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孔子對於孝的看法 等

孔子對於孝的看法 等

現在,治安太壞,警力不足,怎麼辦?有人說,還等什麼?見義勇為呀,趕緊。這就像假貨太多,沒人管,也管不過來,就勸大家多學點商品知識、法律知識,增強自我保護、自我防範的意識,是一個道理。可是執法人員靠群眾,群眾靠自己,行嗎?(見義勇為)
2.14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季康子」,即季孫肥。孔子生活的時代,魯國貴族,三桓最顯赫;三桓之中,季氏最顯赫。孔子年輕時,是季平子執政(襄、昭之際);中年,是季桓子執政(昭、定之際);晚年,是季康子執政(定、哀之際)。季康子是前492年執政,孔子是前484年返魯,他們的對話也是在前484—前479年之間。
這也是「因材施教」。
「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闕疑」是留下疑問,「尤」是過失。
「不違」,參上2.5,本來是講孝。顏回拿孔子當爸爸,像孝敬父母那樣孝敬老師,也是以「無違」為特點,而且有點傻乎乎的勁兒。孔子最喜歡,就是這樣的學生,孝子賢孫一樣的學生。顏回從不頂嘴,有什麼想法,全憋肚裏,退而反省,通過反省,提出新見。孔子說,顏回不傻。
此章有兩種解釋:一種是訓「以」為「用」,訓「由」為「經」,訓「安」為「樂」(《集解》),即知所憑依,知所經歷,知所樂處;一種是訓「以」為「為」,訓「由」為「從」,「安」字的解釋相同(《集注》)。他們解釋為「所樂」的「所安」,是指最後習而處之之地,其實也就是《爾雅?釋詁下》說的「安,止也」,是其歸宿之地。程樹德說,朱熹「語蓋有本」,他所本,是《大戴禮?文王官人》的「考其所為,觀其所由,察其所安」,《逸周書?官人解》有「考其所為,觀其所由」,無「察其所安」,也是類似說法,可見這是古代的成說。上述兩種說法,主要不同是:前說,「以」指過去,「由」指現在;后說,「以」指現在,「由」指過去。我取后說。
「哀公」,魯哀公是前494年即位,孔子是前484年返魯,他們的對話是在前484—前479年之間。
這個道理,對輯佚也適用。這是學風的一種。另一種是強調思考、假設和推測,如郭沫若,他提到古人的另一種說法,「思之思之,又重思之,思之而不通,鬼神將通之」(《管子?內業》)。〔2〕
子夏的年齡也比較小。此問也是孔子晚年的事。
2.12子曰:「君子不器。」
如今的學校,多以官兼學,以學兼官,大官必為大教授,大教授必為大官。專讓沒學問的當學術帶頭驢,帶大家學驢,這叫「冠履倒置,斯文掃地」。(用人要用正直的人)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正好相反,是聽老師傳授,在師說的基礎上,能夠提出新的想法。這樣的人才能當老師。(溫故知新,可以為師)
中國人和西方人比,最大不同,就是我們人多,喜歡扎堆,傳播是非,製造矛盾,彼此的界限分不清。西方人特別認同上海人,上海人在待人接物上和他們有相近之處。在道德問題上,我對西方有敬意,主張進口道德,原因之一,就是我不喜歡吹吹拍拍、拉拉扯扯這一套。
2.9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
有趣的是,孔子教學生干祿的辦法,後來也被當做治學方法。王國維給容庚的《金文編》作序,說古文字考釋,用的就是孔氏「多聞闕疑」之法。宋明講義理,動言錯簡,妄改古書,有思而不學、思之過甚的毛病,清學矯之,提倡闕疑,非常必要,但矯枉過正,也有學而不思、過於保守的一面。過去,容庚先生說,銅器真偽,或在疑似之間,一時半會兒分不清,最好保留,因為假的東西被當做真的東西留下來,以後還可以往出擇,但如果把真的東西當假的東西淘汰,再往回找,可就麻煩了。〔1〕
https://read.99csw.com2〕郭沫若《〈詛楚文〉考釋》,收入《沫若文集》第16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2年,386頁。案:思、學都有明白和糊塗之分,可能通神,可能見鬼。
