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卷一 滕文公章句上 「大同」不大,「小康」不小

卷一 滕文公章句上

「大同」不大,「小康」不小

——也許只是為了語言簡練,假如不是說「言必稱堯舜」,而是說成「言必稱堯舜禹湯文武」,或者再全面一點兒,說成「言必稱堯舜禹湯文武周公成王」,這好像太累贅了,所以呢,乾脆用堯舜來統攝所有的聖人好了。
世子一愣:「咦,這不是名偵探柯南的招牌台詞嗎?」
言偃在側,曰:「君子何嘆?」
因為這四個字往上斷句也通,往下斷句也通。
別以為我們的祖先在那麼早之前就有多高的世界意識,一般來說,古人所謂的「天下」,其範圍比現在的「中國」還要小很多,而早先的「國」,小點兒的恐怕也就只有現在的一個村子那麼大,像點兒樣的也無非就能摺合成現在的一個縣城,當然更大的也有,時代越往後,國的數量就越少,國的面積就越大,其演變模式可以參考丁春秋煉毒物的那個什麼鼎。
孟子把嘴一撇,不屑道:「我比柯南早兩千多年,他是學我。別打岔,我要著重跟你說的是:別看我老人家學問這麼大、主張這麼多,但歸根到底,天下間的大道理其實就這麼一個……」(夫道一而已矣。)
前面才說大同世界是「天下為公」,其他很多地方也常見「天下」如何如何,正如我們不要以為古人的小康社會就是現代的小康社會,同樣地,我們也不要以為古人的「天下」就是現代意義的「天下」。
怕突然來一夥大漢把自己家給拆遷了?

