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十三章 我吳三桂又回來了!

第十三章 我吳三桂又回來了!

不過為了照顧吳三桂的感受,生怕吳三桂覺得劉宗敏還活在這個世界上,讓他每一分,每一秒都覺得難受,行刑很快便執行了,並且由吳三桂親自擔任監斬官,而且阿濟格還送了吳三桂一份厚禮,那就是李自成的兩位叔父,這兩人隨同劉宗敏一起被處決。其他被俘的一些重要人物如宋獻策和左光先等都降了清。丞相牛金星父子雖然逃脫,但不久也都降了清。其子牛佺后被任命為黃州知府,又升任湖廣糧儲道。牛金星在清統治下,最終壽終正寢。
北京就是好,多爾袞在北京住了一段時間,覺得非常爽,於是便決定遷都。順治元年九月十九日,順治皇帝正式遷入北京。此時清廷說話算數的其實還是多爾袞,在他的安排下,順治皇帝於十月初一告祭天地,即皇帝位。
多鐸部於十六日離開潼關,十八日到達西安城外。李自成失去了死守西安的決心與意志,於十三日下令燒毀宮室,然後率部撤出西安,出蘭田口,奔商州而去。西安為清軍所佔領。當多鐸佔領西安時,吳三桂同阿濟格、尚可喜部在途經宣府、大同時,把這兩城鎮的降兵盡數隨征,搜刮無遺,兵力已達八萬。他們還擅自出邊至土默特、鄂爾多斯,繞道索取駝馬,復轉入邊,收穫可謂頗豐,但是,這卻貽誤了進軍時間。本來他們的戰略目標是,出大同,渡黃河,會同蒙古兵,取陝北的榆林、延安,擊陝西大順軍之背。他們原本是先出征的,但現在卻落在了后出征的多鐸後邊,為此受到了多爾袞的嚴厲斥責。
吳三桂自順治元年十月下旬出征,到下令班師之日已達八個月。以八個月的時間,徹底殲滅大順軍二十余萬,他對清廷的貢獻無疑是非常大的。他所部行軍路途最長,也最艱苦,除了開始階段進軍速度較慢,其後可謂進兵神速,基本上沒有給大順軍喘息休整的機會,就徹底打垮了他們。勝利的消息傳到北京,滿朝振奮。
劉宗敏是吳三桂殺父奪妻之大仇人,如今劉宗敏被俘,吳三桂恨不得將他千刀萬剮。他原本想自己的這個要求,在阿濟格那裡應該不難得到同意,但最後阿濟格卻駁回了他的這個請求。其實劉宗敏終究是要殺的,是一刀弄死,還是千刀萬刀折騰死,對於阿濟格來說根本就無所謂,他原本也想給吳三桂個面子,把劉宗敏交給他算了,但是轉念一想,吳三桂凌遲處死劉宗敏事小,但有必要提醒吳三桂他現在是給清廷打工的高級打工仔,無論打什麼人還是殺什麼人,都不是為了滿足他吳三桂個人的願望,而是為清廷的利益服務。當然這些話自是不會對吳三桂明說,對於吳三桂這些有著很大利用價值的高級漢奸,還是要講禮數和策略的。他跟吳三桂說的話很漂亮也很巧妙,冠冕堂皇,無懈可擊:「國法規定,不得任意行刑。」
十五日唐通率部進入榆林城。十六日,姜瓖、王大業也率部進入。接著到處招貼安民告示,這老百姓也真好糊弄,數日內,便有不下兩萬人返回城中。辦完這些事兒,唐通奉命赴西安。
此時在山西的李自成,出於戰略整體利益的考慮,沒有組織抵抗,放棄了山西。清軍佔領了河北、山東、山西等省及河南部分地區。多爾袞審時度勢,命清軍乘勝追擊,絕不給大順軍及南明喘息的機會。清軍兵分兩路,南北出擊,對大順軍與南明發起了戰略總攻。
