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青梅煮酒 北京的餑餑鋪

青梅煮酒

北京的餑餑鋪

最早聽說餑餑鋪,因為讀周作人《北京的茶食》:「固然我們對於北京情形不甚熟悉,只是隨便撞進一家餑餑鋪里去買一點來吃,但是就撞過的經驗來說,總沒有很好吃的點心買到過。難道北京竟是沒有好的茶食,還是有而我們不知道呢?……北京的朋友們,能否告訴我兩三家做得上好點心的餑餑鋪么?」這才知道北京人把糕點叫做餑餑。其實北京的糕點極有名的(周作人多多少少有一種南方人的偏見),尤其是宮廷糕點,自遼、金在北京建都以來,各個朝代皆有佳品。御膳房裡精製的糕點,不僅構成宮廷宴席不可或缺的一個組成部分,而且是皇帝賞賜文武百官的一種節日九_九_藏_書禮物。糕點受到重視,還跟唐代以後飲茶之風盛行有關。因而又叫「茶食」。北京曾是金中都,據《海陵集》載,女真人「俗重茶食,阿古達開國之初,尤尚此品。若中州餅餌之類,多至數十種,用大盤累高數尺,所至供客,賜宴亦用焉,一種名金剛鐲,最大。」王仁興曾研究此道:「明清時,北京坊巷中有名為『茶食衚衕』者,其顯然是金代中都城坊巷名稱的歷史遺迹,於此也可見女真茶食盛行金代中都之一斑。金代女真茶食『用大盤累高數尺』的記載,不禁使人聯想起公元十七世紀清代的滿洲餑餑桌,這種餑餑桌,又稱『桌張』,為滿族特有之九九藏書宴席糕點,以各種滿洲餑餑疊落而成,其形如寶塔,然有高至十二層者」(《光緒順天府志》)。金代女真為清代滿族之先世,金代茶食與清朝桌張在形制與用途上如此之相似,也就不足為奇了。估計是從清朝開始,糕點在北京被叫做餑餑的。主要制售滿族糕點的店鋪便叫滿洲餑餑鋪。據道光二十八年所立《馬神廟糖餅行行規碑》:滿洲餑餑為清代「國家供享、神祗、祭祀、宗廟及內廷殿試、外藩筵宴,又如佛前供素,乃旗民僧道所必用。喜筵桌張,凡冠婚喪祭而不可無,其用亦大矣。」小小的餑餑,居然構成當時帝王將相以及平民百姓生活中不可忽略的星辰。相信https://read.99csw.com這並不是誇大其辭。
餑餑鋪里的糕點主要有大八件、小八件。沒親身體會過的人,是說不全哪八件的。但我確實聽老人如數家珍地向我講述桃酥、狀元餅、棗泥酥、藤蘿餅、油糕、百果花糕……他們說:那時候的滋味,可非今天國營商店裡賣的同名食品可比擬。老餑餑鋪屬於自產自銷,稍有疏忽便會「砸牌子」的——而各自的金字招牌,絕不是僅僅靠做廣告就能樹起來的。
餑餑鋪的字型大小多以齋名,燙金刻寫在匾額上,溫文爾雅,讓人有茗香凈手、頂禮膜拜的感覺。譬如周作人在《北京的茶食》里特意提到的西四牌樓以南的異馥齋,便是一家義和團以九-九-藏-書前的老店。除此之外,還有前門大柵欄的聚慶齋、東四八條口的瑞芳齋、東華門的金蘭齋、菜市口的桂興齋,等等,都是曾經大名鼎鼎的老字號。有些已改為國營繼續營辦,但大多數都名存實亡。不知這些店名是怎麼起的,多麼的典雅雋永,僅僅聽起來便彷彿能感受到一種古老而浪漫的生活。許多老人,至今仍懷念在北京的老餑餑鋪里體會過的那種本真的滋味。譬如王世襄最難忘瑞芳齋的奶油薩其馬:「奶油產自內蒙,裝在牛肚子內運來北京,經過一番發酵,已成為一種乾酪,和現在西式糕點通用的鮮奶油、黃油迥不相同。這一特殊風味並非人人都能受用,但愛吃它的則感到非此不足以大九*九*藏*書快朵頤……」據他說北新橋的泰華齋,蒙藏喇嘛經常光顧,薩其馬的奶油味格外濃。而地安門的桂英齋,鄰近紫禁城,為了照顧太監們的口味,較多保留有宮廷點心房的傳統。同樣是大眾化的薩其馬,在不同的餑餑鋪里卻製作得各有千秋,因而也吸引著不同階層的顧客。每個餑餑鋪都有自己的拿手絕活,否則怎麼能在偌大的北京城裡獲得一席之地呢?
我特意查找了有關資料,為北京的餑餑鋪做了這篇筆記——並不完全是自己愛吃點心的緣故。飲食里的文化,是更耐人尋味的。北京的餑餑鋪,並不需要我做廣告。我擔心的是:以後的新新人類們,會不知道餑餑鋪為何物的。因而在紙上保留了這一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