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六章 社交禮俗 第一節 跪拜禮

第六章 社交禮俗

在社會生活中,人與人之間,集團與集團之間,總要進行交際往來,而在各種社交活動中可以直接反映出每個人的修養水平,因此尤其講究禮節。

第一節 跪拜禮

肅拜是婦女的正拜,其拜儀是屈膝跪地,下手不至於地而頭微俯。男子在軍中也行肅拜禮,這是因為將士戴盔披甲,不便於行其他拜禮。肅拜是九拜中禮節最輕的。女子之所以比男子禮輕,大概與母系社會時期女性長期居於受尊敬的地位,不必行大恭大敬之禮的傳統習慣有關。而且就是這種較輕的肅拜也只沿用到唐代。武則天自立皇帝后制定禮儀,將女子的拜姿改為正身直立,兩手手指相扣放胸前或左腰側,微俯首,微動手,微屈膝。這種拜儀當時稱為「女人拜」。唐宋時期,女人在行這種拜禮時常常口稱「萬福」,以祝願對方多福,所以後來又把女人拜叫作「道萬福」或「萬福禮」。這種拜俗從武則天改制開始,一直沿用到清代。清朝蒲松齡《聊齋志異》卷四《狐諧》篇載,一名叫萬福的儒生在濟https://read•99csw.com南收留一夜奔女,自稱為狐,極詼諧。一日萬福置酒聚友,其中有個名叫孫得言的客人出一聯開萬福的玩笑,其聯雲:「妓者出門訪情人,來時『萬福』,去時『萬福』。」眾人苦思難對,而狐女卻對出下聯曰:「龍王下詔求直諫,鱉也『得言』,龜也『得言』。」頓時令眾人「絕倒」。這個故事的含義無須多論,但卻說明「道萬福」在清代仍十分普遍。
奇〔ji 機〕拜是指一次拜,褒拜是反覆兩次以上的拜禮,二者都是進一步說明拜的次數,不是獨立的拜禮。奇拜、褒拜與上述六種拜禮的關係是「緯」與「經」的關係。稽首都是再拜,沒有奇拜的情況,頓首及空首則都有奇拜。而褒拜則適用於稽首、頓首、空首等各種拜禮。如鄉飲酒禮中所說read.99csw.com的「再拜」,就是頓首之褒拜。
在社交禮俗中,跪拜禮是古代使用年代最長、頻率最高的基本禮節。它起源於原始社會中人們互相致意的姿勢,盛行於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到辛亥革命廢除跪拜禮之前,它一直在社會活動中普遍流行。《周禮·春官·大祝》把跪拜禮分為九種,合稱「九拜」,即稽〔qi 啟〕首、頓首、空首、振動、吉拜、凶拜、奇拜、褒拜和肅拜。
稽首是最隆重的跪拜禮,屬於臣拜君、子拜父、學生拜老師以及拜天、拜神、拜廟之禮。其動作是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拱手于地,然後頭也伏在手前邊的地上停留一段時間。因為頭至地稽留多時,故稱稽首。頓首是地位相等的人互用的跪拜禮,其行禮方法與稽首同,只是俯身引頭至地就立即抬起。因為頭觸地的時九-九-藏-書間很短,只略作停頓,所以叫頓首。空首是國君回答臣下,或尊者對卑者的答拜禮。行空首禮時,身體先取跪姿,然後拱手至地,接著引頭至手。所謂「空」,就是頭並沒有真正叩到地面,而是懸在空中。空首又叫「拜手」,或省稱為「一拜」。古人在行稽首、頓首禮時,一般要先行拜禮。以上三種是正拜,按清代凌廷堪《禮經釋例》卷一附《周官九拜解》的解釋,屬「吉事之拜」。
另外,比拜輕的還有雙手疊抱胸前拱手致意的揖禮,這是賓主相見的禮節。《儀禮·鄉飲酒禮》鄭玄注說:「推手曰揖。」古代揖禮根據對象的不同,推手時有高、平、下之別。其中對庶姓、沒有親屬關係者,行禮時俯身,推手稍稍向下,稱「土揖」。對異姓有婚姻關係的,俯身,手從胸前向外平推,叫「時揖」。對於同族同姓的九*九*藏*書就用「天揖」,俯身推手時略微向上舉高。用於略尊於己者的揖禮,叫「長揖」,即行禮時站立俯身,兩手合抱拱手高舉,然後自上而移至最下面。《史記·酈生陸賈列傳》曾記載了酈生見劉邦「長揖不拜」的事。按照禮儀,酈生作為一個貧困儒生,去謁見已統率大軍的沛公劉邦,當行跪拜禮。但由於劉邦「倨床使兩女子洗足而見酈生」,很不禮貌,所以酈生十分不滿,便只長揖為禮。後來長揖成了不分尊卑的主客相見禮。《明史·海瑞傳》載:「御史詣學宮,屬吏咸伏謁,瑞獨長揖。」海瑞面對上官,只獨自行長揖禮,突出地反映了他不媚權貴的性格。
清代還有一種三跪九叩禮。據《清宮瑣記》載,行此禮時先放下馬蹄袖,然後跪下上身挺直,將有手伸平舉起到鬢角處,手心向前,然後放下,再舉起再放下,這樣連舉三https://read•99csw.com次站起來,即為一跪。如此三次即為三跪九叩禮。在一些特別的場合,如大臣被皇帝召見時,還需要碰響頭,即在叩頭時要使地磚上發出咚咚的響聲。
振動、吉拜和凶拜三種是「凶事之拜」。振動是喪禮中最重的跪拜禮。振動的行禮方法,鄭玄註解《周禮》釋為「戰慄變動之拜」。凌廷堪《禮經釋例》以為,「拜而成踴謂之振動」。踴指跳起腳來哭的動作。以此看來,振動所指是行拜禮時,跳腳擊手,哭天愴地,渾身戰慄不已的狀況。吉拜是「拜而後稽顙〔sang嗓〕」,「因以其拜與頓首相近,故謂之吉拜」;凶拜是「稽顙而後拜」(《周禮》鄭玄注)。稽顙也是古代的跪拜禮,其禮為屈膝下拜,以額觸地,在子為父母、婦人為丈夫與長子居喪時,答拜弔唁賓客行此禮,表示極度的悲痛和感激。另外請罪、投降時,亦行稽顙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