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知其不可而想之

知其不可而想之

這種鬱結,來自無所逃于王化的處境。不是有隱士嗎?先不說隱士不是人人做得起的,就說真想隱藏吧,去哪裡呢?晉代的釋道恆說:「林野蕭條,每有寇盜之患;城傍入出,動嬰交遊之譏。處身非所,則招風塵之累;婆娑田裡,則犯人間之論。二三無可,進退維谷。宇宙雖曠,莫知所。」我們從政治學中得到的教誨之一是,在一個不自由的社會裡,是沒有自由人的。古人有此感而無此想,先賢的個人自由觀念,大多是出世的、非社會的,並不指向共同自由。俠客被幻想為自由的,但如果大家都是俠客呢?立刻就互相摩擦,以人人缺胳臂少腿收場。
這位漢奸老先生,一肚皮的不合時宜九_九_藏_書。看他記田單,傳刺客,其心竟不可問。只是大亂之後,記載闕失,他的心事,往往托寄非人。《刺客列傳》中,專諸、豫讓、聶政,不過是被僱用的死士,看不出別的高明來。如果荊軻之輩再多些,這幾位該是進不了《刺客列傳》的。司馬遷在《遊俠列傳》里說:「自秦以前,匹夫之俠,湮滅不見,余甚恨之。」沒辦法,他只得在本朝尋幾位豪俠來充數。其中朱家藏活亡命,尚有可稱處,另兩位劇孟、郭解,黑社會頭領而已。難怪後來有人說,看不懂司馬遷寫這些是什麼意思。
肆意陳欲是自由嗎?古人認為是。「東市相斫楊阿若,西市相斫楊阿若」,誰要九*九*藏*書是給我氣受,就拿刀去砍,畢竟痛快呀。古人喜歡談論俠客,一種說法是,幻想被俠客解救。但更多幻想的,可能還是自己做俠客,高來高去,刀槍不入,從此不受氣,如有餘裕,幫幫別人,自我評價由此高矣,名聲由此建矣,豈不快哉。早期的俠客不一定有武勇,後來的俠客觀念與神仙思想合流,本領就很大了,我們看唐代小說里的大俠,有的已近乎地仙。這反映了古人對自由的幻想,那幻想的核心是安全,免於欺凌與侮辱,也免於被捉去砍頭。幻想是美好的,可惜的是,它與社會建設關係很小。
什麼是俠?重信義?輕死生?振乏濟困?這些都是道德塗飾;要說核心,還是韓https://read.99csw.com非子看得最清楚:「俠以武犯禁。」俠一定是法外之徒,護法的王朝、馬漢不是俠,曹植詩里的幽並遊俠,要「捐軀赴國難」,高尚誠高尚矣,也不是俠,而是當兵的。俠何以有別於盜呢?大約盜是起於肚皮的不得飽滿,俠是起於正義的不得實現,儘管他所謂的正義,可能是褊狹的一己私見,甚至未必是正義,但畢竟有所秉持,和李逵的「排頭價砍去」有些區別。
實際上,便是在相當成熟的法制社會裡,也可以想象出有幾種處境,人不得不拿起兇器來保衛自己。只會作極端想的人會幸災樂禍地說,瞧,法制社會也不過如此,好像除了並不存在的兩極,廣大的中間現實就是一團https://read•99csw.com糊塗,分不出黑白。清人張潮說:「胸中小不平,可以酒消之;世間大不平,非劍不能消之。」這是種可怕的見解。但如果連讀三天古書,見到這句話,就不覺得可怕了,因為你正習慣著那種暴力環境。
一個根本問題是,如果個人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他有什麼解決辦法?自然是要求助於法律制度,在古代就是告狀,攔轎,找清官。如果告狀被打屁股,攔轎被踢屁股,清官雖有,卻在開會,一時找不到,怎麼辦呢?第二個辦法,就是忍耐。實際上,成熟的法制社會,公民多能忍耐他所認為的不公平,因為他對法制的信心足夠強,不會因一兩件事而喪失。司馬遷受刑,心裏是不服氣的。他選擇的是忍耐,read•99csw.com把怨氣留在《史記》里發酵。一部《史記》,寫得最有情感的,是那些失敗者,其中委曲,如他在自序里說的,「意有所鬱結,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來者」。
按一些人的邏輯,司馬遷是漢奸。因為他不喜歡本朝的政治,而不愛政府就是不愛國,不愛國就是漢奸,何況他又是漢代人。
韓非子把俠列為五蠹之一,是有道理的。私刑與公法,總是一進一退,一個法制社會,豈能容忍民間的打打殺殺。但法制有成功的也有失敗的,失敗往往刺|激立法者擴大幹涉,去實現法的專制。韓非子的理想社會是,「境內之民,其言談者必軌於法,動作者歸之於功,為勇者盡之於軍」,這種社會只實現了一半,就讓司馬遷受不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