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九章 科技綜合——《墨經》、《夢溪筆談》

第九章 科技綜合——《墨經》、《夢溪筆談》

《墨經》中之所以有許多自然科學的條目,與墨家學者的社會地位和思想方法有著密切的關係。首先,墨家的社會主張是「兼愛」、「非攻」、「節用」、「節葬」,代表了手工業小生產者的利益。墨子本人作過工匠,他的弟子也大多是社會下層的能工巧匠,因此很自然地會在平日的勞動實踐中積累和總結自然科學知識。其次,墨家十分重視自然科學知識在社會生產和社會生活中的應用,認為科學知識是實現自己主張和為大眾造福的重要武器,也就是「利於民謂之巧,不利於民謂之拙」。第三,墨家掌握了比較正確的認識論和方法論。他們把知識的來源分成「聞知」、「說知」和「親知」,認為在實踐中得來的「親知」是最可靠的。同時,他們還重視對實踐中得到的感性認識進行抽象的比較和綜合,形成理性認識。而在這一點上,墨家豐富的邏輯學知識又為解決問題提供了極為重要的工具。
沈括對勞動人民的實踐經驗和創造發明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科學技術不可能都出自「聖人」。他在《夢溪筆談》中記錄了不少民間的科技人物和成就。如世界上第一個發明活字印刷術的「布衣」畢昇,平民歷算家衛朴,巧合龍門的水工高超,手藝精湛的木工喻皓和他的《木經》,等等。這些都是官修史書上從來看不到的資料。

《墨經》

北宋沈括所著的《夢溪筆談》是一部筆記體綜合性的學術著作。沈括(公元1031—1095年)字存中,錢塘(今浙江杭州)人。他自幼喜歡學習,善於思考,14歲就讀遍了家裡的藏書。沈括曾在京師昭文館編校圖書,又做過集賢院校理,職務的便利,使他有機會讀到許多皇家藏書,充實了自己的學識。他多才多藝,修水利、管財政、打仗、寫詩、考古、搞科學研究,各方面都取得了顯著的成就。王安石變法失敗后,積極推行新法的沈括屢次被降職。58歲時,他定居潤州(今江蘇鎮江)的夢溪園,一直到去世。沈括晚年在夢溪園認真總結自己一生的經歷和科學活動,潛心著述。《夢溪筆談》就是他在這段時間寫成的。
《詩經》和《尚書》是我國最早的文獻之一,裏面就有許多科技內容。《詩經》是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收有西周至春秋時的民歌和一些商、周廟堂的樂章。其中許多詩篇有農業知識、動植物名稱、天文現象、地學知識的記載和描述。如「既溥既長,既景乃岡,相其陰陽,觀其流泉」(《大雅·公劉》),指的是選擇陽光充足、水利條件好的土地進行耕種;「五月斯螽動股,六月莎雞振羽……」(《豳風·七月》)描述的是物候;「十月之交,朔日辛卯,日有食之」(《小雅·十月之交》)是世界最早的日食記錄;等等。這些內容反映了當時社會各個層面的科技知識水平。《尚書》是上古史書的彙編,其中地理專篇《禹貢》前面已作介紹,另外在《洛誥》中記載周公在洛邑選建城址並繪有地圖,是我國傳世文獻中記載最早的地圖;《堯典》中還有觀測四仲星的記載。特別是《洪範》中最早提出了五行思想,對我國古代的科學技術發展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槓桿的利用和衡器的使用,在春秋戰國是很普遍的。《墨經》從科學的角度分析了槓桿平衡的原理,指出槓桿的平衡不僅取決於加在兩端的重量,而且和「本」(重臂)、「標」(力臂)的長短有關,已經有了力矩的概念。墨家學者比阿基米德更早知道了距離和平衡是有關係的,可惜的是它沒有給出明確的數量關係。
