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一章 M型社會來了 中低階層時代已到來

第一章 M型社會來了

中低階層時代已到來

上班族年輕時候的收入雖然不多,但是隨著資歷增長,地位和收入都會隨之上升,最後可望以中上階層的身份退休。這是大部分上班族都默認的共識。但是隨著中產階級社會的崩潰,上述的人生規劃也隨之瓦解,所以現在大家都已經開始覺得「搞不好,或許自己的一生就在中低階層度過了」。這是2004~2005年所發生的現象。根據2004年的富翁名次表資料,投資顧問公司的上班族以年收入百億日元名列第一,這表示「無等級差別的社會」已經成為幻想。
為什麼會有這種自我矛盾的心理?理由只有一個,那就是大部分的日本人仍然滯留在虛構的中產階級社會之中,抱著「希望居於中間階層」的願望。

八成人口中低收入

資料來源:《勞動經濟白皮書》(2004年版)
金融業的收入雖有所下降,但是千禧控股集團員工的年收入依然超過1500萬日元,三井住友控股公司員工的年收入也超過了1100萬日元。銀行受政府超低利率政策的保護,所以不但不需要支付像樣的利息給儲戶,還可以收取一般個人貸款的利息。甚至他們還做起了二胎貸款的生意,這也就是為什麼他們能夠坐領高薪的原因。
和正式員工相比較,非正式員工的收入較低,其中64%的合同工及外聘員工的年平均收入更在500萬日元以下(圖1-12)。由此可見,非正式員工的增加,和收入兩極化及中低階層的擴大有直接的關係。
資料來源:私營企業薪資狀況統計調査(日本國稅廳)
假設以一個人平均年收入600萬日元為標準,超過1000萬日元的為上層階層,600萬~1000萬日元為中上階層,300萬~600萬日元為中低階層,300萬日元以下的為低層階層,日本的中低階層及低層階層人數明顯增加,上層階層也微微增加,但是在中段的中上階層的入數卻大為減少。
因為非正式員工的增加,加大了和正式員工的薪資等級差距。
尤其中低階層以下竟然在所有人口中佔了近八成(78.9%)的比例,這對一個國家的經濟和社會來說,是一個非常重大的信息(圖1-9)。「中低階層人數的增加」,是讓經濟、社會產生質的變化的最大因素。
但是大多數人好像還是無法走出過去的夢幻。根據日本內閣2004年4月所做的「國民生活調査」顯示的數字,雖然這個數字比上一次的調査稍稍減少了一些,但還是有89.5%的人認為,自己在社會上居於中間階層。
此外,現存的企業也因職員會離開公司自行創業,或者被其他公司以高薪挖角,而不得不上調「會做事」的員工的薪水。
因裁員等原因,正式員工減少了。自由業者等非正式員工的增加,造成正式員工和非正式員工之間的薪資等級落差,這和「收入兩極化」有密切的關係。
話雖如此,不過並不是所有日本人的收入都在往下掉。因為平均收入之所以減少,是收入兩極化造成的結果。
戰後,日本社會的中堅一直由中產階級構成。在美國克萊斯勒汽車公司CEO李·艾柯卡和新進職員收入相差百倍的時代,日本的社長和新進員工的收入差距只有8倍。這種沒有貧富差距的均質性社會,可以說是日本的優勢,也是支撐日本經濟增長的原動力。
資料來源:家庭調査年表(日本總務省)https://read.99csw.com
平均年收入雖然持續減少,但是在M型右側的富裕階層卻越來越有錢。現在日本以科技新貴為首的有錢人一個接一個出現,年收入5000萬日元的亦急速增加。這也是「新經濟」中「倍數經濟」的一大特徵。
注:2001年之前,含2001年,每年各取兩個月的人數數字;2002年之後,取1月~3月的人數數字。
員工進入公司后,在終生雇傭制度的保障下,一輩子安安穩穩。年輕時雖然薪水不高,要從低層階層或中低階層開始起步,但是往後因定期加薪、升職,最後總是可以升到中上階層,順利的話,甚至可以以上層階層的身份結束職場生涯,退休之後也有足夠的退休金,可以安享晚年……這種人生模式深入各個階層,是日本人的共識。社會的產業結構、社會組織,甚至連教育體系也是在這個框架中形成的,所以製造商所銷售的商品、服務都是為中產階級而設計、製造的。
(工薪家庭平均月薪)