山海關外,遼河兩岸,昔日曾是明清殊死較量的血https://read.99csw•com腥戰場,而在清入關后,這裏留下一座座空城、廢堡,一片凄涼之景。時隔兩年多,吳三桂帶著眾多部屬與家眷又回到了這片親切的家鄉。景色雖凄涼,但吳三桂的血卻是熱的,他對著荒野大喊:「我吳三桂又回來了!這裏仍然是老子的地盤!」是啊,他吳三桂又回來了,他不是個有野心的人,他畢生的夢想就是做這片地界的土皇帝,生命不受威脅,自己的腦袋自己決定,痛痛快快地度過一生。如今他又回來了,再也不必奔波,再無跋涉之苦,再也不用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拚死搏殺。此時吳三桂內心是滿足的,是安寧的,如果可以,他希望永遠都這樣下去。
最後吳三桂又做了一件讓別人摸不透的事,那就是向清廷請辭親王之爵。這爵位原本是他征剿大順軍返京,回鎮錦州前,多爾袞以順治帝的名義給他加封的。親王爵位原只有愛新覺羅家族中戰功卓著者才得以享有,他吳三桂一個漢人得此爵位,雖然輝煌無比,但難免會受到眾多滿人重臣的妒忌,使他處於眾矢之的之境地,並且此次冊封如此尊貴的爵位,很難說不是清廷對他的一次試探,所以吳三桂才下定決心,絕不接這個燙手山芋。
八月四日,阿濟格、吳三桂班師回北京。
大順政權的最高統治者李自成,在興國州(湖北陽新縣)附近的富池口被清軍擊潰后,率領殘餘部隊約三萬人向西南方撤退。為了迷惑追擊清軍,李自成大胆決定,部隊交由手下指揮,撤往江西,而他自己只率二十八騎直插通山縣,計劃翻越九宮山到江西,與大部隊會合。這個計劃雖危險,但也頗高明,只是他的運氣實在不好。當他來到通山縣九宮山下,路經李家鋪河灘時,忽然遭遇小股清軍,李自成等邊戰邊逃。最終隨從全部戰死,李自成孤身一人,單騎逃脫,沿著九宮山迤西一線羊腸山路向江西寧州方向逃去。慌亂中李自成經小源口,誤入葫蘆造。從九宮山口的李家鋪到小源口,約三十五里,再前行七八里,便是長約兩里許、兩邊山勢峭壁、中有一線之通的葫蘆造。從這條無人跡的溝中走出,面前有一嶺,叫牛跡嶺。李自成翻過此嶺,正趕上大雨滂沱,只好下馬,用手牽著馬走,步履艱難地一步步登嶺。從嶺上下來,還要翻越小月山。山下是山裡朱寨,是程姓的聚居地。李自成突然出現在山裡朱寨牆外,驚動了山下程姓族人。就在這時,源口寨鄉勇頭目程九百領著一群鄉勇,翻過小月山,前來追擊李自成。因為到處是崎嶇的山路,無法騎馬,程九百就與李自成徒步廝殺。兩人扭打在一起,滾到泥潭之中,李自成武藝高出一籌,將程九百打翻在地。他騎在程九百身上,想抽刀結果此人,但由於一路廝殺,刀上原就有血漬,加上刀鞘中又灌進了泥水,情急之中,竟怎麼也拔不出來。就在這當口,程九百的外甥趕到,舉起一把鏟,照著李自成頭部,便是狠狠一擊,一代梟雄就這樣死在一個無名小卒手上。
十月十三日,順治封賞滿漢諸王,開盛宴慶賀。吳三桂因功勛卓著,位列恭順王孔有德、懷順王耿仲明、智順王尚可喜等異姓諸王之首,封賞優厚,特賜平西王冊印、白金萬兩、鞍馬一匹、不帶鞍之馬兩匹。
