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五幕 誰在革命,怎樣革命 奉天:一次會議葬送了的獨立

第五幕 誰在革命,怎樣革命

奉天:一次會議葬送了的獨立

但是,奉天這個地方的士紳跟其他地方不一樣,因為這個地方土匪多,地方半獨立的武裝多。士紳們一方面派系紛紜,彼此面和心不和,一方面有些士紳跟地方武裝甚至土匪鬍子關係密切,潛勢力驚人,當時奉天諮議局的副議長袁金鎧就是這樣一位。雖然在名望資歷上他矮吳景濂一頭,但是,他跟由鬍子招安的巡撫營統領張作霖是把兄弟,過從甚密,實際上能量很大。其實,像袁金鎧這樣的土士紳,張作霖這樣的鬍子兵頭,對於革命還是保皇本無定見。但是,千不該,萬不該,革命黨和立憲派合謀獨立組成新政府的時候,居然忘掉了袁金鎧,沒給這個地方實力派人士留個位置。這樣一來,沒立場的袁金鎧有了立場,他力勸趙爾巽別走,並大力引薦了張作霖。張作霖當時因為前去撲滅內蒙部落造反,此時不在奉天。此時的張作霖,擔任奉天前路巡防營的統領,擁兵十五個營,差不多有五千多人馬。接到九-九-藏-書趙爾巽的命令和把兄袁金鎧的密信后,他一點都沒猶豫,晝夜兼程帶兵趕回省城,悄然做好了布置。這時,當年的鬍子張作霖也有了立場,他要保大帥(晚清習慣稱總督為大帥),同時保大清了。
辛亥革命期間,東北這個地方,雖然是滿人的龍興之地,但反清的勢力卻相當強大。不僅革命黨人在此多年深耕,在學界頗有市場,在地方聯庄會也有勢力,甚至跟一些山裡的綠林好漢也多有聯絡。加上北洋第六鎮和發祥于東北的第二十鎮和第二混成協,在革命前夕,其統兵官吳祿貞、張紹曾和藍天蔚都是革命黨人。深受總督趙爾巽信任的總督府軍事參贊張榕,也是一個秘密革命黨。奉天諮議局議長吳景濂本是立憲請願的積極分子,對清廷的假立憲真抓權也由失望導致怨憤。雖然吳祿貞和張紹曾陸續進關,但以當時情勢,靠剩下的勢力策動東北的獨立,當不成問題。事實上,當藍天蔚和吳read.99csw.com景濂、張榕他們在北大營開會商議獨立的消息,由一個營長告了密,東三省總督趙爾巽都準備走路了。據奉天海關的報告,趙爾巽是要出關回北京的。
登上政治舞台的張作霖,一不做二不休,居然接二連三地發表通電,要求南下勤王,撲滅革命黨。儘管只是做做樣子,但畢竟讓國人知道了,東北這地方,還有一個軍人,名叫張作霖。
原來的主角走了之後,會議依舊進行,東三省的保安會成立了,趙爾巽是會長,袁金鎧和原第二十鎮留下的一個標的標統伍祥禎做了副會長。張作霖主掌保安會的軍事部。隨後,原來要逼趙爾巽進關的吳景濂和藍天蔚都逃進了關,堅持不肯走路的張榕,被張作霖指使士兵暗殺。至此,東北的革命,就這樣稀里糊塗地夭折了。
但是,反清勢力這邊,卻毫無覺察,按預定部署,在1911年11月11日,以成立保安會的名義,邀趙爾巽到諮議局開會,九-九-藏-書決定在會上宣布和平光復(很多地方都先宣布保安,保境安民,等於是半獨立,然後再獨立)。會議由吳景濂主持,參加者不僅有當地士紳,還有好些學生。藍天蔚在開會之前,命令自己的部隊離開北大營進城,但卻遲遲不見動靜。會議一開始,趙爾巽的講話就被革命黨人打斷,但是這時,張作霖跳到了台上,拔出手槍狠狠地拍在桌子上,大聲叫道:「我張某身為軍人,只知聽命保護趙大帥,有不服的,我張某雖好交朋友,但我這支手槍它可不交朋友!」這時候人們發現,諮議局前後,都布滿了張作霖的人,第二混成協的士兵,連個影都沒有。當時,藍天蔚穿了一身和服,也沒帶什麼人。此情此景,只能一言不發。吳景濂見勢不好,溜了。藍天蔚的參謀告訴他,北京政府已經有命令,撤了他的職,由一個標統替代。他明白,自己已經被算計了,他的部隊不聽他的了,也只好悄悄走人。張作霖也不想開殺九_九_藏_書戒,為趙爾巽殺人,睜眼閉眼都讓他們走了。
整個事件,最大的贏家,是張作霖。袁世凱之後,中國的軍閥像點樣的,大多為前北洋軍和新軍演變而來的,只有三個是巡防營出身,一個是張勳,這是北洋的支系,一向跟袁世凱關係密切。另外兩個,一個是廣西的陸榮廷,一個就是東北的張作霖。前者是西南軍閥的翹楚,後者則歸順了北洋系,被視為北洋直皖奉三大派系之一,但說起來,從來就沒跟北洋系扯上過半點關係,連遠方表親都算不上。一般來說,巡防營是落伍的軍隊,很難成氣候。但是,南陸和北張,卻是土匪出身,能征善戰。在那個年月,打仗打得多的軍隊,戰鬥力就強,兩人招安之後,都被用來剿滅那些不肯招安的同道,所以,自然比其他的巡防營,包括新軍仗都打得多。加上土匪原本就槍法好,單兵作戰能力強,凝聚力也強。所以,無論廣西還是東北,土匪出身的陸榮廷和張作霖,還真就不怕新https://read.99csw.com軍。當時即使第二混成協還聽命與藍天蔚,雙方交戰,鹿死誰手,還真不好說。只是陸榮廷同意參与光復,而張作霖則參与了反動。不管怎樣,有了這個契機,南在廣西,北在奉天,兩個前土匪頭子都因為辛亥革命,成了當地的軍事首領,開始了日後稱霸一方的事業。兩個都是梟雄,大字不識幾個,但都絕頂聰明。比較起來,張作霖比陸榮廷做得更大,依靠東北這塊寶地,發展很快,北洋時期最後階段,甚至主掌了北京政府。而張作霖的機會,在很大程度上,實際上是辛亥革命給的。因為準備起義的一方,過於大意,做事不周,居然全然沒有考慮給袁金鎧和張作霖留個位置。同時,號稱士官三傑之一的藍天蔚,又過於粗疏,過於相信自己的人格魅力,並沒掌控住部隊,卻自信滿滿。事起倉皇,才發現眾叛親離,能保住小命,也就不錯了。原本並無主意,無主張,也沒做好準備的張作霖,抓住了一個天上掉下來的機會,一舉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