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三部 明主昏君 十八、興亡有道人難道

第三部 明主昏君

十八、興亡有道人難道

孝文帝心裏還惦記著大馮氏,幾年後她的病居然奇迹般的康復,孝文帝又將她重新召入宮中,封為左昭儀。從位階上看的確是晉陞,可大馮氏卻並不高興,她自認為入宮早,更受寵,地位卻比妹妹要低得多,便在孝文帝面前屢屢誣陷小馮氏。孝文帝在大事上明辨是非,卻經不住女人一直吹枕邊風。他于太和二十年(公元496年)廢掉性格敦謹的小馮氏,並於次年將大馮氏立為皇后。
孝文帝搖搖頭說:「朕以為不然。昨日入城,還看到路上車中的婦人還穿戴鮮卑的衣襖,這怎麼能叫日新月異呢?」
孝文帝聞言大為震驚,沒想到自己深愛的皇後會做出如此大不韙的事情,起初不敢相信。回宮后,他親自盤問後宮大小太監,用盡千方百計,才從一個小太監蘇興壽口中得到皇后通姦的詳情。孝文帝秘而不宣,念在馮氏對皇室有功的分上,只處置了高菩薩以及幾名合夥隱瞞的太監,對馮皇后則保留後位,軟禁於後宮,嚴加管制。元勰等宗室以一杯毒酒逼令她自盡,也算代孝文帝除去其身後之患。
元澄答道:「臣認為是做到日新月異了啊!」
區區五人就有了三四個意見,哪裡還能精誠團結?劉暄向蕭寶卷告發了此事,江祏兄弟被收捕處死。蕭遙光心中不自安,便以討伐劉暄為名,與驍騎將軍垣歷生等人率部造反,結果又被蕭坦之告發,兵敗被殺。
read.99csw.com文帝語調一轉:「任城王,你這是什麼話?難道還想要全城的人都穿么?古人云:『一言可以喪邦』,說的難道不就是這種話么?」
告密的兩位也沒什麼好下場。蕭遙光死後才過了二十天,蕭寶卷就命人包圍了蕭坦之的宅院,殺掉蕭坦之父子。劉暄的姐姐敬皇后是蕭寶卷的親生母親,自以為可以高枕無憂。蕭寶卷寵信的太監茹法珍誣陷說劉暄有異心,蕭寶卷感到不解,想了一會兒說:「劉暄是我親舅舅,怎麼可能造反呢?」另一名親信徐世標說:「明帝和武帝是堂兄弟,關係那麼好呢,不也把武帝的後人全殺了?舅舅又不同姓,怎麼可以相信?」蕭寶卷覺得有理,下令將劉暄也處死。
太和二十三年(公元499年)初,病入膏肓的魏孝文帝卧于車駕之上,被一路護送回洛陽。他的寵臣李沖留守洛陽,因與中尉李彪爭權,雖經他的支持將李彪彈劾下台,卻引發舊疾,一年前先他而去。經過李沖的墳前,遠望墳頭,孝文帝感慨良多,兩行熱淚不禁奪眶而出。回想十幾年來,在李沖等人的協助與推動下,他的帝國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內心之中,也曾彷徨,也曾猶豫,他並不知道這一項項的改革,前途是凶是吉,是福是禍;也不知道,距離他那一統天下,做整個中華世界最高統治者的終極目標,還有多遠。
九*九*藏*書在洛陽,孝文帝召見了元澄等公卿。孝文帝對大家說:「管理國家,以禮教為先;朕離開京城一年多了,禮教是否日新月異呢?」
太和二十三年四月,孝文帝與世長辭,享年三十三歲。臨終之前,他欲將國事託付給自己最為器重的弟弟、司徒彭城王元勰,把他比作自己的霍光、諸葛亮。元勰不願獨大,辭而不受,孝文帝只好委任多名大臣輔政(不曾想這卻導致了日後的朝綱衰亂),並給太子元恪下詔,命他信任與尊重叔父元勰。
此言一出,元澄等一群留守洛陽的大臣嚇得撲通跪倒在地,叩頭謝罪。孝文帝也不計較他們的過錯,只吩咐史官把這件事記錄下來,以誡後人。孝文帝一生業績許多,他內心在意的只有兩件,一件是遷都,另一件是禮制風俗的改變。前一件在他任內已然圓滿,而後一件是否能真正成功,後人又如何看待,他無時無刻不在關心,但也只能靜靜地躺在陵穴中等待後來的評判。任何一位偉大的帝王,臨了都是一般無二的結局。亞歷山大大帝一生叱吒風雲,席捲三洲之地,臨終卻吩咐屬下將他的棺材挖出兩個小洞,讓雙手伸在外面以示離世之時兩手空空,這就是帝王的無奈。