當大順軍攻入北京時,俘獲了明朝的太子,后帶往山海關。當大順軍被吳、清聯軍擊敗后,這太子就沒了下落九九藏書。一年後,一位自稱是太子的少年突然出現在浙江金華,后被當地官府護送至南京。經明朝老臣和太監辨識,有的說是真太子,有說是假太子。這朱由崧原本就很不希望這少年是真太子,要是真的,他就得挪挪屁股把寶貝龍椅讓出來。所以他非常支持此少年為假冒太子的說法。因為皇帝開了口,原本持「真太子」說的大臣就不敢再堅持自己的意見。於是少年便被打入天牢,朱由崧在這方面還真有點政治頭腦,他下令嚴刑拷問,一定要讓這少年自己承認是假冒的。這個消息很快傳到各鎮守將那兒,這些人手中都有部隊,自然也就多了些政治資本,所以不比南京文官那般唯唯諾諾。一些認定那少年為真太子的將領紛紛向朝廷上疏請求「保全太子,以安臣民之心」,寧南侯左良玉便是其中的領軍人物。對於上疏,朱由崧在批答中予以駁斥。左良玉很是不服,此時又碰上馬士英裁他的兵餉,這進一步激怒了他。在部屬的鼓動下,左良玉發布討馬士英檄文,並率本部人馬赴南京「清君側」。武昌成了一座空城,這讓一直逃竄,疲憊不堪的李自成揀了個大便宜。大順軍兵不血刃便佔領了全城,並改稱此地為瑞符縣。
吳三桂在請辭「親王」的奏摺中寫道:「臣傾心剿寇守關,不過臣子職分。荷蒙聖恩,特授王爵,又復蒙恩加稱親王,萬難祗承,伏懇允辭『親』字,以安愚分。」多爾袞命各部大臣速議吳三桂的奏摺,隨後很快同意了吳三桂辭去親王爵位的請求。清廷的舉動恰好證明了原本就並非真心想給吳三桂這個爵位,本來冊封,就是試探其是否忠心之舉。吳三桂的果斷再次證明了他在政治上的敏感,也為他贏得了清廷的進一步信任。此人確實是人精。
雖然阿濟格所部誤了進軍時間,但他仍然給西安的大順軍造成了腹背之患,由於該路的清軍日益逼近,李自成感受到了兩路夾擊的沉重壓力,被迫決定撤離西安。
潼關之戰於十二月二十九日打響,劉宗敏首戰失利,延至次年正月,大順軍幾次反攻,都被多鐸部擊退。這時,李自成得到北路清軍已向西安推進的消息,他無奈之下,被迫撤回主力,回師西安。守潼關的大順軍將領馬世耀眼見守城無望,一咬牙,投了降。清軍于正月十三日,佔領潼關。這是一場關鍵性的戰役,十余天的苦戰,大順軍再次遭到了失敗。潼關失守,西安便失去了屏障,形勢極為危急。
阿濟格自知進軍緩慢已讓多爾袞大怒,此次奉詔不敢怠慢,會同吳三桂等,尾隨李自成,緊緊追趕。三月追入河南,李自成拔營南下,奔向湖北,抵襄陽,進駐武昌。
李自成自山海關敗退,直至固關為止,雖然遭到了一連串的沉重打擊,但還是保存下來一些實力。目前山西、陝西、甘肅、寧夏、湖北、及河南部分地區還在他手上,理論上還有數十萬軍隊。憑著這些,還是可以同清軍再打一打的。李自成回西安后,重新進行軍事部署,準備反攻。
李岩的被殺,讓大順政權中劉宗敏、宋獻策等實力派人物既感到寒心與不平,同時也讓他們對自己的安危感到擔心。廣大底層士卒,對此事也是唏噓不已。李自成無疑做了一件極愚蠢的事,他的自毀長城之舉,註定了從此之後,這支部隊已無可能團結一致,對外英勇作戰。
吳三桂為了籠絡自己的部下,沒忘了向清廷上疏,請求為其部屬加官晉九_九_藏_書爵,准予世襲。原本在追擊大順軍至固關返回北京后,他已為自己的部屬請過功,而這次自九江班師,命其還鎮錦州時,又一次請功邀賞,可謂有些得寸進尺。不過吳三桂很自信,他知道自己有這個資本。在上疏中他很直接地挑明,自己的部將有的官職還不夠高,有的官職雖夠了,但卻還沒得到世襲的特權,甚至個別還有遺漏而沒有授職。
