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八章 整合與重組的檢討·南北朝

第八章 整合與重組的檢討·南北朝

天無私覆也,

南方失政之因

從漢代覆亡以後,用了幾百年的時間,好幾代的努力,北朝才得到這樣的成果。相對的,南朝的失敗,可能就要歸因於王導和他帶下來的這批北方貴族,他們的私心太重,始終不肯放棄自己的地位,一直保持所謂僑郡、僑縣,成為獨立自主的單位,甚至侵佔土地人口,盡量攫取最大利益。北方來的人和南方的人的融合,始終不如北朝做得那樣的成功,私心,是很重要的緣故。凡是人有了私心,就不會做好事情的。同樣的,南方的地方豪強也是私心很重,從來不想接受北方的流民,使得北人和南人一直處於對立的局面。凡是取得地方政權的當地豪強或北方大族,都不曾為了更進一步的融合而努力。雖然宋代採取土斷政策,使得北人的戶口變更到南方,但是社會結構上的問題卻一直沒有解決。南朝之所以失敗和北朝之所以成功,和經營者的心態有相當大的關係。
地無私載也,
《呂氏春秋·去私》
不管是以弱持強或者是以強持弱,

組織更新

我希望讀者由這些故事里能了解到:許多時候好像已經山窮水盡,如果找出對的方向,往往能夠開拓新的局面;看上去是崩潰的一剎那,其實往往是一個新的局面的開始。中國古代的歷史,並不是純粹由原始進化到高級文明的階段。人類許許多多進展是一點點做的,下一個朝代不一定比上一個朝代更好。每個時代有它的需求、有它的條件、有它的環境。我也不希望大家將中國的中古時期視為一個黑暗期,事實上它是一個轉型期。許多古代走到窮途末路的局面,在這時走出新的方向、開拓新的格局。中古實際上是一個重新整頓、轉型的時期。當然,這一個相當長的時期,經過了長久的轉變,終於開拓了中國的另外一個春天,也就是隋唐的中國鼎盛期。這個春天也要花很長的時間才走完,要走到又面臨困境,需要解決積淀的問題,才到結束的時候,這些我們將在下一章討論。
第二步的工作就是漢朝所為,把全國最傑出的人引入中央政府,為政府做事。經由察舉制度,漢代中央政府擴大了社會基礎。由西周到漢朝的轉化,都是擴大和提升。古代中國崩潰要等到東漢以後。一些新的世家大族,不願意只有一代能掌握政府好的職位,他們繼續不斷培養他們的子孫,獨佔了察舉,互相援引,彼此包庇,使得政府成為少數世家大族的政府,而不是全國民眾的政府。這個時候就會有世家官僚,因為長期壟斷高層的管理職務,自然會與團體的領袖,也就是皇帝,發生了許多衝突。這是一個團體組織老化的過程,不再有新血液的加入,只有舊幹部和組織的領導者不斷的鬥爭,削弱了對外界的抵抗能力,也削弱了本身擴大經濟基礎的能力。東漢的崩潰是內部僵化的過程。
所以當一個領導人如果不聽勸告,而只是意氣用事,驕傲地一意孤行,通常會失敗的。一個做領袖的人如果不聽專業人士的建議,通常成功的機會小、失敗的機會大。或是他最初肯聽專家的話,後來又不聽,結果就可能前面很成功,後面失敗。而且通常前面的成功會使他驕傲,以為自己很能幹,不知道自己的能幹其實是因為有專業人士的幫助。這種例子歷史上也很多。
我們如果再一次拿南北朝的經驗read.99csw•com作為公司結構或者企業的兼并來看,北朝是胡人進入漢人社會的情況。胡人人數少,也不習慣作為一個大帝國的經營者,而漢人累積長期治國經驗的士大夫還是繼續儒生的傳統,接受經世治國的教育。雖然王猛並不屬於世家大族,但是他仍然有機會接受這樣的教育。少數的統治者在經驗上和程度上都不如被統治的漢人時,他們起用漢人的精華,借重有才幹的知識分子,與有力量的大族。在逐漸融合的過程中,這樣的做法比較順暢。少數人容易適應多數人的環境,而在少數人無法為多數人做決策和管理時,自然要依仗多數人中的精英為他們擔任決策和高層的管理。在這樣的管理結構中,漢人既然有份參与,而且他們豐富的治國經驗又得以施展,自然埋怨就少了。
