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七章 張居正改革 第二節 危機四伏明中葉

第七章 張居正改革

第二節 危機四伏明中葉

25歲的張居正以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痛陳時弊,言語鏗鏘。當時權臣嚴嵩當政,並未將張居正的上疏轉呈御覽,而是擱置一邊,不予理睬。
(3)「吏治因循」。官吏考課不嚴,名實不核,賄賂多的官階居高,投機取巧的則依次進用。
明代中期,土地兼并迅速發展,主要是皇帝、勛戚王公、宦官、豪紳地主占田。明朝制度規定,宗室、皇親國戚、功臣都有賜田。但他們還向皇帝請求增加土地來擴大產業,叫作「請乞」。憲宗時,外戚錦衣衛指揮周彧〔yu育〕索要武強、武邑田地600餘頃;翊〔yi意〕聖夫人劉氏申請賜予通州、武清土地300多頃,皇帝都降旨應允。正如戶科給事中李森所說:「名為奏求,實豪奪而已!」(《明史·李森傳》)一些大地主為了高攀勢官,或躲避賦役,乾脆將自己強佔來的土地主動獻給勛戚王公,稱作「投獻」。有權勢的宦官也乘機通過修建寺院大肆侵吞良田。憲宗時,大宦官汪直占田二萬頃,成為大地主。皇帝占田就更為突出。成化年間,北京九-九-藏-書有皇莊五座,到了武宗正德時期,前後不到30年,皇莊已經多達36座。皇帝不僅建皇莊,還放「皇債」,開「皇店」,賣「皇鹽」,設「皇窯」(煤窯),牟取暴利。結果是「私家日富,公室日貧,國匱民窮」(《張太岳文集》卷二六《答應天巡撫宋陽山論均糧足民》)。武宗時,直隸地區人民抵制占田,官府抓了平民魯堂等200餘人,引起了京畿南部百姓的騷動。
這時,北邊的蒙古部落先是瓦剌〔la拉〕,后是韃靼,經常騷擾內地;在東南沿海,倭寇(日本海盜)不時出沒,搶劫商旅,掠奪人口和財產。這種邊患的嚴重形勢,被當時人稱作「南倭北虜」。蒙古騎兵越過長城,進入中原,進行大規模的殺掠,其中兩次兵鋒直指北京城,震動朝野。正統十四年(公元1449年)七月,瓦剌首領也先率領軍隊從赤城、大同、甘州、遼東分四路攻打明朝。宦官王振調動京師三大營(五軍、三千、神機)約50萬大軍,挾持英宗親征。在土木堡(今河北懷來東)https://read.99csw.com,明軍慘敗,英宗被俘,王振死於亂軍之中,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土木之變」。嘉靖二十九年(公元1550年),當時嚴嵩專權,邊事大壞。韃靼首領俺答汗率兵長驅直入,屯兵于安定門外,圍攻北京城。這一年是庚戌年,史稱「庚戌之變」。16世紀中葉,即嘉靖時期,倭寇與中國豪強地主、富商大賈相勾結,活動十分猖獗。當時嚴嵩黨羽趙文華、胡宗憲出任抗倭主將。趙文華只知祭海神,不敢與倭寇交鋒。身為防倭總督的胡宗憲,私下與倭寇交往,人稱「軍門倭主」。直到嘉靖後期,嚴黨一夥垮台,抗倭將領戚繼光、俞大猷〔you尤〕、劉顯等人率軍浴血奮戰,才取得抗倭大捷。
從15世紀中期起,到16世紀中期,是明王朝發展的中葉。自英宗朱祁鎮起,至穆宗朱載垕〔hou后〕止,共七代皇帝。這一時期皇帝多怠於政事,沉溺於聲色之中,常年不臨朝,將大權交予宦官或權臣,政治日趨黑暗,邊防廢弛,社會各種矛盾尖銳,農民起義此起彼伏,衝read•99csw•com擊著明朝的腐朽統治。
