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五章 古代學校教育從魏晉南北朝的中衰到隋唐的復興 第三節 唐代的學校教育

第五章 古代學校教育從魏晉南北朝的中衰到隋唐的復興

第三節 唐代的學校教育

新羅也是不斷派來留學生的國家。如唐開成五年(公元840年)僅一次從中國歸國的留學生就有105人。從9世紀到10世紀中葉約150年間,新羅留學生在中國科舉考試及第的就有90人。其中有個學生叫崔致遠,12歲來唐學習,18歲舉進士,他的《桂苑筆耕集》,直到現在還在我國和朝鮮流傳。新羅重視中國經史,留學生帶回經史書籍皆譯為新羅語,廣為流傳。新羅因受唐文化教育的影響,還建立了以唐朝為藍本的教育制度和科舉制度,並以儒家經典作為考試的內容。
a 律學:培養熟識唐朝律令的行政官員。有博士三人,助教一人,學生50人。八品官以下子弟或庶民中的俊秀青年可入學,入學年齡放寬至25歲。課程以現行的律令為主要內容,學習年限為六年。

(2)唐代學校的各項制度

d 醫學:培養掌握傳統中醫藥知識技能的人才。醫學分醫、針、按摩、葯等四個專業。醫學專業包括五科:體療(七年,相當於內科);瘡腫(五年,相當於外科);少小(五年,相當於兒科);耳目口齒(四年,相當於五官科);角法(三年,拔火罐等療法)。針學專業教學生了解經脈和穴位,熟識各種癥候,掌握九種針法的運用。按摩專業教學生消息導引的方法,學會治療風、寒、暑、濕、飢、飽、勞、逸等八項疾病,併兼習正骨術。藥學專業與葯園設在一起,教學生識別各種藥物,掌握藥材的種植和收采、貯存、製造等項技術,教學與勞動相結合。總之,醫學重視精讀醫經,教學聯繫實際,注重實習,根據成績和療效來決定工作分配,這是優良的教育方法。

唐代學制系統圖
a 入學的身份與名額:弘文館、崇文館屬貴族學校,收皇帝、太后、皇后親屬和宰相等高級官員的兒子共50名。國子學收文武三品以上高級官員的子孫,限300名。太學收文武五品以上中級官員的子孫,限500名。四門學收文武七品以上低級官員的兒子,限500名,又收地方庶民中的俊秀青年,限800名。地方學校主要收地方官員及中小地主的子弟。
e 獸醫學:教授治療牲畜疾病的知識和技術,邊學習邊參加治療,考試合格者補為獸醫。
d 教學計劃:教學內容主要是儒學九經,按文字多少,分為大經、中經、小經三類。《禮記》、《左傳》學三年;《詩》、《周禮》、《儀禮》、《易經》學二年;《read.99csw.com尚書》、《公羊傳》、《谷粱傳》學一年半;《論語》、《孝經》學一年。大經和中經是分班必修的,小經作為選修,《孝經》、《論語》作為公共必修。教材由朝廷規定,用孔穎達等編的《五經正義》。除學儒經外,還學書法及各項禮儀。
以上的專門學校,範圍廣、門類多,有的與行政或業務部門結合,有的則分離設置,其設置的形式呈現多樣化。這是世界上最早出現的實科學校,而歐洲這類實科學校的出現,是在資本主義已相當發達的十七八世紀之際,比唐代晚了1000餘年。
h 工藝學校:由技藝最高的巧手任師傅來教授生徒,各種工藝難易不一,訓練期限也不同。學精細雕刻鏤花的四年,學製造車轎、樂器的三年,學製作大刀長矛的二年,學制箭及竹工、漆工、屈柳的各一年,學做禮帽頭巾的九個月。製造的器物上刻上工匠的姓名,作為鑒定考核的依據。
由地方辦理的學校,在各府有府學,各州有州學,各縣有縣學,縣內又有市學和鎮學。所有府州縣市各學校統屬直系,由長史掌管。地方學校的實際發展,是在貞觀年代。629年唐王朝還命令州設醫學,這在中國歷史上也屬首創。到開元年間(公元713—741年)府州縣學已具有一定的規模並形成相對完備的制度。開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唐帝國有328個府州,1573個縣。府學可收儒經學生50—80名,醫學生12—20名;州學可收儒經學生40—60名,醫學生10—15名;縣學可收儒經學生20—40名。這樣規模的學校網,不僅在中國歷史上是空前的,在世界上也可說是獨一無二的。

