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孔子的邏輯是服從領導

孔子的邏輯是服從領導

「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是安貧。
三年無改於父之道
「諸」,猶之。
注:〔1〕闊人難守其財。子貢很闊,但古人說,他的兒子端沐叔是個大敗家子(《列子·楊朱》)。
1.2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歟)!」這一章,是講孝弟為立身之本。其實,何止是立身之本,孔子認為,也是立國之本,在家當孝子和在朝當忠臣是一個道理。孝順爸爸,就會服從領導,服從領導就不會犯上,不會犯上就不會作亂,不會作亂,天下就太平了。這是孔子的邏輯。「有子」,是孔門的再傳弟子尊稱有若。有子名若,字子有,他與卜商、言偃、顓孫師和曾參是一輩,都是孔門三期的學生。有若不但人老實,道德好,老師喜歡,還長得酷似孔子,孔子死後,沒有偶像,卜商、言偃、顓孫師以有若為屍(扮演死者的活人,多由直系子孫為之),公推他代孔子,受弟子朝拜。這件事,曾參不服氣,說他有什麼資格代表孔子。端沐賜樹孔子為聖人,有若是參加者。「孝弟」是古代家庭倫理的核心概念。「孝」是子事父,「弟」(同悌)是弟事兄,完全是男本位。孝字,從子從老省,和考、老等字有關。老字象彎腰駝背的老人,加根拐杖就是考字。古人把爸爸叫考,當兒子的要孝順爸爸。愛老、敬老、養老,這叫孝。孔子敬老,不光敬老頭、老太太,他對一切古老的東西都心存敬意。兄是哥哥,哥哥中的大哥,是爸爸的合法繼承人,未來的大家長,也很重要。當弟弟的,在家要尊重哥哥,侍奉哥哥,特別是大哥,這叫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歟)」,楊伯峻指出,《管子?戒》「孝弟者,仁之祖也」和這句話是同樣的意思。
1.11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孔子認為,當兒子的是不是有孝心,要分兩段來考驗。爸爸活著,要看他怎麼想;爸爸死了,要看他怎麼做。這麼講的道理是什麼?主要是爸爸活著,一切都得聽爸爸的,什麼都不能幹。只能想,不能幹。要干,必須等爸爸死了,而且剛死還不行,孝子要服三年之喪,服喪期間,不能違反爸爸,另外搞一套。這跟美國的孩子不一樣。美國孩子,一過16歲,當爹當媽的就管不了,什麼「無改於父之道」,說改就改。
〔2〕《老子》第五章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如果天地、聖人都不仁,周圍的人也都不仁,你還能拿自己當人,也拿別人當人嗎?王朔有一句名言,「別拿我當人」。在他看來,別人疼不疼、愛不愛,不重要,重要的是,別太拿自己當回事。自己不拿自己當回事,反而會立於不敗之地,用他的另一句話講,就是「無知者無畏」。自嘲也是生存策略。
看來,孔子講節約,是心疼有錢有勢有身份的人。沒有身份的人,只是使喚的時候要掌握好季節,掌握好節令。(如何治大國)1.6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人)。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弟子」,指鄉里的子弟或學生,古代的師生關係是仿父子關係,學生把老師當爸爸,老師把學生當兒子,「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所以有「師父」一類叫法。