秦漢迄至隋唐,我國古代科學技術不斷豐富發展,綜合性的科技文獻也體現了這一特點。《淮南子》是西漢淮南王劉安及其門客所編,在《天文訓》中作者借用前人氣、陰陽、五行學說,描繪了一個宇宙創生的完整過程,《精神訓》中也有類似的描寫,可稱是中國古代最有系統的宇宙創生理論;《天文訓》中記載了懸土炭觀測濕度的方法和月亮每日運行平均度數,是秦漢科技發展的新成果。《太玄經》是漢代楊雄仿《周易》之作,在當時曆法和天文學的基礎上構造了一個包羅萬象的宇宙系統九*九*藏*書,該書創造性地發展了《周易》的符號系統,即將《周易》的陰(一)、陽(一)二元系統發展為奇(一)、偶(一)、和(一)三元系統,其排列方式從數學觀點看是三進位數列。東漢王充的《論衡》是科學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在書中,他以科學知識為武器批判「天人感應」說和讖緯迷信,指出雲雨產生的自然機制,猜測雷電是由陰陽之氣相激而成,分析了潮汐與月亮盈虧的關係,等等。書中涉及的科學知識包括天文、物理、生物、醫學、冶金等領域,反映了當時科學發展的新水平。西晉崔豹的《古今注》是考釋古今名物的早期著作,記載了關於車輛、服飾、城市、音樂、鳥、獸、魚蟲、草木等方面的許多科技知識,如指南車、記鼓裡車、陽燧(凹面鏡)的製作材料等都是此書首次記錄。漢魏六朝時筆記小說式著作興起,對科技發明和創造以及科技知識的記載都具有重要意義。如晉代葛洪的《西京雜記》,記載了巧匠丁緩等人發明「常滿燈」、「被中香爐」的經過,書中對漢代宮殿和上林苑名果異木的記載是研究建築史和植物學史的重要史料;唐代段成式的《酉陽雜俎》記載了大量藥物和名醫佚事,以及珍禽異獸、草木蟲魚的知識,其中如烏賊放墨避敵、螺蛤共生等動物行為的細緻觀察,是生物學史的重要史料。唐代開始,編纂類書的活動風行,許多科技知識和文獻被收入相關的類別中,起到了保存科技文獻的作用,唐徐堅等人編的《初學記》是較好的類書,其中幾乎涉及了各個學科的科技內容,如在「天部」下收錄了大量關於漏刻的古代文獻,其中就有張衡《渾天儀圖注》的二級漏刻部分,又如唐初李泰的《括地誌》是一部500多卷的地理書,原書早已不存,其《序略》就保存在《初學記》中,等等。唐代以後,歷代幾乎都有類書出現,大型的就有宋代的《太平御覽》、清代的《古今圖書集成》,我們現在研究科學史,往往都要到這些類書中去尋找珍貴資料。
對人類繁衍生息于其中的自然界的探討,是先秦諸子百家學術爭鳴的一個重要側面。在這個方面,墨家獨樹一幟,建立了自然觀和宇宙論。在墨家看來,自然界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個體和局部都是整體中分出來的,是統一體的一個組成部分。部分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與整體有著緊密的必然聯繫。這一觀點在《墨經》對時間和空間的精彩論述中得到運用。《墨經》中說:「久,彌異時也」,「宇,彌異所也」。「久」是時間,「宇」是空間,「彌」意為充滿、覆蓋、包含。時間包含古往今來,是悠久無極的;空間則不論從任何地方看,上下四方,都是廣漠無垠的。這是《墨經》給時間和空間下的定義,已包含了時空無限的思想。然而,時間的概念是從事物的變化過程中的先後次序體現的,空間的概念是從物體的運動過程中有位置移動而形成的,所以「異時」、「異所」實際上是一個有限的時間和空間。《墨經》用一個「彌」字表示了時間和空間的各部分由於密切聯繫而構成的整體概念。隨後,《墨經》中又用「有窮」和「無窮」具體論述了時間和空間的有限和無限的關係。《墨經》中還認為時間和空間是密切相關的,並把它們和物體的運動聯繫起來加以說明。它認為,物體的移動,必然經過一定的時間和空間;穿越一定的空間,必然需要一定的時間;物體隨時處在特定的位置;空間位置的變遷與時間流逝緊密結合在一起。在2000多年前,墨家學派能有這種關於時空機制的科學思想,確實令人驚嘆。
