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民族融合的自覺先行代表——拓跋宏 第三章

民族融合的自覺先行代表——拓跋宏

第三章

只有離開保守勢力的大本營,才能順利地推行全盤漢化的改革方略。這不由得使我們想到了民國初期的遷都之議,孫中山等革命黨人擬將國都從北京遷至南京,遠離封建文化根深蒂固的大本營,以推動中國的民主化進程,惜乎這一遷都之議最終未能實現。
接下來的一切便完全按照孝文帝早就安排好了的計劃開始有聲有色地執行了:公元493年7月,孝文帝親率三十萬步兵騎兵從平城出發,征討南齊。天氣一直不好,大雨下個不停。道路泥濘,崎嶇難行,陰霾的天空像口鐵鍋般扣在頭頂壓得人簡直喘不過氣來,而南方的潮濕氣候更使得這些在北方生活慣了的養尊處優的鮮卑貴族及手下群臣倍感疲累。大軍南下,一路緩緩行來,走了一個多月,好不容易才到達洛陽。在洛陽稍稍休整,拓跋宏有意選擇了一個暴雨如注的日子披甲上馬,揮鞭下令大軍繼續前進。聽說還要繼續南征,蛻化了的鮮卑貴族一個個心驚膽戰,全都跪在拓跋宏馬前,懇求皇上開恩不再南進。緊接著免不了要上演一出進諫、發怒、再進諫的活劇。孝文帝見時機已到,便提出了他的交換條件:「若不向南進軍也可以,那就得把都城遷到洛陽。」然後要大家站隊表態,願意遷都的站在左邊,不同意的站立右邊。一聲令下,幾乎全都排到了左邊;站立右邊的也九_九_藏_書不是沒有,但只有為數極少的孤零零幾人。左邊的鮮卑貴族、文武大臣全都伏在地上,搗蒜般叩頭不已,大聲高呼「萬歲」。拓跋宏見狀,就正式詔告天下,北魏要遷都洛陽了。
聽覽政事,莫不從善如流。哀矜百姓,恆思所以濟益……賞必躬親,不以寒暑為倦。
拓跋宏深知,如果貿然提議遷都洛陽,必然遭致鮮卑貴族的強烈反對。南遷,就意味著他們放棄現有的家業,放棄已然習慣了的生存環境,放棄騎射遊牧的「武功」之長……不少鮮卑貴族認為,北魏的天下是以平城為據點一點一點從馬背上打下來的,如果離開平城,就很有可能失掉他們好戰勇武的民族特性,不僅難以統治漢人,反而會被他們同化。一般鮮卑人並未像拓跋宏那樣從小就接受過漢文化的熏陶與教育,他們對漢文化常以征服者居高臨下的姿態抱有一種藐視小看、不以為然的態度,也沒有拓跋宏心中的那種危機與緊迫感。他們只要能夠壓制漢人,為所欲為、自由自在、作樂享受就心滿意足了。因此,拓跋宏不無憂慮地說道:「北人戀本,忽聞將移,不能不驚擾也。」如果強行遷都,弄不好,很有可能會釀成一場無法收拾的內亂。為了達到順利遷都的目的,拓跋宏不得不費盡心機,反覆考慮,定出了一個相https://read.99csw•com當巧妙的萬全之策。
這一重大的決定就這樣在他自編自演的一出活劇中出色地完成了。留在平城的鮮卑貴族——那些遺老遺少們即使心懷不滿,因大軍被拓跋宏帶走,沒了反抗的資本,也只好無可奈何地聽之任之了。
拓跋宏早就想大幹一番了,他一直憋著、忍著,直等到二十四五歲馮太后辭世,才有了真正的出頭之日。那積聚、壓抑著的內在潛能一旦噴發出來,便匯成了一股沛然莫能之御的強大力量。對此,《魏書·高祖記》記載道:
公元493年10月,孝文帝下令營建洛陽。第二年三月,他北回平城,再次對有關鮮卑貴族及文武大臣做了一番恩威並重的說服工作,並就南遷及留守人員進行了比較具體的安排,逐步實施南遷計劃。
由此可見,北魏如若發展,就必得改革;而改革的關鍵所在,就是必須離開平城,遷居中原。當時有鄴、長安、洛陽等三個地點可供選擇,拓跋宏經過一番權衡比較,目光最後落在了居古代「天下之中」、氣候比較溫和的洛陽。他之所以看重洛陽,恐怕最主要的是因為這裏的漢族士大夫數量最多,為漢文化之中心;另外,洛陽接近南朝,也便於他隨時用兵,「南盪甌吳」,實行一統天下的雄心。
