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三部 明主昏君 十九、內變迭起

第三部 明主昏君

十九、內變迭起

蕭寶卷對自己治下的百姓冷血無情,對自己寵愛的妃子卻是有求必應,從物質和精神兩方面予以無限的滿足。他最寵愛的皇妃便是被後人稱為「亡齊之物」的潘貴妃。
陳顯達領兵在外很是開心,至少不用在建康這個是非之地看皇上的眼色了。他在戰場上屢破北魏前將軍元英的軍隊,震驚了彌留之際的孝文帝。孝文帝親自督軍在鷹子山(今河南淅川西南)一帶與齊軍決戰,才將陳顯達的軍隊擊退,穩住了淮水的防線。
眾將響應崔慧景的號召。崔慧景大軍以擁立江夏王蕭寶玄為名,倒戈相向,回軍向廣陵進發。廣陵的守將是崔恭祖,與崔慧景同宗,便打開城門,迎接崔慧景的軍隊開進廣陵。
老百姓看這些玩意兒,是圖個新鮮有趣;皇帝整天玩弄這個,老百姓可就遭殃了。蕭寶卷也和劉昱一樣喜歡到處遊玩,而且特講究,穿著奇裝異服,還不想讓人看見。左右親信迎合他的習慣,每次出門前,都事先到要經過的場所,把老百姓趕走,只留所空房子。皇帝出遊,鑼鼓喧天,行人必須躲讓,躲得不及時的,隨手就給殺掉。蕭寶卷覺得還不過癮,又命人在經過的市井小巷和田間小道兩邊,懸挂布幔,形成高高的屏障,並布置人手守衛。皇帝出一趟遠門,真是比強盜搶劫還要可怕許多。
指揮救兵的大將就是豫州刺史蕭懿,他得到蕭寶卷求援的密令后,立即率北伐軍從江北的採石渡江,回攻崔慧景。崔慧景兩眼只盯著台城裡的守軍,對於西邊的蕭懿完全不設防。結果可想而知,崔覺的幾千精兵被蕭懿殲滅,崔覺本人單身逃回,崔恭祖乘亂向九*九*藏*書台軍投降。
好了,就這樣一位皇帝,換誰都無法忍受,區別只不過是「忍術」的高低,以及造反之前的準備是否充分了。陳顯達屍骨未寒,駐守北方重鎮壽陽的豫州刺史裴叔業就接著反了。臨反之前,裴叔業向雍州刺史蕭衍寫信諮詢,他認為:「天下大勢可知,恐無復自存之理。不若回面向北,不失作河南公。」與陳顯達不同,他選擇的策略是向北魏投降,謀取豫州一帶半獨立的地位,繼而藉助北魏的力量與南齊對抗。蕭衍何等聰明之人,馬上給他回信說:「當今皇上與底下那些小廝相謀,怎麼可能成大事。若有意外,我當以馬步兵二萬沿江而下,一舉平定天下。如若投靠北方,魏人肯定會派別人來取代你,而把你打發到河北的某個偏遠小州去,哪裡還能當什麼河南公?到時候就別想回南方來了。」(蕭衍正是謀大事之人,這一席話既料定了裴叔業投魏的下場,也暗示了自己領兵代齊的野心與手段。)
崔慧景的如意算盤是,在廣陵休整之後,以精兵進逼京口,然後與鎮守京口的蕭寶玄合兵一處,攻打京城建康。蕭寶玄一開始並不買他的賬,還殺掉了崔慧景派去的使者。但崔慧景的大軍自長江北岸渡過長江,氣勢逼人。蕭寶玄便秘密與崔慧景聯繫,殺了蕭寶卷安插在京口的親信,放崔慧景進城。
太尉陳顯達和王敬則一樣,是高帝、武帝時的舊將。他在明帝時期低調做人,加之北方戰事頻起,明帝倒也沒把他怎麼樣;唯獨一點,他幾次明言暗示,想要告老還鄉(陳顯達已有七十多歲),都沒得到許可。蕭寶read•99csw•com卷即位后,把他外調到江州做刺史,繼而又命他乘北魏撤軍,出兵北伐,收復丟失的雍州五郡。
