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七章 亂世英雄 一、白面書生奮義旗

第七章 亂世英雄

中國自古就有「亂世出英雄」一說。春秋戰國是中國歷史上群雄逐鹿的大戰亂時期,出現了一大批諸如孔子、老子、墨子這樣的偉大聖哲,也出現了一大批諸如商鞅、孫武這樣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是中國歷史上人才輩出的時期。

一、白面書生奮義旗

至德二年(757年),顏真卿泣涕訴堂兄顏杲卿事迹于肅宗李亨,並轉訴太上皇玄宗,當年王承業冒功一事才真相大白。不過這個時候,王承業已因其他事被罪而死,張通幽因此被杖殺。肅宗為表彰顏杲卿,追封顏杲卿為太子太保,其妻為清河夫人。
顏杲卿被殺后,史思明、蔡希德等叛將又陸續攻下了響應顏杲卿的各郡縣,河北形勢再次面臨危急。玄宗一面令顏真卿率部堅守平原,一面調朔方節度使郭子儀向洛陽進軍。郭子儀一路攻下了雲中、馬邑,打開了井陘關,矛頭直指洛陽。
河北的一些百姓受盡安祿山叛軍擄掠的痛苦,聽到郭子儀、李光弼大軍打過來,自發集合起來,修築營壘,抵抗叛軍。等郭、李大軍一到,就參加了大軍隊伍。郭、李兩支大軍兵強馬壯,士氣旺盛,接連打擊安祿山叛軍,河北十幾個郡重新回到唐軍手中。
當時駐守井陘關的叛軍將領李欽湊是安祿山的乾兒子,嗜酒如命,是個出名的酒鬼。此時剛好年關臨近,井陘關另一叛將高邈去范陽見安祿山述職。顏杲卿得知消息后,趁機寫信給李欽湊,說自己有病,不能親到井陘關,邀請李欽湊和高邈到常山商議年關勞軍的事情。李欽湊早聽說顏杲卿一直有病在床,近來沒有異動,便放心地帶了幾個隨從到了常山。李欽湊到常山的時候已經是晚上,顏杲卿假稱入夜不開城門,讓李欽湊夜宿城外焦同驛,同時派人盛情接待。李欽湊落座后不久,便喝得酩酊大醉,在醉夢中稀里糊塗地被推出斬首。顏杲卿又派人殺死其副將潘惟慎,投屍于滹沱河中,隨即連夜調動軍隊,包圍了井陘關。第二天天亮時,袁履謙帶人提著李欽湊的人頭到井陘關招降。叛軍見主將已死,井陘關又被唐軍包圍,便開關投降。於是,顏杲卿兵不刃血地收復了井陘關。
顏杲卿預料安祿山大軍即到,便叫夫人和兒子出城躲避,誰知夫人堅持要和他守城殺敵。太守府上下人等見太守和夫人一心為國為民,都表示願隨太守抗擊叛亂,與常山共存亡。城中百姓聽說后也紛紛要求守城。眾人的熱情,鼓舞了顏杲卿等人的鬥志,更加堅定了抗擊叛亂的決心。
顏真卿所統轄的平原郡屬范陽節度使安祿山的轄區,顏真卿跟堂兄顏杲卿一樣,都隸屬於安祿山。安祿山蓄謀反唐,招兵買馬,積草屯糧,顏真卿對此早有察覺。為了防變,顏真卿借下大雨之機,修城挖壕,加固城池,並暗中征丁壯,貯屯糧食,表面上卻佯裝無事,整日與文士飲酒賦詩,揮筆潑墨。安祿山曾經派人偵察平原郡的動靜,認為顏真卿是白面書生,不足為慮,所以並未放在心上。而安祿山舉兵后,因平原郡不在叛軍南下的大道上,所以只檄令顏真卿以平原、博平(今山東聊城)軍屯7000人防河津。顏真卿將計就計,借口執行安祿山的命令,徵募士卒,其實是準備反擊叛軍,「旬日間募得勇士萬餘人」。他對這些士卒涕泣陳訴,曉諭眾兵奮起抵抗叛軍。九-九-藏-書眾人為之感動,齊聲擁護。
