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一章 多元交匯源遠流長——中國農業的起源和發展 第六節 多元交匯 百川納海

第一章 多元交匯源遠流長——中國農業的起源和發展

第六節 多元交匯 百川納海

我國歷史上不同類型的農業文化,可以區分為農耕文化和遊牧文化兩大系統。它們大體以長城為界,在地區上相互分立,在經濟上卻相互依存。兩大農業文化的相互交流和碰撞,是中國古代農業史以至政治史的主要線索之一。在此過程中,農耕文化始終居於主導地位,而牧區對農區存在著較大的經濟上的依賴性。游牧民族雖曾多次入主中原,但結局無一例外地被農耕文化所融合。而隨著土地的墾闢,總的趨勢是農區不斷擴大,牧區不斷縮小。
在農業文化內部,又有北方的旱地農業和南方的水田農業兩種主要類型。其形成以秦嶺、淮河南北自然條件的差異為基礎,其發展則有賴於相互的交流和融會。中唐以前,華北旱地農業長期處於領先地位,這既是因為黃河流域土壤、地形、植被等條件有利於早期的開發,又與這裏地處中原,便於吸收融會各地區https://read.99csw.com各民族先進的農業文化因素有關。事實上,黃河流域的農業是在華夏族先民創造的粟作農業的基礎上,吸收了南方的稻作文化、西部的麥作文化、北方的遊牧文化的某些因素而充實發展起來的。南方水田農業起源甚早,但長時期停留在火耕水耨的階段,至中唐以後,形成自有特色的水田精耕細作技術體系,並終於後來居上,超過北方旱地農業。這既由於這裏的自然條件需要社會經濟條件積累到一定程度才能充分發揮其潛在的優勢,同時也是南北農業文化交流融會的結果。這兩種農業文化的形成、發展,它們彼此的交流及地位的消長,是我國農業史的又一主要線索。
我國歷史上栽培植物和家養動物種類繁多。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本土馴化的。20世紀初,蘇聯著名遺傳學家瓦維洛夫首創栽培植物起源多樣性中心學說,把中國列為世界栽培植物八大起源中心中的第一中心。中國起源的栽培植物多達136種,佔全世界666種主要糧食作物、經濟作物以及蔬菜、果樹的20.4%。以後作物起源學說陸續有所補充發展,而中國作為世界作物起源中心之一的地位始終為研究者所公認。我國又是家養動物的重要起源地。這許多本土起源的栽培植物和家養動物,並非漢族單獨馴化的,而是中國境內各民族的共同創造。各民族在各自自然環境中馴化了不同的動植物,並通過彼此交流,融會到中華農業文化的總體中。我國的栽培植物和家養動物中,又有相當一部分,包括一些很重要的種類,如糧食中的小麥、玉米、高粱、番薯、馬鈴薯,纖維中的棉花,油料中的花生、芝麻等等,是從國外引進的。中國人民不但善於創造自己的文化,而且善於吸收外來文化。以小麥為例,它是原產於西亞冬雨區的越年生作物,並不適應黃河流域冬春雨雪稀缺的自然條件,也不適合南方稻田漬水的環境。人們為了發展這種具有「續絕繼乏」之功,又在複種中處於樞紐地位的作物,在耕作、栽培、育種、收穫、保藏、加工等方面採取了許多特殊措施,創造了一系列有關工具和技術。它從引進到發展為我國第二大糧食作物,成為我國農業體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足足花了3000多年時間,克服了許多困難。它表明,中國人民是有吸收外來文化的胸襟和能力的。在這裏存在著不同於國內地區間與民族間交流的另一種文化交流:一方面,起源於我國的栽培植物和家養動物陸續傳到世界各地,另一方面,又不斷從國外引進栽培植物和家養動物的新種類、新品種,並用傳統技術把它們改造得符合中國的風土條件。正是在這兩種交流中,我國栽培植物和家養動物種類日益豐富,農業文化不斷提高,並對世界農業發展作出貢獻。根據學者的研究,在過去150年中進入西方的糧食、纖維及裝飾作物,大多來自日本,而日本的植物又幾乎全部來自中國。美國一位人類學家安德生(E.N.Anderson)甚至說:「如果不是由於西方農民和食品購買者根深蒂固的保守觀念,我們所輸入的,或許還要多上幾百種。對比之下,中國人(一向被認為是盲目地固守傳統)卻幾乎借取了一切能夠種在自己國土的西方植物。」這使我們想起林則徐的一副對聯,其中有「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話,把它用在這裏倒是很恰當的。read.99csw.comread•99csw•comread.99csw.com九_九_藏_書
上面我們概述了中國古代農業各個階段的主要情況。從中我們可以看到,中國農業並非從單一中心起源而向周圍地區輻射的。中國農業在其發生期即已分佈於廣闊的地域上,黃河流域是一個中心,長江流域也是一個中心,面貌不同,各有千秋,同為中華農業文化的搖籃。事實證明,我國農業是從若干地區同時或先後發生,因自然條件的差異逐步形成不同類型的農業文化(這種不同類型的農業文化又是不同民族集團形成的基礎),並通過相互交流和相互促進,匯合為中華農業文化的洪流。這種現象,貫穿在我國農業起源與發展的全過程中,我們稱之為多元交匯。
除了國內不同地區不同類型農業文化的交流外,還存在與國外農業文化的交流。這在我國動植物的馴化、引種和利用方面表現得十分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