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二部 搜查I 第十章

第二部 搜查I

第十章

你因為自己的叫聲而醒來。那是夢。在睡眠中醒著的人不是你。可是,你仍然在黑暗的深處。物體的形態黑黝黝地看不清楚輪廓,一坨坨的沉在彷彿深海的黑暗中。和夢中一樣的是,你仰躺在地板上;和夢中不一樣的是,你覺得呼吸困難,全身冒汗,像病人一樣全身發抖。
兩個相爭不下的思考,不斷產生相互的交替運動。然後,你不得不翻開她的日記。
當然,在現實經驗的所有情況里,有限的自我受到現實世界的制約,無法在短時間內與無限的絕對自我合而為一。因為這樣的限制,朝向理想的自我努力——只能像康德說的那樣,除了無限的義務外,沒有別的了。可是,所有的現實經驗都源自於絕對自我的事先自我規定,每次有限自我的活動,都會有創造自我的作用,就算自己實際上沒有注意到那樣的作用,那個作用毫無疑問還是存在的——哲學家藉著那樣的知性直覺,認識、自覺到自己在那個自我中的絕對自我。
施格萊爾提倡的浪漫性反諷,就是這種交替運動的另一種說法。對哲學家來說,那是知性的直覺;但是對藝術家來說,反諷是詩人創造文學世界時的美好構想能力,也可以說是「幻想曲」。對施格萊爾來說,浪漫主義文學不是幻想每次帶來的片段作品,而是超越片段,朝向一個完整作品的「發展性的文語體文學」:「不要拘泥於它到底是實際的關心還是理念的關心,只要乘著文學的反省之翼,在被描寫的對象與描寫者的主體之間徘徊,反省就能像面對面的兩面鏡子互照一樣,一次又一次地互乘出無限的影像。」(出自《雅典娜殘片》)。因此那是「九_九_藏_書超越體裁的體裁,是所謂的文學能夠達到的唯一文學體裁」。
……不對。
你把手伸向書架,但並不是想拿哪一本特定的書,只想隨意抽出一本書來看就可以了。你隨意打開書,站著就開始閱讀。你就像饑渴的海洋般,急著隱藏荒涼的虛無感。好幾年前,你也曾陷過自殺的夢魘,經常在深夜裡驚醒,那個時候你就是使用這種方式,來熬過波濤洶湧的不安。
安靜。
什麼事也沒有了。
故事的最後,最後的最後,你又活下來了。像付出代價一樣,你必須每天漂浮在無眠的黑夜深淵,接受惡夢的夢魘。你這麼想著。
你孤零零地坐在看不到外物形體的黑暗之中。在連一盞燈也沒有的漆黑中,你抱著膝蓋,聽著自己的呼吸聲。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你維持這個姿勢很久了。你不怨恨誰,也不責備自己,只是無事可做地等待時間流逝。這裏已經沒有任何事物可以挽留你了,可以不必再過著悲嘆的日子了。想到這一點,你就覺得安心,再也沒有一種想法更能撫慰受傷的心靈。
因此對有限的自我來說,在那個無限努力的盡頭是手碰觸不到的終點,但卻是源自那個出發點而來的結果,而每個瞬間的「漂浮在兩個相互衝擊的方向之間」,也就是在「構想力的能力」之交替運動中,所有的一切都被達成了。
一天吃一顆,不可以超過,這是醫生對你說的話。這裏的葯有剛拿到的兩個星期份的葯,和從上個星期開始就故意不吃而留下來的葯。你用手指把三星期份的藥丸從包裝里一一剝出來,放進杯中的水裡。把藥丸剝出來的動作,很像在捏防九-九-藏-書震的塑膠泡泡紙上的泡泡。雖然水溢出來了,你仍然把所有的葯都放進水杯里,然後拿起杯子,毫不猶豫地喝下去。只要忍耐住藥丸卡在喉嚨里的痛苦,不要把藥丸吐出來,以後就什麼事也沒有了。
——只是,你總有一天會習慣這種生活,就像以前一樣。
菲德烈·施萊格爾是跨越德國浪漫派和以歌德或席勒的「狂飆運動」的德國文學史里的時代理論指導者。在所謂「初期浪漫派」的耶拿時代(一七九七年到一八〇四年),他所建立的「浪漫性的反諷」理論,很明顯地受到菲希特(J.G.Fichte)的知識學影響。你正在大學的研究所里作論文,正準備詳細地討論這個影響的過程。
……在反覆的思考之中,如果「所有的一切都在我們之中」是不能否定的,那麼,沒有比假設「我們不過是我們自己的一部分」這個方法,更能說明一直與活著的我們共同存在的「限定感」了。這樣就能把在直線彼方的你的信仰引導出來了吧!只是,在這裏的「你」把「純粹的」自我放在對立的位置上了,這種對立不是指人類與人類對立,或人類不能與動物或石頭對立,而是一種「對自我」(Gegen-Ich)的對立。更進一步地說,這是對「原自我」(Ur-Ich)信仰的密切連結。正是這個「原自我」為哲學奠定了基礎。哲學的所有弧度全交會在這一點上。因https://read.99csw.com此,從哲學觀點來看的話,在我們的自我對「原自我」的關係里,也包含著「對自我」的關係。自我這種東西,同時是你、是他,也是我們。