事有湊巧,第二天藁城縣令崔安石便派人來報,說叛將高邈已經從范陽回來,天黑將到藁城。顏杲卿當機立斷,在藁城設下埋伏,捕捉高邈。天黑時,高邈帶著一隊隨從來到藁城縣衙,結果被伏兵捉住。高邈還不明所以,大叫:「為何捆我?」崔安石冷笑問他:「你為何叛國?」高邈這才無言以對,當即打入囚車,押往常山。
之後顏真卿派顏泉明去河北尋訪顏杲卿父子遺骨及流散家人,僅尋得顏季明頭骨帶回。顏真卿緬懷堂兄一門忠烈,「父陷子死,巢傾卵覆」,國難家仇,一齊湧上心頭,懷著「撫念摧切,震悼心顏」的悲憤心情,和著血淚寫下了《祭侄文稿》的祭文。此帖寫得神采飛動,筆勢雄奇,姿態橫生,得自然之妙,被認為是「天下奇書」,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
鑒於顏杲卿在河北的影響力,史思明以高官厚祿引誘顏杲卿投降,但遭到嚴詞拒絕。史思明惱羞成怒下,便把刀架在顏杲卿次子顏季明的脖子上說:「你若降,就不殺你的兒子!」想以此要挾顏杲卿投降。顏杲卿說:「死不降賊!」史思明大怒,揮刀殺死顏季明,將顏杲卿等人押送洛陽。
顏杲卿被殺后一月,河東節度使李光弼率領步兵騎兵1萬多人、太原弓箭手3000人出兵井陘關,打退叛軍,收復了常山,被關押在常山的顏杲卿夫人因此得救。接著,郭子儀也帶領精兵到常山和李光弼會合。
顏真卿是已淪為叛軍之手中原地區向第一個公然反抗叛軍的人,按現在的說法,就是打響了抗賊的第一槍。之後,饒陽(今河北饒陽)太守盧全誠據城抵抗安祿山,河間(今河北河間)司法李奐殺安祿山所任命長史王懷忠,濟南太守李隨派其游弈將訾嗣賢過黃河殺安祿山所任命的博平(今山東聊城)太守馬冀,幾方各有軍眾數千或萬人,共推顏真卿為盟主,軍事上由其統一指揮,共同抗擊叛軍。顏真卿立即派人跟顏杲卿聯絡,讓堂兄儘快攻佔要塞井陘關,以截斷安祿山的後路。
王承業此人也幼稚得很,試想這樣的事如何能輕易冒功?不過當時朝政混亂,玄宗昏聵不堪,王承業也是圖個僥倖。由此也可以看出,玄宗的英主形象在臣民心中早已經蕩然無存。後來叛將何千年、高邈在長安被斬首。玄宗非常高興,封王承業為羽林大將軍。因為張通幽和楊國忠在其中搗鬼,這件事一直到兩年後才真相大白。
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被元兵俘虜,押往大都時路過滹沱河畔的真定城,不禁感慨萬分,揮筆寫下《顏杲卿》一詩:
德宗建中三年底(783年),淮西節度使李希烈起兵反唐。當時宰相盧杞嫉恨顏真卿,向德宗建議派顏真卿去安撫李希烈,目的是要借刀殺人。這時顏真卿已經70多歲,年老體衰。同僚勸他向皇帝辭職不去,但他毅然領命前往。顏真卿到達淮南汝州(今河南臨汝)后,對李希烈曉以大義,勸其息兵罷戰,讓人九_九_藏_書民免受戰禍之苦。李希烈不聽勸告,反而要挾顏真卿協助他反唐。建中四年(784年)十二月,李希烈攻陷汴州后稱王,有叛將提議要顏真卿任李希烈的宰相,顏真卿厲色說道:「爾等可知顏杲卿否,是吾兄也。安祿山反,首舉義兵,及被害,詬罵不絕於口。吾今年向八十,官至太師,守吾兄之節,死而後已,豈受汝輩誘脅耶!」叛將不敢再勸降。李希烈便把顏真卿拘押起來,還在他住的院子中挖了一個大坑,聲言要坑殺他。顏真卿毫無懼色。不久,唐軍征討李希烈的戰爭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李希烈在失敗前夕,派人在顏真卿的住處堆上柴草,潑上油,對顏真卿說:「不能屈節,當自燒。」顏真卿毫不遲疑,投身赴火,被人攔住。事隔不久,顏真卿最終被李希烈縊殺于汝州,終年77歲。
