一個完整的體系之中。在許多地方,他還寫了夾注、旁註、評語或加了圈點,以表達自己的觀點。同時他自己的許多農學著述也收入了這部著作中。
《農政全書》重視「農政」,但並沒有因此而忽視具體的農業生產技術。書中不但收集了前人著作中的農業技術,而且總結了當時農業生產的新經驗。明代,棉花的生產和紡織技術已經有了很大發展。徐光啟全面研究了棉花的品種、選種、種子貯藏和播種前處理、播種時期、間作套種、施肥技術,以及「摘心」等田間管理技術,提出了比較完整的棉花栽培技術理論。他將這些理論通俗地概括成14個字:「精揀核,早下種,深根短干,稀料肥壅〔yong擁〕」。他看到當時北方盛產棉花,卻要運到南方去織布,認為很不合理,認為北方應當發展棉紡織業。為了解決北方天氣乾燥,紡織中容易斷線的問題,在書中他介紹了肅寧(在今河北省內)人在地窖內紡織,以保持空氣濕度的方法,供人們參考。
中國是世界農來的重要起源地之一。古史中關於神農氏始播百穀、發明耒耜等農具的傳說,實際上告訴我們:在過去一個非常遙遠的年代,我國的農業就產生和確立了。這個年代的確很早,河北磁山和河南新鄭裴里崗等新石器時代遺址中發掘出的農業工具和穀物遺存向我們證明,我國的農業有著近萬年的發展史。
《齊民要術》對作物種子的選育非常重視,僅《種穀篇》中介紹的穀子的品種就有80多種。書中對各品種的品質和特點進行了細緻的分析,如作物的成熟期、植株高度、產量、質量等。這些都是以前農書沒有的。書中還介紹了浸種、晒種和用藥物拌種防治病蟲害等選種和育種技術,有些技術在現代農業生產中仍在使用。
棉花,我國古代稱「木棉」,原來只在邊遠地區有少量種植。宋末元初,棉花開始向內地傳播。王禎對棉花種植極為重視,他高度評價了棉花的推廣種植以及在紡織加工方面的作用。「百穀譜」的「木棉」條中說:棉花有「不蠶而棉」、「不麻而布」、「又兼氊毯之用」的特點,可以彌補桑麻的不足。他曾用棉花從海南傳到福建、陝西等地生長良好的事實,對「風土決定」說加以批駁,為棉花種植的推廣做了貢獻。
中國古代一直以農立國,古語常說「民以食為天」,因此歷代對農業生產的發展都是十分重視的。商代甲骨文中,就有許多關於農事的卜辭,內容涉及農作物的生長、天氣的晴雨、收成如何、糧食儲藏等等。其中出現了稻、禾、稷、粟、麥、來(大麥)等農作物名稱,還有疇、疆、甽(圳)、井、圃等土地整治的文字,說明當時的農業已經達到相當高的水平了。周人的祖先後稷,傳說是夏代的農官。他們很早就是一個經營農業的部落。從金文、《尚書》、《詩經》等古文獻中的零星記載,我們知道周代在耕地整治、土壤改良、作物布局、良種選育、農時掌握、除蟲除草等農業技術方面都有了初步發展,精耕細作技術已在其中萌芽。
明朝末年,朝政衰敗,軍隊腐朽,人民流離失所。徐光啟看到這些現象,在《農政全書》中輯錄了前人關於墾田的具體方法和實際經驗,也介紹了自己的墾田實踐,意圖是針對當時嚴重存在的棄耕擱荒現象開列藥方。儘管他提出的一些技術措施是合理的、可行的,但這些主張也只能是一些細枝末節的改良。當時的根本問題是大地主激烈的土地兼并,勞動人民極度貧困,不解決這個主要矛盾,單是建議開墾荒地,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王禎的創造才華不僅表現在農業方面,而且體現在他對印刷術的貢獻上。《王禎農書》中有篇雜錄「造活字印書法」,記載了王禎發明的木活字和轉輪排字架,是我國活字印刷術的寶貴文獻之一。沈括《夢溪筆談》記述畢昇發明泥活字時,曾說過之所以不使用木活https://read.99csw.com字,是因為木材質地疏密不一致,沾上水膨脹后高低不平,而且排版后沾在字上的松脂、蠟、紙灰等不容易去掉。王禎克服了這些困難,大規模地使用了木活字。王禎以後,木活字印書一直在我國流行。轉輪排字架是一架可以轉動的輪盤,將活字按音韻分類排布在輪盤上。排版時,人只需坐著轉動輪盤,就可以找到要找的字。
