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二章 精耕細作天人相參——中國傳統農業科學技術 第一節 豐富多彩、流傳久遠的古農書

第二章 精耕細作天人相參——中國傳統農業科學技術

從主要方面和發展方向看,我國傳統農業科技的主要特點是精耕細作。它是今人對中國傳統農法精華的一種概括,指的是一個綜合的技術體系,包含了但不局限於精細的土壤耕作。它首先在種植業中形成,在大田和園藝生產中表現尤為突出,但在發展過程中,其基本精神也貫徹于畜牧、蠶桑、養魚、林木等生產領域。這一技術體系,一方面以集約的土地利用方式為基礎,另一方面又以「三才」理論為指導。這三個方面相互聯繫,緊密結合,構成一個完整的體系;這一體系也就是中國古代農學的中心。而中國古代農學思想集中體現在中國古代諸多的農書中,這些農書是我國農學遺產中可以稽查的主要部分,是我們今天研究傳統農業技術和農學思想的主要依據。

第一節 豐富多彩、流傳久遠的古農書

唐宋時代專業性農書大大增多,分科更細,內容更專。比較重要的有唐陸龜蒙的《耒耜經》、陸羽的《茶經》、李石的《司牧安驥集》,宋代秦觀的《蠶書》、贊寧的《筍譜》、陳翥〔zhu 柱〕的《桐譜》、蔡襄的《荔枝譜》、韓彥直的《橘錄》、陳景沂的《全芳備祖》等。還出現一批勸農文和耕織圖,它們以通俗的文字和圖像介紹農業技術,或針對農業生產中的問題,提出解決辦法,具有農業推廣性質,是我國古農學的一種新形式。所有這些,難以一一盡述。下面只著重介紹兩部最重要農書。它們的作者分別是陳旉和王禎。
還有一類農書偏重於理論分析,例如明代馬一龍的《農說》》和清代楊屾〔shen申〕的《知本提綱》,用陰陽五行的理論解釋農業生產,把傳統農學理論進一步系統化,有相當高的水平。不過,它們還停留在以比較抽象的哲理來闡釋農業生產現象,當時仍缺乏顯微鏡一類科學觀察實驗手段,難以深入探索農業生物內部的奧秘,形成建立在科學實驗基礎上的理論,這就不能不妨礙我國農學以後的進一步發展。
下面將分別對我國古代農學體系的主要內容加以介紹。
這一時期農學的發展,首先表現在農書數量的增加。已知農書數量幾乎是前代農書總和的一倍。綜合性農書中重要的有唐末韓鄂的《四時纂要》;南宋的陳旉〔fu 膚〕《農書》;元代司農司編的《農桑輯要》,王禎《農書》,維吾爾族人魯明善寫的《農桑衣食撮要》等。
《農政全書》刊刻於明崇禎十二年(公元1639年)。作者徐光啟(公元1562-1633年)是明末偉大的科學家,他雖曾官至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但仕途坎坷,主要精力放在科學研究上,對天文、數學、農學均有深入read.99csw.com研究,是我國介紹西方自然科學的第一人。農學是他用力最勤、收穫最豐的領域。他青壯年時一面讀書教學,一面參加農業生產,後來又在上海、天津等地進行過廣泛的農學試驗,並收集了大量前代和當世的農業資料,在此基礎上用畢生精力寫成的主要著作《農政全書》,是一部50餘萬字的皇皇巨著。全書分農本、田制、農事(以屯墾為中心)、水利、農器、樹藝(穀物、園藝)、蠶桑、蠶桑廣類(木棉、苧麻等)、種植(經濟作物)、牧養、製造(農副產品加工等)、荒政等十二目,內容比前代農書大為拓寬。它有鑒別地搜羅了歷代農書和農業文獻的精華,補充了屯墾、水利、荒政等前代農書的缺環,總結了宋元以來在棉花、甘薯引種栽培等方面的新鮮經驗,又第一次把「數象之學」應用於農業研究,通過對歷史資料的統計分析和實地觀察,正確地指出了蝗蟲的滋生場所,書中還收錄了反映西方近世科技成果的《泰西水法》,堪稱我國傳統農書中體大思精、內容宏富、繼承與創新相結合的集大成之作。
公元2世紀(東漢末)著名政論家崔寔〔shi石〕所著《四民月令》現今也只有輯佚本。它是農家月令類農書的代表作,反映了黃河流域地主田莊中的各項生產經營活動。
陳旉(公元1076-1154年)生於北宋、南宋之交,居於長江下游地區,曾「躬耕西山」,「種葯治圃」,有豐富的農業生產實踐經驗。他于紹興十九年(公元1149年)寫成的《農書》,是總結江南地區農業生產和經營管理經驗的一本地區性農書。他寫書的態度是不人云亦云,不因襲成論,必經自己實踐檢驗證明切實可靠的才寫下來。因此,該書雖然篇幅不大,範圍較小,但https://read.99csw.com充滿新鮮經驗和新鮮思想,這在《齊民要術》以後的綜合性農書中,幾乎是獨一無二的。其中有對水田耕作栽培技術和各類土地合理利用的精闢論述,標志著南方水田精耕細作技術體系的成熟。它和《齊民要術》可算得是雙星拱照,南北輝映。書中提出「盜天地之時利」和「地力常新壯」等命題,在傳統農學的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4)明清農書創作的繁榮