宋元時期是我國科技發展的高峰時期,在綜合性科技文獻中也有反映,具體表現是科技內容增多,且具有研究性質。《物類相感志》、《格物粗談》可以說是博物學著作,它們的共同特點是彙集了大量日常生活中的經驗知識編成,也大都以人事、天時、地理、草、木、花、蟲、衣服、藥品……等進行分類,特別是一些工藝技術在這類書中得到記載。這一時期筆記體著作科技內容更多,如蘇軾的《東坡志林》中關於科九-九-藏-書技的條目約佔1/5,涉及醫藥、地理、農業、水利、釀酒、飲食衛生、星占、煉丹服餌等等,其中關於四川卓筒井的開鑿方法和產鹽過程是最早最詳細的記載。在筆記體著作中,沈括的《夢溪筆談》是一部偉大的科技著作,全書共600餘條,其中有近200條是關於科學技術內容的,涉及的學科也十分廣泛,一些成就在當時世界上是處於領先地位的。宋代在科學思想上也有所發展,其中朱熹在《朱子語類》中提出的「格物致知」,繼承了傳統儒家博學多聞的優良傳統。這一思想在明代發展成親身實踐取得真知的科學觀,對科學技術的發展有深遠影響。
現代物理學告訴我們,自然界的各種變化過程中,物質既不能被消滅,也不能創生,其總量是恆定的,這叫物質守恆原理。在《墨經》中已有了這種觀念。它指出,已經存在的,不可能被消滅,某物體失去了一部分,對這個物體來說是「損」,但整個物體的總量並沒有減少。差不多同時期的《管子》一書中也說到:「天地莫之能損」,意思是宇宙萬物的總量一絲一毫都不能被消滅。這說明我國古代很早就有了物質不滅的思想了。
《墨經》是先秦墨家的科學、邏輯學和哲學著作。墨家是春秋戰國時代產生的諸子百家中的一個重要學派,它和儒家一起被稱為「顯學」。墨家的創始人是墨翟〔di笛〕,相傳他原是宋國人,後來長期住在魯國。他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也是一位卓有貢獻的自然科學家。墨家學派著作的總匯《墨子》,是墨家弟子對墨翟言行的追述。《墨子》原書71篇,現存53篇,其中的《經上》、《經下》、《經說上》、《經說下》四篇構成《墨經》。也有人認為《墨經》還要包括《大取》、《小取》兩篇。
《墨經》中已樸素地認識到了浮力原理。它說,形體大的物體,在水中沉下的部分很淺,這是因為物體重量和水的浮力平衡的道理。另外,書中對於滑輪、斜面等簡單機械,以及拉力、引力等,都進行了討論。
《墨經》是《墨子》一書的主要組成部分,據說當時墨家弟子人人誦讀,成為墨家學派的理論經典。該書內容豐富,結構嚴謹,涉及到認識論、邏輯學、經濟學、自然科學等各個領域。全書約180條,其中與自然科學有關的約50條左右。其體例是:《經》是定義性條文,《說》為釋《經》之文。《說》文每條第一個字或第一、二兩字是標牒字,它與同條《經》文的第一字或二、三兩字相同,用以牒經標題,以易檢索。
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變革,諸子興起,文化薈萃。在諸子著作中,有大量的科技內容。如《荀子》中提出了對動植物資源合理保護和利用的思想;《莊子》中討論了宇宙起源、時間有限無限、物種可變和生物鏈等問題,並對蓋天說提出了質疑;《屍子》中定義宇宙為「上下四方曰宇,往古來今曰宙」,並有了地球自轉的思想萌芽。《管子》在科技方面取得的成就更大,其中提出了「水者,萬物之本原」的思想,還提出了「精氣」化生萬物的思想,並在《地員》篇中對植物生態和土壤進行了深入的研究。諸子百家中,尤以墨家在科技領域的研究最深入,取得的成就最高。《墨經》是墨家子弟的理論經典,其中自然科學知識論述嚴密、立論準確,在數學、光學、力學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基本概念和原理,是一部優秀的科技著作。除了諸子著作外,當時的其他文獻中也有很多科技內容。《易傳》是對《易經》最古的註解,在《繫辭》篇中提出了「太極」化生世界萬物的學說,指出萬物都處在日新月異的變化中,並將變化概括為陰陽兩種事物的對立統一關係;該篇中還對古人的發明創造作了總結,提出了「觀象制器」的科學觀,即觀察自然現象,進行模擬創造。《易傳》的科學思想對後世科技發展影響極為巨大。