阿濟格、吳三桂離開米脂,南下綏德,直奔延安。李自成侄兒李錦率部拚死抵禦,雙方相持不下。正在這緊要關頭,高一功率部趕到延安,同李錦合兵一處,堅守延安。清軍採取分道進逼戰術,大順軍漸漸招架不住,二十多天後,被迫撤出。清軍佔領延安。在榆林、延安的受阻,也是阿濟格進軍遲緩的一個原因。
八月十日,多爾袞以順治帝的名義召阿濟格、吳三桂及其他出征將領進宮朝見,賜宴于午門內。然後,賞給吳三桂、尚可喜上等朝衣各一襲,駿馬各兩匹,其餘將領包括蒙古各部隨征的將領,都賞賜了數量不等的金銀衣物。而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主帥阿濟格,不但沒有受到賞賜,反而受到申斥,被議罪,削去王爵,降為郡王,剝奪王爵所屬仆眾,還罰銀五千兩。這都是因為他擅自出邊,奪取駝馬,誤了行軍時間,而被從嚴處罰。多爾袞僅僅處罰了阿濟格,卻對吳三桂、尚可喜不予追究,仍給予賞賜,而跟隨多鐸出征江南的孔有德、耿仲明各得金一百兩,銀各一萬兩,馬各兩匹,還有貂裘、蟒緞、朝衣各一襲,從這件事,可以看出多爾袞對漢官還是很加以籠絡的。
拿下西安后,清廷高層歡呼「大業已成」,即令多鐸迅速整裝,照原定計劃,向江南進軍,對南明展開總攻擊。征剿大順軍殘部的任務交由阿濟格完成,指令他務期剿除,以贖從前逗留之咎。
同時,多爾袞決定二十五日出征江南,命和碩豫親王多鐸為「定國大將軍」,恭順王孔有德、懷順王耿仲明隨征。不過多鐸等還沒有出發,河南巡撫羅綉錦便發來緊急軍情,稱李自成的騎兵一萬、步兵二萬餘人正向懷慶、衛輝兩城發動進攻,並已攻下濟源、孟縣等地,離懷慶三十里紮營。懷慶總兵官金玉和出戰,在柏香鎮以西被農民軍擊斃。此戰清軍共陣亡各級將官二十二人,士卒達一千七百五十五人,可謂傷亡慘重。根據戰略分析,大順軍此次恐怕不僅僅是奪取懷慶城那麼簡單,而是要佔據黃河渡口,與黃河南農民軍連成一片,若果真如此,那麼形勢將對清軍極為不利。懷慶守軍已全部撤回城內堅守,籲請朝廷「亟敕兵部,速催大兵星夜兼程前來」。河南此次出現的情況,令多爾袞感到非常意外,他沒有想到大順軍還有勇氣與實力進行反撲。他很清楚,如不徹底擊敗大順軍,就無法順利進軍江南。於是,他改變出征江南的計劃,迅速通知已出征的阿濟格、吳三桂,並令多鐸部停止南下,先救懷慶,轉攻陝西,取潼關,兩軍突擊,會師西安,務期合力進剿,將農民軍徹底打垮。
李自成在失去山西之後,他僅在懷慶地區展開了局部反攻。雖一度得勢,但當多鐸大軍趕到懷慶后,大順軍抵擋不住,很快便敗退了。多鐸率清軍從河南孟津渡黃河,經陝州(河南陝縣),直驅潼關二十裡外駐紮。
吳三桂還沒有忘記自己的前任老闆崇禎,為了表示自己不忘恩于故主,在清廷為拉攏漢人,給崇禎修陵之即,https://read.99csw.com他捐銀一千兩,以佐助修陵費用。多爾袞知道后,大為褒獎,指示「助工銀兩,照數察收」。
到二月間,多爾袞才接到阿濟格發來的戰報:自入邊,八戰皆捷,攻下陝西州縣四城,投降的三十八城,共獲白銀千兩,馬三千余匹、駱駝四百余只。
這一年他三十二歲。