從北魏到北周,幾次君臣通力的合作,使得中國經過一次一次的融合之後,不再分彼此的界限。如果我們綜合前面,由漢朝以來,中國這一個共同體,歷經了諸葛亮的整合,王導在南方的整合,及王猛、李沖、蘇威、蘇綽在北方的整合;這一系列的整合工作,可以說是一步比一步更徹底。這群賢臣的共同特點就是,他們的著眼點並不是短時間、一小部分人的利益,而是以長時間力考慮,把族群的矛盾擺在一邊,把族群的利益擺在一邊,致力於族群的整合。這個工作是一點一點嘗試出來的,工作的步驟也是逐漸進行的。中國的問題,常在中央無力后,各地有地方豪強。這些地方勢力有相當的獨立性,不聽命于中央。諸葛亮時整合的程度比較淺,也不是很成功,地方大族還是一直留在地方。南朝整合得也不算成功,地方大族還是地方大族。北朝整合得比較成功也比較徹底,其原因應該在於北朝參加整合工作的漢人知識分子,能夠貢獻中原漢文化長期孕育的知識。北朝的統治者來自少數民族,缺乏這些知識,在一方需要、一方供給的情況下,竟能充分合作。我們必須知道,不論是胡人的大族,或是漢人的大族,對於整合的工作,都不是完全贊同的,所以每一次的整合工作都相當辛苦。上面講到的整合工作過程中,北朝的三個階段,基本上也都注重到怎麼樣讓有才幹的人出來為政府做事,不管他的出身背景與世家大族的淵源。用人唯才的作風,是這些改革能成功相當大的原因。漢朝這樣大的一個集合體,在分裂以後,經過一次次外力的侵犯。以公司來講,就是經過一次次外力的襲奪,奪取經營權,終於經營的主體還是漸漸上了軌道,重組了管理組織。這是個了不起的成就。
所以南北朝並不能視為一個僵化的時期,也不能當作一個混亂的時期。南北朝在經濟上是擴張的,在人才上是擴張的,而整個整合改變的過程也反映了相當的彈性,找到了本來沒有想到的作為和組織的方式。北周將他們本身的部落兵和中原的軍人結合成為府兵就是一個例子。又如北魏將荒蕪的土地定量分配給人民的均田制使得久無生產的中原又恢復生產力,這些都是很了不起的做法。在漢朝,就不可能會有均田的實施,因為東漢的世族只會把土地歸到自己名下,是不可能把土地分給無田的人民耕種的。東漢也不會有府兵制,因為東漢是全民皆兵,所有編民都可以徵召入伍的。府兵的制度反而使得全國服兵役的人口減少,由一批專業軍人世世代代當兵。這些常備軍也不用國家養他們,他們不用繳稅,自己種田養活自己。明朝也有類似的做法:衛所的九_九_藏_書專業軍人,自己種田維持自己生活,不用國家養。府兵與衛所對國家的經濟負擔來說不失為一個很節省的方法。均田和府兵這兩個制度若不是胡人進入中原,為了他們的特殊需求而進行改變,憑著漢朝政府的作為和社會性質,是不可能做到的。所以胡人對北方的侵犯看起來是一個災害,但是從長過程看起來,是使得中國文化多了一些新的成分。如果說新的成分是新來的人口,這些新的成員不受傳統的約束,有相當大的自由發揮的空間,他們能夠尋找出一個解決困難最合理的方法。
春秋戰國時代,中國由一封建體制慢慢轉變為郡縣體制,秦始皇統一中國其實只是把這些結構相似的小單位結合成為一個龐大的王國而已。
假如拿南方的例子來看,就是一個有相當規模的大公司,帶著它的幹部去管理一個甚至幾個規模比它小一點的公司。這個大公司帶進去的人包括他們的領導者和幹部,他們有足夠的力量統御整個局面,因此沒有努力去吸收已經並進來的新公司裏面的人才,融合的工作也就無法做好。南方後起的地方豪強,也漸漸進入勢力圈,可以說是幹部的下層。因為他們掌握了一些資源,有恃無恐,因此沒有經過測試精英的過程,也沒有循著一般升遷的管道,只是憑著兵力,趁亂打進了領導階層;也憑著兵力割據了一塊地方,自己成為地方勢力的領袖。這些人只會使原來的結構更加離散,對整合一點幫助也沒有。

