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一部 元嘉之治 四、強國之本

第一部 元嘉之治

四、強國之本

桓玄死後,桓謙以及桓玄之侄桓振等人重新攻下江陵,擁立司馬德宗複位,企圖與劉裕的勢力繼續對抗,但畢竟抵不住劉毅、劉道規等人率領的北府精兵的驍勇,很快就又丟失了江陵,把白痴皇帝也拱手讓了出來。
此時的北方,也已經歷了幾場大規模的動蕩。北魏的拓跋氏幾乎消滅了淝水之戰後在關東盛極一時的後燕,並將都城從塞外的盛樂(今內蒙古和林格爾西北)遷到了平城(今山西大同);後燕的殘餘勢力分裂為兩個國家,即十六國里的北燕和南燕,北燕號稱繼承的是後燕正統,皇帝卻一個不如一個,政權幾經易手,最後落入漢人馮跋手中,南燕呢,只保有青州一州之地,其管轄面積不及今天的山東省大,苟延殘喘而已;關中的大國後秦在敗於北魏后也已衰落,境內狼煙四起,不但對付不了新興「流氓國家」赫連夏國,面對臣服多年的涼州諸小國,也有些應接不暇;窮兵黷武的赫連勃勃、禿髮傉檀等人,做得最多的是燒殺搶掠,在關中隴西一帶徵戰不息,其破壞力遠大於建設力。十六國末期的北方形勢,大致如此,我在《縱橫十六國》已有詳述,這裏只重點說說終結十六國動亂的北魏。
拓跋珪的高明之處在於,他所推行的措施具有相當的漸進性和計劃性,按部就班https://read•99csw•com,做得十分紮實(而且,非常重要的一點是,這些措施能被後繼的君主們一步步忠實地執行下去)。他稱王之時,便有意引導習慣了遊牧生活的鮮卑人改變生活方式,學習和從事農業生產。在擊敗後燕、奪取中山城后,他向關東地區遷徙大量人口與耕牛,並實行屯田,解決戰爭所需的軍糧問題。天興年間,他又學習漢人的禮樂制度,規定各種禮儀與音樂,並統一頒布度量衡,設立法律進行監督管理;他參照儒家經典設置博士,開設太學,招收數千學員;鑒於游牧民族家族為單位構建行政組織,他親自考核官員,根據各自的能力任用官職,並加強保舉制度,沒有能力的部族子弟,就不任用官職,而以爵位代替。
關於代和魏這兩個國號的問題,北魏內部曾經在天興元年(公元398年)有過一次討論。群臣的意見是國號應取發源之地的名字為宜,而拓跋珪本人則以平定中原,懾服海內為己任,最終堅持以中原舊國的國名「魏」作為國號。歷史上已經存在過曹丕的魏國和冉閔的魏國,所以這個魏曾被稱為「後魏」,以別舊朝。今天我們更多的是稱其為「北魏」,我認為主要有兩點原因:一是拓跋氏的魏國(或稱魏朝)是兩https://read•99csw•com百年的北朝中最重要的一個朝代,而北朝的所有朝代,除分裂的東魏和西魏外,都被後人加上了「北」字,以區別於南朝(尤其是北齊和南齊需要特別的區分);另一點呢,是北魏享祚很久,如若加上分裂的東西魏,有一百七十多年,在分裂時期中是時間最長的,加「后」來區分其他魏國,不甚合適。北魏之後,就不再有以「魏」為國號的朝代了。
他們在當時的首要敵人,還不是內遷塞內的各胡所建立的政權,而是同樣地處塞外漠北的周邊各部族。對於逐水草而生的游牧民族而言,和與己為敵的部族作戰,就等同於生存之戰。拓跋北魏成為北方強國,打贏這一場場生存之戰乃是必要條件。這些漠北的部族大致可以分為四類:一是與拓跋部為敵的漠北鮮卑部族,比如鮮卑賀蘭部;二是分佈在拓跋部以東的奚,也稱庫莫奚,他們其實也是鮮卑的一種,但屬遼東鮮卑,為宇文部被慕容部消滅后散落在北方的後人,與後來建立大遼的契丹同族異部;三是高車各部,主要分佈在北魏的西部和北部,但也常進入北魏統治地區。