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八章 漢字和中國古代文化 第九節 漢字的「塔布」——避諱

第八章 漢字和中國古代文化

第九節 漢字的「塔布」——避諱

中國古代先民,也很早就有因塔布心理而對語言文字的崇拜,本書開頭講述的古書記載關於倉頡造字時「天雨粟,鬼夜哭」的故事,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進入封建社會以來,統治者為了維護封建觀念和等級制度的尊嚴,更是注重漢字運用的「塔布」,制訂並推行各種「避諱」規定。這既是中國古代文化的一個側面,也對漢字的發展及古代文獻的面目產生了某些影響,同時造成了一些奇特的社會現象。
再就是普通百姓,尤其是讀書人,對於他們的父、祖輩的名字,也要避諱,不能隨便用。漢代司馬遷的父親名談,於是他所著的我國第一部大型通史《史記》中,從頭至尾找不到一個「談」字,實在要提到漢初一個人物叫趙談,就改稱「趙同」。更有甚者,唐代青https://read.99csw.com年詩人李賀,終其一生不肯去應科舉考進士,原因只在於他的父親名叫晉肅,「晉」與「進」同音!
封建社會中的避諱,主要指的是不得直書當代君主及其尊長的名字,必須用各種方法加以迴避。一是改名,如秦始皇姓嬴〔 ying贏〕名政,於是「政」字不能讀去聲,改讀平聲,連帶同音的「正」也得改音,「正月」讀如「征月」。晉代開國皇帝晉武帝司馬炎的父親是司馬昭,於是相當一段時間內,「昭」字讀作「韶」的音。二是改形,如孔子名丘,是封建時代的聖人,曾被封贈各種尊號,他的名字也得避諱,「丘」字省掉一筆寫作「」(讀作「某」),作姓氏用的「丘」,一律加右耳朵旁,寫作「邱」。三是乾脆不讓一般人用這個字,必要時改換其他字,如秦始皇父親庄襄王名子楚,於是將楚國改稱「荊」。楚漢之際有一個謀士叫蒯〔kuai塊上聲〕徹,因漢武帝叫劉徹,就把這位前人改為蒯通了。漢宣帝名珣,同音的常用姓氏「荀」字都不讓用,戰國時代的大思想家荀子(名況),本被尊稱為荀卿,只好改為「孫卿」,幸虧漢代以後又改回來了。漢高祖劉邦的妻子呂后,名雉〔zhi至〕。本來自然界有一種長尾巴的鳥就叫「雉」,為了避呂后的諱,改叫「野雞」,一直用到現在。光武帝叫劉秀,連社會上通稱的「秀才」,也改叫「茂才」。九九藏書https://read•99csw.com
歷代帝王死後,他們的名諱叫做「廟諱」(這裏的「廟」指的是供祖宗神位的場所)。宋代避諱盛行,廟諱字達50多個。宋太祖趙匡胤〔yin印〕的遠祖、始祖、高祖、曾祖、祖、父等的名字,都在廟諱之列。不僅有這些本字的避諱,還有所謂「嫌名」,即與本字的讀音相同、相近的字,如宋高宗趙構,嫌名就有遘、媾、詬、鉤、夠等53個字。這些都要昭告天下,加以迴避。如有讀書人在科舉考試答卷中不慎觸犯,自然只有名落孫山。
類似這方面的材料儘管非常豐富,我們卻不宜介紹得太多,以免超出了本書的主旨和篇幅。但是上述的例子也足以使我們進一步認識漢字的特性及其與中國社會的聯繫了。這些特性,這種聯九-九-藏-書繫,可以說在全世界的文字發展歷史上,都是獨一無二的。
元朝統治者本是講蒙古語,但接受漢族文化影響,也學會了使用漢字的避諱制度,如至元三年 (公元1266年),距離南宋滅亡還有十幾年,就公布了「迴避字樣」,共160多個。由於他們的母語沒有聲調區分,於是把漢語里不少因聲調不同而讀音不同的字,都當成了同音字。這樣,「迴避字」連同「隨音旁避」的字,更不知有多少了! 當然,規定得過繁過多,實際上就行不通了。
由於不遵避諱或避諱不能合乎統治者心意的,輕則黜落,重則殺頭滅族。歷史上某些「文字獄」 也與此有關。例如清乾隆四十二年 (公元1777年)發生一件案子:江西舉人王錫侯,就因為編著了一部字典叫《字貫》,「凡例」中九_九_藏_書羅列了孔子及本朝各代皇帝的名諱,被乾隆皇帝斥為「深堪髮指,大逆不法,罪不容誅」,於是殺頭滅族,牽連被殺被關在百人以上,真是駭人聽聞!
人類的社會生活中存在一種「塔布」現象。塔布是英語taboo或tabu的音譯,意思是「忌諱」,即對「神聖」的或「不潔」的人或事物,不可接近或直接接觸,否則會招來超自然力量(鬼神)的懲罰。這是原始民族對客觀世界、自然現象缺乏理解、無法理解而產生的消極反應。這種塔布現象也表現在語言文字方面,即對所忌諱的人或事物的名稱,不可直接說出或寫出。長期以來,在許多民族中形成了某些表達習慣,即使到現代文明社會,也還有許多委婉語(如「死」說「逝世、走了」;「月經」說「例假」等),就是語言「塔布」的孑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