顏回,孔子總是誇他。誇來誇去,無非說他道德好,安貧樂道,勤奮好學,比較空。他的最大優點,是聽老師的話,絕不頂嘴,其他事迹,嘉言懿行,一點沒有,歷史記載,一片空白,學都不知道怎麼學。仲由,和他相反,冒失鬼,總是惹老師生氣,挨老師罵。《論語》這書也怪,他的學生,再不濟,也是半拉聖人,卻什麼難聽的話都往裡擱。孔子罵仲由,簡直是罵不絕口,在《論語》中,他出現最多,也挨罵最多,和顏回沒法比,但他是事迹有事迹,言語有言語,快人快語,給人留下深刻印象。《論語》,從文學效果講,顏回太蒼白,子路很生動。我更喜歡子路。
2.21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子曰:「《書》雲:『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於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
2.16子曰:「攻乎異端,斯害也已。」
讀這段話,大家可以參看《述而》7.31的「君子不黨」和《衛靈公》15.22的「群而不黨」。「比」是朋黨,小集團,小宗派。歐陽修有《朋黨論》。小集團不好,我不參加。大集團,我也不參加。人,只有獨立才有自由,但獨立和孤立分不開。(少來這一套)
老師是幹什麼的?他要告訴你的最重要的東西是什麼?就是「知」與「不知」,界限在哪裡。他常常不能告訴你最終答案是什麼,卻往往可以告訴你這個結果肯定不是什麼,有經驗和沒經驗,就是不一樣。美藏在石頭裡,砍去多餘,就是美麗,這是雕刻家的話。但我們常常無法知道什麼是多餘。(我怎麼知道我不知道)
上一章的「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就是這裏的「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和「多見闕殆,慎行其餘」。《子路》13.3,孔子罵子路,也說「君子于其所不知,蓋闕如也」。
2.8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
此章與上一章有關。
「視」是看;「觀」是粗看,看全景;「察」是細看,看細節。三個字,都是察看的意思。「所以」,是現在怎麼樣。「所由」,是過去怎麼樣。「所安」,是將來怎麼樣。合起來,是說知人要知根知底,有徹頭徹尾的了解。
注:〔1〕容庚《秦漢金文錄》序,北平:1931年。案:但清以來的辨偽,卻是繼承宋學,目的只在廢書不讀,反而缺乏闕疑存異的精神。
2.15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子張學干祿」,「子張」,顓孫師的字。他是孔門三期的學生。孔門十哲無子張,但古人卻說,他是孔子「四友」之一,「自吾得師也,前有光,後有輝」,和顏回、仲由、端沐賜並稱(《尚書大傳?殷傳》)。「干祿」,是謀求官職,掙俸祿。他性格外向,為人豪爽,是個小子路。這種性格和官場不合。他向孔子請教吃官飯,孔子勸他慎言慎行,多看多聽,少干少說,說話幹事都要留有餘地。這是針對子張的性格,叫他別冒冒失失。現在在官場混,孔子的話也靈,可惜他自己沒混出什麼名堂。
2.17子曰:「由!誨女(汝)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2.23子張問:「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孔子的歷史觀有兩個特點:第一,他生於春秋晚期,正是周道衰落的時期,他的歷史觀察範圍主要是距離這一時段較近的夏、商、周三代,在他看來,唐、虞最理想,但太遠,想學也學不來;第二,三代當中,他更看重周,周像三段論的合題,是更近的目標。古人研究歷史,主要read.99csw.com靠因果鏈,往是因,來是果,鑒往知來。占卜、賭博,靠歸納勝率,也使用類似的方法。孔子看歷史,主要看三代損益,即後面的禮比前面的禮,增加了什麼,減少了什麼,除去增加減少的東西,就是始終不變的東西。他是靠這種加減法預測未來。〔1〕戰國古書,時髦講三代損益,這一風氣可能與孔子有關。我們都知道,王國維和陳夢家討論過殷周制度的不同。
