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不讀《左傳》

不讀《左傳》

這並不是說古人的心眼就好。拿中國舉例子吧,在古代,國家權力並不能管制人民的全部生活,官僚體制,也只管到縣級,這一半是宗法的牽制,一半是技術和經濟能力不足以支持對全民的動員和控制。所以古代的皇帝會感嘆壯志難酬,餘生也早,沒有趕上未來的盛世。
我們和古人相反。我們崇拜時間,堅信不論人類生活的哪一方面,都是越往後越好,而且會自動地變好。近代比古代好,當代比近代好,我們今天不管怎麼胡鬧,也只能產生好的結果,因為未來天然地就比現在好。我們有能力主動地改變生活,也從不吝惜這種能力,因為我們相信,改變就是好。
如對後者也有天然的信心,未九-九-藏-書免對未來太樂觀。比如我們知道,最壞的絕對主義國家,並沒有出現在上古,而是一次次出現在後代,而且每一次都比前一次更壞,一個很恰當的例子,就是希特勒的法西斯德國,這樣的國家,在一千年前,是沒有條件出現的。
或形容春秋人的氣質為「高貴」。我傾向於不這麼說。「高貴」現在已經是商標了,一成商標,就要大量生產,賣將出去,高雖未必,貴是一定的。而春秋人相反,高尚是有一點的,貴則未必,我們看《左傳》里的平民,也沉著得很,彷彿他的生活,在許多方面都有些餘裕,這不僅令人想到,春秋時雖有嚴重的壓迫,方向卻單一,並不是從四read•99csw.com面八方擠過來,使人成為渾圓的國民。
記得有人評選「最喜愛的時代」,有說宋朝的,有說大漢的,問到我這裏,答以春秋。話一出口就趕緊懺悔,用著計算機,打著青霉素,沐浴著自來水以及主義帶來的陽光,怎麼可以向慕野蠻、艱苦的上古呢?無非是《左傳》讀多了。可見便是好書,也有不讀的理由。
《左傳》和《史記》,是我最喜愛的史籍。為什麼說不讀呢?讀了影響信心。這信心來之不易,受國家教育這麼多年,從小好好學習社會發展史觀,知道人類天天向上,制度越來越好。《左傳》記錄的春秋時代,按教科書說法,是在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https://read•99csw.com聽,又是奴隸,又是封建,和咱們現在的制度,差著好幾個階段,比舊社會還舊,比古代還古,簡直就是暗無天日了。
何況還有其他的一些細節。讀《左傳》,最令人嚮往的,是春秋人的氣質,強健而溫和,直率而雍容,子夏之所謂「望之儼然,即之也溫,聽其言也厲」。春秋時代的日常生活,大概是沒有人嚮往的;但春秋時的人,今天,也許你能找到那樣的朋友,但不太能找到那樣的敵人了。
有意思的是,春秋時代的人,倒不像我們這樣,覺得自己恭逢盛世,睡夢裡也要乾笑三聲。特別是春秋後期的士人,比如孔子吧,唉聲嘆氣,對社會不滿。春秋到戰國,一大批讀書人,受這陰暗https://read.99csw.com心理的影響,一直在尋找制度出路,當時,一種普遍的觀念是,人類是從黃金時代墮落下來的,所以幽厲不如文武,三王不如三代,如按老莊等人的看法,三代又不如最早的無懷氏葛天氏之類。儒家主張以禮制一點點地規束人性,以期大同,莊子則對任何制度沒信心,主張一鬨而散。他們也都是理想主義者,只是方向與我們相反。
儒家同國家結盟后,談不上再有什麼制度理想了。一千多年中,古人對未來,並無想像,也沒有什麼期待。政治的時鐘,其實已停擺,官民的日常生活,一成不變,一切都是理所當然,那些仁人志士,補苴罅漏之餘,放膽一想,也不過是聖賢的舊調。這和我們是很不一樣的。
https://read•99csw•com冷靜地想一想,人類向前走,體現在積極方面的,有技術的發展,觀念的改善。春秋時代,得了肺炎,幾乎沒有活路,再往前,還吃人肉呢。這些改變,是實際的,標志著人類的真正進步。在消極方面,則是人們常寄以厚望的制度變革了,也就是在組織社會的同時,讓組織本身少搗一點亂,別反客為主。
我經常批評古代的帝制,但這並不意味著我覺得唐宋元明人的日子,就沒法兒過了。古代的生活是艱苦的、不公平的,個人的權利,更是受到無數干涉,好在那時的干涉,是粗糙的,雖然惹不起,偶爾還躲得起。握有權力的鄉紳和官員,其大多數,多少還知道一些節制,這種節制來自他受的教育,也來自他的遠比今天廣泛的社會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