你專註傾聽著自己深呼吸的聲音,沒有感覺到恐懼,也沒有感覺到幻滅,只是靜靜地等待睡意漲滿的時刻……
沒有遺憾的事了。
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你一邊看日記,一邊地反覆自問。這來得太晚了。
你把已經空了的杯子放回桌上后,便直接仰躺在地板上。你的兩隻手相疊在腹部上面,然後好像要把滲入房裡的晨光從自己的眼中拔出去一樣,慢慢閉上眼睛。
變成這樣的話,自我外部的「非我」(Nicht-Ich)就完全不存在了。因為和上述的事情完全不相容,所以這裏不討論非我……
當然,對於今天以前所作出的結論,你已數次嘗試著想要抵抗了。可是,現在回想起來,那些抵抗都是無謂的掙扎,你是醒著的,不,正因為是醒著的,所以逃避不了相同的惡夢。到昨天為止,已經度過幾次這樣漫長的夜了。像被召集去參与沒有退路的無止盡戰爭的士兵一樣,被剝奪了睡眠的你所發出的求救悲鳴聲,也因為距離遙遠而消失在空氣之中。疲憊讓你失去求援的力量,腳也舉不起來,只能在迎接早晨來臨時,詛咒自己的懦弱。為什麼別人可以無動於衷地過日子呢?不過,這樣的煩悶到今天就要結束了,因為你再也不會迎接黎明的到來了。
到底經過多久了呢?天空開始泛出白光,白光的亮度逐漸在增強,房間里的物件形體在黑暗中浮現出來了。白色葯袋凹凹凸凸的,像被掏出內髒的魚一樣被放在桌子上read.99csw.com。拂曉的微光透過窗帘射入室內,但是室內依然是昏暗的,你的輪廓模模糊糊的,看不清全貌。你好像要從深淵爬出來一樣地直立起身體,赤足走到水槽前。水槽里放著已經好幾天沒有洗的玻璃杯。你從水槽里拿起一隻杯子,打開自來水的水龍頭裝滿一杯水,然後轉身走回原來的位置,把水杯放在桌角。接著,你打開藥袋,拿出藥丸。
而且,即使是反諷的作品,也只不過是被拘束的東西。藉著這種游哉,否定「自我模仿的滑稽作品」和「被反覆思考的偽裝」,以這樣的姿態來嘲弄一切,「感覺高高在上」地把自身置於一切之上。所謂「超越論的喜歌劇」,就是這樣做出來的東西——
費希特是建構出極致的德國觀念論的哲學家,他把康德的認識論中最後無法達成的「物自體」變化,放在認識主體的「自我」的絕對性上。根據費希特的主張:把自我、理想與無限的努力,放在純粹自我的絕對性上后,可以理論上地結合在一起。這些要素結合在一起,並且在無限性與有限性之間往來作交替運動,就是「構想力的能力」。
……最寂寞的時刻,就是天將亮之前,一個人獨處的數小時。不過,那個時間里除了寂寞的感覺外,你還被一個更強烈的情感俘虜了。你感到自己被孤立於世界之外,身邊沒有一個可以信賴的談話對象,無法理解的恐懼感和難以忍受的罪惡感折磨著你,可是read•99csw•com你一點辦法也沒有,就是不知道怎麼從這樣的桎梏中解脫。你很想乾脆地阻絕這個惡性循環的源頭,讓二宮良明從這個世界上消失,但是你並不認為那樣是最快速的解決之道,似乎也不是唯一的合理手段。
你很惶恐。剛才做的夢並不是第一次夢到的。你總是從同樣的場面開始,在同樣的地方醒來。你非常清楚地記得以前反覆作過的夢。那時幾乎每天晚上都會陷入相同的夢魘,但是已經有一段時間沒有再作那個夢了。你被不安追趕著,雖然已經醒來了,卻覺得好像還在夢中,心臟劇烈地跳動著。只是,那樣的不安和夢是不一樣的,這也是你還活著的證明。你站起來,好像在玩抓鬼遊戲似的,手在空中摸索著,然後終於打開了電燈。光芒瞬間充滿了室內,你有點暈眩地揉揉眼睛。
看看時鐘,你明白現在不是黎明前的時間,而是接近黑夜的時刻。你是在白天睡著的,並且睡得很熟。整整半天,你像死了一樣地沉睡著。不安像鬼魅一樣緊纏著你,你在房間里來來回回走著。不對、不對、不對。你一次又一次地喃喃說著相同的話。但是,到底是什麼不對呢?「不對」這兩個字的後面,還跟著「為什麼」三個字的問句。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你像口吃一樣,毫無意義地反覆念著咒語般的幾個字,也不知道到底在問誰。
難懂的哲學用語與艱澀的翻譯文體,好不容易讓你的心情平靜了。這是菲德烈·施萊格爾(Friedrich von Schlegel)的《哲學的發展作為意識理論的心理學》,第一章「直觀的理論」的內容,是他在一八〇四年到一八〇五年于科隆大學授課時的文學講義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