明清是農書創作繁榮、成果豐盛的時代。流傳至今的明清農書有幾百種之多,占我國農書總數的一多半。這些農書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其中不乏高水平的佳作。這是當時農業生產和農業技術繼續發展的一種反映。在本時期的大型綜合性農書中,最重要的是《農政全書》和《授時通考》。

(3)唐宋元農書的新發展

我國戰國的諸子百家中有農家。農家的來源,一部分是歷代農官,他們負有勸督農業生產、組織修建溝洫等任務,另一部分是與農民有較多聯繫的平民知識分子,他們都積累了不少農業生產知識,並有專著。《漢書·藝文志》收錄了農家著作九種,其中《神農》、《野老》為戰國時作品,都沒有保存下來。但成書于公元前239年的《呂氏春秋》中有《上農》、《任地》、《辯土》、《審時》四篇,《上農》講農業政策,其他三篇講農業技術,這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組農學論文。《任地》等三篇以如何把澇窪鹽鹼地改造為畎畝結構的農田為中心,闡述了土壤耕作、合理密植、中耕除草、掌握農時等技術環節,是先秦時代(主要是戰國以前)農業生產技術的光輝總結。它第一次明確地闡述了農業生產中環境因素、人的因素和農業生物之間的辯證https://read.99csw.com統一關係,是我國精耕細作農學的奠基之作。此外,成書于戰國的《尚書·禹貢》和《管子·地員》篇,是水平頗高的農業地理和土壤學方面的著作。
對兩漢以來黃河流域農業生產技術作了最為系統而精彩的總結的,是公元6世紀(北魏)的《齊民要術》。這本書的作者是北魏人賈思勰〔xie 脅〕,他在寫書的過程中,廣泛收集歷史文獻和農諺中的有關資料,向老農和有經驗的知識分子請教,並以自己的實踐(觀察和試驗)來檢驗前人和今人的經驗和結論。全書寫得嚴謹、質樸、精到、詳明,堪稱後世農書的典範。《齊民要術》內容包括糧食、油料、纖維、染料、飼料、蔬菜、果樹、林木的種植,以及蠶桑、畜牧、養魚和農副產品的加工,以至烹調等。誠如作者所說,它「起自耕農,終於醯〔xi 希〕(醋)醢〔hai 海〕(肉醬),資生之業,靡不畢書」。書中所總結的耕-耙-耮-壓-鋤、種植綠肥、輪作倒茬和選育良種等原則與方法,標志著我國北方旱地精耕細作技術體系的成熟。此後1000多年,我國北方旱作技術的發展始終沒有超越它所指出的方向和範圍。其中許多科學原理至今仍然有效。此書雖以黃河流域農業為主,但篇末記載了100多種有實用價值的熱帶亞熱帶植物,又是最早的南方植物志之一。總之,《齊民要術》是我國最早最完善的綜合性農書,在中國和世界農業史上居重要的地位。西方和東方的學者對《齊民要術》的成就都給予了高度評價,研究的人越來越多。如日本有所謂「賈學」。《齊民要術》已成為世界人民的共同財富。
專業性農書也大量湧現。蠶桑類、畜牧獸醫類專著最多,園藝、花卉、種茶、養魚的農書也不少。有的內容很專門,如記載九*九*藏*書水稻品種的《稻品》,提倡在江南推廣雙季稻的《江南催耕課稻編》,論述新興作物的《煙草譜》、《木棉譜》、《金薯傳習錄》等,種菌、養蜂、放養、柞蠶等都有專書。是人們為解決農業生產新問題,總結新經驗而寫的。還值得提出的是,在人多地少的條件下,人們追求小面積高產,紛紛進行區種法試驗,於是出現不少以「區田」為名講述區田法的農書,近人把它們收進《區種十種》中。人們總結抗災救荒經驗,又撰寫了一批關於蝗蟲防治和救荒植物的專書。以上兩類農書均為前代所無。