師父的師父,是「祖師爺」。後世,師道尊嚴,一直保留著這一傳統。當老師的要給學生找工作,得意門生,連媳婦都包辦,當學生的也要盡弟子之勞,弘揚師教,捍衛師說,光大師門,義不容辭,就像我生活過的農村,當爹的要給兒子蓋房娶妻,當兒的要給老人擔水拾柴、準備棺材。現如今的學校,有培養子弟兵說,術語叫「組建學術梯隊」,裏面就有這種父慈子孝。北大門戶深,老師是大樹。我從社科院到北大,對此深有體會。師道尊嚴要講,但這種關係不好。老師不是爸爸,學生不是兒子。「謹」,是寡言。「泛愛眾而親仁」,「眾」指民,「仁」讀人。「行有餘力,則以學文」,「行」是動詞,這裏指行事為人,它是踐行道德,而不是道德本身。「行」是相對於「學」。道德好了,還有餘力,幹什麼?孔子說,「學文」。「文」是什麼?是文化,特別是與禮樂有關的人文學術,古人也叫「文學」。道德是質,禮樂是文。文、質是相輔而行。孔門讀書,是學禮樂。禮樂是文化,不是公文檔案,不是程文墨卷,更不是風花雪月、娛情寫物的詩文。〔1〕古人不像後人,靠文章名世,靠文章傳世,看重寫下來的東西。孔子強調,提高道德修養之後,還要提高文化修養。第一,別當壞蛋。第二,別當笨蛋。即先當好人,再當知書達理的人。(行有餘力,則以學文)注:〔1〕古代小學是以認字識數為主,但大學是學禮樂,最終是學禮樂。文,不是文字,而是文化,培養士君子的文化。
這段話,有點繞,如何標點是問題。
「恭近於禮,遠恥辱也」,恭是臉色謙恭,說話客氣。客氣當然好,但過分的客氣,其實是肉麻,難免自取其辱,只有節之以禮,才能遠恥辱。
「敏於read•99csw•com事而慎於言」,是幹事勤快,說話謹慎。
「夫子至於是邦也」,「夫子」,指孔子;「是邦」,是某個國家。這裏的「是邦」是哪一邦,估計是孔子晚年周遊列國到過的某一個國家。因為子貢比孔子小31歲,孔子早年適周、適齊時,他還是5歲以下的小孩,不可能和子禽討論這類問題。孔子周遊列國時,他24—37歲。此外,孔子沒有出過國。
對錢,子貢的態度是:窮,不低聲下氣,巴結闊人;闊,不趾高氣揚,欺負窮人。孔子贊同他的態度,但補充說,更好的態度是,窮要開心,闊要好禮(怎麼叫好禮?不知道,沒準是當慈善家吧),即在貧富問題上,該怎麼樣比不怎麼樣更重要,自己該怎麼樣比對別人怎麼樣更重要。子貢引《詩》為喻,問孔子說,「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就是這個意思嗎?他想說,砥礪德行,就像工匠加工骨、牙(象牙)、玉、石,也是精益求精呀。孔子認為,他的理解很對,我跟他講窮開心,闊好禮,就是這個意思。「往」是第一步,「來」是第二步。孔子教學,最重啟發,他喜歡的是舉一反三的學生,所以跟子貢說,從此我可以和你討論《詩》了,你有這個資格了。
錢對人是個大考驗。守道過日子,難免餓肚子。當君子,就要準備挨餓———不當官,吃什麼?總不能種地。孔子可不主張自食其力。他論貧富,著眼點是貧。孔子說,枕著胳膊喝涼水,樂在其中;富,往往是不義之財,「於我如浮雲」(《述而》7.16)。
三大毛病,領導、同事、朋友、老師,誰都敢糊弄,這些都是很不道德的事。我們中國人,特愛糊弄,連鬼神都敢糊弄,何況人乎?在守信守時這一點上,中國不如西方。西方也不都是好人,但耍心眼兒,抖機靈,逮空子就鑽,偷奸耍滑,平均水平,絕對趕不上中國。〔1〕道德的供求規律是,生活中越缺什麼,它才越吆喝什麼。春秋戰國,大講忠信,正是因為沒有忠信(戰國「忠信」印最多)。故《老子》第三十八章說,「夫禮者,忠信之薄也,而亂之首也」(本書引用《老子》都是根據馬王堆帛書本,下不再說明)。宋以來,大講關(關公)、岳(岳飛),也是因為漢奸太多。