(4)唐代的私學

(5)唐代的留學生教育

唐代自開國到天寶末的130多年間(公元618—756年),國家最強盛,教育也最為發達,形成了相當完備的學校教育制度。
e 學校行政管理:國子監設祭酒一人,從三品,是教育行政最高長官。設司業二人,從四品下,助祭酒掌邦國儒學訓導之政令。設丞一人,從六品下,管理學生的學業成績。設主簿一人,從七品下,負責文書簿籍,掌管印鑒。凡學生有不率教的,連續下第或九年在學無成的,違假期不返校或作樂雜戲的,都開除其學籍。
b 入學年齡及學習年限:入學年齡限在14—19歲之間,學習年限沒有具體規定,一般取決於學經數目與考試能否合格。
當時的渤海(現吉林地區)、高昌(現新疆吐魯番地區)、吐蕃(現西藏地區)等都派遣子弟到長安學習,附國子學讀書,學成返回,再換一九_九_藏_書批學生,持續時間較長。南詔(現雲南大理地區)派遣子弟到成都學習,人數次數較多,學成而歸的有數百人。這說明唐代與四周少數民族地區積極進行了文化教育的交流。

(3)唐代的專門學校

唐朝對友好國家派來的留學生,在學習和衣食住方面盡量照顧其需要,給予優惠待遇。當時與唐通使的有70多個國家。唐的文化通過留學生的來往而傳播東西方各國,因而留學生在唐與各國發展友好關係、開展文化交流中,發揮了橋樑作用。在唐代的留學生教育中,文化輸出國不自驕,文化輸入國不自卑,這是雙向的交流活動。在長安留學的學問僧很多,有印度和波斯的,也有日本和朝鮮的。據史書記載,印度來唐參加譯經的學問僧就有20餘人。學問僧除了在中國佛教譯場譯經和傳播佛教外,還一邊學習中國文化。印度學問僧精通醫學,尤善治眼病,他們熱心傳授醫學知識和治療技術。在唐代,印度、波斯(今伊朗一帶)等國的醫學知識傳入中國,豐富了中國的醫學寶庫。印度醫學書籍《龍樹菩薩藥方》、《婆羅門藥方》、《婆羅門諸仙藥方》等都在隋唐時傳入中國。唐時僑居中國的波斯學者著有《海葯本草》。大秦(東羅馬)的醫術也為唐時人所熟知。印度的天文學者學成后,在長安司天台擔任職務,參加曆書的編製工作,並翻譯了印度《九執歷》。許多中國僧人到印度、巴基斯坦、尼泊爾等國求經禮佛,有的僧人在外國研習佛經多年。唐朝鑒真(公元688—763年)和尚東渡日本,不僅傳授佛學、醫學和建築學等方面的知識,也學習日本文化,終於東瀛。唐玄奘(公元602—664年)法師從西域歸國,從印度取回佛經657部,他在長安組織專門機構翻譯,20年中譯出75部,1335卷。義凈法師從印度取回經、律、論約400部。佛經的傳入和被吸收,對中國古代的宗教、政治、經濟、文化、思想等都發生了深刻的影響。佛經中的思辨哲理與注經方法,對唐宋經學發生了巨大影響。後來,佛教經典又通過中國傳入朝鮮、日本,影響了東亞文明體系。唐代的音樂、舞蹈、雕塑、建築藝術隨著留學生教育和文化交流,深受西域、中亞特別是印度的影響。莫高窟、敦煌雕塑受西域傳統的佛像雕塑藝術影響也很深。總之,廣泛學習,互取精華,這是唐代的留學生教育的一大特點。縱觀世界古代教育史,像唐代這樣的留學教育規模是罕見的。所以我們說,唐代的留學生教育是相當成功的,它不僅具有深遠的歷史影響,而且具有重要的文化價值。
中央所設的「六學」、「二館」,開始學read.99csw.com生人數為2200人,到太宗貞觀年間,擴充學舍,增加到3200人,後來學生數量猛增,加上鄰國派遣的留學生,「六學二館」共計8000多人。從貞觀至開元,國力最強盛,也是學校最發達的時期。
g 音樂學校:由樂博士對長期常備的樂工和短期輪番的樂工分批教學,每批再按所習樂曲的難易分三檔進行教練,每年考課,根據演奏功夫的熟練程度,評定優劣,然後累計成績,決定升退。
唐代私學遍布城鄉,制度不一,程度懸殊,既有名士大儒的傳道授業,也有村野啟蒙識字的私立小學。如顏師古(公元581—645年)以考定五經著名,在未顯達時「以教授為業」。與顏師古同撰《五經正義》的孔穎達(公元574—648年),在未做官以前也是「以教授為務」。劉焯〔zhuo桌〕是名儒,在國子學與諸博士論學,名揚四海,後來回到家鄉,專門從事著述和教授,孜孜不倦。尹知章盡通諸經精義,曾為國子學博士,歸家仍講授不輟。可見國子學博士,也還可以在家教授生徒。韓愈(公元768—824年)、柳宗元(公元773—819年)被貶時,許多學生不遠數千里拜他們為師。史書上這些記載,都說明唐代私學的昌盛。私學還深入到農村。元稹(公元779—831年)在《居易集》的序上說:「予常於水平市見村校諸童競習歌詠,召而問之,皆對曰:『先生教我樂天(即白居易)、微之(即元稹)詩。』」