《王禎農書》是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史上第一部兼論南北,從全國範圍總結農業生產經驗的農書。分「農桑通訣」、「百穀譜」和「農器圖譜」三部分,約11萬字。「農桑通訣」,可以看作是農業科學的總論,從農業的起源,天時、地利和人力的應用,一直到農業生產的整個過程,以及蠶桑、畜牧等各個方面,每一個細節、每一個方面都有詳細的論述。「百穀譜」,相當於農業各論,記載了各種作物的栽培、管理、收穫、利用等技術和方法。王禎把栽種的植物先列出谷屬、蓏屬、蔬屬、果屬及竹木、雜類、飲食等類,屬(類)下再分細目,具體敘述某種或幾種栽培植物。這種寫作方法對科學的農學分類體系的建立,做出了貢獻。王禎還將被人們久已遺忘了的、《齊民要術》中的「救荒」內容,擴充成一個專題——「救荒論」。這在古代天災人禍、飢荒不斷的年代,意義是十分重大的。「農器圖譜」包括20門261目,展示了古代農業生產工具的卓越成就。以往的農書,除了《齊民要術》有「耕田」、「收種」兩篇外,都是就各種農作物分論栽培種植各環節,而沒有概括的總論;至於詳細的分類方法,就更沒有了;而把農具列為綜合性農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王禎農書》的首創。因此,建立了較為完整的農學體系,是《王禎農書》超越前人的一大成就。
明清時期,社會長期統一安定,有利於農業生產的發展。然而農業的發展大大促進了人口的增長,所以人多地少成為明代、特別是清代社會的一個重要問題。當時解決的辦法主要有三個,一是千方百計開墾新地;二是引進推廣新作物和高產作物;三是依靠精耕細作傳統,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單位面積產量。這些促使我國傳統農業繼續深入發展。意義特別深遠的是在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區出現了堤塘綜合利用的生產方式,它是現今「立體農業」或「生態農業」的先河。明、清時期,中國農書的種類和數量是歷史上最多的,又因為距離今天時間比較近,也是現存農書最多的。《中國農學書錄》著錄歷代農書總計為541種,而明清時期就有329種,佔60%,即相當於以前1000多年農書總數的一倍半。明清時期有兩部大型的綜合性農書,一部是明末徐光啟的《農政全書》,另一部《授時通考》,是清朝乾隆皇帝下令編寫的中國歷史上最後一部大型綜合性官修農書,但該書除了大規模彙輯前人資料外,並無新穎之處。明清時期的專業農書向著種類更多、內容更專更細的方向發展,如《龍眼譜》、《水蜜桃譜》、《桑志》、《雞譜》等,都是專記某一種動植物;又如專門討論區田的著作就有《區田編》、《教稼書》等十多種。一些專業農書在學術史上有重要價值,如明代《元亨療馬集》為獸醫經典;明黃省曾《養魚經》是現存最早的養魚專書;明朱橚〔su肅〕《救荒本草》是最早的救荒植物專著;另外,《治蝗考》、《治蝗全書》等治蝗專書,在當時也有著重要的實用價值。這一時期地區性農書也很多,如《沈氏農書》(湖州)、《梭山農書》(江西奉新)、《齊民四術》(江淮)、《三農記》(四川)、《浦泖〔mao卯〕農咨》(江蘇)、《馬首農言》(山西新陽),等等,這些農書對當時當地的農業生產都有參考、指導的作用。

圖3 水轉連磨圖