這裏的「三省」很有名,比如陳省身、于省吾,就是據此取名。我們要注意,學《論語》從哪兒學起,「三省吾身」,省是反省,身是自己。我們與其指東道西,給人家當老師,還不如先反省一下自己。(與其指東道西,不如反省自己)注:〔1〕有人說,歐美人,對他們不願接受的事,一般會直截了當說出來;日本人呢,可能不好意思,要扭捏一陣兒;只有中國人,答應得乾脆,也忘得快,不是真忘,而是成心逗你玩。當然,外國人也不是鐵板一塊,比如守時守信,大家的印象,德國人、日本人比較守,法國人、義大利人不太守。
「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這是一層。有子的意思是說,禮的功用主要是調和,先王之道是以和諧為美,即俗話說的「和為貴」。
古有追謚,今有追稱。現在時興評獎,據說能評出很多幹勁兒來。有一次,我們學校評獎,死人也參評。這種獎,可以叫「慎終追遠獎」。(慎終追遠,民德歸厚)
孔子怎樣做調查研究
「子貢」,端沐賜的字。端沐賜,古書亦作端木賜。子貢,古書亦作「子贛」,漢石經和楚簡也這樣寫,「子贛」才是本來面貌,「子貢」反而是簡化。他是孔門二期的學生,孔門十哲之一,長於言語,擅長應對賓客,搞公關、搞外交。孔子死後,子貢威望最高,孔子當聖人,是他的功勞。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知識分子最好名,特別是虛名。能夠看破名的,幾乎沒有。孔子強調,不怕別人不了解自己,怕的是自己不了解別人;不怕別人不了解自己,就怕自己沒本事。
巧言令色是假,孔子深惡痛絕,但真也不一定討他喜歡。嘴上沒把門的人,情緒激動的人,如仲由,心直口快,和巧言令色有區別,孔子也不喜歡。他更喜歡的是不說話或少說話的人——悶葫蘆式的人。「巧言」的反面是「訥」,「訥」是言語遲鈍,話都說不利索;「令色」的反面是「木」,「木」是面無表情,好像木頭疙瘩。他喜歡的是木訥之人,認為木訥之人才近於仁(《子路》13.27)。(巧言令色,孔子最討厭)
「慎終」,是對待死亡要慎。
「其諸」,是表示不肯定的語氣,意如「恐怕」。(孔子怎樣做調查研究)
孔子講節約是心疼有錢有勢人
「就有道而正焉」,是向有道德學問的人求教。(什麼叫好學)
禮是處理差別的,通過差別,建立秩序,秩序就是和。和不是平等,而是不平等,或曰以不平等求平等。真正的平等只是理想,古人叫「大同」(《禮記?禮運》)。孔子也夢想大同,但他知道,禮是大同講不成了才講。所以他講「君子和而不同」(《子路》13.23)。和諧社會是小康,不是大同。
「三年無改於父之道」,「三年」是服喪三年,並非虛指。孔子的話,放在當時,也許挺https://read•99csw.com合適,簡直天經地義,但1919年後,特別是現在,怎麼聽著怎麼彆扭。楊伯峻已經注意到這種閱讀障礙,他說,道多半是指正面的東西,「三年無改於父之道」的「道」,其實是指爸爸的「合理部分」。但合理的,三年不許改,三年以後就可以改嗎?我們要改的,難道不是爸爸的「不合理部分」,反而是他的「合理部分」嗎?我猜,孔子的邏輯,說爸爸不合理,本身就不合理。爸爸還有什麼不合理?「父之道」就是老子說了算,老子的話就是道。「五四」以來,大家常罵這一段。臣子替昏君盡忠,是愚忠;這樣做,是愚孝。我們生活在今天,對爸爸的看法不一樣,人們要問,爸爸如果是壞蛋,殺人放火,兒子是不是也不改其道。當然,我們可以假定,爸爸是好人;或寧願相信,爸爸是好人。但世間的爸爸不一定都是好人,好人也不一定是爸爸。這是明擺著的事。我還記得,「文革」時期,很多人因為害怕,寫大字報,用非常難聽的字眼辱罵自己的父母,甚至帶「革命」群眾抄自己的家。這樣做,太過分。父母就是父母,是好是壞,也是你的父母,這也是明擺著的事。(三年無改於父之道)