不幾日,安祿山的心腹何千年奉命到趙郡(今河北趙縣)一帶巡視,又被顏杲卿趁機抓住。當時,安祿山正派大將張獻誠1萬余兵圍困饒陽,饒陽十分危急,顏杲卿正想要前去營救。何千年為了活命,便給顏杲卿出主意說:「現在你要為唐朝廷效力,既善其始,亦應慎其終。你召募的軍隊皆是烏合之眾,難以拒敵,應該深溝高壘,以逸待勞,不可與張獻誠爭鋒。等到朔方軍(指名將郭子儀的軍隊,郭子儀時任朔方節度使)到,再一同進擊,傳檄河北郡縣,斷其後路。現在你應該四處放出風聲說:李光弼(時為郭子儀部下,任朔方軍左兵馬使)正率步騎一萬出井陘口。又派人對張獻誠說:你所率領的軍隊多是團練士卒,無堅甲利兵。難以抵擋李光弼所率山西勁兵。張獻誠聽后,必解饒陽之圍而去,這是一大奇計。」顏杲卿採納了何千年的計謀,張獻誠果然因懼怕李光弼而退兵,饒陽之圍因此而解。
其實這是因為張通幽怕因哥哥張通儒投降了安祿山而被連坐,禍及家門,想找機會為自己留條後路。當一行人路經太原時,張通聽說太守王承業與宰相楊國忠交好,「欲藉以為援」,便慫恿王承業留住顏泉明,由他代為押解叛賊,竊功歸己。王承業欣然接受了建議。
此時史思明領兵1萬,日夜兼程,已經兵臨常山城下。史思明極有計謀,是叛軍將領中的佼佼者,有「常勝將軍」的稱號。他想只要顏杲卿投降,河北也就會停止反抗,便派人送信,約他城下相談,勸其投降。但是顏杲卿都以曆數安祿山叛國作亂、分裂江山之罪作回答。史思明見勸降無望,就下令攻城。不料,城牆堅固,守軍英勇,久攻不下。史思明又派人到蔡希德處調兵。
顏杲卿表面上接受安祿山的命令,暗中卻厲兵秣馬。這裏面還有個小故事,顏杲卿知道反擊叛軍光自己一人不行,就請長史袁履謙吃飯,席間試探問道:「安祿山為何給你我贈袍?」袁履謙答:「拉攏你我為其效命。」顏杲卿進而問道:「當如何對待?」袁履謙心有成竹地說:「穿他的袍,走我們的路。」顏杲卿https://read.99csw.com高興地說:「正合我意。」於是二人聯合起來,修城浚渠,招丁壯,實倉廩,矢志討賊。顏杲卿還派人去告知堂弟平原(治今山東平原北)太守顏真卿,約定聯合起兵,互相響應,「約與連兵斷祿山歸路,以緩其西入之謀」(《資治通鑒·卷二百一十七》)。
常山義旗奮,范陽哽喉咽。
胡雛一狼狽,六飛入西川。
哥舒降且拜,公舌膏戈鋋。
人世誰不死,公死千萬年。
驪山歌笑入青雲,曾識常山有戰塵。
忠骨已澌余發在,因人得見夢中人。
唐代開元中期,顏杲卿在范陽(北京)任戶曹參軍。后又任管田判官。他以性情剛直、不畏權貴,辦事公正、不謀私利而聞名,深得同僚們的讚譽,范陽百姓傳頌他是清官。當時安祿山任范陽節度使,見顏杲卿深得民心,就在天寶十四年(755年)初破例任顏杲卿為常山郡(今河北正定)太守。一時間,范陽城內都傳頌安祿山惜才愛賢,任人唯賢。而此時距離安祿山起兵反唐已經不足10個月。
顏杲卿卻對這些毫不知情。他派郭仲邕帶一隊騎兵,馬尾栓上樹枝在樹林中奔跑,使塵土飛揚,造成千軍萬馬之勢。又派人四齣張貼文告,稱朝廷已發兵30萬,平息叛亂,已收復井陘關。並說,受安祿山脅迫叛變的,趁早投降,可以受到重賞;如果頑抗,罪加一等。一時間,一傳十,十傳百,人人皆知。這一舉動極大鼓舞了整個河北軍民的士氣。短短几日,博陵、文安、上谷、樂安等17個郡縣聞風歸附,紛紛派人聯絡,表示接受顏杲卿號令。常山和平原兩郡成了河北抗擊安祿山叛亂的中心。只有范陽、北平、密雲、漁陽、汲(今河南南部)、鄴(今河南南部)六郡尚在猶豫。