皇后馮氏是馮太后的兄長馮熙的大女兒。馮熙在孝文帝一朝可謂權傾朝野,孝文帝准他上書不臣,入朝不拜,並且在馮太后的主持下,先後將https://read.99csw.com馮熙的三個女兒納入後宮。其中的一個不久就在宮中去世,而問題就出在其餘一大一小兩個馮氏身上。
齊明帝給蕭寶卷留下了六名顧命大臣,都是自己的死黨,依次是始安王蕭遙光、尚書令徐孝嗣、尚書右僕射江祏、侍中江祀、右將軍蕭坦之、衛尉劉暄。這六人按日分工,管理政事,時稱「六貴同朝」。僅此一點,齊明帝的管理處事能力,便值得質疑。雍州刺史蕭衍就在私底下議論說:「一國三公猶有不堪,何況六貴同朝?這些人勢必相互傾軋,內亂將起了。」
然而,他的英年早逝,也標志著北魏盛極而衰。繼孝文帝而立的諸位北魏君主缺乏他的魄力與才幹,不出兩代,整個北方就陷入大亂,重新成為群雄逐鹿的疆場。關於亂事的始末原委,我們將在第四部中詳細交代。
現如今,馮誕走了,馮誕的父親馮熙走了,李沖也走了,空留下他一人,經受病痛的折磨。上天為何如此殘忍,吝於施捨一點點的完美?
元澄忙解釋道:「穿的比不|穿的要少許多哪!」
大馮氏先入宮,由於容貌出眾,被封為貴人,深得寵幸。後來馮貴人得了病,幾乎是絕症,無法侍奉孝文帝,馮太後下令將其送回家中當尼姑。大馮氏養病期間,馮太後去世,孝文帝依照馮太后的遺詔,冊立大馮氏的異母妹妹小馮氏為皇后。
另外,他又遺詔元勰在他死後將他的皇后馮氏九-九-藏-書秘密賜死。元勰遵旨照辦,一度聲名顯赫的馮氏家族才退出了北魏的政治舞台。
孝文帝是北魏中期至為重要的一位皇帝,歷來史家對他的評價都頗高。北魏遷都之後,中華文化的中心又一次逐漸轉移到黃河中下游地區,說起來,這也算是中華民族第一次「偉大復興」的開端。他在位近三十年,制度上方方面面的改革至少使得南北統一提前半個世紀來臨。在他統治期間,北方的佛教也得以蓬勃發展,洛陽龍門石窟與以少林寺、清涼寺為首的不少著名寺院都於此時興建。
蕭遙光等人的最大罪過就在於,錯誤地接受了明帝的遺詔。新皇蕭寶卷不但不可輔,而且還把他們這批老臣一個接一個送入了鬼門關。
蕭寶卷尚未即位時,就是個十足的小混混。他不喜歡讀書,每天只在東宮裡與身邊的小廝們嬉戲胡鬧。父親蕭鸞也不認為他的行為有何不妥,反倒以自己廢掉郁林王之事作為範例,給他留下一道警告,叮囑他「作事不可在人後」。
紙終究包不住火。孝文帝的妹妹彭城公主本是宋國宗室劉昶之妻,劉昶死後,馮皇后竟強迫她嫁給自己的同母弟弟馮夙。大約這個馮夙實在是不稱公主心意,公主死活不願意。她偷偷坐了輛小車,冒著陣雨,跑到東南前線向孝文帝揭發皇后與高菩薩的淫|亂行為。
六貴剩下了一位貌似中立的徐孝嗣,而他也難逃活命。蕭寶卷認為他參与了廢立之議九*九*藏*書,將他召入宮中賜死。徐孝嗣一口氣飲下一斗多的藥酒,絕望而死。蕭氏的齊國,也只有最後的一口氣了。
大馮氏做了皇后,並沒有一點母儀風範。孝文帝連年征戰在外,她在後宮愈顯淫|盪之本色,與一名叫做高菩薩的太監勾搭起來。高菩薩雖然名為太監,實際上卻是大馮氏在養病時結識的舊情人,大馮氏悉心打點後宮上上下下的官員,居然未經閹割就混了進來。高菩薩全無菩薩心腸,與皇后兩個把後宮鬧得烏煙瘴氣,只把遠離洛陽的孝文帝蒙在鼓裡。
連續經歷了兩次南北大戰的南齊政權,自齊明帝蕭鸞死後,已是搖搖欲墜。繼承皇位的蕭寶卷,正是南朝一百六十多年中最為知名的昏暴之君——東昏侯。(面對南朝宋、齊兩代「英輩迭出、各領風騷」的昏君暴君們,我們除了嘆為觀止之外,別無他言。且不論這兩朝的得失成敗,至少在嗣子培養方面,劉氏與蕭氏統治集團做得是極其糟糕的。)
蕭寶卷把這句話牢記在心,殺起人來毫不手軟。首先遭殃的就是六貴之中的江祏、江祀兩兄弟。江祏感覺蕭寶卷實在是不夠格,就找到其他人商量立明帝的三子江夏王蕭寶玄。劉暄偏偏不同意,提出要立明帝六子建安王蕭寶夤。江祏又問蕭遙光,蕭遙光是皇室宗親,早有野心想自立為帝,江祀也勸江祏擁立蕭遙光,以爭取多數支持。江祏遲疑不決,再向蕭坦之徵求意見,蕭坦之認為不應隨便廢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