(1)「宗室驕恣」。宗室藩王表面求親獻媚主上,實際上奸貪淫|虐,欺凌地方主管官吏,苛剝百姓,為所欲為。
在此時期,本是皇帝家奴的宦官卻成為皇族地主集團的政治代表,而內閣大學士則是官僚地主的政治代表,出現了宦官和權臣輪流執政的局面。從英宗正統至武宗正德年間,主要是以王振、曹吉祥、汪直、劉瑾為首的宦官專權,自世宗嘉靖到神宗萬曆初年,則為夏言、嚴嵩、徐階、高拱、張居正等權臣掌政。當然,權臣也要拉攏宦官。因此,宦官專政是這一階段突出的政治特點。憲宗朱見深寵信大宦官汪直,小宦官阿丑用表演相聲的形式諷刺說:「只知汪太監,而不知有天子。」武宗朱厚照是個荒淫殘暴的皇帝,他寵幸「八虎」之一的宦官劉瑾,權擅天下,為非作歹。當時北京城內外傳說,朝廷有兩個皇帝,一個坐皇帝,一個立皇帝;一個皇帝姓朱,一個皇帝姓劉。世宗朱厚熜〔cong匆〕統治45年,將大權交給嚴嵩。他信奉道教,服道士所煉丹藥,乞求read.99csw.com長生不老。宦官把持朝政,大多數官吏曲意逢迎,徇私舞弊,賄賂成風。大學士焦芳為了討好劉瑾,竟然搬到他的家中辦公。弘治年間,抄了宦官李廣的家,查獲了一個簿子,上面寫著許多文武大臣的名字,饋送黃米白米各千百石。孝宗吃驚地問:「李廣吃多少糧食,接收這麼多的米?」左右侍從說:「這是暗語,黃米是金子,白米是銀子。」嚴嵩父子獲罪后,從他家中抄出黃金30萬兩,白銀200萬兩,珍寶器物無數。明代吏治的窳〔yu羽〕敗,可窺一斑。
(4)「邊備未修」。防禦工作平時做得不完備,不能防止寇虜侵擾。
那麼,如何根治這種「臃腫痿痹」之病呢?張居正指出,必須使「血氣升降而流通」。建議世宗廣開納諫之門,親近輔弼大員,君臣之間無所隔閡,按照五個問題分職定責,人人發揮所長,積弊便可以除掉。
張居正登上政治舞台時,整個局勢可謂內外交困,國家財政匱乏,入不敷出;政府官吏冗濫,辦事效率低下;武備廢弛,邊塞烽火終年不熄。張居正對社會的弊端早有覺察。嘉靖九_九_藏_書二十八年(公元1549年),他就給朝廷上了一道《論時政疏》,闡述了朝廷的五大積弊:
(5)「財用大匱」。朝廷費用超過國初的10倍,官僚的供給,每年耗資巨萬,國家財政錢糧虧空。
(2)「庶官瘝〔guan官〕曠」。國家不重視培養人才,使用時又不信任,稍有議論,就罷職驅逐。「輪資逐格」,職務曠廢的現象嚴重。
由於土地兼并的擴大,租稅徭役的加重,更多的農民被迫離開家園,成了饑饉逃亡的流民。「民亡且亂」,導致了農民起義的爆發,規模不斷擴大,蔓延七八個省。正統十二年(公元1447年),葉宗留率領流民礦工在浙、閩、贛邊區首先揭竿而起。次年,福建沙縣鄧茂七領導了佃農抗租鬥爭。天順八年(公元1464年),劉通率領流民在鄖陽(今湖北鄖縣)山區起義。成化六年(公元1470年),李原又在這裏起義,自號「太平王」,歸附的流民近百萬。正德五年至七年(公元1510—1512年),在北京西南的霸州、文安又爆發了影響較大的劉六、劉七起義,直接對京城構成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