圖1-8 每個家庭可支配收入的變化
從主要產業的年收入(圖1-13)上也可以看出,產業之間的收入差距正急速拉開。在上市公司服務的員工平均年收入是566萬日元。以行業來看,在大眾傳媒業中,富士電視公司員工平均年收入以1567萬日元排名第一,其餘傳媒公司員工最低的年收入也有800萬日元,因此服務於傳媒行業的員工,平均年收入是1200萬日元。有濃厚反強權、扶持弱者色彩的,彷彿是「正義騎士」的朝日新聞社員工,更是平均年收入達到1331萬日元的高收入者。
但是進入20世紀70年代后,中產階級崩潰,低收入者增加、人均收入減少,同時,高收入者的年收入提高,於是M型社會形成了。反觀日本,則是在進入1970年之後,中產階級逐漸形成,人均薪資硬生生一直往上增加,收入差距也微乎其微。
只知盤腿坐著等待輕鬆生意主動上門,當然也就不具備國際競爭力。雖然銀行業者聲稱要重振銀行的經營,但是一旦失去政府的保護,他們便會在頃刻之間被經濟無國界化的海浪吞噬。

●非正式員工增加

資料來源:日本厚生勞動省
順便提一下,一個服務於電視公司的員工,年約35歲,年收入在1000萬日元以上,可是卻有可能整日悠閑無事可做。因為電視公司把電視節目製作等工作全都外包了。換句話說,電視公司所扮演的角色是工作中介者,完全不參与現場的實際工作。其員工因為有錢有閑,便藉著金錢和地位打女人的主意。NHK的節目製作人所引發的醜聞就是典型的例子。
這種意識上的變化,為社會結構帶來了質的變化,而且這種情形至少要經過二十多年才會呈現一種固定的形態。
總之,在M型左側的低收入階層在不斷擴大,同時在右側的高收入階層也在不斷向右、向高收入的方向移動,今後左右兩側貧富之間的差距將會越來越大。
收入的差距不只出現在不同的行業,即使在同一行業中,企業之間的薪資差距也越來越九九藏書大。除了一部分的行業之外,有的行業薪資底線只有300萬日元。所以即使在上市公司工作,有的人還是必須面對身為低層階層的殘酷事實。
資料來源:日本厚生勞動省,美國勞動統計局
1985年,就如同比爾·蓋茨導入的Windows Ver.1所象徵的意義一樣,美國發現新經濟大陸的企業一個接一個誕生了。也就是說,美國因為早一步發現「新經濟」,所以成功地徹底開放市場,並借信息高科技產業有效地改變了產業結構,讓人均薪資在1995年之後開始上升。現在美國收入差距兩極化的現象依然存在,但是中低階層的收入已經足夠讓中低階層過上相當富足的生活。美國已經是個生活者大國了。如圖1-16所示,美國的失業率曾經高達近10%,但是20年後,卻降得和日本幾乎一樣了。
下滑的消費物價稍稍減少了大家的負擔,大家也沒有因為薪資減少而引發暴動。這也可以算是日本教育的一種成果吧!教育讓日本人都擁有一流的「忍功」,但是每一位國民應該都深切地感受到了收入「衰退」、荷包縮水的痛楚了。

