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四幕 末世貴胄:王帽子底下的人 辛亥福州旗營的「似抵抗」

第四幕 末世貴胄:王帽子底下的人

辛亥福州旗營的「似抵抗」

但是,這群閑人,在辛亥革命的時候,有了大麻煩。革命黨人的革命,在當初就是排滿。宣傳的時候,殺氣騰騰,似乎恨不得食滿肉,寢滿皮,報揚州十日,嘉定三屠之仇。革命到來,市面風傳,革命黨白盔白甲,替崇禎皇帝戴孝,要殺光所有的滿人。所以,八旗駐防之地,尤其是那些位於城市之中的滿城,沒法不恐慌。總不能讓人家像殺雞似的給殺了吧?所以,要抵抗。於是,架槍、拉炮,上崗。有的還加緊訓練,充實軍官。可惜,八旗老爺兵,已經做閑人做了二百多年,急來抱佛腳,再怎麼急,也沒有用。好在,即使革命黨,其實對滿人沒那麼大仇恨,宣傳只是宣傳而已。只要滿人不抵抗,幾乎沒有起義者喜歡殺人的。然而,在那個風聲鶴唳的當口,雙方都不大摸底。雖然多數滿城裡的旗兵,比如杭州、廣州、南京都沒有抵抗,滿人大抵無恙九-九-藏-書。也有城市如西安,裏面的滿城發生了真正的抵抗,當然,旗人死傷也比較多。還有的地方,比如福州,駐防的將軍死活要打,似乎也真的打了,但卻只是雙方放了些空炮,人基本沒死的。只有一個將軍,因為頭腦頑固,當時「鬥志」過於堅強,在旗人投降之後,丟了性命。這種抵抗,其實只能算「似抵抗」。
當日唯一激烈的交火,發生在城外山上的一座寺廟裡。守在裏面的旗兵,在寺院牆上挖了很多槍眼,聞聽起義軍來攻,人影還沒見著,就拚命放槍,而起義軍也不進攻,跟旗兵一樣,只是往寺院打槍。雙方都沒有經過戰陣,都不敢來真的,只管霹靂啪啦地放槍,一個人都沒傷到,子彈打光了,旗兵只好投降。顯然,這部分旗兵比起他們的同事來,要勇敢得多,那些人炮一響,就都換上便衣開溜了。一場戰鬥,在起義九九藏書軍方面沒有什麼損失,旗營也沒什麼損失,大家都沒怎麼死人,只是浪費了好些槍彈。福州的革命黨人,很講文明,凡是放下武器的旗兵,一律不殺,交了槍,還發給一元大洋,見著若干沒辮子的,給三塊。應付來不及走的旗人,還專門成立了旗民生計籌備處,給他們發糧米。這麼一來,那些提前開溜的人,再次溜回來找飯吃了。畢竟,福建里北方有點距離,外面兵荒馬亂,還不如在原地待著。
八旗駐防制度,是清朝入主中原之後,確立的用以監視漢人,控制四方的祖制。雖然說,這個制度連同駐防在外的八旗兵,早就看不住天下了,但是,一直到清王朝咽下最後一口氣,這個制度依舊維持著。其間,進行過多次改革,力圖讓駐防八旗重振雄風,花大價錢買來洋槍洋炮,外聘洋教練加以訓練,但大抵一點用都沒有。變成統治群體之後,https://read•99csw.com八旗無論貴賤貧富,都成了閑人外加廢人。
福州的將軍名叫朴壽,系滿人鑲黃旗人,科舉正途出身,光緒三十三年(1907)坐的這個位置,一直等到革命發生。朴壽《清史稿》有傳,關於這場抵抗,《清史稿》說的頗為慘烈:「宣統三年,省城民軍起,(朴壽)率防軍與搏,火器猛利,民軍幾不支。然民軍雖被創,輒隨時募集,防軍以猛斗故,傷亡多,卒敗潰。朴壽被執,受挫辱,不屈,遂肢解之,棄屍山下,其死狀為最烈雲。」當然,這位旗人將軍,的確很頑固,也很認真。大概算是外地駐防八旗將軍中,唯一一個有心有點作為的。據說待屬下旗人相當厚道,辛亥年黃花崗起義之後,整個南方的官場風聲鶴唳,福州官府,也迭次接到暗殺的恐嚇信,他出行的時候,突然一聲槍響,把他嚇得魂都要掉了,以為暗殺團來了,好容易https://read.99csw.com驚魂甫定,發現原來是自己的衛兵走火,一怒之下,下令杖責這個冒失鬼,令剛下,轉念覺得不妥,不應這樣得罪人,馬上又取消,保下了那冒失衛兵的屁股。武昌起義一爆發,他就開始整頓旗營,充實軍官,加強訓練。凡十三歲以上的男子,人手洋槍一支,子彈三百發,婦女發小刀一柄,發誓跟漢人決戰。可惜,將軍的勵精圖治稍微晚了點,福州的旗營,跟其他旗營一樣,缺員太多,即使全數上崗,也多為老弱病殘,扛不動槍,能扛起的,也不會用。滿城之外起義的新軍大炮一響,這邊就不戰自潰,連將軍衙門都空無一人了,白瞎了將軍的報國之志。其實,新軍那邊,炮也放的亂七八糟,漫無目的。但是旗人怕炮,從來如此,炮一響,人就沒了。不一會兒,旗營的白旗就掛出來了。在開戰之初還豪氣滿滿的將軍,這會兒也沒電了,躺在椅子上,一言不發,任九_九_藏_書憑部下繳械投降。據當日在場的旗兵回憶,投降的白旗上,還寫了四個大字「願繳軍械」,這四個字,就是副都統明玉的兒媳婦親手寫的。再過一會兒,起義軍派人進來,帶走了朴壽,殺了他,副都統卻被放了回來。肢解是沒有的,但是朴壽的腦袋肯定是掉了。放回來的時候,人已經裝在棺材里了,並沒有棄屍山下。
革命黨在跟立憲派爭論的時候,往往強調破壞,鼓吹大亂。但是,一來革命其實是革命黨和立憲黨人聯合發動的,二來即使革命黨人,除了少數出身會黨、土匪的人,大抵是讀書人,還未脫舊日紳士的風範,其實從心裏也不樂意破壞。所以,盡量減少殺戮,成為多數起義者的共識。革命尚未成功,革命的旗幟就從排滿,變成了「五族共和」,滿人也混在裏面,咸與維新了。其實,如果各地駐防八旗早知道是這麼回事,連少數的抵抗也不會發生,革命的過程,會更加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