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六章 煉丹術——《周易參同契》

第六章 煉丹術——《周易參同契》

五代、宋、元時期,煉丹術繼續發展,但勢頭明顯緩慢下來。這一時期煉丹用藥量進一步減少,已用「兩」、「錢」計算,而且藥物種類也更多。五代時獨孤滔的《丹房鑒源》中記載的藥物已將近240種,分別描述了它們的形狀、性質、丹藥方面的性能以及在醫藥上的功能和用途。宋元時期的煉丹著作也相當多,取得了很大成就。如五代的《寶藏暢微論》較早記載了金屬鋅和膽水浸銅法;宋代《太上靈砂大丹》中有關於煉丹家有意識地合成硫化鉛的最早記載;《靈砂大丹秘訣》記載了以金屬錫和丹砂合煉而得彩色金的新方法;元代《丹陽術》有提取單質砷的方法,並對這種物質有明確的描述和利用;元代的《砒匱養丹陽法》等好幾部煉丹著作都記載了用單質砷直接點銅為砷白銅的方法。宋元時期煉丹著作有一點要優於前代,即留下了許多插圖。這為我們了解古代的煉丹設備提供了準確的資料。如南宋《丹房須知》上載的蒸餾器,下部是加熱爐,上部是盛葯的密閉容器,旁通一管,可使水銀蒸氣流入旁邊的冷凝罐中。如此完善的蒸餾器是我國煉丹家長期實踐中的一項發明。
煉丹術,又稱鍊金術、點金術、金丹術、黃白朮,是古代一種用人工方法制煉既可使人「長生不老」,又能用來「點鐵成金」的萬應靈丹的方術。這當然是一門偽科學。但是,在煉丹家的煉丹實踐中,他們認識到物質變化是自然界的普遍規律,並積累了大量關於物質變化的經驗知識,這就為近代化學的產生打下了基礎。中國是煉丹術的最早起源地,後來煉丹術又通過阿拉伯傳到西方。所以化學亦起源於中國。另外,煉丹家的一個重要目的是長生不老,他們自然對醫學極感興趣,因而將煉丹藥物引用到醫療實踐中,也促進了醫藥學的發展。
東漢魏伯陽撰寫的《周易參同契》是我國也是世界煉丹史上最早的理論著作。魏伯陽,會稽上虞(今浙江上虞縣)人,生卒年不詳,我們只知他生活在東漢桓帝時。現在浙江省上虞縣的金壘觀,相傳就是他煉丹的地方。
唐宋以後,以煉服金石為主的煉丹術開始衰落,同時,道教中用人體作為爐鼎,鍛煉內在精氣,以達到養生、成仙目的的內丹學派開始興起。由於《周易參同契》中理論概括性很強,非常適合內丹家的需要,所以同樣被內丹家奉為經典。《周易參同契》中「引內養性」的氣功功法和理論對古代人體科學的發展作用是巨大的。
在中國古代,人們認為人的肉體可藉助于某種神奇的藥物而獲得永生。著名的嫦娥偷吃后羿從西王母處得來的不死葯,奔月成仙的神話故事,就反映了這種思想。戰國至秦漢時期,長生不老的觀念在醫師、方士、貴族和學者等社會各界已十分流行read.99csw.com。史書記載齊威王、齊宣王、燕昭王及秦皇漢武都曾派人入海尋仙求葯,其結果當然也只能是「望洋興嘆」了。求葯雖不成功,但對仙人何以能與天同壽的解釋卻產生了很多,大致是說仙人是通過服食黃金、玉漿、丹砂等得到長生的。於是以探求仙藥秘密為目的的煉丹術興起了。
由於服食丹藥經常致人死命,因此大約從南宋開始煉丹術就日漸衰落了。到了明代,雖然由於幾位皇帝熱衷於煉丹求長生,煉丹術一度復興,但成就不大,而且煉成的丹藥也多外用,即用於醫藥。如「紅升丹」(純凈的氧化汞),至今中醫外科仍在使用。至明世宗時,由於世宗因服丹藥畢命,遺詔處置了幾位煉丹術士,對煉丹術是個重大打擊,從此煉丹術在社會上的地位日益低落。