由此可見農村私立小學學詩的風氣頗為盛行。唐時流行的蒙學課本,除漢代的《急就篇》、梁代的《千字文》外,還有《兔園冊府》、《太公家教》、《蒙求》等書。《兔園冊府》為杜嗣先著,30卷,可惜書已散佚,現僅存半篇序文。《太公家教》撰者佚名,多用韻語雜述封建社會日常生活的道德要求和待人處世的格言,唐中葉后頗為流行,后曾譯成女真文和滿文,在北方及東北少數民族地區多為採用。《蒙求》亦稱《李氏蒙求》,為李翰所作,全書以歷史典故為主要內容,每句四字,上下兩句成對偶,各講一個歷史人物或傳說人物的故事,如「匡衡鑿壁,孫敬閉戶,孫康映雪,車胤聚螢」。唐宋以後廣為流傳,還遠傳到日本、朝鮮。後世陸續出現的各種「蒙求」和同類讀物,如《十七史蒙求》、《廣蒙求》等等在體例上或在內容上都以《李氏蒙求》為範本。
c 入學手續及儀式:凡貴族家庭出身的子弟及科舉考試中下第的舉人,可直接進入中央各學館學習。地方官學經考試合格的,縣學學生可升于州學。州縣學學生中優秀者,經各州長史考選,也可升于中央四門學。學生入學后一九*九*藏*書切飲食服用皆由學校供給。師生初次見面,舉行隆重的儀式,獻禮拜師,行「束脩之禮」,國子學和太學學生每人送絹三匹,四門學和地方學校的學生每人送絹兩匹。此外還贈送酒肉,分量不限。學生的束脩分成五份,三份送給博士,兩份送給助教。束脩與所發俸祿的性質不同。行「束脩之禮」是表示尊師。
c 書學:訓練通曉文字並精於書法的官員。有博士二人,助教一人,學生30人。入學身份、年齡同算學。課程以《石經》、《說文解字》、《字林》為主,其他字書也兼習之,在學以九年為限。
唐代國力強盛,國都長安不僅是全國政治、經濟、交通、文化的中心,而且也成為東西各國文化教育交流的集中點。日本,新羅、百濟、高麗(均為今朝鮮),尼婆羅(今尼泊爾),天竺(今印度),林邑(今越南中南部),真臘(今柬埔寨),訶陵(今印尼爪哇),驃國(今緬甸卑謬)和師子國(即錫蘭,今斯里蘭卡)等國向慕唐代高度文明,不斷派遣大批學生留學長安,學習中國的經、史、法律、禮制、文學和科技。
f 教師與教法:教師有博士、助教、直講等。博士分經授諸生,要把所擔任的科目授完,不得中途改授其他科目。助教佐博士分經教授,直講佐博士助教分經教授。博士助教既是學校教師,又是政府官員。他們在校教職的大小以在政府里所屬職位的高低為標準。如國子學博士須有正五品以上的資格,助教須有從七品以上的資格,其他六學的教師等級和待遇以次減等。教法為分經教授,有讀有講,有不少博士博學善講,如徐文遠「多立新義」、「博而且辨」,「聽者忘倦」。要求學生一經習畢方許另習一經,讀熟經文之後方可教授文義。
玄學隸屬於祠部,亦屬大學性質。集賢殿書院隸屬於中書省,實際上是中央圖書館。醫學附設於太醫署,獸醫學附設於太僕寺,天文學附設於司天台,音樂學附設於太樂署,工藝學附設於少府監,這都屬於專科性質。
b 算學:訓練天文曆法、財經管理、土木工程方面的人才。有博士二人,助教一人,學生30人,入學身份同律學,年齡限在14—19歲。分兩個專業:一是以學古典算術為主,如《九章算術》、《孫子算經》等;二是以學當代算術、實用性強的算術為主,如《綴術》、《緝古算經》等。各學習七年,在學時間以九年為限。這反映出算學教育水平是很高的。
f 天文學:分三科教學:天文、曆法、漏刻。學生由博士帶領參加業務實踐,重視觀測,邊實踐邊教學。
g 考試、升學和假期:考試有旬考、月考、季考、歲考等名目,方式有試讀(帖經)和試講(口義)兩種。平常https://read•99csw.com考試由博士主持,歲考則由主管的長官領導。其成績作為升退的依據。學生已通二經或三經,經考試合格,可參加科舉考試;願留監者,可以升進,四門學生可升補太學生,太學生可升補國子學生,可提高政治地位和改善經濟待遇。學生中有以下三種情況則命令其退學:成績太差,連續三年考下等,在學時間已超過九年;品德不好,不聽教導;曠課太多,超過規定。假期分為旬假(十天休一天)、田假(五月份)、授衣假(九月份)。田假與授衣假各15日,讓學生回籍探親,路程如超過200里,則按路程遠近酌予延長。
由中央直接設立的學校有「六學」、「二館」。中央六學屬於直系,包括國子學、太學、四門學、書學、算學、律學。六學直隸於國子監,長官為國子祭酒。六學中的前三學屬大學性質,后三學屬專科性質。「二館」是崇文館和弘文館,屬於旁系。弘文館歸門下省直轄;崇文館歸東宮直轄。皇族子孫另立皇族小學。