這一問,可問出了一整套大道理。孔子說:「大道通行的時代和夏、商、周這三代精英執政的時代我都沒能趕上,只能從一些文字記載里了解當時的情況。大道通行的時代,天下是屬於全體人民公有的……」
這段有句話我翻譯得不太準確。原文是「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眾以為殃。是謂小康」,我剛剛翻譯成:「如果發現有誰不read.99csw.com遵守禮法,不論他多麼有權有勢,也一定要撤了他……這就是小康社會。」那個「眾以為殃」沒譯出來。
孔子接著說:「在那個『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的時候,大家選舉那些德才兼備的人來做頭頭。那時候的人啊,很講誠信,互助互愛,所以他們不只是關心自己的妻兒老小,他們會掃乾淨自家的門前雪,同時也關心著別人家的瓦上霜。在這樣的社會裡,老人不愁看不起病,青壯年也不愁失業和下崗,孩子們也不會吃不上飯、上不起學,鰥寡孤獨和殘疾人都由福利機構好好養著,男人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崗位,女人也都能嫁給如意郎君。如果有人看到地上掉著個錢包,只會擔心這些錢得不到有效利用,卻不一定琢磨著該怎麼把錢包裝到自己兜里;還有些人發愁自己的智力和體力沒得到充分的發揮,這倒不是為了讓自己能多賺錢。大家珍惜物資、熱愛勞動,所作所為全都出自一片大公無私之心,所以呢,為非作歹的念頭自然根本就不會生起,社會上自然也就沒有盜賊。」
現代歷史學家對這兩個概念的解釋是:
我一定得註明出處!這段文字引自白壽彝總主編的《中國通史》修訂本第三卷上冊(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時間我就不查了,好像在第一冊里才寫著)第200頁,這套書的扉頁上寫著「哲學社會科學『六五』期間國家重點項目」,還特別在後邊加了個括弧,註明「十年完成」。所以呢,天地良心,說小康社會「是變公有製為私有制,變軍事民主選舉製為君主世襲制的階級社會」,這話是這套權威版本的《中國通史》里說的,可絕對不是我說的!如果再往上找,那是孔子說的(至少也是漢朝人冒充孔子說的),更不是我說的!誰有意見可千萬別跟我過不去哦!
好了,話說回來,無論九_九_藏_書是《禮記》還是《中國通史》,它們所講的小康社會和我們現代的小康社會的概念是完全不一樣的。這也是讀古書要小心的地方,不要輕易就拿現代詞義來理解古語,這樣的例子前兩本書里不是已經講過很多了嗎?
如果是往上斷句,那就標點為:「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眾以為殃。是謂小康。」可以翻譯成:「如果有誰不這樣做,即便他是很有權勢的人也要撤了他,大家都把他看做禍害——這就是小康社會。」
有沒有人現在會產生這種疑問:前兩本書里,孟子推崇的聖人有好幾個啊,還有什麼大禹、周文王、周公什麼的,對了,還有那個七十里取天下的商湯,怎麼這會兒就只說堯舜了呢,其他人怎麼就不管了?
孔子緊接著把話題一轉,從古代轉到近現代了,「如今,大道已經消失了,天下成為一個家族的私有財產,人們只關心自己的妻兒老小,對待財富和勞動的態度都是從私利出發,領袖們把財富和權力視為私有財產,世代相傳,還認為這樣做是合乎禮法的。他們為了維護自己的財富和權力,一手用堅甲利兵,一手用禮儀綱常。禮制的作用是給君臣、父子、兄弟、夫妻來正名分,使大家各安其位,不生僭越之心,這所有的一切做法都是為了領袖的個人利益,所以才有機謀產生,所以才有戰爭興起。大禹、商湯王、周文王、周武王、周成王、周公,他們幾位就都是這樣的時代里所誕生出來的傑出人物。這六個人,沒有一個不是謹慎地依據禮法來行事,他們用禮法來表明道義、考察誠信、辨明是非、追求仁愛、講求謙讓,如果發現有誰不遵守禮法,不論他多麼有權有勢,也一定要撤了他。這樣的社會又是一個什麼社會呢?」
徒弟言偃(也就是子游)正陪在老師身邊,見老師嘆氣,就算不關心也得假模假式地關心一句半句九_九_藏_書的,於是就問:「老師您嘆什麼氣呀?」
也真難為了這位未來的滕文公,拿出一般人聽蘭陵笑笑生言必稱西門大官人的勁頭來聽孟老夫子的「言必稱堯舜」。
孟子底氣十足,說:「世子難道還懷疑我老人家的話嗎?嘿!」孟子把頭略低,眼睛里閃過一道耀眼的白光,聲音異常堅毅,「真相只有一個!」
這段是說:當年孔子參加魯國的一次年終祭祀活動,等活動搞完了,孔子溜溜達達的好像不大痛快,還長長地嘆了口氣,估計他是感慨魯國的祭禮不夠完備。
「可是,既然沒有盜賊,為什麼大家還要關好門窗呢?」孔子問了這樣一個深刻的問題,看看誰能回答?
——孔子說:「這就是小康社會。」
《禮記·禮運篇》說:禹以前為「大同」之世,禹以後為「小康」之世。所謂「天下為公,選賢與能」,「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的大同之世,正是共同生產、共同佔有,並且實行著軍事民主選舉制的原始共產主義社會;所謂「天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為己」,「大人世及以為禮」的小康之世,正是變公有製為私有制,變軍事民主選舉製為君主世襲制的階級社會。
這時候的滕文公只是世子,還沒有當上國君呢,有一次他去楚國辦事,途經宋國。孟子正在宋國耗著,這位將來的滕文公在宋國拜訪孟子。孟老師開講大道理,講他的性善理論(我們在「公孫丑篇」里已經領教過了),開口閉口全是「堯舜如何如何」,「堯舜如何如何」。
昔者仲尼與于蠟賓。事畢,出遊于觀之上,喟然而嘆。仲尼之嘆,蓋嘆魯也。
如果是往下斷句,那就標點為:「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眾以為殃,九九藏書是謂小康。」這樣一來,「眾以為殃」就單成了一句,後面既可以跟逗號,也可以跟句號,這最後八個字翻譯出來就是:「大家都覺得這日子不好過,這就是小康社會。」
——孔子說:「這就是大同世界。」
孟子在前邊說的內容一個是「性善」,一個是「堯舜」(孟子道性善,言必稱堯舜),清代的孟子專家焦循說過,孟子學孔子的學問,歸納起來無非就這麼兩條:「道性善」和「稱堯舜」。這就是說,全部《孟子》七篇,都是圍繞著這兩個基本原則來說的。而這兩點如果再多琢磨琢磨,其實是一枚硬幣的兩面,所以孟老師才說「夫道一而已矣」,天下間的大道理其實就這麼一個。
孔子曰:「大道之行也,與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今大道既隱,天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為己,大人世及以為禮,域郭溝池以為固,禮義以為紀,以正君臣,以篤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婦,以設制度,以立田裡,以賢勇知,以功為己。故謀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湯、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選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謹于禮者也。以著其義,以考其信,著有過,刑仁講讓,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眾以為殃。是謂小康。」
——解釋一下,這就是所謂「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這裏的「為」字很多人讀成四聲,那樣就容易把意思理解錯了,其實是該讀成二聲的。
這個解釋很有道理,如果你不太九九藏書較真,那就接受這個解釋好了。如果稍微較較真的話,會發現「堯舜」和後面的「禹湯文武」等等其實代表著完全不同的兩類社會。這兩類社會雖然距離現在無比久遠,但它們的名頭大家一定都很熟悉:堯舜代表的是「大同世界」,而「禹湯文武」他們代表的則是「小康社會」。
怕查暫住證?
——都不是。孔子的正解是:關好門窗是為了遮風擋雨。所以呢,關門雖然是關門,但插銷是不用安的,防盜門也是不必裝的,可視對講機更是不需要的。這是一個什麼社會呢?難道這就是所謂的「美麗新世界」嗎?
——這就是「大同世界」和「小康社會」的出處。
古人沒有標點,真給我們添麻煩啊!兩種斷句意思都能講通,你看哪個順眼,就採用哪個好了。
什麼才是「大同」,什麼才是「小康」,這話本是孔子說的,見於《禮記》。《禮記》這一段的原文非常漂亮,出了好幾個著名的概念:
為什麼呢?
明白了什麼是「大同」,什麼是「小康」,我們再來回到《孟子》,這就好理解為什麼孟老師會「言必稱堯舜」了吧?大禹是個分水嶺,在他之前,堯舜時代是大同社會,是公有制時代,從大禹以後就變成了私天下了。所以呢,雖然堯舜禹湯文武都是聖人,他們所統治的時代都是儒家所鼓吹的黃金時代,但黃金也有兼金和普通金子之分。嗯,還記得什麼是「兼金」嗎?上本書里才講過的。
世子聽完了大道理,和孟子告辭,還得去楚國辦正事呢。這位世子不愧後來被「私謚」為「文」,當真了得,在楚國辦完了事,沒有直接回國,而是又到宋國找孟子去,來的時候才受了教育,回去的時候還要來一次再教育。
這裏還得澄清一個許多人都容易產生的誤解,那就是古人的「天下」觀念。
孟老師緊接著要舉例子了,咱們先停一停,好好品味一下這個「夫道一而已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