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八幕 筆杆子和槍杆子 招兵要招讀書郎

第八幕 筆杆子和槍杆子

招兵要招讀書郎

新軍愛招讀書郎,貧寒的讀書人,也把投新軍當成一種出路,至少是比在鄉下教書更好的出路。所以,但凡腦子活泛點的,紛紛投新軍。另一位湖北新軍士兵陳孝芬回憶說,1905年他在黃陂應募入伍時,同去的九十六人中,就有十二個廩生,二十四個秀才。其他人,由於要考作文,也必然通文墨。在南京第九鎮做小軍官的何遂回憶說,他所在的連隊,一百二十六個人,有一個舉人,六個秀才,二十七個學堂的學生。也就是說,有些已經進了學堂的讀書人,因為各種原因,沒有出路,也投了新軍。當時張之洞在湖北辦新軍的時候,還在軍中興辦隨營學校,鼓勵士兵邊訓練邊上學。有的士兵,當了兵,還投考營外學堂的校外生。總的來說,在新軍里,讀書讀報的氛圍相當濃,營房裡設有閱覽室。不僅如此,在軍營里,凡是讀書讀得比較好的士兵,長官也高看一眼。前面提到的胡祖舜,在做伍長的時候,一次喝多了酒,頭腦一發熱,到理髮店,就把自己的辮子給剪了。在當時,九_九_藏_書屬於犯禁的行為,清末雖然規矩已經鬆了,但按規矩還是要受懲罰的。當他酒醒了之後,作為補救,連忙寫了一篇文章,從衛生的角度,從妨礙軍人操作的角度,大談了一通剪辮子的益處,然後呈交長官,同時交給報社發表。見報之後,他居然平安無事,沒有人找他麻煩。畢竟,在那時衛生觀念,是個絕對合乎進步的大道理。幾天之後,又有一個沒什麼文化的士兵,也剪了辮子,長官大怒,傳令站隊,叫剪辮者出列,大加責罰。剪辮者不服,說伍長怎麼可以剪?長官喝道:人家剪辨子有理由,有意義,報紙上還稱讚,你剪有什麼道理?於是拉下去打了若干軍棍。其實,沒文化的士兵,剪辮子的道理,跟有文化的是一樣的。
清朝新政的軍事改革,有個編練三十六鎮新軍的規劃。此番進行的軍事改革,跟當初曾國藩練湘軍一樣,也是另起爐灶,制度、建制、人員,全都重新來過,跟原有的軍隊一點關係也沒有。當初曾國藩練湘軍的時候,不肯以綠營打底,擔九九藏書心的就是舊軍積習太重,以至於求新不成,反成累贅。同樣,新政的新軍編練,也是擔心新軍沾染舊軍習氣,所以,必須重打鼓,另開張。
其實,在各省編練新軍之前,已經有了北洋軍現成的經驗。袁世凱的新建陸軍,固然也跟湘淮軍當初成軍一樣,招收樸實的農家子弟當兵,但卻也吸取了淮軍練洋操的經驗教訓,不再練兵不練官,而是官兵齊練,練官當先,開辦一系列北洋軍官學堂,專門培養軍官。南方各省編練新軍,似乎立意要比北洋軍更一步,招收士兵,讀書人優先。
運動新軍,是一些有見識的革命黨人的主張。他們中有資格當官的人,就進去做軍官,沒資格做軍官的,就去做士兵。湖北新軍裏面,革命黨人做軍官的,自藍天蔚離開之後,就沒多少了,但做士兵的卻特別多。這跟湖北新軍是張之洞創辦,特彆強調新軍的文化素質有關。軍隊里講究讀書,讀書的氛圍自然就濃,很多人結成各種讀書研究的團體,遍地都是。幾個革命黨著名的團體,文學社,九-九-藏-書日知會,科學補習所,都是這種名目。長官見了,也不說什麼。革命黨人居中煽惑,弄些禁書來看,「嘉定三屠」,「揚州十日」,還有《猛回頭》、《革命軍》,甚至有通過特別渠道進來的《民報》。其實,立憲派的東西,梁啟超的文字,他們也看。集體生活的讀書人,儘管在軍營里,性質其實很像學生。所以,學堂里流行的,軍營里也一樣流行。大家都喜歡嘗禁果,敢冒險。如果朝廷表現尚可,也不會有太大的事,但是一旦表現不好,遭致報紙的一致抨擊,那麼,士兵們就很容易傾向革命,而且在非常時期,趨於行動。但是,需要說明的是,當時新軍里的讀書學習的團體,並非都是主張革命的,事實上,更多的其實不革命,贊同立憲派主張的士兵也不少,但是,主張革命的士兵的出現,卻像被當道想象成了洪水猛獸。據報道,在武昌起義前夕,第八鎮統制張彪甚至要把軍中所有喜讀新書報的士兵,悉數開除。
新軍的軍餉高,待遇優厚,一個正兵一月四兩二錢銀子,摺read.99csw.com合洋錢八元左右,自己的吃穿還不算在內。這些錢,養五六口之家都夠了。辦新軍的當口,科舉也廢了。鄉村的讀書人要想出息,首先選擇是上學堂,但上學堂不能掙錢,還要花錢,家裡沒點底撐不住。干別的,當時產業不盛,城市化的程度也不高,可選擇的機會不多,而新軍跟現代化聯繫密切,有跟時代進步相匹配的正當性。當新軍,在人們眼裡,不再是過去的糧子,好人不當的兵,所以,很受歡迎。在張之洞,甚至立意要把新軍變成另一種科舉。所以,大批的鄉村讀書人,都湧進了新軍。有的南方新軍甚至非識文斷字者不招,招兵的時候,居然還要出題作文,現場考試,文字過關,才能錄取。一位名叫胡祖舜的湖北新軍士兵,說他入伍時,考題是「有勇知方論」。考題不出自四書五經,但卻也是當時提倡習武精神的一種說法。一直在跟報社做兼職記者的他,當場寫了三百字,才過了關。新軍里沒有文化的兵,都是老兵,較早時候招的,新招的兵,都是讀書郎。
明清兩朝,實https://read.99csw.com行的是世兵制,不管綠營八旗還是後來的勇營,都是世襲為兵,軍人形成自己的小社會。這樣的制度,使得軍人跟社會相隔絕,為正常社會所看不起,反過來,軍人也對社會懷有敵意,甚至自暴自棄。這種好人不當兵的社會氛圍,顯然無法學習西方,弘揚習武精神,確立西式的軍人榮譽感,提高軍人的社會地位。所以,把讀書人引進新軍,改變傳統軍中格局和氛圍,是必須的。同時,實現軍隊現代化,確立軍人的榮譽感,也非引進讀書人不可。一句話,就是讓新式軍人變成在社會上有地位的人。但是,這樣做的結果,也難免引發了新軍的忠誠問題,讀書人越是多,越愛讀書,忠誠問題就越嚴重。其實,所謂忠誠問題的嚴重,是跟清政府的作為密切相關的。沒有人天生喜歡反叛,反叛的發生,是跟世間的不平相關的。事實上,清政府做得不好,忠誠問題才能成為一個問題。民國以後,軍隊招兵越來越濫,士兵地位再次下降,把先前提高軍人地位,用讀書人當兵的嘗試廢掉。中國的軍事現代化,又走進了岔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