高車在南北朝時期多是北朝人所用的稱呼,以其「車輪高大,輻數至多」而得名;同時代的南朝人則用「丁零」稱之,十六國時期曾建立短暫九_九_藏_書政權的翟氏,就是丁零人,或者說是遷徙到黃河流域的高車人,高車的別名還有敕勒、狄歷、鐵勒等等,從源流上考究,高車與漠北其他各族區別最大,其內部分歧也多,主要是因為漠北其他各族基本上都源於胡(即匈奴)或東胡(鮮卑、烏桓等),高車則不然,他們的語言屬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近於後來在漠北盛極一時的突厥,而異於東胡各族(一般認為東胡各族均屬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四是被北朝人蔑稱為「蠕蠕」的柔然,這也是漠北的鮮卑與匈奴融合后形成的一個大支系(柔然在時間跨度上幾乎與北魏共始終,日後統一時將是北魏最頭疼的北方強敵)。按照《魏書》的說法,拓跋珪所擊敗的叱突鄰、紇突鄰、紇奚、叱奴、黜弗、素古延、侯呂鄰等部,都是柔然或高車的部族。
內亂剛定,劉裕被封為侍中、車騎將軍、都督中外諸軍事。輪到劉裕有機會「挾天子以令諸侯」了,然而他終究是一介武夫出身,又是寒門,比不上桓玄那樣的名門大族,因此他雖在倒桓大業中立下頭功,卻還做不到「號令天下,莫敢不從」。桓玄稱帝作亂,東晉的「半壁江山」也幾近分崩離析。毛璩討伐桓玄,本想順流而下攻打江陵,益州一帶的兵將不願遠征,發生了兵變,殺死了毛璩一家,推舉安西九_九_藏_書府參軍譙縱為成都王。不久,譙縱又向後秦稱藩,並與西逃的桓謙聯手,與東晉方面抗衡,偏遠的巴蜀地區繼成漢之後再次出現了割據政權。一直在東海各郡騷擾官兵的盧循也乘機南下,攻佔了番禺(今廣東廣州),又派部將徐道覆北上攻佔了始興(今廣東韶關西南)。胸無大志的盧循企圖割據嶺南,遣使向東晉朝廷稱臣納貢。劉裕等人無暇南顧,便暫且做個「順水人情」,委任盧循為廣州刺史,徐道覆為始興相。
領兵征戰是拓跋珪的強項,但他治理內政也絕對不賴。既然奮鬥的目標不僅僅是為了擁有萬千牛羊、遼闊牧場,而是整個「天下」,那麼吸取先進的中原文化,就相當重要了。拓跋珪及其輔臣的學習對象,可能是鄰近的漢化較早的其他政權,比如前後秦,比如慕容燕。
北魏在其立國之初,並沒有什麼特別起眼之處,充其量也不過被人看做拓跋代國的復興,整個國家的規模不比涼州各蕞爾小國大多少。前秦由極盛轉為極衰,這個成分極其複雜的多民族國家在一瞬間支離破碎,公元四世紀的最後十五年成為北方各部族開展轟轟烈烈的復國運動的十五年。僻處塞北的拓跋鮮卑部追隨時代大潮,在今天內蒙古錫拉木林河畔的牛川,召開部族大會,推舉已故代王拓跋什翼犍的嫡孫拓跋珪為新的代王。九*九*藏*書「代」這個名字,本是東周時的諸侯國名,秦朝時設郡,治所在今河北蔚縣一帶,地跨長城南北,素來是防禦北方匈奴的要衝,後來人們習慣以「代」指代幽州的北部。拓跋猗盧的騎兵常在這一帶活動,因此在永嘉大亂時被晉朝皇帝封為代王,而事實上作為游牧民族的拓跋氏,其統治中心主要還是在今天的內蒙古河套地區。代國復興三個月後,為了表明自己的完全獨立性,拓跋珪把國號改成了「魏」。
游牧民族居無定所,組織框架又非常鬆散,想要通過一兩場戰爭來消滅掉是很困難的。拓跋部族自己就是游牧民族,十分清楚這一點,所以北魏對付這些鄰居的一般做法是通過武力征服,吞併和利用其所擁有的資源,從而達到控制和佔有的目的。
拓跋珪的這些措施,在漢人看來極其平常,對於原本粗枝大葉的漠北鮮卑人來說,卻是巨大的革新。所謂「強國之本」,並不是一時戰功的顯赫,而是經受了考驗的制度。
益州和廣州事實上的獨立,使得劉裕等人只能勉強控制住長江中下游的荊州、揚州等地,桓氏餘黨陰魂不散,零星的反叛令劉裕頭疼不已。他花了幾年工夫把桓氏勢力徹底清除,然後將目光投向了北方。與「紙上談兵」的桓玄不同,久經沙場的劉裕是要靠實實在在的北伐成果來樹立自己在朝廷中的絕對權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