注重天時、地利、人力的綜合運用,是我國農業發展的光榮傳統,在《王禎農書》中更加突出了這一點。為了便於人們掌握農時,王禎繪製了一幅「授時指掌活法之圖」,把星象、季節、節氣、物候、農業生產程序,靈活巧妙地聯成一體,指導人們合理安排農事活動。王禎特別說明,按月授時只是取「天地南北之中氣」作標準,由於地理距離的遠近、天氣寒暖的差別,人們應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做出調整。王禎很注意在我國廣大地域中各地區適宜的作物不同的特點,認為「九州之內,風氣不同。凡物之種,各有所宜。」他曾編繪了一幅「地域圖」,標註出各地土壤的差異和適宜種植的作物。王禎希望人們能根據這幅圖安排全國各地的種植。可惜該圖後來失傳了。用圖標示農時、作業、土宜等等,是王禎在農書中首開的範例。

《齊民要術》

《齊民要術》在學術上的成就和貢獻在於系統總結了公元6世紀北方旱地農業科技知識,特別著重總結了《氾勝之書》后北方關於精耕細作的新經驗、新成就。因此,該書的出現實際九_九_藏_書上標志著北方旱地精耕細作體系的成熟。

《農政全書》

北魏賈思勰撰寫的《齊民要術》是中國現存最古最完整的大型綜合性農書,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涉及多方面知識而被完整保存下來的農學巨著。賈思勰是山東益都人,曾做過高陽郡(今山東臨淄縣西北)太守。他是一位具有我國傳統「農本思想」的地方官員,這一點從他寫的這部農書的書名中就可以看出來。中國古代,統治者為了加強封建統治,將老百姓按與封建國家的關係編定戶籍,叫「編戶齊民」。《齊民要術》的意思就是老百姓謀生的主要方法。
明末徐光啟撰寫的《農政全書》是中國古代最大的一部農業百科全書。徐光啟(公元1562—1633年)字子先,號玄扈,明代松江(今上海)人。他一生中多次擔任高官,官至尚書、內閣大學士。徐光啟是我國古代一位第一流的科學家,對農學、天文、曆法、數學、測量、水利等方面都有突出貢獻。他又是一位溝通中西文化的先行者,曾向義大利人利瑪竇學習西方科學技術,並且最先翻譯外國著作,如《幾何原本》等。作為一個政治家,中國傳統的重農思想深深地影響著他,在他的科學研究活動中,農學是他用力最勤的學科之一。他曾經在上海開闢小型試驗園地,進行甘薯的引種和栽培實驗,後來又兩次利用病休的機會在天津試辦水利和經營農事,有著豐富的農業經驗。1621年,他開始專心研究總結古代農業文獻,並進行各種栽培試驗,寫作《農政全書》。可惜直到他去世,這部農學巨著都還沒有定稿。後來,江南名士陳子龍邀請一些人對這部書進行整理刪改,於1639年刻印成書。
徐光啟十分重視水利方面的工作,認為興修水利可防止旱災和水災,是充分發揮土地功能和糧食豐收的保證。在《農政全書》中,他系統總結了前人和自己的農田水利理論,其中尤其以他提出的用水五法最為重要。這五法是:1.用水之源,就是利用泉水,分別說明了水源高於田地、低於田地、近於田地、遠離田地等情況下,應採取什麼方法加以利用;2.用水之流,就是怎樣利用河、塘、浦、涇、浜的各種水流的方法;3.用水之瀦〔zhu豬〕,就是利用湖泊等積聚的水源;4.用水之委,就是利用大海潮汐,以及島嶼、沙洲等地方對水的利用;5.作原作瀦以用水,就是鑿井、挖塘、修水庫等方法。《泰西水法》是徐光啟和傳教士共同翻譯的一本介紹西方水利工程的書,在翻譯的同時,他還請工匠製作器械,進行實驗。這部譯著也被收入《農政全書》,豐富了農田水利的內容。
賈思勰繼承了我國農學注重天時、地利、人力三要素的傳統。他在《齊民要術》中指出:「順天時,量地利,則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性,勞而無獲。」清楚地論述了我國古代因時制宜、因地制宜的先進農業生產思想。根據這一思想,書中把農業操作的時間,按照不同作物分為上、中、下三時,又將土地所宜分為上、中、下三等,認為同一種作物因地方的不同和時間的不同,播種也應有所不同。這是符合科學實際的。