(1)中央和地方的學制系統

日本是派留學生來中國學習次數、人數較多的國家。在隋代,隨同遣使團曾來過兩批留學生。在唐代,隨正式遣唐使來過13批留學生,每批少則一二十人,多則二三十人,都進入國學學習,有的留學數年,甚至留學二三十年。如吉備真備、阿倍仲麻呂于唐開元四年(公元716年)就學于長安太學,經過20年的學習,吉備研究經史,學涉眾藝,陰陽曆算,天文算術皆能通曉,爾後回國,對於移植唐文化和開拓日本文化、文字與教育做出了卓越的貢獻。阿倍仲麻呂,漢名晁衡,學完后曾留在長安任職,官至秘書監(相當於國家圖書館館長),他同詩人李白(公元701—762年)、王維(公元701—761年)結下了深厚的友誼。晁衡返回日本時,王維寫了一首《送秘書晁監還日本國》的詩:「積水不可極,安知滄海東。九州何處遠,萬里若乘空。向國唯看日,歸帆但信風。鰲身映天黑,魚眼射波紅。鄉樹扶桑外,主人孤島中。別離方異域,音信若為通。」後來晁衡的渡船在海上遇險,消息傳到長安,朋友們以為他死了,十分悲痛,李白寫了一首哭晁衡詩:「日本晁衡辭帝都,征帆一片繞蓬壺。明月不歸沉碧海,白雲愁色滿蒼梧。」流露了深切的哀思。其實晁衡並沒有死。他隨破船漂到越南,又輾轉返回長安,一直住到逝世,他先後在中國生活了54年。
唐代(公元618—907年)繼承了隋代的學校教育制度,在政治統一、經濟繁榮、文化科學水平發達的基礎上,經過百余年的經營與發展,學校教育制度已相當完備,在我國和世界學校教育發展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