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七章 節慶禮俗 第四節 寒食與清明節

第七章 節慶禮俗

第四節 寒食與清明節

寒食節之後,緊接著就是清明節。清明原為二十四節氣之一。元代吳澄《月令七十二侯集解》說:「三月節……物至此時,皆以潔齊而清明矣。」於是稱這一節氣開始的第一天為清明節。
清明前一二日為寒食節。這一天家家都要禁煙火,人們只能吃預先做好的冷食,所以叫「寒食」節。關於寒食節的由來,相傳起於春秋時期。在晉文公即位前曾流亡列國19年,當時有位介子推不畏艱難跟隨左右,在最困難的時候他還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供文公充饑。可是在晉文公回國做了國君后,介子推卻不求利祿,與母親一同隱居到綿https://read•99csw•com上山中。晉文公找不到他,便放火燒山逼他出來,誰知他矢志不移,竟抱樹而死。文公為了悼念介子推,下令禁止在他死的這一天燃火煮飯,以後相沿成俗,叫作寒食禁火。另有人認為,寒食之俗源於原始氏族社會的改火風俗,及由此發展而來的奴隸制時代的火禁制度。據說古人冬天的火種用至寒食,便認為老了,就要改火,即停熄舊火,重新鑽木燃起新火,所以有了寒食一日的習俗。進入奴隸社會,火也同其他財富一樣,被奴隸主階級所佔有。下等人用火只能等待奴隸主階級九-九-藏-書的恩賜,並遵守奴隸主階級的火禁制度。《周禮·秋官·司烜〔hui毀〕氏》中說,「仲春以木鐸修火禁於國中」,指的就是這種情況。唐代韓翃〔hong 宏〕《寒食》詩中「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的詩句,就反映了唐代寒食節的晚上,由皇宮點火燃燭,再將火種傳到貴戚大臣之家,以示「皇恩浩蕩」的史實。以此看來,到唐代仍然留存著奴隸社會火禁制度的遺風。
清明節祭祖敬宗是一項重要的活動,這主要表現在祭掃祖墓上。掃墓之風始於秦漢,盛行於唐代,最初是由士庶開始的,逐漸九*九*藏*書成為當時很看重的禮俗。《舊唐書》載唐開元年間敕文雲:「寒食上墓,禮經無文,近代相沿,寖以成俗。士庶之家,宜許上墓。編入五禮,永為常式。」到了宋代,清明節時已不分階層,「官員士庶,俱出郊省墳,以盡思時之敬」(《夢粱錄》)。宋代高翥〔zhu鑄〕《清明》詩中,這樣描述當時的情景:「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紙灰飛做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由於清明掃墓可以寄託對已故親人的哀思,有它一定的合理性,所以這一禮俗一直流傳到今天。
因為寒食和清明日子接近,而古人在寒食中的活動又九-九-藏-書往往延續到清明,如寒食節祭掃祖墓的習俗,也成了清明節的主要活動。久而久之,寒食節和清明節也就沒有嚴格區分了。唐代以後兩節逐漸融而為一,清人已認為「清明即寒食」(《燕京歲時記》)。到現在,恐怕許多人已只知有清明節而不知另有寒食節了。
此外,古代寒食清明時節還有門前插柳、頭上戴柳,以及互贈畫卵等習俗。每逢清明,古人喜歡把攀折下來的柳枝,插在屋檐下或門窗上,「雖小坊幽曲亦青青可愛」。到後來,人們還直接把柳枝戴在頭上。並且認為清明戴柳是人人應當遵守的禮俗,否則將受到指責,甚至有「清明不戴柳https://read•99csw.com,來生變黃狗」的俗語。關於戴柳的起源,《燕京歲時記》說:「至清明戴柳者,乃唐玄宗三月三日祓禊〔fu xi 弗系〕于渭水之隅,賜群臣柳圈各一,謂之可免蠆〔chai〕毒。」柳樹在古代民間信仰中具有驅邪的法力效用,因而插柳、戴柳反映了人們祈求驅邪避煞,消災解禍的願望。至今我國北方的一些地區還有清明戴柳的遺風。至於寒食節人們相遇的見面禮,隋唐時頗為流行互送畫卵的禮俗。據隋代杜台卿《玉燭寶典》載,隋朝人們習慣於把煮熟的雞蛋染成「藍茜雜色,仍加雕鏤」,作為寒食節見面時「遞相餉遺〔wei 畏〕」的常用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