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七章 明清時期學校教育的發展與衰落及向近代學校的演變 第五節 清末學校逐漸走向近代化

第七章 明清時期學校教育的發展與衰落及向近代學校的演變

第五節 清末學校逐漸走向近代化

「癸卯學制」是中國近代第一個比較完備的學校教育制度,它以教育法令的方式正式公布,並在全國施行。它規定了各級各類學堂在學校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使得分散在全國的多種多樣的學堂統一成為一個整體,還以法令形式規定了普及義務教育的年限,引進了西方現代科學知識和技術,促進了普通教育數量上的發展和質量上的提高。它還促使了中國教育的近代化,具有教育革新的重大歷史意義,為中國近代學制的建立和完善奠定了基石。
在「癸卯學制」的推動下,全國學校迅速發展。據當時學部統計,自光緒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至宣統元年(公元1909年),學校數由719增至52000所,約增長73倍。 自光緒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至宣統元年(公元1909年),學生人數由6943人增加到1562170人,增長225倍。光緒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成立了新的教育行政機關——學部,並將原有的國子監併入。第二年又裁撤各省提督學政,另設提學使司,專管各省教育事務,這是統轄各省新教育的行政機構。提學使司設提學使一員,統轄全省學務。同年九*九*藏*書還規定各省及府、州、縣都可以設立「教育會」,作為各級教育行政的襄助機關。
清王朝為了維護搖搖欲墜的封建統治,也被迫退讓,不得不進行了一些改良,陸續對當時的書院和科舉制度採取了一些改良措施。公元1902年公布了由管學大臣張百熙(公元1847—1907年)擬定的一系列「學堂章程」,即《欽定學堂章程》(舊稱「壬寅學制」)。但這個學制未及實行。 1903年清王朝又命張百熙、榮祿(公元1836—1903年)、張之洞等以日本學製為藍本,重新擬訂學堂章程,於1904年1月公布,即《奏定學堂章程》,亦稱「癸卯學制」,這是中國第一個以法令形式公布並在全國推行過的學校教育系統。「癸卯學制」從縱的方面看分三段六級,共25—26年:小學教育九年(包括初等小學堂五年、高等小學堂四年兩級);中學教育五年(一級);高等教育11—12年(包括高等學堂或大學預科三年、分科大學堂三—四年、通儒院五年三級)。從橫的方面看有師範學堂和實業學堂。師範學堂又分為初級師範與優級師範兩個層次。實業學堂則分為九九藏書初等實業學堂、中等實業學堂、高等實業學堂三個層次。此外還設有實業補習普通學堂和藝徒學堂以及譯學館等。1904年開始實行「癸卯學制」,1905年開始廢除科舉制度。雖然「癸卯學制」的指導思想仍然是「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在課程設置上仍然注重讀經,並排除了女子教育,學制年限也較長,但是「癸卯學制」的頒布與實行,標志著封建時代的舊的學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結束,近代化的學校教育制度開始形成和確立,從而完成了中國學校教育由古代到近代的歷史性的轉變。
總之,「癸卯學制」的頒布實行,標志著中國幾千年遺留下來的官學、私學、書院的舊的學校教育制度的終結,近代的新的學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正式確立,開創了中國學校教育發展的新的歷史時期。
1898年,中國資產階級改良派發動了一次變法圖強的維新運動,主要代表人物是康有為(公元1858—1927年)、梁啟超(公元1873—1929年)、譚嗣同(公元1865—1898年)、嚴復(公元1853—1921年)等。他們受了西方資產階級思想的影響,是當時中國九-九-藏-書向西方尋求真理的一派人物。為了傳播改良維新思想、培養維新變法人才,他們向清末光緒皇帝上書,組織學會,興辦學校,設立報館,著書立說並翻譯西方資產階級的文化教育著作。所有這些都遭到封建頑固勢力的激烈反抗。頑固派堅持八股取士的科舉制度,維護中學,反對西學。洋務派則主張「中學為體,西學為用」。這兩派在維護封建統治這一點上是一致的。維新法提出廢八股,興學校,建立資本主義教育制度,學習西方國家的自然科學、工程技術和社會政治學說。在「百日維新」期間,維新派通過光緒皇帝頒布了大批維新變法的詔令。如廢除八股取士、改革科舉制度,設「經濟特科」,選拔新政人才;在北京建立了京師大學堂(北京大學的前身);籌辦高、中、小等各級學堂,全國各地的大小書院一律改為兼習中學和西學的學堂;籌備設立鐵路、礦務、農務、茶務、蠶桑、醫學等專門學堂;派學生出國留學;建立新的譯書局等等。維新派所進行的學校教育制度和教育內容的改革,都具有近代的色彩,適應了當時中國微弱的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的需要,在當時具有一定的進步意義。後來雖然維新變九九藏書法失敗了,除京師大學堂還保留外,全部新法均被封建統治階級的頑固派所推翻。但維新派在舊學與新學、中學與西學、科舉與學校問題上與頑固派展開激烈鬥爭中所產生的積極思想,衝破了封建主義的頑固壁壘,使中國人民,尤其是知識分子的頭腦清醒起來,重新認識世界,這是清末的一次重要的思想啟蒙運動,其影響是深遠的。
鴉片戰爭(公元1840—1842年)以後,外國資本主義侵略勢力,利用不平等條約奪取到的特權,在中國設教堂、辦學校、開醫院、發書刊,對中國進行文化教育的侵略和影響。這時期在中國封建統治集團內部開始形成了頑固派和洋務派。洋務派以「自強」、「求富」為口號,推行以拯救清朝封建統治為目的的「洋務運動」。其代表人物有奕訢〔xin 欣〕 (公元1833—1898年)、曾國藩(公元1811—1872年)、李鴻章(公元1823—1901年)、左宗棠(公元1812—1885年)、張之洞等。洋務教育是「洋務運動」的一個重要方面,是為「洋務運動」服務的。他們興辦的新式學校主要有三種類型:一是外國語學堂,如京師同文館(公元1862年)https://read•99csw•com、上海廣方言館(公元1863年)、廣州同文館(公元1864年)、武昌自強學堂(公元1894年)等;二是軍事學堂,如天津水師學堂(公元1881年)、天津武備學堂(公元1885年)、廣州水師學堂(公元1887年)、南京陸軍學堂(公元1896年)等;三是技術學堂,如上海江南製造局附設的機器學堂(公元1865年)、福建船政學堂(公元1866年)、上海電報學堂(公元1882年)等。這些學堂沒有統一的學制,也沒有形成學校系統,教學內容除了「四書」、「五經」等「舊學」之外,主要是「西文」、「西藝」。此外,洋務派還辦理留學教育,派遣學生前往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學習軍事、技術和自然科學。公元1872年由容閎(公元1828—1912年)帶領青少年赴美,這是清末派遣到外國去的第一批官費留學生。洋務教育走的是一條「借材異域」的道路,不可能學到真正的科學技術,加上學校管理不善,成效不大。但它畢竟在中國開設了第一批外語、軍事和科技學校,派遣了第一批留學生,翻譯了第一批科技書籍,培養了第一批科技人才,使中國的學校教育開始踏上了近代化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