《周禮》是儒家的經典,彙集了自西周至戰國的政治制度,其中有一套完整系統的科技管理制度,包括官員的設置、職責、下級人員數量以及有關的政策法令。此後歷代相關的制度和政策都是在此基礎上https://read•99csw•com發展起來的。另外,在這部書中,記載了天文曆法、氣象、地理、農學、醫學、生物、食品、冶金、紡織等方面的科技知識,如「眡祲掌十煇之法」,十煇所描繪的現象大部分是太陽周圍的雲氣或日暈。《呂氏春秋》是呂不韋召集門客編著的諸家學說集成,除了前面談到的四篇農學論文外,突出的地方是它以十二紀為首,敘述每月的物候和應當操作的事宜,是後世月令的前身。戰國末年,還出現了一部我國最早的訓詁著作——《爾雅》,其中釋蟲、釋魚、釋鳥、釋獸、釋畜五篇反映了先秦時代的動物分類系統,很接近現代動物學的分類;釋草和釋木下面又分細類,且相似的植物排在一起,其分類思想已有很高水平;釋地、釋山、釋丘、釋水四篇反映的地形分類知識也很豐富。以後歷代不少人對《爾雅》進行註釋,推動了古代科技知識,尤其是博物學的發展。
《墨經》在物理學和數學方面的成就最為突出。
入清以後,西方科學知識的傳播日益廣泛,許多綜合性的科學著作吸收了西方科技知識,並且多集中於中西科學的對比研究,傳統科學的研究日益衰落。
沈括的《夢溪筆談》是宋代科技資料的寶庫,是中國科技史上的傑作,也是世界科技史上的一份珍貴遺產,被譽為「中國科學史的坐標」。
《夢溪筆談》全書共30卷,含《筆談》(正編)26卷,《補筆談》三卷,《續筆談》一卷,分17門:故事、辨正、樂律、象數、人事、官政、機智、藝文、書畫、技藝、器用、神奇、異事、謬誤、譏謔、雜誌、葯議,共609條,其中自然科學和技術內容約200條,內容涉及數學、物理、化學、天文、地理、生物、農學、醫學和工藝技術,既有對以往和當時的科技成就的記錄,也有沈括自己的研究成果。
在《夢溪筆談》中,沈括對地圖的測繪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他刪去了裴秀製圖六體(見地理章)中的「道里」,而增加了「傍驗」和「互融」,也就是強調地圖繪製后的校驗和拼合地圖的準確性。他還把原來地圖的四面八方加以改進,更細分成24個方向,使地圖的精度有了進一步提高。後來,人們所用的羅盤上都標示24個方向。沈括還曾經把北方靠近遼國地區的地形製成「木圖」——地形模型圖。這種立體地圖的出現要比西歐早700餘年。
《墨經》是當時生產實踐和墨家特有的科學實驗與理論思維相結合的產物,是我國科技史上非常寶貴的財富。但是,令人惋惜的是,墨家的科學傳統沒有能夠延續下來,被歷史湮沒了。直到清代鄒伯奇等人發現其中的科學內容時,它才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
沈括曾主持過司天監的工作,對天文曆法有很深的造詣。他十分重視天文觀測手段的改進,寫過《渾儀議》、《浮漏議》、《景表議》三篇論文,詳細說明了改革儀器的原理和他的天文見解,是我國天文學史的重要文獻。《夢溪筆談》中對這一活動作了記載,可以和《宋史·天文志》的記錄對比研究。在《夢溪筆談》中,沈括對五星運行的軌跡和隕石墜落的情景都作過翔實的描述,這是他認真觀測的結果。他還第一次提出冬至日一天的長度要比夏至日一天的長度短的觀點,在天文學史上有重要意義。在書中,沈括針對傳統的陰陽合曆在曆日安排上的缺欠,主張使用與農業生產關係密切的十二氣歷。這一曆法類似現今的太陽曆,簡便又科學。其後800餘年,英國氣象局就使用過與十二氣歷十分相似的肖伯納歷,用於農業氣候的統計。
《夢溪筆談》還記載了沈括在西北地區對石油礦產進行的考察和研究。沈括親自收集石油,並製成了石油的煙墨。用石油制墨,是沈括在利用石油上的首創。他還指出,地下的石油資源是十分豐富的,並預料「此物后必大行於世」。另外,「石油」一詞也是沈括首先使用的,比以前文獻中的「石漆」、「石脂水」、「火油」、「石腦油」等,更簡單貼切,並沿用至今。
