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六十五、味蕾上的蕪湖

六十五、味蕾上的蕪湖

外地的朋友都知道,到了蕪湖不能不吃鴨子。蕪湖的鴨子肥美鮮香,風味吃法亦殊多。白油板鴨、「馬義興」板鴨、琵琶鴨、蝴蝶鴨無不極具特色。如「桂花鹽水鴨」,以每年桂花開放時製作最佳。將煮熟的鴨浸入滷汁中,保持皮色玉白油潤,肉層豐|滿清晰,質地細嫩緊密,食時改成條塊裝盤,澆上滷汁,淋上麻油,入口肥而不膩,具有香、酥、嫩的特點。「掛爐烤鴨」又叫「吊爐烤鴨」,是選用本地出產的三斤左右的肥嫩麻鴨,經掏膛、燙皮、上糖、掛爐等多道工序製成。烤製成的熟鴨表皮紅潤油亮,肉間脂肪滲透到肌肉纖維中,吃起來脆嫩爽口,香氣襲人。還有「九*九*藏*書馬義興」的風味腌臘製品「鴨腳包」亦頗值一提。鴨腳包,是以鴨腳為主料,將其蹼骨砸碎,用肥膘肉做芯,夾上鴨肝,用鴨腸捆紮鴨掌包纏而成。
蕪湖本地餐飲體現的是沿江菜系的特色,以烹調河鮮、家禽見長,講究刀工,注重形、色,善用糖調味。最負盛名的老字號有耿福興、同慶樓、四季春、馬義興等。特別是一些徽菜館,原料多由菇類、豆製品、野菜、魚、家禽組成,新鮮活嫩,重色、油、火工,擅長燒、燉,講究食補養身。還有烹飪風格形成於市井小巷的土菜,如薺菜丸子、千張蒸鹹肉,是融鄉情、鄉風和鄉音為一體的典範。
https://read•99csw•com說到蕪湖小吃,那真是百般滋味,萬種風情,色、香、味樣樣考究,無論哪個季節你來這裏都會有一份驚喜。早春二月,在油鍋里炸得焦黃的春卷,芹菜肉絲餡、豆沙餡以及鴨血豆腐餡,叫你不知選哪個好;夏季里有瑩白的刨涼粉,賣涼粉的用一個銅質的小粉刨子,在白如積雪、滑如煉脂的涼粉砣子上面輕刮幾周,漏勺里便湧出些麵條細的白粉條,裝碗入盤,澆上醬油、米醋、麻油、水辣椒、大蒜汁、蝦米湯等,看一眼心底就起了絲絲清涼;秋天有銅鍋煮出的深紫色藕稀飯,還有解饞又潤燥的老鴨湯,裝在白瓷碗里是一隻豐腴的鴨腿,下面墊九九藏書著粉絲和數莖水靈的綠菜;冬天里花樣更多了,雞蛋餅、牛肉麵、薄皮小餛飩、鍋貼配鴨血湯,還有爽滑醇甜的赤豆糊……最有情致的,當然還是坐在寒夜的街巷哪個避風處,對著一碗酒釀元宵,起勁地吸溜著,一股酡顏的溫熱,分別在心底和臉頰上縈開。
蕪湖是濱江城市,襟南帶北,自古以風味美食聞名,「魚米之鄉」的豐饒與溫潤最能顯見於口腹之道。「風消檣碇網初下,雨罷魚薪市未收。」歷史上,城內東門就有水氣氤氳的魚市街、河豚巷、螺螄巷,城南長虹門外有乾魚巷。極負盛名的「蕪湖三鮮」,即盛產於蕪湖段江面的刀魚、鰣魚、螃蟹。民間流傳:「清明掛刀,九*九*藏*書端午品鰣魚,金菊飄香螃蟹磯。」雖當今由於生態環境變化,「三鮮」中前兩鮮已瀕臨絕跡,但蕪湖的魚鱉蝦蟹等水產品仍是極其充沛,不說那些名目繁多的煎、煨、炸、燉、糖醋、溜絲、清蒸魚之烹調口味,單是傳統美食蟹黃包子、蝦子面,一提到名字就讓人食慾大動,幾不自持。
小吃不是正餐,光顧小吃,講究的是一份閑適和從容。在水軟風輕的江城,這裏的小吃已經形成了獨特的風格和神韻。早在二十世紀初期,蕪湖「同慶樓」「四季春」「一品軒」等大餐館供應的蟹黃湯包就享極盛名。成為商家大戶洽談生意,招待親朋的必備名點。蟹黃湯包具有面細潔白,皮薄餡大,湯九*九*藏*書多肉嫩,油黃味鮮的風味特色。蒸熟的包子呈半透明狀,用筷子夾起晃動時,裏面的湯汁隱約可見。吃時先咬開一個小口子,再慢慢吸出湯汁,蟹肉滋味美醇,配上香醋、薑絲食用,真是美不可言!而有著近九十年歷史的「耿福興蝦子面」,更是蕪湖著名小吃佳品。蝦子面採取寬湯窄面之法,將麵條煮沸后略加冷水煮養片刻,撈起兌入有蝦子、豬油、蔥花、醬油等作料的膏湯,入口鮮美無比。耿福興招牌下,還有名頭很響的酥燒餅。過去,途經蕪湖港旅客趁短暫的船停靠碼頭,也要上岸購買帶回家。酥燒餅分製作皮面、酥面、心餡多種程序,以三分之二皮面包裹三分之一酥面,熏烤到位,入口即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