顏真卿是中唐時期的書法創新代表人物,他的祖輩三代皆工書法,其母親寫得一手好字。顏真卿自幼受家學熏陶,熱愛書法。一方面接受家傳,一方面學習前代書法名家的藝術特點,初師褚遂良的筆法,後來又接受張旭的指導。經過長期的辛勤磨鍊和精心研究,他創造了獨具一格的「顏體」書法。楷書端莊雄偉,氣勢開張。行書遭勁舒和,神彩飛動。他的書法,既有以往書風中的氣韻法度,又不為古法所束縛,突破了唐初的墨守成規,自成一幅,稱為「顏體」。宋代大文學家蘇軾曾有詩讚顏真卿的書法造詣:「顏公變法出新意,細筋入骨如秋鷹。」五代的楊凝式、宋代的蘇軾、米芾、黃庭堅、蔡襄等名家都是學顏體。
據《正定府志》所載:顏杲卿遇害后,有個叫張湊的人暗中收其齒髮,後來設法交給了顏妻歐陽氏。顏夫人初有疑,憑床而哭,忽聽有鞭打床聲,只見杲卿遺發跳箱而前,夫人方信。「忠https://read•99csw.com骨」一句即指此事。
顏杲卿死時65歲。他從起兵到失敗,雖然時間很短,但是他的抵抗延緩了叛軍對長安的進攻,為唐王朝調兵遣將爭取了時間。尤其他誓死抵抗的精神,鼓舞了更多的人抗擊叛軍。
此時,安祿山在洛陽自立燕國,自封為帝,正準備親自率軍向潼關方向進兵,忽聽到常山顏杲卿殺了李欽湊,活捉了高邈、何千年,後方動蕩不穩,大為震驚,便緊急返回洛陽處理。安祿山一面派大將韓朝陽到范陽來召賈循。韓朝陽到范陽后,謊稱有緊急事務要告訴賈循,趁賈循不備,突然縊殺了賈循,梟首示眾,並滅其族;一面急抽兵力,由最得力的史思明、蔡希德率領,兵分兩路,突襲常山。
顏杲卿又秘密派人到范陽招降叛將賈循。賈循遲疑不決。部將馬遂暗中勸他說:「安祿山負思悖逆,不得人心,雖然佔領洛陽,但終歸要滅亡。將軍如果能夠殺其叛將,以范陽歸國,傾其巢穴,將會立蓋世之功。」賈循雖然覺得有理,但一時下不了決心,只說:「讓我再思考思考。」不料事不機密,二人的秘謀被別將牛潤容聽到。牛潤容為安祿山心腹,當即將這一情況飛馬報告了安祿山。
安祿山渡過黃河、攻下洛陽之後,顏真卿召募勇士,幾天就招募到1萬多人馬,便公開宣布舉兵討伐安祿山,士卒皆感憤異常。此時。剛好安祿山部將段子光奉命帶著唐朝忠臣李澄、盧奕、蔣清的人頭,傳示河北,令郡縣速納糧款。傳到平原郡時,顏真卿下令將段子光綁在城頭,腰斬示眾。又將李澄、盧奕、蔣清三人的首級續以蒲身,用棺材收殮埋葬。全城軍民哭祭弔唁,忠義傳及四鄰。
安祿山起兵后,前鋒部隊直指藁(音gao,同搞)城。擔任常山太守的顏杲卿見叛軍來勢兇猛,倉促之下無以防備,只得與長史袁履縑開城詐降。安祿山自以為顏杲卿有知遇之恩,倒也沒有起疑,當眾贈給顏杲卿、袁履謙每人一件錦袍,命繼任原職,多徵集糧草、招募兵丁,以備調用。還派叛將高邈、李欽湊領兵5000駐守井陘關(今河北井陘),一是把住西進要道,二來還可以監視顏杲卿行動。儘管如此,安祿山心中仍然有些不放心,便將顏杲卿的兒子、侄兒帶到自己軍中做人質。
元代詩人陳普有《石堂詩稿》傳世,其中也有一首《顏杲卿》:
顏杲卿死後,堂弟顏真卿奮力堅守平原,聯絡清河、博平兵馬五千,天定十五年(756年)六月在堂邑(今山東聊城西北)附近擊敗叛軍2萬余,克複魏郡。隨後,北海郡太守、平盧游奕使等均與真卿聯絡,共同抗敵。七月,太子李亨在靈武即帝位,授真卿為工部尚書、兼御史大夫、河北採訪招討使。肅宗急於收復京城長安,不納李泌之計,放棄在河北的攻勢,將兵力集中於陝,使叛軍在河北勢力復張,顏真卿遠處敵後,孤立無援,只得於肅宗至德元年(756年)十月棄城撤出,輾轉江淮、荊襄等地,于至德二年(757年)四月北上到達鳳翔(https://read.99csw.com今陝西風翔縣)謁見肅宗。肅宗授他憲部尚書,加御史大夫。
顏杲卿隨即派長子顏泉明和賈深、翟萬德帶著李欽湊的人頭,押解何千年、高邈去長安,一是向朝廷報告戰果,二是要求朝廷早日發兵平叛。這時候,內丘(今河北內丘)縣尉張通幽請求同行,哭著說:「我兄通儒陷賊為叛將,請許我與泉明一起至朝廷,以救宗族。」顏杲卿很是同情,於是同意了張通幽的請求。
賈循的死訊先傳到常山,顏杲卿大驚失色,連忙下令軍兵加緊修城挖壕,準備戰鬥,並馬上派長子顏泉明前往太原,請發救兵。袁履謙說:「賊兵未到,太守何必緊張?」顏杲卿說:「賈循這人首鼠兩端,我等必受連累。」袁履謙又說:「既然如此,何不向平原(指平原太守顏真卿)求救?」顏杲卿說:「真卿是我同族兄弟,賊人豈不提防?若向真卿求救,不但沒好處,反而害了真卿。」
顏真卿還暗中派親信平原司兵李平持著安祿山所發的偽檄趕赴長安,上報玄宗。玄宗正為河北二十四郡縣盡歸附安祿山而發愁,還長嘆道:「難道二十四郡就沒有一位義士嗎?」等到李平至朝廷,非常高興地說:「朕還未見過顏真卿是什麼模樣的人哩,他卻能如此為國效忠,難得!」於是賞賜李平,讓他歸報顏真卿:「討賊立功,定當重賞!」
安祿山命令兵士把顏杲卿押到他面前,責問顏杲卿說:「你本來只是個范陽戶曹小官,是我奏請朝廷任你為營田判官,后又為太守,你為何要負我而反呢?」顏杲卿怒氣沖沖地罵道:「你原來不過是營州(今遼寧朝陽)一個牧羊的小子,國家讓你做了三鎮節度使,恩幸無比,有哪一點負於你?而你起兵反朝廷。我世為唐臣,祿位是朝廷所給,怎麼能與你一起反呢!我是為國討賊,恨不得殺了你,怎麼能說是反呢?」安祿山惱羞成怒,命人把顏杲卿、袁履謙拖到洛陽天津橋的柱子上綁起來,使用殘酷的刑罰折磨他們。顏杲卿神色凜然,一面忍受著酷刑,一面仍舊痛罵安祿山。叛軍兵士用刀割了顏杲卿的舌頭。顏杲卿滿口鮮血,還發出含糊的罵聲。袁履謙看到顏杲卿受刑的慘酷情景,氣得自己咬碎舌頭,連血帶舌噴在旁邊一個叛將的臉上。顏杲卿、袁履謙被凌遲而死,卻始終罵不絕口,一直到他們咽氣。顏氏一門,當時死義者共30多人。洛陽百姓無不垂淚流涕。
顏杲卿早已經派兒子顏泉明到太原王承業處求救兵,約定在常山城下夾擊叛軍。誰知王承業不顧國家安危,只想保存實力,拒不出兵。顏杲卿只好派次子顏季明到平原求救,因有叛軍圍困,救兵又遲遲未到。常山成了無援的孤城。叛軍援兵到后,便日夜攻城不止。顏杲卿和袁履謙等愛國將領和守城軍民一起日夜奮戰,打退叛軍數次進攻,城下叛軍屍體累累,守城軍民也傷亡慘重,直戰到箭矢用盡,刀刃卷缺,戰況極為慘烈。正月初九,在外無救兵的情況下,常山城破。顏杲卿、袁履謙等被俘。叛軍進城肆意殺戮,屍橫塞路,血流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