邁入M型社會的證據


圖1-15 日美平均勞動薪資的變化
進入長期衰退之後,日本的社會結構也產生了極大的變化。簡單說,就是「收入兩極化」,以及隨之而來的「中產階級社會的崩潰」,這些變化更為日本社會帶來了戲劇性的「質的變化」。
我的朋友廣瀨光雄先生(強生公司的日本代表)前些時候退休了。他本以為退休后可以過過悠閑自在的日子,結果受美國Lone-Star創投公司之託,開始購買已倒閉的高爾夫球場。當他買下97座高爾夫球場,開始進行現代化經營之後,這些倒閉的高爾夫球場即創造了450億日元的年營業額,利潤高達70億日元,而且在東證一部上市。這個過程真的極像一出美國西部片。
年輕時雖然是低層或中低階層,但是收入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上升,並以中上階層的身份退休的人生圖表已經不再適用。我們從年功賃金(日本企業的雇傭體系主要有兩個特徵,一是終身雇傭制——長期僱用,一是年功賃金制——按資歷調薪俸)曲線的鈍化,解讀到的是如果工作不順利,終其一生都是中低階層的上班族增加了。
以前企業的價值取決於收益、資產等「現在的價值」,但是邁入新經濟時代(也就是邁入「開拓者時代」)之後,企業的價值是由可佔領多少將來的「地盤」而決定的,也就是該企業在新發現的新經濟大陸里,可擁有多少「土地」。因此一個企業現在雖然還沒有什麼價值,但是只要讓人看到它未來的前瞻性,並預測其可擁有「土地」,資金即會呈倍數轉動,即使目前收益並不高,財源仍會滾滾而來。
至20世紀90年代中期,日本人的平均收入都是增加的,但是從1998年起開始轉為減少。2003年個人平均收入更下滑至580萬日元(厚生勞動省在2004年做的國民生活基礎調查)。這10年裡,每個人的平均收入減少了15%,也就是80萬日元。另外,根據國稅局的調査,服務於私營企業的上班族的平均薪資https://read•99csw•com,從1998年起連續7年下滑,2004年的平均薪資為438.8萬日元,比前一年少了整整5.1萬日元(圖1-7、圖1-8)。

圖1-10 年收入階層的家庭比例
日本就好像在美國屁股後面一路追趕,社會結構也急速邁入M型社會。美國在中產階級社會崩潰之後,花了20年的時間,才恢復經濟實力,並改善失業率。由這個經驗來看,日本人的收入下降、經濟低迷的情形,最少會再持續20年。
日本的情況是因企業導入業績機制,並廢除終身雇傭制度,而讓靠資歷升職、加薪的「年功序列」認知崩潰,這也是導致收入差距拉大的原因之一。
美國也體驗過「中產階級社會的崩潰」及經濟衰退。
資料來源:日本總務省「勞動調査」,美同勞動統計局
資料來源:日本總務省統計局「勞動力調査」
注:賃金(年薪資所得)=規定內的薪資x12+過去一年的獎金


圖1-11 正式員工和非正式員工人數的變化
但是,就像前面所說的,這種情形今後只能是幻想。
在勞動人口中,佔大多數的中產階級崩潰之後,收入階層的分佈即往低層階層和上層階層上下兩極移動,邁向左右兩端高峰、中間低谷的「M型社會」。美國在「里根革命」之後,這種趨勢格外顯著,日本在20年後,也沿襲了這股潮流。
隨著收入差距的擴大,造成收入兩極化,尤其是中低階層薪資的人數佔了日本全體國民的大半,影響到的層面並不只有個人的生活。當市場產生戲劇性的變化,催促著企業改變戰略、組織重整體系的同時,也為社會及國家的結構帶來了極大的變革。
在「新經濟大陸」中,還有許多未開發的「土地」,因此以IT企業創業者為首的億萬富翁一個接一個出現。其實不僅是創業者,連可以配股、分股的一般職員也一樣可以成為億萬富翁。所以在現今的日本經濟結構之下,擠進富裕階層要比從前容易多了。
之前一般的上班族,預期將來的收入會不斷提高,所以貸款買房子、為孩子規劃教育基金是很普遍的狀況。但是當薪資收入固定在低階層時,手頭不再寬裕,經濟不再有迴旋的餘地,當然就談不上人生的規劃。因此同樣是上班族,一生都在低層打滾的人,和不在這一階層的人,生活質量之間的落差就會越來越大。
從20世紀80年代之後,美國企業就以幾乎相同的模式,大刮「以小吃大」的併購狂風,於是read.99csw.com超巨大企業一個接一個誕生了。思科系統公司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例子。果敢進行收購的「快槍俠」企業,能籌集高於自己資金百倍甚至千倍的資金。
日本已邁向M型社會,收入階層薪資有兩極化現象。
換句話說,在新經濟里,企業是可以拿「讓人期待的未來」交換金錢的。
只是快槍俠一旦停戰,彈藥(金錢)的補給也立刻停止。2004年2月,淘兒唱片城(Tower Record)的倒閉就是典型的例子。其實淘兒唱片城的收益率及銷售成績還相當不錯,但是蘋果公司的iPod一推出,股東就掉轉船頭,對淘兒不理不踩。因此就算是還在持續成長的企業,一旦失去了「讓人期待的未來」,也會突然死亡。