「農器圖譜」中還記載了王禎設計的一種稱為「水轉連磨」的機械。它用一個立式大水輪帶動三個齒輪,每個齒輪又各帶動三個盤磨,「三輪之力,互撥九磨」。輪下還可兼裝幾個水碓,用來舂米。這樣,一套機械可以同時進行碾米、舂米、磨面三項工作,據說一天加工的糧食,可供1000戶人家食用。乾旱時節,只要在主輪上安上水筒,它就可以起到引水灌溉的作用。王禎這種一機多用的設計思想,具有相當高的科學技術價值。
作為一個身居要職的政治家兼農學家,徐光啟寫作農書的角度和方法自然和前人有所差別。他的農書並不只是從農業生產技術方面進行一般性的總結,還就發展農業生產的政策、制度、實施措施等方面進行了論述。書名的「農政」一詞,就表現了徐光啟的深刻用心。屯墾、大規模的水利工程、備荒三項,不是一般的農業生產措施,但卻是保證農業生產和農業勞動者生活安定必備的基礎,而這些又不是無組織的農民自己可以辦得到的事情。以前的大小農書,除《王禎農書》中曾小規模地談過備荒外,從沒有集中和系統地敘述過這三件事。徐光啟把這三項突出地提了出來,成為《農政全書》的顯著特色。
《王禎農書》是繼《齊民要術》之後的又一部重要的大型綜合性農書。王禎,字伯善,元代東平(今山東東平)人,曾在宣州旌德(今安徽旌德縣)和信州永豐(今江西廣豐)當縣官。王禎同樣有著濃厚的農本思想,認為地方官有「勸導農桑」的責任。在任職期間,他對農業生產十分關心,廣泛搜集和閱讀歷代農書和有關文獻,還經常深入鄉村進行實地觀察,細心總結當地農民的生產經驗。《王禎農書》就是在他做地方官時寫成的。
《齊民要術》全書10卷,共92篇。書首有賈思勰的自序。在序中,他首先列舉了經史中許多教訓和故事,說明農業生產的重要性,並指出他寫本書的目的就是教育大眾和家人務農的道理。其次,指出本書的資料來源,「采捃〔jread.99csw.comun俊〕經傳,爰及歌謠,詢之老成,驗之行事」,即摘錄古今書籍,搜集口頭傳說、民謠、諺語,訪問有經驗的老農,並親身實驗。現代研究證明,本書確實搜集了大量資料,其中諺語和歌謠有30多條,徵引古代和當代著作160種。像《氾勝之書》、《四民月令》等北魏以前的農業科技資料都賴此書得以保存。按照賈思勰的設計,該書的內容從耕種操作起,到製造醋和醬,凡與農家生活有關的都要包括。因此全書內容為:卷一,墾荒、整地一篇,收種一篇,種穀一篇;卷二,各種糧食、纖維、油料作物的栽培種植13篇;卷三,蔬菜作物的栽培14篇,其中「雜說」一篇;卷四,木本植物栽培總論二篇,各種果樹栽培共14篇;卷五,材用樹木和染料植物等11篇;卷六,家畜、家禽和養魚共六篇;卷七和卷八上半,釀造酒、醬、醋、豉等共11篇;卷八下半和卷九,食品加工、保存和烹調共17篇,另有制膠和制墨二篇;卷十,「五穀、果蓏〔luo落〕、菜茹非中國物產者」一篇。
《齊民要術》總結的主要是北方旱地耕作的經驗。而北方乾旱少雨,如何平整土地,恰當地保持土壤的水分,也就是保墒,是保證農作物生長的重要一環。《齊民要術》提出了一系列精耕細作的技術原則。如強調秋耕的重要性,並認為初次耕地要深,再次耕地時要淺,耕地時要選擇土壤濕度適當的時機等。又如耕地后把地耱〔mo陌〕平,中耕除草,可以防旱保墒,以及搶墒播種等經驗,也是由賈思勰總結出來的。
秦漢魏晉南北朝時期,北方黃河流域的農業生產雖然時常遭到戰爭的破壞,但仍在繼續向前發展,是當時全國農業的先進地區。農業生產除糧食作物外,經濟作物、園圃業、林業、畜牧業、蠶桑和漁業都獲得了長足的進步,牛耕在西漢中期以後已普遍使用,並逐步推向全國;我國傳統農具的許多重大發明,如耦犁、耮、耙、耬車、風扇、轉磨、翻車等,都在這時出現了。到魏晉南北朝時期,北方旱地農業精耕細作技術體系已經形成,其具體表現是:在種植制度上形成了豐富多樣的輪作倒茬方式;在耕作技術上則以抗旱保墒為中心,形成耕—耙—耮—壓—鋤相結合的耕作系統,並出現了「代田法」和「區田法」等特殊抗旱豐產方法;施肥改土更受重視,出現了穗選法和類似現代混合選種法等選種技術,並培育出許多適應不同栽培條件的品種。