聲學中的共振現象,我國在戰國時就已發現。《夢溪筆談》中記述了沈括所作的共振實驗。剪一個紙人放在琴九九藏書弦上,彈動發生共振的弦,紙人就會跳躍顫動,而彈動別的弦,紙人卻不動。這個實驗要比歐洲人所做的同樣實驗早好幾個世紀。直到17世紀,牛津的諾布爾和皮戈特才用「紙游碼」(相當於紙人一類的東西)實驗進行共振研究。
《夢溪筆談》中還記載了沈括在地學方面的許多卓越論斷。當他察訪浙江東部的時候,考察了雁盪山諸峰峭拔險怪、崖高谷深的地貌特點,明確指出這是水流侵蝕作用的結果。他又聯繫到西北高原深溝巨壑中的土峰,說明了它們的成因是一樣的。書中,沈括根據太行山山崖間有許多螺蚌殼和卵形礫石呈帶狀分佈的現象,推斷這一帶是遠古時的海濱,這裏的陸地是黃河等北方大河所攜帶的大量泥沙沉積而形成的。正確科學地說明了華北平原的形成過程。
《墨經》的力學知識是先秦著作中最豐富、最集中的。對於物體的運動,該書中給出了嚴格的定義,「動,或(域)徙也」。就是說運動是物體|位置發生了移動,從一個地方到了另一個地方。這和現在機械運動的定義是一致的。《墨經》認為靜止是物體在某一時間限上處於空間的同一位置。書中還進一步討論了運動和靜止的辨證關係,認為像射箭那樣,在極短的時間前進了很大距離,這種運動是十分明顯的;而像人過橋那樣,一步一頓,每一步都有短時間的靜止,但就過橋的整個過程來說,靜止只是暫時的、相對的,通過每一步的相對靜止,完成了整個過橋的運動。這種把靜止放到運動中去研究的思想方法是十分深刻的。
《墨經》中關於力的定義是從人的體力概念引出的。《墨經》把人體叫做「刑」,也就是「形」,把人體通過舉、持、擲、擊等方式使運動轉移變化的過程叫做「奮」,這樣,它定義力是「刑之所以奮也」。這是說,力是人使運動發生轉移和變化的原因。在解釋這一定義時,書中明確指出力和重是相當的,舉起重物就是一種「奮」的表現。16世紀以前,歐洲的學者認為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比較而言,《墨經》中對力的認識則要先進得多。
沈括在物理學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夢溪筆談》記載,他曾對指南針的四種裝置方法(放在水中、碗沿、指甲上和用線懸挂)進行了研究並比較它們的優劣,認為懸挂法最靈敏準確。他還發現,磁針「常微偏東,不全南也」。這是世界上關於地磁偏角的最早記錄。西方在公元1492年哥倫布第一次航行美洲的時候才發現了地磁偏角,比沈括晚了400年。

《夢溪筆談》

凹面鏡,古代稱「陽燧」,在日光中可以取火。沈括在做凹面鏡取火實驗中,發現了它的焦點。在凹面鏡的成像實驗中,他稱焦點為「此」或「礙」,並說明物體的焦點之內時,得到正像,在焦點上不成像,而在焦點之外時得到的是倒像。《夢溪筆談》記載的這一成果,比《墨經》的研究又前進了一步。
沈括還根據對化石的觀察,推斷了古代氣候的變遷。《夢溪筆談》記載,延州(今陝西延安一帶)黃河堤岸塌陷,從土下露出一片石筍。沈括將它與在別的地區發現的桃核、蘆根、魚、蟹等化石加以比較,認為別的地方的化石種類是當地就有的動植物,而這裏的氣候並不適合竹子的生長,因此,他判斷此地遠古時期必定「地卑氣濕」,適宜竹子生長。根據化石正確推斷古氣候變遷,歐洲直到1763年才有人提出類似的見解。
《墨經》對平面鏡、凹面鏡和凸面鏡都進行了研究。例如在討論凹面鏡成像的不同情況時指出,當物體放在球心之內,得到的是正立的像,距離球心近的像小,距離球心遠的像大;當物體處於球心以外時,得到的是倒立的像,距離球心近的像大,遠的像小;當物體在球心處,像和物重合。《墨經》中以球心來區分物體和成像的關係,沒有說明凹面鏡球心到焦點之間的成像情況,這是它的不九九藏書足之處。但在光學知識的初始階段,墨家的這些科學實驗是有著重要意義的。