(1)古農書的產生

(2)秦漢至南北朝高水平農書的問世

我國不但有悠久的農業歷史,而且產生和保存了豐富的農學典籍。據北京圖書館主編的《中國古農書聯合目錄》統計,在西方近代農學傳入我國以前,我國大小農書共出現634種,保存至今的有300餘種(包括輯佚)。而近年來又發現許多以前所不知道的農書。這些農書可以區分為綜合性農書和專業性農書兩大類。在我國古代農業發展的每個時期,都有一些代表性農書,深刻地反映了當時的農業面貌和農學水平,成為中國古代農學發展各個階段的標誌。
《授時通考》成書乾隆七年(公元1742年),是清政府組織編纂的。全書分天時、土宜、谷種、功作、勸課、蓄聚、農余、蠶桑八門,彙集和保存了豐富的資料,但內容沒有什麼創新。
這一時期的綜合性農書中,地方性小農書顯著增多。最著名的有浙江的《沈氏農書》和《補農書》,四川的《三農記》,山東的《農圃便覽》、《農蠶經》,陝西的《農言著實》,山西的《馬首農言》等,不少是出於經營地主之手的實錄性的經驗總結,反映了各地區農業生產和農業技read•99csw•com術的發展狀況。
秦漢到南北朝最重要的農書有《氾〔fan凡〕勝之書》、《四民月令》和《齊民要術》。
氾勝之是西漢末年人,做過漢成帝的議郎,曾在關中地區指導農業生產,成績卓著。所著農書已佚,僅從其他古書中保存了片斷,收集起來只有3500多字。它提出了「趨時、和土、務糞澤、早鋤、早獲」這一北方旱地耕作栽培的總原則,記載了在小面積土地上深耕細管、集中使用水肥以求高產的區田法,並具體論述了若干種作物的栽培技術。內容豐富。
縱觀我國古代農書,在卷帙浩繁、體裁多樣、內容豐富深刻、流傳廣泛久遠等方面,遠遠超過同時代的西歐。這是我們的祖先給我們也是給全人類留下的寶貴遺產。
王禎(生卒年月不詳)是元朝人,原籍山東東平,在安徽和江西當過縣尹,對南北各地農業生產都比較熟悉,又是一位多才多藝的人。他在14世紀初寫成的《農書》,第一次囊括了北方旱地和南方水田的生產技術,並作了比較,系統全面,源流清晰。尤其是全書約2/3的篇幅用以介紹260種「農器」(主要是農機具,也包括部分農產品加工工具和其他與農業有關的設施),每種農器有圖一幅,文字說明一篇,並配上詩歌,真是圖文並茂,洋洋大觀,實為我國現存最古最全的農器圖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