與農業發展相對應,這一時期,中國農學也進入了成熟階段。據《漢書·藝文志》「農家類」載,西漢的農書有《董安國》、《汜勝之書》、《蔡葵》等。除此以外還有一些在當時不被視作農書的著作,如《相六畜》、《神農教田相土耕種》、《種樹藏果相蠶》等,也應算作農書。整個漢代約有十幾種農書,但大部分失傳了,只有《氾勝之書》和東漢崔寔〔shi石〕的《四民月令》的一些零星殘篇通過後世文獻的引用保存到了今天。《氾勝之書》已具有完整的農學思想體系。書中總結了農業生產上及時耕作、土地的利用和改良、施肥、保墒灌溉、及時中耕除草、及時收穫六個基本環節的理論和技術問題,將農作物栽培的全過程當作一個有機的整體加以研究;同時,又對粟、麥、大小豆等十幾種農作物從選種、播種、田間管理、收穫和貯藏等方面分別加以論述。這兩方面相當於後世農書的農作物栽培的總論和各論。《氾勝之書》對農學的論述要比《呂氏春秋》中的四篇更為準確、深刻和豐富,它的出現是我國農學進入成熟階段的一個重要標誌。《四民月令》是按每年的12個月和節氣的先後,安排應該進行的農事操作以及手工業和商業經營等事項。該書在農學上的貢獻主要是開創了農書寫作的一種比較好的新體裁,後世農家月令類型的農書都源於它。在《四民月令》完成近400年後,出現了《齊民要術》。其間也有一些關於畜牧和種植方面的著作,留傳下來的有《竹譜》和《南方草木狀》,但這些著作對於農學來說,遠不及《齊民要術》重要。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是我國現存最早和最完整的農學名著,是農學發展史上的一個裡程碑。該書對公元6世紀以前北方旱地農業生產技術的總結和闡發全面、精到,對後世農書的寫作有極大影響,因此為中外農史研究者所推崇。
除了農業生產技術外,《齊民要術》還記錄了許多其他方面的科學成果。在畜養方面,總結了相畜法(外形鑒定)和飼養管理、選種、育種等寶貴經驗,是我國現存最早而且比較系統的畜牧科學文獻。在獸醫方面,收集了閹割法、直腸掏結術、獸醫辨證論等,這些經驗是我國及世界獸醫學上的最早成就。由於賈思勰親自觀察農作物的生長情況和農副產品的加工過程,因此他的許多發現在生物學史上也是非常重要的。該書中介紹了雄麻和雌麻的不同特性,指出了花粉與結實之間的關係。在「制醬法」中,則明確了「黃衣」(即黃曲霉孢子)在制醬中的作用。他還發現了不同地理環境下作物產生的變異現象。如山西某地無大蒜,從河北引種后,蒜瓣細小而且多,不同於原種地的瓣大而少。賈思勰指出產生這種變九九藏書化的原因是「土地之異」。
「農器圖譜」是《王禎農書》中的重點,也是這部書最具特色的部分。它的篇幅約佔全書的80%。書中附圖300餘幅,其中絕大多數是農器。每件農器后附有圖說和銘贊詩賦,說明該農器的構造和用途。「農器圖譜」不僅包括了當時南北通行的農業生產工具,還描繪了當時處於世界先進水平的紡織機械、灌溉機械,甚至古代早已失傳的機械,經過王禎的多方搜訪、精心研究,也繪出了複原圖。如西晉時發明的一牛轉八磨,應用槓桿和齒輪傳動,用力少而見功多,但久已失傳。王禎通過研究複原,繪出了「連磨圖」。又如東漢南陽太守杜詩,發明過一種用於冶鍊的鼓風機械——水排,元代已不知它的製造方法。王禎不僅複原了「水排」,還用當時的「木扇」(簡單的風箱)代替原來的皮袋,作鼓風裝置,在技術上更為先進。同時也為我國「木扇」出現的年代提供了佐證。
《王禎農書》對農田水利的認識是比較全面、系統的。書中主張農田灌溉和航運、水力利用、水產等綜合考慮,合理利用,並提出了興修水利的條件和一些設想。在「農器圖譜·灌溉門」中,介紹了多種灌溉工具的設計,並繪有圖樣。