多年的努力,巨大的代價,清廷終於在京畿之地紮下了根,但此時擺在他們面前的形式仍然是極為嚴峻的,它的對手們與清廷並存在神州之上。雖然自山海關以來,清軍一直給李自成不斷的重創,但大順軍一直都沒被消滅。他們退入山西,還存有強大的軍事力量。張獻忠已奪佔了蜀地,眼前雖算不上大的威脅,從長遠來說,絕對不能輕視。拒絕同南明議和,正如史可法指出的:「今日之計,和不成,惟有戰。」這南明無論版圖、財力與軍力,都是可以同清拼一拼的。消滅自己所有的對手,控制全國,統一天下,是多爾袞及清所有統治者共同的心愿與理想。他們沒有被眼前的勝利所陶醉,他們非常清醒,他們仍然準備戰鬥下去。多爾袞曾派人向隨軍進京的朝鮮鳳林大君傳達他的志向:「既得中原,勢將混一,自此事無可疑。」足可證明他們的雄心壯志。
十月十九日,多爾袞以順治帝的名義,發布命令,任命和碩英親王阿濟格為「靖遠大將軍」,率軍出征陝西,平西王吳三桂、智順王尚可喜率所部從征,共同追擊大順軍,目標直指大順政權目前總部所在地西安。
當吳三桂班師回北京時,多鐸已在兩個多月前消滅了南明弘光政權。朱由崧被俘,各級將官二百余名、馬步兵二十三萬人歸降。短短的七個多月時間,清軍南北出擊,勢如破竹,消滅了大順及南明政權,可以說清廷已基本控制了全國的局勢。在這種情況下,戰事將大為減少,無需再頻繁調動大量的軍隊。此時多爾袞考慮到,再讓吳三桂等異姓漢王和他們的部隊留在北京城內,恐怕不是什麼好事,他決定把這些人都打發回關外,各到原先駐防處屯戍。先是命吳三桂還鎮錦州,十月,又命恭順王孔有德、懷順王耿仲明兩人帶部眾回盛京(瀋陽),尚可喜回故鄉海州(遼寧海城市),指示他們各「厲兵秣馬,以俟調遣」。
當李自成得知清軍南北兩路夾擊的消息時,已感到自己腹背受敵,危機重重,原先的部署很難再實施。他與劉宗敏率部出西安,北行至洛川縣,稍事停留,以便他能對清軍的兩路進攻作出評估。根據偵查情報,吳三桂與阿濟格部行軍速度較慢,短時間內還趕不到,而潼關方面的形勢卻非常危急,他果斷決定增援潼關。
遲至年底,他們才率部由山西保德州(今保德)結筏渡黃河,進入陝北地區。此時大順軍正迅速瓦解。降將唐通招撫了河堡營、唐家會下營、黃甫川、清水營、木瓜園、孤山鎮、永興、神木、大柏油堡、柏油堡、葭州(佳縣)等處大順軍余部。降將王大業,差人招撫了自響水至寧塞等十一營堡。唯有榆林守將高一功,多年來深得李自成賞識與器重,為報知遇之恩,堅拒抵抗,拒不投降。榆林是陝西重鎮,李自成令高一功鎮守的目的就是要堅決阻擊清軍南下的步伐。阿濟格、吳三桂眼見一時攻不下,怕誤了行期,便於十二月三十日,任命隨同出征的大同總兵姜瓖為總督,率領唐通、王大業等將繼續圍攻榆林,而他們則率主力南下。
唐通這廝是個圓滑之九-九-藏-書人,不想死賣力氣去打,估計死打他也沒這等膽量與本事。他給高一功寫了一封信,大概意思是說:自己很佩服高將軍的為人,也知道大順軍死守榆林,是為了防止清軍南下,而如今清軍大部隊已走,剩下的部隊只是想佔領榆林而已。我唐通本人其實對這破地方並沒啥興趣,只是如今我換了老闆,不比從前給「明朝有限公司」打工那麼好混,如今的新單位「大清無限公司」紀律嚴格的很,我要是不把這破地方攻下,腦袋就得搬家,你高大哥大人有大量,反正你的任務也完成了,不如就把這榆林讓給我好了!大家都有得活,豈不好?