《周易參同契》中還將一些誘人的化學反應過程記錄了下來。例如金屬鉛和它的化合物在我國出現得很早,大約在漢代以前,人們就已經在製造化妝用的胡粉,也就是鹼性碳酸鉛。《周易參同契》說:「胡粉投火中,色壞還為鉛。」這是指鹼性碳酸鉛在高溫下遇碳還原為鉛的化學現象。在《周易參同契》中,煉丹實踐的核心內容是煉製「還丹」,其煉製過程分三個階段。首先是將15份鉛與六份汞放在一起加熱,生成鉛汞齊(鉛溶於汞,書稱「黃輿」);繼續長時間加熱鉛汞齊,汞基本上被蒸發掉,鉛則被氧化而生成「灰土」狀的鉛丹;將鉛丹與九份汞混合併搗研均勻,密置在鼎器中,先以文火后以武火加熱。鉛丹在500 ℃以上即分解放出氧氣,汞與氧化合生成紅色的氧化汞,凝結在丹鼎的上部,這樣就煉成了還丹(HgO)。《周易參同契》中還認為同類的物質才能相互發生化學變化,而不同類物質之間則不能發生作用。書中特彆強調物質相互作用時比例的重要性,認為藥物的種類、劑量比例是煉丹能不能成功的關鍵。在上千年前,能取得如此多的化學知識,是十分了不起的。
《周易參同契》中還記載了許多具體的煉丹技術。書中有一首「鼎器歌」,描述了煉丹的最重要的設備「丹鼎」。丹鼎就是起化學反應的反應器。這是一首非常好的詠物詩,把鼎的形制、尺寸等都詳細地表達出來,使我們獲得了早期丹鼎的重要知識。
《周易參同契》並不是我國最早的煉丹著作。魏伯陽在書中已提到他那時就有「火記」600篇,以及託名黃帝的《龍虎經》等煉丹著作了。該書之所以受到後人的尊崇,被奉為「丹經之王」,關鍵在於在這部著作中,魏伯陽總結了前人的煉丹經驗,並在此基礎上,運用古代的哲學思想對煉丹術進行了理論論證和提高。《周易參同契》的書名就說明了這一點。按照魏伯陽在書九*九*藏*書中的解釋,它的意思就是周易思想、黃老道家學說和煉丹術融通契和。
隋唐時期是中國煉丹術的鼎盛時期。隋朝最著名的煉丹家是蘇元明,道號青霞子,著有《旨道篇》一卷、《龍虎金液還丹通玄論》一卷、《太清石壁記》三卷、《寶藏論》一卷。在我國古代,煉丹家為了保密,著作中往往使用晦澀的隱語,而蘇元明卻用明晰的文體寫作,與前人風格迥異。《太清石壁記》是煉丹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其中以硫黃和水銀(汞)為原料煉製「太一小還丹」的方法,是現存煉丹著作中關於人工合成紅色硫化汞的最早明確記載;書中的「造水銀霜法」、「艮雪丹方」、「五味丹方」,詳盡地介紹了甘汞(Hg2cl2)和升汞(Hgcl2)的制煉要訣,特別是煉製升汞方法的記載也以此書最早;書中指出「太一雄黃丹」煉出的產物「白如雪」,說明至遲到隋代,中國煉丹家已知道通過焙燒雄黃制得純凈的砒霜(砷)。在《寶藏論》中,蘇元明記載了以雄黃、雌黃、砒霜點化砷白銅和砷黃銅的秘密,並指出當時的假金有15種,假銀有12種。唐代,由於皇帝姓李,自稱是道教鼻祖老子(李聃)之後,所以道教被奉為國教。唐代從皇帝到名人士大夫大多都服食丹藥,據載僅唐宣宗大中年間煉丹之士就多達數千人,可見當時煉丹之盛。唐代煉丹術的一個顯著進步是用藥趨於小數量按比例,向定量化發展,其計量單位一般為「兩」,而不像以前的「斤」甚至「百斤」。由於技術的改進,當時制煉各種藥物的方法更加完善,質量更高,並有所創新,如煉製鉛霜(醋酸鉛)的工藝、提取單質砷等等。《真元妙道要略》載:「以硫黃、雄黃合硝石,並密(蜜)燒之」,則會「焰起,燒手面及屋宇」。這實際上是初始的黑火藥,對近代世界起重大作用的火藥就是由此發明的。唐代煉丹所使用的礦物和化學藥物的種類繁多,甚至有國外引進的,如波斯的石棉和密陀僧(Pbo)等。同時,煉丹家關於藥物質量優劣,以及各地礦物和礦物性質的知識也日益豐富。約成書于公元664年的《金石簿五九數訣》就是一部礦物葯的專著,詳細列出了各種藥物的形質、品質和產地。公元818年梅彪所撰的《石葯爾雅》是世界上最早的煉丹術詞典,書中記載當時有法可造的丹藥98種,並列出了163種煉丹藥物及其隱名,有人稱該書為「唐代煉丹術語的可靠指南」。