總結:人的因素,而非謀略

如果有一個小企業,吞併了一個大公司,在小公司沒有足夠的人力和經驗,不足以管理大公司的情形下,必定要借公司原有的幹部,才能把大公司管理得更好,這樣新舊的融合也會更順利。反過來看南朝,由北方下去的司馬氏與王氏,本來就是西晉的一批精英,帶過來的兵也不算少。荊州的上江兵和揚州的北府兵,基本上也都是北方的難民,逃到了江邊不再渡江南下,而組成兩支部隊的骨幹。這兩支部隊也成為南方部隊最重要的成分。江南的士族數量雖然很多,也有優勢地位,教育程度也不算低,可是和北方來的人比起來不見得占很大的優勢。因為北方由西晉下來一批武力,擁有長期的治國經驗,又有一批相當能幹的流民,當他們進入江南的時候,並不需要做很多的遷就。比如南朝的王室,不僅東晉的司馬家是北方人,後來的宋,齊、梁、陳也都是以北府兵為基礎的北方流民所建,並不是南方人。因此江南的世家大族在南朝的結構中往往不能任第一流的職位,只能任第二流的、陪襯的職位。至於江西、湖南,甚至廣東的地方豪強,在經驗能力上更不能和江南的世家大族比,雖然他們也吸收了不少北方的流民,但是因為這些流民多半是散的,並沒有北方士族,也就很少有治國知識的人。南朝的最後一個王室,陳朝,它的創業君主是內地的大族,由湖南,江西一帶崛起,最後由廣東帶著江西、湖南、廣東的兵進入建業,建立了政權。陳朝國祚太短,這些程度比較差的人並沒有時間向世家大族學習治國的經驗。因此整個南朝基本上都是由北方的世家族以及知識分子掌握最多的資源,他們也沒有向南方的世家大族做必要的遷就。雖然剛開始時王、謝兩家,尤其是王導,他的政治作風是比較開明的,他和南方的世家大族交朋友,但這隻是他個人的行力。整體來講,北方的人一直居於強勢的位置,並沒和南方的人真正融合。土斷的工作是取消北方流民的https://read.99csw.com僑郡、僑縣,變更為當地的行政系統,不再有北方與南方兩套行政系統並存的情況。可是土斷隻影響到一般的戶口,並不能影響管理人員跟幹部。

融合的心態

創業者常常會忽略他之所以成功是因為許多的因緣巧合:正好碰到新開拓的空間、正好碰到新產品的上市、正好碰到上升的經濟,或者有一群志同道合可以通力合作的夥伴;這都不是他一個人的努力可以達成的,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成果。但是創業者成功之後往往忽略了這些因素,忘了打天下的過程並不是只有他一個人就能成功的,而以為自己眼光特別好、能力特彆強,不再有寬大的胸襟去接受新的意見、去羅致新的幹部,也不願意去做新陳代謝的工作,更不用說去開闢新的市場、擴大自己的資源、改進自己產品的種種努力了。所以,中國歷史上許多開國的皇帝,等到他老了以後,當年的豐功偉業反而成為他無法開展的障礙,當年一起打拚的夥伴反而成為他的絆腳石。這種例子多得很,在政治上如此,我想在企業上也一定有這樣的情況出現。
同樣的,東晉晚期到劉宋初期土斷的工作,甚至廢除奴隸的工作,都只是為了消除王權的敵手,消除世家大族對王權的威脅,並不是真正想要做好融合的工作。這種大公司并吞小公司通常不會很順利,小公司的幹部到最後不是無心做事,就是離開公司,大公司便需要以有限的人力去顧全原來顧不到的地方,以三五個人去做十七八個人的工作,在人力的支配上當然不易做好。
東漢以後,北方進來了許多外族、胡人,他們進入中國,攪亂了漢人已經建立的局面。東漢崩潰了,經過三國仍無法整合,等於開拓了一個彈性的局面。各種新起政權,也願意嘗試各種不同的方式做整合的工作。在一次又一次的過程中,北方終於整合出結果。南方也有擴大的機會,由江南擴大到長江以南,北方的流民也漸漸變成南朝的在地民。所以雖然中央的整合沒有成功,但是地方卻整合得不差。流民和地方人民逐漸調和,形成一種新的人口,等到隋唐時代將會發揮很大的作用。