連北伐戰場上聲名顯赫的陳顯達都成了自己的刀下之鬼,年輕的小皇帝怎能不得意揚揚?沒了這些「可惡大臣」的管束,他如同破籠之鳥、脫韁之馬一般,可以更加荒淫放肆了。十七歲的蕭寶卷的表現越來越像劉宋的那位后廢帝劉昱。(我們前面說過,劉昱就是一位「模範暴君」,而且《南齊書》的執筆者蕭子顯是齊高帝的孫子,骨子裡恨透了明帝和他的後人,所以也很有這種可能,即蕭子顯又套用了劉昱這個模板,塑造了又一位大昏君。無論如何,有一點毋庸置疑,蕭寶卷的倒行逆施,直接導致南齊在兩三年內就迅速滅亡了。)
陳顯達決定與朝廷翻臉,永元元年(公元499年)十一月,他在尋陽起兵,傳書朝中大臣,列數蕭寶卷誅殺大臣的罪惡,然後打著擁立建安王蕭寶夤的旗號,順江東下,直取建康。
劉昱的強項是爬竿,蕭寶卷的強項則是雜技「頂幢」。他吃飽了沒事兒干,就在宮裡拿過一桿七丈五尺的白虎幢頂著,用肩膀頂,腦袋頂,甚至用牙齒頂,門牙磕掉也不足惜。這些絕技傳到民間,都成了江湖藝人混飯吃的招式,今天常見的雜耍節目「頂大旗」,很可能就起源於蕭寶卷在宮廷中開展的這項「活動」。
北魏輕而易舉地奪取了淮南重鎮壽陽,威脅到了南齊的部署在江北的防禦。蕭寶卷急忙徵調平西將軍崔慧景率領水軍進攻壽陽,又任命衛尉蕭懿為豫州刺史,屯兵小峴(今安徽含山北),交州刺史九_九_藏_書李叔獻屯兵合肥,意圖搶回壽陽。
壽陽既入虎口,豈有易手之理?魏將奚康生死守壽陽一月,北魏援軍趕到,大敗齊軍,並進攻合肥,生擒了李叔獻。
裴叔業沒有蕭衍的遠慮,猶豫再三,于永元二年(公元500年)向北魏遞上降表。北魏立即派了元勰、王肅等人率領十萬步騎兵南下,接管壽陽。裴叔業在交接前病故於壽陽,手下共推他的侄子裴植監州。北魏大軍進入壽陽后,馬上以元勰為揚州刺史,鎮守壽陽,而將裴植等人遷往北方的兗、齊等州任刺史,一切盡如蕭衍之料。
有一回,蕭寶卷經過一座小城,走進路邊一間屋子,看見有一名婦人並沒有離開,就命手下拖過來審問。一看,原來是個挺著大肚子、即將臨盆的孕婦。蕭寶卷竟當場命左右將孕婦的肚子剖開,查看懷的胎兒是男是女;又有一回,他的儀仗隊經過寺廟,有一位老和尚身患疾病,來不及逃走,躲在了草叢之中,被軍士抓到,他就下令左右萬箭齊發,一瞬間就把老和尚射成了大刺蝟;有的時候也會碰上來不及離開的地方官員,他也決不寬恕,照例斬殺。
崔慧景一帆風順地取得了兩座要塞,隨即便派自己的兒子崔覺與崔恭祖進攻建康。叛軍與台軍在城北的竹里交戰,崔覺等人很有辦法,每次進攻都乘著台軍起灶吃飯的時間,幾個回合下來,台軍的士兵飢腸轆轆,無力作戰,很快就丟了竹里。
叛軍繼續挺進,一路攻下東府、石頭、白下、新亭,將台城團團包圍。崔慧景自覺勝利在望,聲稱自己奉了太后的密令,將蕭寶卷廢為吳王,可他馬上就連續犯錯,斷https://read.99csw.com送好局。