唐代煉丹的另一成就是煉丹中所得到的化學藥物在醫學上得到廣泛應用,如孫思邈《千金翼方》記氯化亞汞(Hgcl)可以治疥癬、濕疹等皮膚病;王燾《外台秘要》記另一種氯化高汞(Hgcl2)有很強的殺菌防腐力,可以提毒、拔膿,促九*九*藏*書進瘡口愈合;《唐本草》中記有一種用白錫銀箔和水銀合制而成的「銀膏」,類似現在牙科用的填充劑;等等。這些說明煉丹術對醫藥學的發展有著重要貢獻。唐代的煉丹術的著作非常多,它們在不同的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孫思邈的《太清丹經要訣》列有18種秘方,煉製14種不同的丹藥,其中「伏雌雄二黃用錫法」,既是制取單質砷的方法,又是一種煉製彩色金(SnS2)的新方法。金陵子的《龍虎還丹訣》記載了簡便的抽砂鍊汞法,直至宋代仍受丹家重視;書中「煉紅銀(銅)法」是唐代煉丹家發明的一種新的水法煉銅方法,在水法煉銅史上有重要地位;另外,書中的「治汞法」是使汞與硫黃化合成硫化汞,然後用鉛通過加熱再置換出汞來,這是唐代煉丹家進行的著名的定量實驗研究。現存的唐代煉丹著作還有:陳少微《大洞煉真寶經修伏靈砂妙訣》和《大洞煉真寶經九還金丹妙訣》,張果《玉洞大神丹砂真要訣》,張九垓《張真人金石靈砂論》,金竹坡《大丹鉛汞論》,以及無名氏的《陰陽轉紫金點化還丹訣》、《太上衛靈神化九轉丹砂法》、《上洞心丹經訣》、《王清隱書》、《紅鉛入黑鉛訣》、《玄解錄》、《黃帝九鼎神丹經訣》、《陰真君金石五相類》、《白雲仙人靈草歌》、《蓬萊山西灶還丹訣》、《太上土兌經》、《太上聖祖秘訣》、《金丹秘要參同錄》、《湧泉匱法》等等。如此多的煉丹著作,足見唐代煉丹術的繁榮。

《周易參同契》

魏晉南北朝時期,道教興盛,煉丹服餌之術風行於社會上層人士之間,煉丹術開始步入成熟階段。當時眾多的煉丹家中,代表人物當首推東晉的葛洪。葛洪的主要著作是《抱朴子》,煉丹術內容主要集中在《金丹》、《仙藥》、《黃白》三卷。《金丹》介紹煉製金丹及服食方法;《仙藥》專門論述益壽延年的藥物;《黃白》記錄偽黃金和白銀的煉製法。這些篇章中記錄了可溶解黃金的「金液方」、鐵和硫酸銅(曾青)的置換反應、胡粉(鉛粉)和黃丹(四氧化三鉛)的化學反應,以及玻璃的製作等。葛洪不僅總結了前人的煉丹成果,而且創造性地發展了煉丹術,在理論和實踐上都是漢魏晉時代煉丹術的集大成者。這一時期另一位著名的煉丹家是陶弘景。他不僅是一位煉丹家,還是一位著名的醫藥學家。陶弘景的煉丹著作據說只在弟子中流傳,並秘而不宣,因此無法確定他是否有煉丹著作留傳下來。但是,從他的本草著作《神農本草經集注》中,我們可以對他的煉丹成就略知一二。其中有世界化學史上最早用火焰分析法鑒定鉀鹽(硝石)的方法,有石灰石的製法和化學作用的記載。他還最早將氧化汞和read.99csw.com硫化汞區分開來,並明確指出「汞粉」(氧化汞)「最能去虱」,這是氧化汞作為殺蟲藥物的先聲。

圖6 魏伯陽與弟子煉丹
西漢是中國煉丹術的奠基時期。當時宮廷和一些豪強貴族都豢養不少煉丹家以煉製長生不老之葯。如武帝時代的淮南王劉安就是一個著名的鍊金煉丹人物,曾組織賓客編了大量的書,其中就有「黃白之術」20多萬字。由此可見,在西漢時已有關於煉丹術的專著出現。這些書大都已失傳,不過從殘存的資料中還可見到一些煉丹原料,如丹砂、汞、鉛、曾青、雄黃等,以及這些原料性質的記載。據東漢末魏伯陽《周易參同契》載,他那時已有「火記」600篇和託名黃帝的《龍虎經》等大量的煉丹著作了。現代人考證,在現存的丹經中,屬於漢代的作品有:《三十六水法》、《太清金液神氣經》、《太清金液神丹經》、《黃帝九鼎神丹經》等。其中,《三十六水法》在淮南王劉安時已行世,是迄今所知現存最早的一部煉丹著作。該書記有溶解34種礦物和二種非礦物的54個方子,如利用硝石和醋的混合液來溶解金屬和礦物等。