李自成此次的行動,應該說還是很有創意的,但還是有些晚了。當他撤到山西時,河南、山東的原明朝降官和地方士紳紛紛反水,到處截殺大順軍。李自成的得力幹將李岩曾主動請兵兩萬,趕赴河南,以鎮壓原明朝降官和地方士紳。李岩原本就是河南人,在這裏頗有人脈關係,若是此次他真的帶兵前往,應該還是有可能控制住當地形勢的。但遺憾的是,李自成同歷史上眾多當老大的一樣,都有一種職業病,就是總疑神疑鬼,懷疑手下要篡權奪位。再加上身邊有牛金星這樣的三流文人搬弄是非,他不採取李岩的建議也就罷了,反而對他的動機產生了懷疑。最終竟發展到在一次宴會上,設下伏兵把李岩給殺了。
吳三桂不僅僅是一個好上司,還是一個好兒子。在為自己的部屬爭取到好前程后,他又開始為自己的父母及親屬發出大聲呼籲。他向清廷提出,自己的父親吳襄、兩位母親(繼母)、弟弟吳三輔都被大順軍殺害,應從優給予撫恤。雖然南明曾主動提出給予,但被他義正嚴詞地予以拒絕,現在向清廷提出申請,希望能給予批准。多爾袞很快批示吏部、兵部「詳議具奏」。
阿濟格、吳三桂率部自陝西而南,轉而沿江東下,一路勢如破竹。剿撫並用,殲滅了大順軍主力,收降南明左光先之子左夢庚及其部屬達十萬餘眾。繳獲軍需及其他物資數以萬計,可謂取得重大勝利。其中殲滅了大順軍主力,俘獲劉宗敏、宋獻策等重量級人物,是對大順政權的沉重打擊,這一政權再也無力威脅清廷的存在。
高一功接到此信哭笑不得,不過根據偵查來的情況看,清軍大部隊確實已離開。高一功權衡再三,覺得再死守下去確實沒多大意義,不如保存實力,以圖日後再戰。於是順治二年正月十四日,高一功部悄悄撤出榆林。
此城本為新封不久的明將寧南侯左良玉的藩地,李自成打到此地時,他恰好率本部人馬離城,順江東下,赴南京「清君側」。在這個危急的時刻,他的舉動讓人匪夷所思。這件事其實跟明末著名的奇案「真假太子案」有關。
阿濟格、吳三桂部追殺到武昌,把城包圍了起來。李自成命劉宗敏、田見秀指揮五千步騎兵出戰,結果被清軍擊敗。面對佔有優勢的清軍,身心疲憊的大順軍將士無心作戰,大量逃亡,不少人降了清。李自成覺得守住武昌已無希望,便棄城一路向東撤退。四月初,清軍與吳三桂部,分水陸兩路追至興國州(湖北陽新縣)附近的富池口,對大順軍進行偷襲,大順軍傷亡慘重,沿江奔向江西九江。同月下旬,至距九江四十里處安營紮寨。誰知清軍很快趕到,大順軍被迫迎戰,戰鬥中清軍攻破大順軍老營,大順軍殘部被徹底擊垮,大批將領或陣亡或被俘,還有的主動降了清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