拓跋宏自從懂事起,就是名義上的皇帝。但實際上read.99csw.com的皇帝卻是馮太后,他得聽從馮太后的安排,看她的臉色行事,在她的監督與控制下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地過日子。哪怕親政后,他也不敢過於放開手腳,總是顧忌著馮太后的威嚴。而馮太后一死,他才真正成了一個君臨天下的名副其實的皇帝,在向臣民們顯示自己無比哀痛的同時,他那內心的潛意識深處,又何嘗不懷著一絲輕鬆與喜悅呢?
及躬總大政,一日萬機,十許年間,曾不暇給,殊途同歸,百慮一致,至夫生民所難行,人倫之高跡,雖尊居黃屋,盡蹈之矣。
他大力推行的改革內容,我們可以將其凝練地用一個詞語概括——全盤漢化。遷都洛陽,表明了他全盤漢化的決心,也是他改革能否徹底、能否成功的一個轉折與標誌。
公元493年5月,孝文帝召集群臣,宣稱南伐蕭齊。他命太常卿王諶占卜南伐吉凶,結果卜得一個「革」卦。於是,拓跋宏大聲說道:「湯武革命,應乎天而順乎人,吉孰大焉。」鮮卑元老、皇叔任城王澄當場提出異議,馬上就被他厲聲壓制下去。退朝後,他又單獨召見任城王澄,兩人推心置腹地交談。孝文帝說平城雖然是一塊用武之地,但不可達到「文治」之效,他想以南伐為由遷都洛陽,移風易俗,「因此光宅中原」,希望能得到他的支持。召見的結果表明,任城王澄九九藏書非但不再反對,還變成了遷都的積極擁護者。
拓跋宏完全掌握朝政后,所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將北魏首都從平城遷到洛陽。
就鮮卑拓跋氏的發展進程而言,早在北魏之初,就已開始逐步採取漢化政策了,他們南侵的速度、深入的進度與漢化的程度幾乎呈現出一種同步發展的態勢。
不管怎麼說,馮太后是北魏改革的先行者,是她拉開了北魏漢化的序幕並取得了突出的成效;是她引導拓跋宏接受了漢族文化的洗禮,對他身上的「胡氣」進行了一番脫胎換骨的改造;是她為拓跋宏的改革深化掃清了障礙,鋪平了道路……如果沒有漢人馮太后對北魏的苦心「經營」,它的發展很有可能會是另外一番新的光景。
如果僅僅局限於現有的地盤與統治,平城于鮮卑而言,自然是一個較為理想的定都之地。然而,隨著形勢的發展,北方柔然、高車的威脅業已解除,南方的領土在不斷擴大,具有雄才大略之氣的孝文帝拓跋宏已明確了北魏的戰略目標——南伐齊朝,統一中國。平城,作為北魏的政治、軍事、文化中心,顯然已不再適應當時的戰略發展目標。平城地處黃土高原東北部,這裏氣候寒冷、土地貧瘠、風沙嚴重、十年九旱,自然條件相當惡劣;平城北靠陰山,西臨黃河,東有太行山,東南部排列著呈多字型構造的恆山、五台山、太岳山,交通極為不便https://read•99csw•com;而最主要的一點,是這裏的鮮卑貴族集中,他們思想保守,生活腐化,堅持鮮卑舊俗,已形成了一股反對改革的頑固勢力。
鮮卑拓跋部落發源於遙遠的邊陲之地,他們的人口本來就少,進入廣袤的中原后,必然成為一支少數民族。如果僅僅限於搶劫,他們自可來去如風,完全保持著過去的那種野蠻的遊牧生活及習俗;然而,若是長期佔據中原,在這塊土地上生活下去,他們就不得不調整、改變過去的生存方式,由遊牧生活變為先進的農業耕作。
公元495年9月,以平城文武百官及後宮粉黛移居洛陽為標誌,孝文帝漢化改革的一項最為重要的決策——歷時三年的遷都措施大功告成。
鮮卑拓跋部南下,已有過遷都的歷史。道武帝拓跋建立北魏時,定都盛樂(今內蒙古和林格爾北),後於公元398年遷都平城。也就是說,平城也是北魏統治者遷都的產物。隨著帝國疆域的擴張,平城的發展建設很快。至孝文帝時,平城作為北魏都城已近百年,城內「里宅櫛比」,已頗具規模。平城,是北魏從遊牧文化向農耕文化過渡的一個緩衝,它處於兩種文明的交接之地,這裏的氣候、草原比較適於畜牧業,也具農耕文明的特點。從平城北上,可以抵禦柔然入侵;南下,可以對中原形成席捲之勢。最為重要的是,這裏便於拓跋氏集中武力,加強對中原地區的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