圖1-16 日美的失業率變化

(收入階培年度薪資)
圖1-9 薪資收入人數的結構比率變化

圖1-7 服務滿一年的平均薪資變化
從活力門公司(Livedoor)為了擁有富士電視台而設計惡意併購「日本放送」(日本廣播電視台,富士電視台的大股東)的事件,我們就可以了解,在倍數經濟下,一個只有地方規模的超市,也有可能握有資產額數千億日元公司的經營權。銷售額不滿500億日元的樂天公司,將了營業額超過3000億日元的日本TBS電視台(東京放送)一軍,也是因為在倍數經濟下,股票收益率呈倍數增加的關係。
資料來源:私營企業薪資狀況統計調査(日本國稅廳)
正式員工在1995年左右減至最低,伴隨而來的當然就是非正式員工的增加。相對於2003年3500萬的正式員工,非正式員工的人數達到了1500萬人。換句話說,日本每三位勞動者之中,就有一位是非正式員工。隨著這種趨勢的增強,到了2005年,正式員工甚至減至3333萬人,而非正式員工則增至1591萬人(圖1-11)。

中產階級社會全面崩潰

事實上,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至1970年初,美國所營造的「中產階級社會」形象,就如同電視劇總是以「我的爸爸是世界最棒的」來描繪一個家庭。也就是說在這段時間里,美國整個社會的價值觀是平均的。
根據年收入階層的家庭比例(圖1-10),我們可以知道1992年是以年收入400萬日元的中層階層為中心的,從而通過統計數字對「中產階級社會」有一番正確的認識。但是到了2002年,占人口大多數的收入階層向收入較低的方向偏移,年收入在600萬日元左右的中間階層減少,年收入超過1200萬日元的人數反而增加了。這種趨勢在這幾年尤其明顯。
厚生勞動省所製作的這張圖表,是以年齡為橫軸,以年薪資收入為縱軸畫九-九-藏-書的。從這張圖表上,我們就可以了解日本勞動者年收入曲線的變化。在這張依據男性、大學畢業、就業、行業、企業規模等條件下的數字所畫的曲線圖中,我們可以看到以22歲時的收入指數為100的話,1990年的收入指數高峰為530.2,2004年為385.0,足足減少了三成。

圖1-12 正式員工和合同工、外聘員工的平均年收入比較

日本全體國民平均年收入為576萬日元
(參考:服務於主要企業的員工平均年收入)

圖1-13 主要產業的員工平均年收入

●年功序列主義的崩潰

就算是同期畢業的大學同學,也會因為所選擇的專業及所進入的行業的不同,而在進入公司20年後,薪水相差2.5倍。如果連同企業之間薪資的差距一起列入計算的話,實質收入差距在5倍以上。這種狀況完全顛覆了社會從前的「共識」。

●產業的收入差距

這種心理是通過日本特有的教育紮根的,因為現在的教育告訴人家無差別、無等級之分就是好的。再加上日本的大眾傳媒就像公布政府消息的機關,讓日本國民無法接觸正確的信息,不了解社會的真實模樣及自己的真實處境,以至於無法正視現實。
把日美這段時間的變化重疊在一起,就可以畫出「日美平均勞動薪資的變化圖」(圖1-15)。日本真的整整落後美國30年。日本的員工薪資從1997年起開始往下滑落。另外,前面的圖1-8也顯示,日本人的可支配收入也是自1997年開始急速減少。
和10年前做比較,可以看出中間階層減少,收入階層往上下兩極移動,呈現兩極化的現象。
例如曾經在麥肯錫顧問公司服務過的谷村格先生及永田朋之先生所創的SO-NE TM3(利用網路,提供醫療範疇內的豐富資料庫營銷解決方案),短短5年即成長為市值總額達1200億日元的企業。另外,我在麥肯錫的同事南場智子小姐創立的DeNA原是一家營業額只有十多億日元,到2004年才終於扭虧為盈的小公司,但是到了2005年的2月,該公司股票已在東證創業市場(東證MOTHERS)上市交易。因為DeNA獲得「手機拍賣」這塊「地盤」之後,即昭告天下人「這裡是我的領地」,然後開始佔據市場,隨即搖身一變成了市值總額達1200億日元的企業。因為很多人都想「擁有DeNA的股份」,所以金錢就從世界各地湧向DeNA。總之,光是日本就擁有7000萬手機用戶,所以這塊「領土」是非常遼闊的。

圖1-14 年功賃金曲線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