戰場上的失敗算不得世界末日,回到江州的陳顯達在獲知蕭寶卷一年多以來的所作所為時,才真正睡不著覺了。這時候江州一帶盛傳,朝廷殺完了徐孝嗣等人,下一步就要派兵來江州討伐陳顯達了。
前線連吃敗仗,齊軍內部再出叛亂。蕭寶卷派出的水路總指揮崔慧景是與陳顯達、裴叔業一樣在南北大戰的戰場上立過戰功的大將,早就有了反叛之心。從建康出發后,他就行進緩慢,走到廣陵(今江蘇揚州西北),他召集屬下眾將說:「我受三帝厚恩,應當竭力輔佐社稷。如今幼主昏暗,朝政敗壞,危在旦夕,若不扶助,罪責重大。我欲與諸君一起共建大功,以安社稷,各位以為如何?」
殺完父親留給他的六名助手后,蕭寶卷又殺掉了明帝舊將曹虎、舊臣沈文季、沈昭略,就連江祏兄弟的親戚江祥,也受到牽連被賜死。蕭鸞殺人,雖然也出其不意,好歹還拜個佛燒個香做個祈禱什麼的,蕭寶卷把這些「手續」也給免了,想殺什麼人,說殺就殺。朝中大臣人人自危,外放州郡的大臣紛紛密謀,舉兵起事。
崔慧景的殘餘部隊遭到台城軍與蕭懿軍的內外夾攻,全軍覆沒。崔慧景窮途末路,逃到江邊,被一名漁父砍下頭顱,獻到建康,崔覺、崔恭祖以及江夏王蕭寶玄也都被擒斬首。蕭懿居功至偉,被封為尚書令。他不曾想到,在蕭寶卷這位變態國君的手底下做功臣,其實與做叛臣的下場並不會有啥兩樣。
陳顯達帶兵是有一套,但是他能調動起來反抗朝廷的士兵數量實在有限得很,大致還不到一萬人。這些兵起先士氣旺盛,對付朝廷派來的read.99csw.com偏軍還比較輕鬆。江州軍連夜渡江,攻到宮城之外,與精銳強悍的台軍一交鋒,就顯得心有餘而力不足了,越戰越少。陳顯達手持長矛,高低抵擋,殺傷數人,可終究年事已高,一個不留意,手中的長矛便折為兩段。眼見台軍源源不斷趕來,黑壓壓地圍作一片。陳顯達無力對抗,撥轉馬頭正要敗走,亂軍中一矛刺來,他便翻身落馬,死於非命。陳顯達的幾個兒子以及同謀的長史庾弘遠被一併處斬。
先是猶豫不決,本來說好立蕭寶玄的吧,現在齊武帝的孫子巴陵王蕭昭胄也來投奔他,他就想立後者了。接著內部出了矛盾,崔覺和崔恭祖這兩個指揮官爭功,崔慧景未能認真處理,而且還幾次否決了崔恭祖合理的作戰建議,搞得崔恭祖對他深懷不滿。於是,局勢逆轉,蕭寶卷的救兵來了。
潘貴妃並不姓潘,她本名俞尼子,出身低微,在王敬則家裡做歌伎。王敬則被明帝鎮壓時,蕭寶卷見她國色天香,就把她召入宮中。有人跟蕭寶卷說,宋文帝有個寵妃姓潘(參見上部《宋魏相爭》),所以統治了三十年。蕭寶卷便命俞尼子也改姓潘,以便向宋文帝靠攏。每回跑到老丈人家中,不可一世的小皇帝都是格外賣命,又是打水,又是做飯,呼前忙后,還說些集市上聽來的小笑話活躍氣氛(這位皇帝每次出門都見不著百姓,也不知道是哪裡聽來的有趣的小笑話)。為了討好潘妃,他大興土木,修建宮殿,並收集了大量珍奇瑰寶放在後宮中觀賞。他找來一群能工巧匠,在宮裡的地上用黃金鑿成一朵朵蓮花,讓潘妃在上頭行走,自己則側卧一邊,細細欣賞,稱讚「步步生蓮花」的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