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十章 祭祀禮俗 第三節 宗廟祭

第十章 祭祀禮俗

第三節 宗廟祭

先秦的宗廟祭祀活動很多。有每月初一舉行的「月祭」,因這是用新鮮五穀或季節性時新食物奉祀祖先,故又稱「薦新」;有分春、夏、秋、冬的「四時之祭」,供品為三牲及黍稷等,又叫「時享」;還有每三年和五年舉行一次的「袷〔xia俠〕祭」與「禘〔di帝〕祭」九-九-藏-書。袷祭和禘祭都是匯合祭祀宗廟中全部祖先神主的大祭,只限於天子和諸侯的宗廟才有權舉行這樣隆重的祭禮。這些祭祀活動都有一整套繁瑣的儀式,一般要由精通禮儀的「相」來擔任贊禮和司儀工作。相即儐相,其中卿、大夫擔任贊禮工作叫大相九*九*藏*書,士擔任贊禮的叫小相。漢代之後,上述宗廟祭祀在具體時間、供品內容、神主多寡等方面雖有所變化,但薦新、時享、袷祭和禘祭這些重要的宗廟祭祀名目和基本禮儀,卻始終遵行不廢。
古代宗廟又稱太廟,是帝王供奉祖先的廟。歷代帝王都認為,君九-九-藏-書權是由天神交授、承襲祖先獲得的,因此把家、國視為一體,從而把宗廟看作國家的象徵。君王營建宮室,首先要按左宗右社的制度在前面營建宗廟。即使到了明清,也依然沿襲這個制度。現在北京故宮前居於左方的勞動人民文化宮,就是明清時期的太廟。國家如有大事,則必https://read.99csw.com告于宗廟以示尊敬。帝王登基之時,也要首先在宗廟舉行拜祖先、會群臣、受印璽的典禮。
除帝王宗廟外,按周代禮制士以上也可設家廟祭祖,後代的品官亦大多建有家廟。家廟祭祀不像太廟祭禮那樣隆重,就是祭祀的次數有時也有限制。如《清史稿·禮志》載,清代規定三品以上官員九*九*藏*書可以四時祭家廟;四至七品,春、秋兩祭;八九品只春季一祭。但是,官僚顯貴的家廟,每逢春秋大祭儀節也十分繁雜。如據《鮑氏宗譜·祭儀》載,清代湖北麻城鮑氏宗族,規定了家廟大祭從序立、就位開始,經過薦毛血、舉號、作樂、迎神、上香、酹酒、讀祝文、進獻等,到禮畢、退班多達93項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