「小大由之」,是總結上文。這裏的「由之」是順道而行的意思。《泰伯》8.9:「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由之」也是這個意思。上文說,禮是為了和,和最重要,所以小事大事都要依照和的原則來辦。
下篇,孔子說,孝敬父母是一輩子,「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為政》2.5),「葬之以禮」就是「慎終」,「祭之以禮」就是「追遠」。
1.15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子貢曰:「《詩》雲:『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歟)?」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
孔子說,「君子去仁,惡乎成名」(《里仁》4.5),「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衛靈公》15.20),對名,他還是非常在乎。他說不在乎,幹嗎還感嘆,「莫我知也夫」,「知我者其天乎」(《憲問》14.35),說除了老天,沒人了解他。孔子在衛擊磬,荷蕢而過孔氏之門者也聽出來了,他是為「莫己知也」發愁(《憲問》14.39)。他的內心,其實很孤獨。(孔子真的不在乎名嗎)
1.12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
孔子兩次提到好德如好色
他要真不在乎,確實了不起。
「身」,不是身體,而是自己。這裏講的三條,都是屬於自律,不是太高的要求。道德有高尚道德,有一般道德,還有作為道德底線的起碼要求。高尚道德,常人做不到,或很難做到,做到了令人佩服,做不到也無可指責。在道德問題上,與其「高大全」,到處講用,舉國若狂,還不如勸大家盡職守責,少干點壞事。人為拔高,適得其反,北京話叫矯情。比如見義勇為,談何容易。一幫歹徒,有槍有刀,手無寸鐵,干黃枯瘦,無拳無勇,怎麼挺身而出?警察的責任,交普通人去擔,就過了。我看,一般道德、起碼的道德,比這更重要。「忠」,和「中」、「衷」等字有關。什麼叫「忠」?古人拆字為解,有「中心為忠」之訓。簡單說,就是替人謀事,要真心真意、全心全意,絕不糊弄人。現在,我們的很多同胞,滿嘴抹蜜,甭說盡心儘力,錢花光,事沒幹,人都跑了,這就是「為人謀而不忠」。「信」,從言,和說話有關,古人拆字為解,有「人言不欺」之訓。簡單說,就是說話算話,恪守諾言,講信用。現在的中國人,說話不算話,爽約遲到,和玩兒似的,事前亂許願,事後亂道歉(甚至不道歉),一點不臉紅,這就是「與朋友交而不信」。還有一條,「傳不習」,這條更簡單,就是老師講了,回去不複習,當學生的,糊弄老師。
商周社會,好比一個大村子,裏面有宗族祠堂,王就是族長,定下家規家法,管這個村子,協調村裡的各種關係,長幼尊卑,井然有序,這就是和。人是生下來就不自由,也不平等,和盧梭的說法相反。禮,最重要的用途,就是和稀泥,想方設法,把不平等控制在合理的範圍內,不至鬧出亂子。禮和德不同,不是個人修養,而是習慣和傳統,約束人的行為規範。(禮之用,和為貴)
但可惜的是,全國老百姓,只知關老爺,不知子貢為何許人也。
在守信守時上中國不如西方