南北朝:擴張經濟

由諸葛亮到南北朝的這幾次經驗,我們可以看出,固然形勢比人強,但是胸襟也是很重要的。一群人排擠一群人,事情就做不好,一群人信賴一群人,事情就可以做得好。至於皇帝跟宰相之間合作的程度,所謂君臣相契,本來就是很不容易的。要一個人對另一個人充分地信任,其中有許許多多的因素,雙方的誠懇,雙方對彼此之間能力的了解,都是很重要的。前面所講的幾位胡人君主就都是相當了不起的人物,他們能賞識漢人的賢才,信任他們,讓他們大展長才。王猛和苻堅之間的君臣契合,其互動之深、用心之專,不亞於劉備和諸葛亮之間的情誼。直到王猛死了幾十年,關中的人仍然相當懷念他。到了南朝北伐的時候,其中有一個帶兵的將領王鎮惡是王猛的孫子,在王猛死後逃到南方。王鎮惡在關中得到許多的幫助,就是因為關中的人對王猛的諸多懷念;關中的人對王猛的情感就像四川人對諸葛亮的情感是一樣的深刻。王猛與苻堅配合可以成就許多事,但是王猛死後,情況就不一樣了。王猛臨死前,苻堅問他有什麼遺言,王猛說:我沒有什麼要求,只希望你不要攻打南方,現在漢人已經住得很久了,北方南渡的漢人也都和當地的人民安定下來了,那個地方你攻不下來的,因為你的兵力不夠,你九*九*藏*書的能力、威信也都不夠。請你不要做統一中國的事情,不要攻打南方,你要注意的是你身邊的胡人,他們現在是你的朋友,但是他們並不是真正的朋友。如果你攻打南方,難保他們在北邊不給你出什麼亂子。他們過去就是你的敵人,只是因為被你打敗了,只好屈服於你,做你的臣下,他們並不是心甘情願的。
但凡人有了私心,就不會做好事情的。
只有真正有氣度、想要建設的人,會掌握不同的形勢,

胸襟是融合成功主因

諸葛亮的例子

如果一個組織、一個公司永遠是一批老幹部在做同樣的事情,一定會老化。老化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老幹部專權,甚至引用私人,造成公司的派系分裂。同時老幹部往往習慣於原有的想法,不容易接受新的觀念。所以一個公司更新自己最好的方法就是引用專才,在不同的情況之下引用不同的專才。公司本身的資金和資源能夠經常開拓不同方向、開拓新的途徑,這樣公司的基礎就會擴大,也許是市場擴大了,也許是產品擴大了,也許是管理的方法精簡更能夠適應新的需求新陳代謝是必要的,身為一個領導者,最重要的就是有眼光,引用最好的專才,為公司做種種不同的工作,不局限於家人親戚,更不要以為自己的聰明就可以抵過專家的經驗。
四時無私行也,
日月無私燭也,

