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不讀圖書

不讀圖書

圖書之說雖然穿鑿,如果我們仔細辨析,也許能看出古人的氣魄。儒學的先天不足,是沒有宇宙論,所以漢儒取道家的萬物化生學說,和五行家的世界秩序,來建立自己的一套天地學說。宋代圖書一派,仍然繼承了這一雄心,只可惜于數百年之後,仍堅持童蒙式的世界圖式,在漢人為稚氣者,在宋人就只能說是村氣了。
啰唆這麼多,是想讓不熟悉此事的讀者,了解一下河圖洛書的來龍去脈,至於「河圖洛書是中華文化的根」之類的堅信,則不是我敢操心的了。我見過的一篇論文,上來第一句就是「《奇門遁甲》載,黃帝夜夢天神授書,神龍負圖出洛水,這說明在黃帝時代人們https://read.99csw.com就開始運用洛書」。奇門遁甲……黃帝……說明……,每個詞都令人心驚肉跳。這種「文化」的根,也許確在河圖洛書呢。
這和我們熟悉的稱謂是相反的。原來南宋又出了一位蔡元定,他嫌劉牧的學說有道家氣,改造了一下,令五行生成圖為河圖,九宮圖為洛書,以合諸儒舊說,兼與理學調和。蔡元定是朱熹的朋友兼學生,朱熹接受了他的解釋,這一學說,便通過影響極大的朱熹,漸漸成為正統,人們今天講的河圖洛書,無論意義還是圖式,用的就都是蔡元定的定義。
這裏說的圖書,指的是河圖洛書。河圖見於《論語》和《九九藏書墨子》,證明在春秋時代就早已有這傳說,只是他們提到河圖,只二三字,我們從中得知黃河出圖是很大的吉祥,至於這河圖畫的是什麼,有無文字,抑或像偽《古文尚書》中說的那樣,是一種寶器,已無可考。洛書之說,出現要晚得多,不會早於戰國後期,是取自民間傳說,還是方士捏造的,也無法知道了。
宋人所謂的洛書,就是它了,畫成圖,便是我們熟悉的九宮圖,或縱橫圖的三階形式。有個口訣,叫「二四為肩,六八為足,左三右七,戴九履一,五居中央」,現在許多小學生也知道的。對數學知識貧乏的古人來說,這一數字圖式,越把玩越覺奇妙,甚至以九-九-藏-書為它是密碼,擁有解釋萬物運行的神秘能力。
九宮圖是怎麼被派為洛書的呢?說來話長。漢代解易的書,有一本《乾鑿度》,說太一在一年之中從一到九運行九宮,四時動靜,於此生焉,而九宮的方位,恰如前述的縱橫圖所示。在這裏,九宮圖和易學結了親。
大戴《禮記》又最早把一種數圖和九宮聯繫起來。九宮之說也起於戰國,說的本是帝王一年之中輪流居於九室,以與天文相應。大戴《禮記》吸收了漢代的數學成就,提出明堂九室的制度為「二九四,七五三,六一八」。
因為源頭不醇,圖書之學在宋代就被歐陽修等人質疑。清代的一批大學者,重視考證,對這類臆說,更read.99csw.com是抨擊不遺餘力。從實證的方面說,圖書之說,不堪一擊,但在另一方面,可以看出,理學也越來越成為最無哲學氣質的哲學了。相比之下,說不定還是圖書之學更可愛些。
五代至宋初有一位人物叫陳摶,是易學中圖書學派的開創人。傳說中的河圖,本來誰也不知道是什麼樣(漢代圖讖對圖書有各種捏造,荒誕不經,後來也失傳了),陳摶橫空畫了出來。別人或問,古人、聖人都不曾講過的事,你怎麼知道?陳摶的解釋是,世界的秩序,是絲絲入扣,分毫不差的,故可以推理及之。陳摶畫的圖,混稱為龍圖,至北宋劉牧,始分河圖洛書,河圖為九宮圖,洛書為五行生成圖,比九宮圖複雜一點。九_九_藏_書
最有名的表述,是《易傳·繫辭》里說的「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現在我們知道《易傳》諸篇的作者,最早不過戰國,但漢人以為那是孔子做的,所以《繫辭》中的話,後來竟成儒學建立世界觀的樞要。西漢的儒學,既駁雜又野心勃勃,龍馬負圖的傳說,也就起於這時候,即大戴《禮記》之所謂「河出馬圖」。
只是這種學說,同古代其他一些兄弟學一樣,相信最簡單的,最原始的,最無需智力活動的,才是最正確的理論。對祖先的崇拜與對現實生活的不滿結合起來,對秩序的熱愛與對紛繁物理的厭惡結合起來,對終極答案的需求與對知識積累的不耐結合起來,這就是古人的,也許還是我們自己的氣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