我的玩笑就是來源於蘇東坡的疑問。這裏,我提到楊伯峻先生的譯文。他的翻譯,見於他的《論語譯註》舊版(北京:中華書局,1958年6月第一版)。在這個版本中,他有意調停舊說。他說,「古今人對這一句發生不少懷疑,因而有一些解釋。譯文加『主動地』三字來說明它」。我猜,楊先生的意思是說,古人特自尊,好面子,不如己者如果找上門,還可以交朋友,但決不能主動去交(6頁)。可是,後來的本子(1980年12月第read.99csw.com二版)改了,譯文是「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6頁)。楊先生說,「譯文只就字面譯出」,「主動地」三字沒有了。看來,楊先生也覺得加字不妥。元陳天祥有一種解釋,說「如」乃「似」義,而不是「勝」,「不如己」是說對方和我不對等,人分不如己、如己、勝己三等,勝己者當師之,如己者當友之,不如己者既不是師也不是友,所以無法交朋友(《四書辨疑》)。這也是保護孔老夫子。他說孔子分不清師、友和不可交者,他替孔子分。這句話很簡單,但解釋起來,卻一套一套,真讓我們其樂無窮。(交友也講經濟學)注:〔1〕魯迅《雜憶》:「孔老先生說過:『毋友不如己者。』這樣的勢利眼睛,現在的世界上還多得很。」收入《墳》,《魯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6年,321頁。
孔子喜歡木訥之人
1.7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子夏」,卜商的字。他是孔門三期的學生,孔門十哲之一,長於文學。「賢賢易色」,前一個「賢」字是動詞,即以賢為賢,尊重賢人,推崇賢人。前人對「易」字有三種理解,代替、改易、輕視。我認為,第一說最好,第三說最壞。「賢賢易色」就是孔子兩次提到的「好德如好色」(《子罕》9.18、《衛靈公》15.13)。它的意思是,要像「好色」一樣「好德」。可見色是可以好的。色是性感的外貌,主要指女人在男人眼中的性感外貌,即女色。男色不太有人提。喜歡漂亮女人,沒什麼不對。不對的是心裏好之,嘴上又賤之,說什麼「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裳」,不拿妻子當衣裳,就是重色輕友。用「好德」代替「好色」,不是戒色,而是像男人好女人那麼來勁兒,有內在衝動,情不能已。女人又不是什麼壞東西,非戒不可。子夏移好色之心以好賢,完全符合老師的教導。(以德代色)1.8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重」是老成持重的重,北京話說,端著點。人不端著點,就「不威」,看上去,沒有威風凜凜的那麼股勁兒。這和學習有啥關係?我想,孔子說的「學」,不光是讀書,更重要的,還是修行習禮學道德。修行習禮學道德,目標之一,就是有君子風度,如果沒有君子風度,莊重不足,輕浮有餘,當然說明,他沒學到家,「學」自然「不固」。這一章的后三句,也見於《子罕》9.25,「無」作「毋」,「過則」作「過者」。「主忠信」,就是謀事必忠,說話算話,上面已經談到。「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犯了錯誤不要害怕改正。「無友不如己者」,是此篇的大問題。因為從字面理解,原文是說,你千萬別跟不如你的人交朋友。魯迅說,這是勢利眼。〔1〕孔子怎麼這麼牛?不可能吧?很多人都認為,這有損孔子的形象,所以曲說很多。他們說,這話的本意不是這個意思,完全相反,「無友不如己者」,其實是說,沒有哪個朋友不如你,個個都有長處,全值得你學習,不但沒有一點驕傲,還透著滿肚子的謙虛。比如南懷瑾、李澤厚,他們就這樣解釋。
孔子真的不在乎名嗎?