漢:擴大社會基礎

北方的兼并

王猛之所以提這個要求,一方面當然因為他是漢人,他希望保持漢人的安定,一方面也是他了解以前秦現在的實力要攻打漢人,並沒有足夠的人才,也沒有足夠的兵力。但是苻堅並不相信他的話,苻堅動員一百萬軍力南下,結果淝水一戰統統垮掉。這個情況就很像諸葛亮勸劉備不要攻打東吳,劉備不聽,執意要打一樣的。
總結這幾節,到現在為止我們所講的都是中古時代的情況。由周公到南北朝時代的終了,大約有兩千年的發展,我們只挑一些重要的段落講解,舉出幾個例證、幾種模式,包括髮展的模式、整編的模式、老化的模式口我們強調大多是人的因素,當然我也談到有一些制度上與策略上的問題。但是有一個因素是我從來沒有談到的,就是謀略。為什麼謀略不重要呢?因為謀略只有短暫的效果。許多人看《三國演義》只是看謀略,看日本幕府時代的歷史也只是看謀略,實際上這並不是真正的從歷史吸取經驗的方法。謀略或許在個人之間的鬥爭時有一時影響勝負的效應,但是謀略不會建立一個長治久安的王朝,也不會創造一個長久可用的制度,更不會在歷史或組織的發展上有長期的效應。我個人對歷史的態度是以長過程看,而不是以個人一時的勝敗得失來看。所以這一點希望讀者原諒,我不願從謀略的眼光出發,因為那是非常狹隘也是非常短視的。
也會想辦法做進一步的融合。
從諸葛亮在四川和南中的例子來看,諸葛亮帶進四川的荊襄之士,人數雖不算少,但也不多,蜀漢絕對要依靠巴蜀兩地的世家大族,要仰仗四川的兵源和物資。諸葛亮對四川的融合基本上是相當成功的,四川的賢俊都可以在蜀漢政府升到很高的位置,幫助諸葛亮一起管理巴蜀。往南進到南中的時候,他只是將幾個地方豪傑帶進中央政府,做一些不是頂read.99csw•com重要的職位。他也沒有辦法將巴蜀的人才帶進南中做管理的工作,依然要靠南中當地的土豪、當地強大的地方勢力來管理南中,使得南中反而出現了一些世襲的地方官。沒有將南中和巴蜀成功地整合在一起,所以雲南、貴州地區的獨立性並沒有因為諸葛亮南征而減低。一直到了南朝,南中仍然是遙遠的地方,和南朝的政局沒有多大關係。諸葛亮在巴蜀的經驗就好像北朝的經驗,是一個弱勢力量進入強勢,所以雖然是統治階層,依然要儘力融入當地的社會。相對於巴蜀,諸葛亮進入南中就是強勢力量進入弱勢,所以儘管以諸葛亮這樣一個公忠體國、嚴正公平的人,他仍然無法有效地將南中融化于中國。諸葛亮七擒孟獲使南中不復反,只是使南中不向諸葛亮挑戰而已。南中本身獨立存在的時間相當長。
我們拿中古時期的發展跟古代時期相比,也有另外一種可以理解的地方。從西周到春秋戰國,實際上並不是一種崩潰;那只是由一個大的結構,分裂成許多小的單位,事實上每個單位依然遵循原來的軌道在作進一步的發展,等於是將一個大公司分成許多小公司彼此競爭。美國曾經有一個貝爾電話公司,發展到相當大的局面,政府因為貝爾公司發展得太大,已經形成獨佔的局面,便依照反托拉斯的公司法強迫其解散為許多小公司。這許多小公司在面臨自求生路的情況下,必須要開拓自己新的市場,要開發自己新的產品,要做各種研究發展,使推到市場上的設備產品比以前更多更好。今天由貝爾公司分出來的小公司的資本額和服務品質,都比當年貝爾公司獨佔時代好。西周轉化為春秋戰國的情形就跟貝爾公司一樣,每個小公司儘力去做,結果反而成功了。如果把中國當作一個大的共同體,則春秋戰國時代並不能視為一個分崩離析的時期,而是進一步分頭尋求積極開展的時期。各國努力改變自己的內部結構,努力吸收新的資源、新的人才,以面臨新的時代、新的競爭。
行其德而萬物得遂長焉。
都會以開闊的胸襟去吸收最好的人才,

西周一春秋,封建一郡縣制

由以上北方和南方兩種經驗來看,兩個組織融合,心態是很重要的。假如形勢是以弱持強,並不一定是壞事,反而可以讓強的一方融入弱的一方;假如形勢是以強持弱,則弱的一方永遠處在受壓迫的地位,強者不太會自動讓步的。只有真正有氣度、想要建設的人,會掌握這種不同的形勢,不管是以弱持強或者是以強持弱,都會以開闊的胸襟去吸收當地最好的人才,也會想辦法做進一步的融合。像北朝的苻堅、北魏的孝文帝、北周的武帝,這幾個人都很能理解自己的弱勢,進一步能掌握到強勢力量的幫忙和合作,胸襟開闊又眼光獨到,既能看得見情勢,又有容納的雅量,甚至能努力壓制自己族人眼光不夠者,使他們不會形成改革和融合上的阻力。南方呢,除了王導曾徑有過很開闊的氣度,能夠容納南方的大族,其他的北方勢力並沒有努力接納南方的大族,也沒有努力接納南方的才識之士,這可以說是王導的一大失誤。南朝對世家大族有相當分明的社會等級劃分,北方的王、謝是第一等,江南的朱、張、顧、陸是第二等。這種層次分明的等級更妨礙了他們吸收賢才、擴大基層的工作。南宋及梁朝都曾經相當努力地想要把世家大族的力量打垮,但是他們晉用的都是一些武人,並沒有引用地方上能治國的賢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