在數學方面,《墨經》中提出了一系列幾何學概念的定義。如,「圜〔huan環,即圓〕,一中同長也。」這與近代數學中圓的定義「對中心一點等距離的點的軌跡」十分相符。又如,「直,相參也」,指的是三點共一線的直線定義;「平,同高也」,指相同高低就是平,等等。《墨經》中還提出了「端」、「尺」、「區」、「穴」的概念,大致相當於近代幾何的點、線、面、體。《墨經》中的這些數學內容,說明在春秋戰國時理論幾何學已在我國開始萌芽。
明中葉以後,隨著資本主義萌芽,部分知識分子開始轉向務實的學問。明末黃道周在《榕壇問業》中對朱熹的「格物窮理」又有發展,他的「格物」具有明顯的科學研究傾向。受這種「格致」思想影響的典型例子是明代曹昭的《新增格古要論》,該書主要是記述珍寶古玩、金石碑刻、漆器、奇木、異石等,屬博古之士的著作,但他在自序中強調他是在實物的基礎上,核實文獻資料而寫成,其中記載的金銀檢測方法是具有總結性的文獻。在這一時期的科學發展中,方以智是一個重要人物。方以智是我國早期啟蒙思想家之一,他在《通雅》和《物理小識》中,一方面把我國古代的科學知識作了一次綜合的記錄,一方面又吸收了當時西方的一些科學知識。由於他是一位科學家,又是一位哲學家,因此書中貫穿著唯物主義哲學和自然科學思想,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沈括在數學上也有精深的研究, 《夢溪筆談》記錄了他的隙積術和會圓術兩項重要成果。沈括通過對壘起的酒罈和棋子等有空隙的堆積體的研究,提出了求它們總數的正確方法。這就是「隙積術」,也就是高階等差級數求和的一種方法。這項成果實開南宋楊輝、元代朱世傑等人有關研究的先河。「會圓術」是一個已知弓形的圓徑和矢高求弧長的問題。沈括推導出了求弓形弧長的近似公式。元代王恂、郭守敬等人《授時歷》中的「弧矢割圓術」就利用了這一公式。
《墨經》中還記載了豐富的幾何光學知識。墨家學者做了世界上最早的小孔成像實驗,解釋了光的直線傳播。在一間黑暗的小屋朝陽的牆上開一個小孔,人對著小孔站在屋外,屋裡相對的牆上就出現了一個倒立的人影。為什麼會出現這奇怪的現象呢?墨家解釋說,光穿過小孔如射箭一樣,是直線進行的,人的頭部遮住了上面的光,成影在下面,人的腳部遮住了下面的光,成影在上面,就成了倒立的影。這是對光直線傳播的第一次科學解釋。利用光的這一特性,《墨經》還解釋了運動的物體和影子之間的關係。書中說,運動中的物體的影子是不動的,為什麼影子看起來在動呢?那是因為舊影消失,新影產生,連續不斷地更替著,並且變動著位置。
眾所周知,在上古時代,自然科學和技術是和宗教神學緊密結合在一起的,沒有自己獨立的位置。那時,管理文書事務的「史」和負責宗教事務的「巫」、「祝」、「卜」是知識的佔有者,當然也包括科技知識。例如,商代甲骨文本是商貴族占卜留下的記錄,但我們卻可以從中了解到當時科學技術的水平。當人們逐漸擺脫宗教神學束縛,開始重新認識自然界和人本身的時候,儘管科學技術知識在這一轉變的過程中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但它仍沒有自己獨立的位置。在西方,科學和技術是自然哲學的一部分,而在我國,由於更重視社會倫理、統治思想的研究,因此,科學技術多見於相關的理論學說中。這一點在中國古代有深遠的影響。其表現是:即使在科學技術專著出現以後,我國的科技知識仍大量地保存於經史哲及其他文獻中。例如,我國古代關於技術的著作很少,像四大發明這樣對世界的發展有重大影響的技術成就,其最早記載都是在其他歷史文獻中。在我國古代的文化典籍中,有許多著作,科學技術內容占很大比重,而且往往不分學科摻雜在一起。這些著作也應算在科技著作之列。另外,還有一些著作的內容和理論對科技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我們也應有所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