「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因」讀為姻。古代社會,最重血緣關係,血緣關係就是「宗」。其次是婚姻關係,婚姻關係就是「因」。前者也叫內親、內宗,後者也叫外親、外宗。孔子的意思是,姥姥、舅舅家,雖然比不上爺爺家,但如果不失親近,也等於宗。(君子只守大信)
「子禽」,陳亢的字。他在《論語》中出現過3次,除此章,還見於《季氏》16.3和《子張》19.25。《季氏》16.3是問于孔鯉(孔子的兒子),此章和《子張》19.25是問于子貢。《史記?仲尼弟子列傳》沒有單獨的陳亢傳,而是把陳亢附述于子貢之下,根據就是《論語》《論語》三見,兩次都是向子貢請教,學者懷疑,他是子貢的學生。孔子的學生,有些是學生的學生。
後面這種解釋,對保護孔子的形象很有利,可惜並不對。劉寶楠、程樹德從古書中找到幾段話,完全可以證明,孔子的說法,其實很有根據,它原來的意思,就是怕跟不如己者交朋友:故周公旦曰:「不如吾者,吾不與處,累我者也;與我齊者,吾不與處,無益我者也。」惟賢者必與賢於己者處。賢者之可得與處也,禮之也。(《呂氏春秋?觀世》)故君子不友不如己者,非羞彼而大我也。不如己者,須己而植也。然則扶人不暇,將誰相我哉?吾之僨也,亦無日矣。(《中論?貴驗》。《群書治要》卷五六引,「須己而植也」作「須己慎者也」)假子曰:「夫高比所以廣德也,下比所以狹行也。比于善者,自進之階。比于惡者,自退之原也,且《詩》不云乎?」(《韓詩外傳》卷七。《說苑?雜言》有類似的話,「假子」作「南瑕子」)交朋友,怎麼才划算?漢代有一種傳說,「丘死之後,商也日益,賜也日損。商也好與賢己者read.99csw•com處,賜也好說(悅)不如己者」(《說苑?雜言》)。子夏愛跟比自己強的人交朋友,每天都長進;子貢愛跟不如己者相處,每天都退步。看來子夏才深得老師的真傳,最划算;子貢是偏離了老師的教導,最吃虧。孔子的意思,其實很清楚,用不著拐彎抹角。他老人家說,要向道德高、本事大的人學習,「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里仁》4.17),這沒什麼不對。問題只是在於,「友」是一種對等概念,而人的賢與不肖卻千差萬別,至少有勝己、如己、不如己三大類,如果不如己者不配交朋友,那勝己者也不應該和你交朋友,順推行,反推不行。
1.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曾子」,是孔門的再傳弟子尊稱曾參。曾參,字子輿,是有名的道德先生。孔子死後,卜商等人推有若代孔子,受弟子拜,他不服氣。孔門十哲無曾子,但宋儒立道統,把他捧得極高,明代封曾子為「復聖」,曾子的名氣,反而比有若大,甚至超過顏回。這是宋儒的創造。
1.5子曰:「道(導)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道」,領導也。「千乘之國」,是大國。春秋大國,一般都有上千輛戰車,魯國不太大,也是「千乘之國」。「國」,是避漢高祖諱改字,本來應作「邦」。「敬事」,猶今語敬業,是忠於職守、恪盡職守的意思。東周以來,大家特愛講這兩個字,「思言」、「敬事」和「忠信」,都是戰國箴語印所常見。古書中的「人」和「民」,含義接近,但有區別。楊伯峻、趙紀彬說,古書中的「人」有廣狹二義,廣義的「人」指一切人,狹義的「人」只指士大夫以上各階層的人,「民」指下層大眾,也叫「百姓」。最後兩句,「愛人」與「使民」相對,「愛人」的「人」是用狹義。