東漢末年,道教興起,煉丹術與道教合流,成為道教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這時,有一個煉丹大師叫狐剛子,寫下了《五金粉圖訣》、《出金礦圖錄》、《河車經》、《玄珠經》等一批煉丹著作,反映了漢代煉丹術的高度成就。《出金礦圖錄》首次記錄了冶鍊金銀的「吹灰法」、金銀分離法、金銀粉製作法以及用膽礬乾餾制取硫酸的方法;《五金粉圖訣》中有中國古代鍊汞法和制鉛丹(鉛化合物)法的最早記錄,其中「九轉鉛丹法」反映了中國古代煉丹家認識和實現可逆化學反應的創舉。大約與狐剛子同時或稍前,另一位煉丹家魏伯陽撰寫了一部聞名世界的煉丹著作——《周易參同契》。該書對煉丹術進行了理論總結和升華,對後世煉丹術的發展有極大影響,被歷代煉丹家奉為「丹經之王」。
該書中記載了許多煉丹藥物。古代煉丹家將煉丹所用的藥物看作是不可示人的秘密,因此在著作中常常使用「隱語」代表這些藥物。《周易參同契》也是一樣,如稱水銀為「河上奼〔cha詫〕女」、鉛為「黃芽」等等。經過學者們研究,認為《周易參同契》中提到的煉丹藥物有:鉛、汞、金、銅、硫黃、丹砂、石膽、雲母、硇〔nao撓〕砂、礜〔yu預〕石、磁石等。《周易參同契》中還對這些藥物的特性進行了描述。例如在敘述汞時說:「河上奼女,靈而最神https://read.99csw.com。得火則飛,不見埃塵。鬼隱龍匿,莫知所存。將欲制之,黃芽為根。」意思是:汞像少女一樣活潑和神秘,以火加熱時就會「飛」去,不留痕迹;但可以用鉛和汞反應使它固定下來。寥寥數語,把汞的揮發性及其容易和鉛化合的物理和化學性質記錄下來。
《周易參同契》對中國古代科學有著極大的影響。它的理論內容同古代的化學、生理學、醫藥學、數學、物理及氣功療法都有關係,是一份寶貴的遺產。歷史上就不斷有人對該書進行研究,並分別以內丹和外丹方面繼承和發展了《周易參同契》的思想和實踐。現代人對《周易參同契》的研究是從20世紀30年代初開始的。1932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戴維斯(T. L. Davis)教授與吳魯強合作發表了翻譯和研究《周易參同契》的成果。這是第一篇關於這個主題的研究論文,引起了國內外的高度重視。從那時起,《周易參同契》的科學價值逐漸為人們所認識,對它的研究也愈來愈深入。
《周易參同契》,又名《參同契》,分上、中、下三篇和鼎器歌一首,共約6000餘字。該書寫作時大部分使用的是韻文,而且文詞古雅,字意深奧,因此很不容易讀懂。由此也引起了人們對本書基本內容的理解上的分歧。在古代就有人將它當作外丹著作,也有人把它看成內丹專論,這種爭論一直延續到今天。現在大多數人認為該書中內丹、外丹的內容都有,除了概括性的理論部分外,以外丹為主,內丹為輔。
《周易參同契》論證煉丹術的理論基礎是先秦時期產生的元氣、陰陽、五行、八卦等學說。他認為世間萬物的產生和變化都是陽氣與陰氣相互作用的結果,不同物質之間可以轉化相生,那麼當然可以煉製出某種物質,使人長期保持生機勃勃。在說明煉丹術的可能性和合理性的時候,《周易參同契》將自然界的變化看作是有規律可循的,認為就像水汽蒸發為雲雨、泥土幹了化灰塵、燃燒殘渣變為土、皮革熬煮煉成膠等現象一樣,煉丹術也是「自然之所為」。在解釋服食金丹為什麼能使人長生不老時,書中說:「金性不敗朽,故為萬物寶,術士(煉丹家)服食之,壽命得長久。」這是一種希望把黃金的抗腐蝕性機械地移植到人體中去以求長生的天真想法。後來東晉的葛洪將這種思想發展成一種「假(借)外物以自堅」的丹藥觀念,成為歷代煉丹家的思想支柱。拋開其中乞求長生的不現實的希望,則可以看出,《周易參同契》中關於物質變化的論述,有著樸素的唯物觀點和辯證思想。這是十分可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