《王禎農書》

徐光啟非常熱心推廣高產作物和優良品種。甘薯當時傳入我國不久,他親自在田間種植,仔細觀察,寫成了《甘薯疏》,收入《農政全書》,提倡人們大量種植,用來備荒。《農政全書》中對許多新引入新馴化的作物,都做了詳細的記錄。徐光啟認為,「風土不宜」的說法是傳播新品種新技術的極大障礙。我國古代農書里的「風土說」,本來有因地制宜種植農作物的含意,是有一定科學道理的。但是如果把它作為教條,認為某種植物只能生長在某地,而沒有種過的地方絕對不能種,就妨礙了農業生產的發展。他列舉了棉花、頗棱(菠菜)等一批引種作物,並結合自己的實踐,對「風土說」的保守思想進行了批駁。
為了消滅蝗災,徐光啟統計了我國歷史上記載的蝗災發生的時間和地點,總結規律,認為蝗災多發生在穀物成熟的五、六、七月,地點一般是湖泊沼澤、旱澇無常的地區。他還訪問老農,研究蝗蟲的產卵、變蛹、成蟲和群集飛行的規律,成為我國古代詳細描述蝗蟲生活史的第一人。《農政全書》不但說明了蝗蟲的危害和捕捉方法,而且指出,治蝗一定要發動群眾,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春秋戰國時期,鐵犁和牛耕的出現,以及農田水利事業的發達,標志著我國傳統農業的真正到來。當時的耕作制度已從休閑制向連種制過渡,深耕、熟耘技術逐漸普及,田間施肥日益受到重視,人們更加強調良種的選育並提出了良種選育的標準;另外,當時對「農時」、「地宜」以及病蟲害防治的認識也越來越深入。所有這些,說明我國傳統農業的精耕細作的生產技術體系在這一時期已開始形成。隨著農業生產技術的進步,我國的農學研究也開展起來。到戰國時期,重農思想已經形成,並且深入人心。在諸子百家的著作中幾乎都可以找到重農言論以及相關的農學知識的記述。當時形成的眾多學派中,有一個學派被稱為「農家」,是一個專門研究農業政策和農學知識的學術團體。我國最早的農學著作《神農》、《野老》等就是他們的作品。但是,這一時期的農學著作現在都已失傳,我們所能見到的只有《呂氏春秋》中的《上農》、《任地》、《辯土》、《審時》四篇。《上農》專講怎樣以政治措施保證農民及時地從事農業生產操作,強調農業是政治安定的首要因素。《任地》指出了利用土地的原則。內容涉及水旱地利用、鹽鹼土改良、耕作保墒、防除雜草、株行距、植株健壯、產量和出米率、子粒品質等,至今仍是人們所關心的農業生產中的最基本的問題;還討論了正確處理土壤堅硬與柔和、休閑與連種、貧瘠與肥沃、緊密與疏鬆,潮濕與乾燥等矛盾關係的原則,以及及時耕種的重要性。《辯土》和《審時》實際上是對《任地》所提出的問題做了具體回答,前者闡述了針對性質不同的土壤,如何在耕種時間上做不同安排,以及耕作不良、不及時和整地不得法的弊害,還談到莊稼的合理布局對生長的影響;後者則論述了操作及時與不及時對作物各方面的影響,做了一個總結性的比較。《呂氏春秋》中的這四篇合起來,已經是一套完整的農學論文,它們中的農本思想和相關政策,以及從天時、地利、人力幾方面論述的一整套具體農業生產技術,已經形成了一個體系,成為中國傳統農學的奠基石。
《農政全書》全面總結了中國2000多年來農業科學的成果,還吸收了西方農業科學知識,是中國古代農學集大成之作,其科學性和實踐意義都遠超以前的同類著作,在農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徐光啟非常注意備荒救荒的問題,認為有備無患,人定勝天。該書中輯錄了歷代備荒救荒的具體措施,並記入了他自己的研究成果。明初朱的《救荒本草》是我國最早的救荒專著,也是古代植物學的重要著作。徐光啟將它全部收入《農政全書》。他曾親自嘗過《救荒本草》中的一些野菜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