「仁」是孔子思想中最核心的概念。它的基本含義,孔子說,是「愛人」(《顏淵》12.22)。清代學者阮元專門討論過《論語》中的「仁」字(《揅經室集?〈論語〉論仁論》)。《論》中到底有多少「仁」字,他說是105個,其實是109個。「仁」是什麼意思?我用最簡單的話講,就是拿人當人。首先是拿自己當人,其次是拿別人當人。拿人不當人,是不仁。〔1〕拿人當人,不容易。人有工具性,上班當工具,下班當人,一半一半,就不錯了。完全不當人,也是常有的事。〔2〕中國早期國家,是宗法制小國,當時人說的「國家」(本來叫「邦家」,邦改國,是避漢高祖諱)是個合成詞,國是以家為基礎,家是以男性和男性繼承人為主心骨,一是爸爸,二是大哥。當時的道理,只要把爸爸孝敬好了,把大哥伺候好了,家就和了,家和,就萬事興了。以家治國是孔子的核心思想,一種帶有復古色彩的保守思想。當時,國家是以血親、姻親和擬親的關係為紐帶,以之分衍、連綴和維繫,屬於框架性的東西,國是裝在家裡面,裝在天子的家裡面,諸侯都是親戚。秦漢以降,宗法制度被破壞,家還在,但只是國家之下有如細胞的東西,家是小家,不是大家,國不能裝在家裡。漢以來講孝弟,和先秦不一樣。〔3〕(孝弟是仁之本)注:〔1〕仁,是人字加兩道短橫,許慎說,此字從人二(《說文?人部》),前人多以為是人與人偶、人與人親的意思。戰國時期,秦系文字的仁字是這麼寫,楚系文字的仁字是從心身聲。這個字的兩道短橫,應是為了區別於人字,有如重文。孔子以「愛人」為說,是以仁為動詞,就像下文的「賢賢」(1.7),是人(動詞)其人(名詞)的意思。
子貢引用的《詩》,出自《衛風?淇奧》。「如切如磋」,是加工骨、牙(象牙)類的製品,「如琢如磨」是加工玉、石類的製品。(窮開心,富好禮)
孔子不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這是古代的聰明人早就想到的,現在的聰明人也一樣想得到。咱們設身處地替他考慮一下,他的想法倒也簡單,主要是怕吃虧受累。現在的星呀腕呀,都特需要崇拜者,粉絲越多越好,港台說法,是人氣旺。但每手必握,噓寒問暖,每信必回,耐心解答,累不累?名人也有名人的苦惱。孔子的時代,倒沒這麼累,但吃虧是肯定的。和不如己者交朋友,光讓人家跟你學,自己什麼也學不到,時間長了,肯定退步。這就像職業棋手陪業餘棋手下棋,下著下著,自己都業餘了。我的經驗之談是,千萬別把自己當名人,群眾來信,一律不回(回是例外)。可是這話,我講可以,孔子講不行。孔子的錯誤,是他把這種話都講出來了。因為你要這麼講,人家就要問了,如果大學校長只跟教育部長交朋友,教育部長也這麼想,你不是也交不成朋友嗎?比如南懷瑾就是這麼打比方。當然,他是絕不相信孔子有這種壞思想,他認為,這是理解歪了。其實,對孔子的說法,蘇東坡正是這樣提問題。他說,「如必勝己而後友,則勝己者亦不與吾友矣」。這種問題,挺刁,但有合理性。我在一篇雜文中說,「同『不如己者』交朋友,壞處多,一是吃虧,朱熹說『不如己,則無益而有損』;二是丟面子,古人說,『禮聞來學,不聞往交』。楊伯峻先生覺得孔子不會這麼九-九-藏-書牛,故將此句譯為『不要〔主動地〕向不及自己的人去交朋友』(《論語譯註》,中華書局,1958年),不交也罷。但只同比自己強的人交朋友恐怕也有問題,因為如果那強者也像他一樣拿糖和端譜,他的做不成『友』也是明擺著的事。更何況聖人是『絕頂聰明』的人,在他上面已經沒有人了」。
禮之用,和為貴
孔子跟子貢論貧富,是找對了人,因為子貢和其他學生不一樣,他們多是寒門,不足論貧富。子貢有錢,孔子周遊列國,有人猜測,就是由他贊助。有錢,才能看透錢。但有多少才看得透,不知道,恐怕因人而異。反正沒錢,往往看不透,見錢眼紅,窮凶極惡,一點辦法都沒有。歷史上,農民造反,到頭來總是失敗,多半都栽在這上頭。
上文說,「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1.1),也是這個意思。後面,還有三處,也是講這類想法。如「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里仁》4.14),「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憲問》14.30),「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衛靈公》15.19),都是孔子的話。
〔3〕後人只知事君為忠,忠孝不兩全,寧肯舍孝。孔子不這麼講。參看郭店楚簡《語叢三》。
