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一幕 辛亥年,武昌的那點事 還有一場未遂的武昌起義

第一幕 辛亥年,武昌的那點事

辛亥年,武昌發生的那些事,是一場意外,意外里的意外。這場意外,毀了一個王朝,像扳道岔一樣,把古老的中國,扳到了另一個軌道上。

還有一場未遂的武昌起義

事情是這樣的,據當時的報道,湖北新軍炮隊第八標三營,有一些老兵服役期滿,遵命退伍。由於這些老兵資格老,人緣好,所以,大家給他們擺酒送行。9月24日這天夜裡,目兵汪錫九等正在和昔日的同僚飲酒,一些丘八,喝到興處,未免大呼小叫,出言不遜,讓長官聽了不爽(也有一種說法,是說喝酒是為了汪錫九等人請假離營)。該隊的排長劉步雲一向跟汪錫九等人不睦,上前干涉(幾乎跟10月10日工程營發生的事一樣,出來干涉的也是一個排長)。退伍老兵一向比較橫,從來如此。以前聽人管也就罷了,現在馬上就要離開軍隊,還要受這個氣,怎麼可能忍?加上這些人原本就跟革命黨有聯繫,就更加難以克制。於是雙方由爭吵變成打鬥。眾兵士起而打開軍械房,取出馬槍十幾桿,向軍官室轟擊,但是,槍里的子彈,都是有葯無子的訓練彈,傷不了人。這些人一不做二不休,拖出快炮三尊,準備大幹。但由於新軍的炮與炮彈是分開的,有炮無彈,他們又去搶彈藥庫,九*九*藏*書急切之間,砸不開庫門。後來工程營的起義,槍一響,全營響應。但是,南湖炮隊的舉動,卻沒有招來別人跟著動。響應者沒來,鎮壓的馬隊倒來了,起事的士兵,只好棄炮而逃。馬隊追及,汪錫九跟他們說,大家都是兄弟,相煎何急?馬隊士兵也就退了。
俗話說,形勢比人強。俗話說的這個形勢,就是我說的情勢。這個情勢,事實上是清朝的湖北總督瑞澂和革命黨人一起造出來的。10月9日這天,革命黨人在漢口俄租界寶善里的據點試驗炸彈,不慎爆炸,據點暴露。張皇沒出息的革命黨人,把所有的名冊、文告、旗幟甚至武器和資金都丟給了清吏,導致瑞澂全城大搜捕,多個據點被破獲,二十多人被捕,剩下的革命黨領袖紛紛逃走。彭楚藩、劉堯澂和楊洪勝犧牲,三人的人頭,被示威性地掛在了城頭。瑞澂和張彪將要按圖索驥的流言,傳遍了整個軍營。這就是工程營發難的情勢,有了這個情勢,起義才會一呼百應。
從這個角度看,如果https://read•99csw•com10月9日漢口租界沒有發生事故,起義按革命黨部署的計劃進行,革命還真的未必能成功。因為這樣按計劃進行的起義,動員的力度明顯不夠。起義的信炮打響,有多少人響應,還真不好說。武昌起義成功之後,作為原來的革命領袖之一的劉公說,當初他們動員新軍士兵,好多人雖然有心革命,但一旦落實到具體行動,就會猶豫。因此他們甚至想過用炸彈來威脅這些士兵,如果不參加,就會被炸死。為了印證這一點,此前已經有了一個現成的例子,如果9月24日夜裡,大家都有心造反,南湖炮隊的槍聲一響,一哄而起,一樣能夠成功。而後來同樣是南湖炮隊,卻大部響應了起義,炮兵的加入,對攻下總督府,起了決定性的作用。有心栽花花不成,無意插柳柳成蔭。自古歪打正著的事,不絕於書。武昌起義,也許就是這樣一個無心之作。
事鬧出來之後,革命黨曾經一度想提前發動。但考慮到準備不足,而且事起突然,有點像是老兵使酒鬧事,瑞澂read.99csw.com和張彪昏聵膽小,未必會真的深究。所以,只是安排兩個領頭的士兵逃走,沒有進一步的動作。果然,瑞澂和張彪得到消息之後,寧肯相信事發偶然,不過是退伍老兵酗酒鬧事,遂開除了幾個人的軍籍,息事寧人。
我們知道,任何一種造反或者起義,都需要有動員。動員的力度越大,成功的把握才越大。但是最好的動員,莫過於形成一種人人自危的恐怖氣氛。有了這樣的氣氛,每個人都感到威脅了,作亂的幾率才高,打仗才有士氣。這就是為什麼歷史上的造反起事,發動者往往需要製造謠言的緣故。10月10日的工程營起義前夕,人人自危的氣氛,第一來自革命黨失手,第二來自瑞澂的處置失當,而兩者奇妙地構成了完整的邏輯線條,不由人不信。事實上,瑞澂和他的幕僚,還真的考慮過按圖索驥,按黨人名冊搜捕,所以,流言不為無因。在地方爭路權的紛爭一起,革命黨人頻繁活動,整個局勢風雨飄搖的情況下,人心原本就不穩。流言一起,又沒有有力的措施安撫,人心就瓦read.99csw.com解了。在工程營發難前夕,據報道,張彪已經布置各營管帶,凡營中喜閱新書報、言大氣昂及剪辮之兵,一律開除,派人押送回原籍。並且嚴禁各營隊之間士兵來往,不許士兵五人以上聚談。雖未及實行,但卻平添了緊張氣氛,讓士兵從軍官們嚴峻的表情和鬼祟的行動中,「印證」了按圖索驥的真實性。事實上,新軍固然有不少革命黨,但沒有想象那麼多,至少,軍官中的革命黨相當少,只要響應者不足夠多,是可以彈壓的。可是按圖索驥的流言一起,不僅新軍中所有沒有逃走革命黨人感覺到了死亡的威脅,那些跟革命黨人有過交往的人,也人心惶惶,革命黨的花名冊是他們自己造的,誰知道那名冊里到底有誰呢?不動也是死,動一動,說不定還會有活路。按一個革命黨人的說法就是,「起義亦死,不起亦死,等是死耳,與其為瓮中之鱉,毋寧鋌而走險。」這是一個兵法上「置於死地而後生」的局面,是一個典型的陳勝吳廣起義的情勢,歷史告訴我們,這樣的局面,士卒很有戰鬥力。然而,即使這樣,還https://read.99csw.com有差不多一半的新軍沒有動。事實上,凡是革命黨人活動多一點的部隊,就都「叛變」了,革命黨人活動較少的部隊,士兵不那麼擔心受到牽連的,就沒有響應。只是,他們也沒有心思去鎮壓起義的同類,一旦總督走了,兵就散了。
1911年10月10日夜裡武昌新軍工程營發生的起義,之所以發生,雖然此前有革命黨的某些安排,但事到臨頭,實際上只是士兵的自發行為。革命,帶有很大的偶然性。但是這樣的偶然性,最終能夠成事,其實也是偶然。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在此前的9月24日夜裡,武昌新軍駐紮在南湖的炮隊,也發生了一次士兵自發的偶然性起義,但是,槍響了,並沒有像後來10月10日一樣,引起普遍的響應,因而悄然流產。
南湖炮隊的事,跟工程營發難,僅僅相距十五天。若論革命形勢,其實沒有什麼兩樣。兩者也都沒有革命黨的有意布置和領導,都是自己發難,也都開了槍。後者群起響應,而前者,大家都做壁上觀,頂多跟著喊幾嗓子起起鬨。兩個事件所差的,只有一個東西,那就是情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