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三、蘇曼殊 繪畫

三、蘇曼殊

繪畫

蘇曼殊去世后,友人蔡哲夫將其畫作彙編成冊付梓,由黃賓虹題籤「曼殊上人墨妙」。蔡去世后,曼殊遺畫原作由其夫人談月色珍藏,但至1948年被人從家中盜走。談月色說:「《蘇曼殊畫冊》被盜,輾轉流傳到香港。……被盜竊的原因是友人要我出讓這畫冊,願送我十億金圓券。我不欲出讓,想待將來有好人治國的時候送給國家保存。盜竊者知此情況,遂將此寶貴文物盜去。」曼殊遺畫的真跡至今下落不明,而當時的《蘇曼殊畫冊》由在廣東任督辦的李根源出資選印四百冊,僅發出幾十本,剩餘三百余本存於官舍中,毀於火災。
黃賓虹對友人說:「曼殊一生,只留下了幾十幅畫,可惜他早死了,但就是那幾十幅畫,其分量也夠抵得過我一輩子的多少幅畫!」
1914年,蘇曼殊的身體日漸孱弱,在東京read•99csw.com入院治療。此時,他為友人(多為紅顏知己)索畫而苦惱,在給何震生的信中說:「和尚有愁無命,畫債如山。」他還編了一份名單,將舊日欠下畫債索畫者一一列入。
大同學校缺美術教員,便由蘇曼殊兼教美術課;梁啟超及其他教員編撰教科書,曼殊擔任了教科書插圖的繪畫工作。當時初等小學課本「山水日月」的插圖,大半出自曼殊之手。
蘇紹賢在《先叔蘇曼殊之少年時代》中寫道:「年甫五歲(應為六歲),先祖母黃氏及玉章祖舅攜歸廣東。在舟中時,曾向人索鉛筆及紙,繪一大舟,人取視之,則儼然已所乘之汽船也。眾以為異。其於四、五歲間,所繪各物,無一不肖,于繪畫天才,蓋具有夙根雲。」
《蘇曼殊圖像》的作者陳世強說:「曼殊作畫,筆墨極簡,往往『惜read.99csw.com墨如金』,以『偷工減料』的方式畫出,情景卻極其充實。」
高劍父說:「曼殊作畫都是送人的,愛用日本麻紙與絹,又從來不喜設色,畫的風格極其高遠。所以,後來有人說他『畫參中東之法,貫通融會,不甚著墨,而俊逸之氣,溢於楮表』。」
黃侃評蘇曼殊畫雲:「蘇子谷作畫,極蕭疏澹遠之致。」
陳獨秀評價蘇曼殊之畫道:「曼殊作畫,教人看了如咫尺千里,令人神往,不像庸俗畫匠之浪費筆墨。」
幼時,蘇曼殊便好塗鴉。四歲時,其母帶他到公園遊玩,曼殊被獅子所吸引,伏地繪獅子頻伸狀,栩栩欲活。
1905年,蘇曼殊隨好友劉季平至南京陸軍小學任美術教員。授課時,曼殊用鉛筆依次替學生在國畫紙上,繪出畫的輪廓,只寥寥數筆,惟妙傳神。
友人向蘇曼殊索畫,九九藏書曼殊從不肯輕易下筆。南社好友高吹萬千里寄縑,請曼殊繪製《寒隱圖》,一再稽延,頻年難以到手。《太平洋報》總編葉楚傖仰慕其祖上名媛葉小鸞,屢次請曼殊作《汾堤吊夢圖》,曼殊總以無凈室無畫具為由推脫。同在報社工作的李叔同在三樓有一工作室,布置精當,畫具一應俱全。一日,李叔同外出,葉在室內備好曼殊喜愛的糖果、雪茄、牛肉等,邀請曼殊入室品嘗。等曼殊一入室,葉即反鎖房門,並告訴他:「今天一定要畫完,畫不好不放你出來。」曼殊遂振筆作畫,一揮而就。葉楚傖於是打開房門,贈曼殊一豹褥,二人欣然共飲。
克士在《四極漫談》中記敘蘇曼殊繪畫之事:「友人某與曼殊素稱莫逆。一日,曼殊至其家,其子方八九歲,嬉皮頑臉,求曼殊為畫圖畫,取草紙一張,鋪敷桌面,復以大筆濡染九*九*藏*書墨汁而至,其勢似客非畫不可。曼殊乃為之濡墨筆,畫《葡萄》一幅,枝藤夭矯,垂實累累,墨氣滿紙,淋漓酣暢,以視吳昌碩作品,殆有過之。」
蘇曼殊曾繪《葬花圖》贈鄧以蟄,由陳獨秀跋詩云:「羅襪玉階前,東風楊柳煙。攜鋤何所事,雙燕語便便。」鄧將此畫視若拱璧,新中國后一直掛在其寓所的牆壁上,即使「文革」期間,畫作亦不離身。
蘇曼殊曾於日本收集並描畫出古代婦女的髮髻式樣凡一百種,稱《蓬瀛鬘史》(即《女子髮髻百圖》)。其中有些漢、唐的髮型,是他從日本圖書館所藏的古版書的插圖中描下來的。曼殊離開時,將《蓬瀛鬘史》贈與孫伯純。孫回憶:「民國前四五年……曼殊游東京淺草公園,園有觀音堂,村女子多來參拜。曼殊輒手一捲紙,在人叢中畫之,此捲成功,大約費時數歲之久,洵可寶也。read.99csw•com
劉季平夫人陸靈素在《曼殊上人逸事》寫道:「上人偕粵東馬小進義士過華涇,在民元五月初。一夕飯罷,索胭脂作畫,時兒女輩皆已盡睡,外子覓得一片如薄餅者,置畫碟中。上人且畫且談笑,頃刻成《黃葉樓圖》一,為余畫扇面一。又蘸墨汁作橫幅一,筆端胭脂未凈,枯柳殘鴉,皆作紫醬色,今日尚儲篋中,成奇觀也。」
1898年,康有為的弟子徐勤、湯覺頓等在日本橫濱創辦大同學校,蘇曼殊即入此校就讀,其繪畫天才由此顯露。馮自由回憶:「曼殊在大同學校,對於文學,資質頗鈍,獨于畫學,則具有天才,在童年即以繪事為戲,絕無師承,而下筆似老畫家,同學莫不奇之。」后馮又在《蘇曼殊之真面目》中贊其「所作《陳元孝題壁》及《石翼王飲馬》二圖,老練精工,有同名宿,令人驚嘆不已,此才謂非出自天授不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