「必聞其政」,其實是必問其政。孔子喜歡調查研究,如「子入太廟,每事問」(《八佾》3.15)。聞、問同源,古文字,早先只有從耳從昏的聞字,沒有專表問答的問字。聞是雙重含義,他要打聽的事,既可以是聽來的,也可以是問來的。後來為了區別主動和被動,才另外造了個問字。這裏的「聞」,到底是問還是聞,正是子禽所問。「求之」是問,「與之」是聞。子貢的回答是,孔子的消息,是靠「溫、良、恭、儉、讓」得來的,他和一般人問話的方式不一樣,非常謙虛,非常和氣,人家樂意跟他講,說是打聽,其實也可以說,是別人主動告訴他的。
1.13有子曰:「信近於義,言可復也。恭近於禮,遠恥辱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
「信近於義,言可復也」,「復」的意思是踐行諾言,這種用法的「復」,也見於《左傳》僖公九年、哀公十六年。自己說了的話,就一定要做到,這是信。但信有大信和小信。孔子認為,只有近於義的信才是大信,必須踐行;不關義的信是小信,可以破例。他說,「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子路》13.20),「君子貞而不諒」(《衛靈公》15.37)。在他看來,言必信,行必果,死心眼,尾生之信,是小人的信,不足取。孟子說,「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義所在」(《孟子?離婁下》),「大人」是君子,君子有特權,只講大信就夠了,小信可以打折扣。可見同一種道德,有兩種標準。人類社會,只要不平等,就有雙重標準,人和動物,就是雙重標準。
「追遠」,孔注有「祭盡其敬」的解釋,「追」和祭祀有關,但「追」字本身卻不是祭祀的意思,而是追隨、緬懷的意思。西周金文常有「追孝於前文人」等語,「前文人」都是自己家的死人,八輩兒的祖宗,就是死了,我也跟在後面孝敬他。這裏的「追」也是這個意思。古人不但尊老,還敬死人,不但敬剛死的人,還敬死了很久、離自己很遠的人。此愛綿綿無絕期,今人比不了。
1.14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有所不行」,是另一層意思,和前面相反。前面說,小事大事都要依和而行,這是基本原則,通常要這麼辦。這裡是說,情況也有例外。什麼是例外?我在這句話的下面點了冒號,冒號的下面是說明。它的意思是說,和當然很好,但也不能太過分,為和而和;即使是和,不以禮節之,也不可行。
不過,我們千萬不要以為,他老人家真不在乎別人怎麼看。他的話,有掩飾心理,越說不在乎,其實就是越在乎。
「巧言令色」,孔子最討厭。孔子認為,這種人最缺乏「仁」。「巧言」,言是言語。巧舌如簧、能說會道、善於用言辭討別人喜歡,孔子叫「佞」。孔子對「佞」是罵不絕口(後面多次提到)。「令色」,色是臉色(古人叫顏色)、外表的樣子。我們不要以為,只有女人才會以色相動人,男人也有深通此道者。他們擠眉弄眼,打躬作揖,很會調動自己的面部表情和肢體語言。巧言令色的人是擅長拍馬逢迎的人。
子貢是買賣人,孔門最闊的學生。司馬遷講古代大商人,子貢是其中之一,「七十子之徒,賜最饒益」(《史記?貨殖列傳》)。現在時興講儒商。企業家,不僅會做買賣,還有文化、道德,多好。難怪有學生說,要做學術界里最有錢的人和有錢人里最有學問的人。如果說,真有儒商,子貢就是祖師爺。〔1〕
1.9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1.10子禽問于子貢曰:「夫子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歟)?抑與之與(歟)?」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歟)!」
1.3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這六句話,「信近於義」、「恭近於禮」、「因不失其親」,都是條件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