季康子問孔子,怎麼才能讓老百姓敬上、忠上,為上賣力。孔子說,擺出莊重的樣子給他們看,他們就會敬重;提倡父慈子孝,他們就會忠誠;讓有本事的教育沒本事的,他們就會賣力。「庄」是為上者的儀錶、容貌,肯定很嚴肅,端著股勁兒。「敬」和「忠」,這裏都是下級事上的態度。參看《先進》11.21的「色庄者乎」。(當領導要有當領導的樣)
2.19哀公問曰:「何為則民服?」孔子對曰:「舉直錯(措)諸枉,則民服;舉枉錯(措)諸直,則民不服。」
有人說,越是不知道,才越要想,不能丟在一邊不管,這也有一定的道理。(子張問干祿)
中國人喜歡講孝道。孝是周道,伯夷、叔齊投靠周文王,就是「聞西伯善養老,盍往歸之」(《史記?周本紀》)。李逵落草,宋江上山,也要先考慮老爹老媽怎麼安置。有人說,這是中國特色,絕對優越于其他民族,不一定。
攻擊異端是有害的
少來這一套
「曾」,音zēnɡ,是乃、竟之義。
孔子如何看人
這段話,歷來有爭論。舊說,研究雜書雜說,異端邪說,都是非常有害的,「攻」是攻治之義(《集解》、《皇疏》、《集注》),但宋孫弈認為,「攻」是攻擊的攻,原文是說,攻擊異端,則害可止,他是把「已」理解為止(《示兒編》)。程樹德說,《論語》中的「攻」都是攻擊之義,「異端」只不過是君子不為的小道,和異端邪說無關,「已」是語詞,也跟停止的意思無關。〔2〕〔2〕程書,第一冊,108頁。如果照程氏說,原文就是說,攻擊小道很有害。(攻擊異端是有害的)
「比」是拉拉扯扯,「周」是和衷共濟。北京人、東北人,和上海人、江浙人比,好像比較豪放。前者喜歡說,後者斤斤計較,什麼都事兒事兒的,特別矯情,特別孫子。但這種豪放,有時很可怕。他說,咱倆誰和誰呀,一下就豪放到你的錢包里了。中國,要命的問題就是拉拉扯扯。
「由」是子路的名,字亦作繇,他和顏回的爸爸顏無繇名字相同。古人往往重名,和今天一樣。子路是孔門一期的學生,大師兄。他的優點是直率,缺點是莽撞。孔子呵斥他,意思是說,什麼叫「知之」,我不是講過了嗎?你難道忘了嗎?知道的就說知道,不知道的就說不知道,這才叫知道。話有點像繞口令。我估計,子路肯定是說了什麼冒失話,所以孔子才這麼講。
這是講學和思的關係。學像吃飯,思像消化,一樣不能少。光吃飯,不消化,不行;光消化,不吃飯,也根本不可能。「殆」有危殆之義,有睏乏之義,有疑惑之義,學者有不同解釋。楊伯峻說,以《詩?小雅?節南山》的「弗問弗仕,勿罔君子;式夷式已,無小人殆」為例,主第一義,翻譯成沒有信心。何注主第二義,王念孫、王引之主第三義。這裏,罔是迷惘,學而不思,會越學越糊塗,問題不大。思而不學,當然很危險,也會窮竭,也會糊塗,說起來,好像都通。但這兩句既然是互文見義,似乎還是以第三義為長。學而不思,頂多是不明白;思而不學,是腦子空轉,自己把自己繞在裏面,那可是大糊塗。(學與思,一樣不能少)
孔子的預測學
過去,大家覺得,商周很不一樣,後來發現,還是有繼承性read.99csw.com。蘇東坡說,「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前赤壁賦》)。「自其變者而觀之」是強調差異,「自其不變者而觀之」是強調連續。孔子認為,只要掌握了歷史的加減法,在連續中控制差異,就能做長程預測,不僅300年的事可預測,3000年也行。
治學之難在於,我們常常分不清我們知道什麼和不知道什麼,特別是不知道我們不知道什麼。《莊子?齊物論》有一段問答,嚙缺問王倪,有三個問題,第一個問題,萬物是不是有一樣的標準?王倪說,我怎麼知道?第二個問題,你知道你不知道什麼嗎?王倪說,我怎麼知道?第三個問題,萬物不能互相理解嗎?王倪說,我怎麼知道?三問三不知。他說,我也想試著講一講,但我怎麼知道我知道的就一定不是我不知道的,我不知道的就一定不是我知道的呢?孔子也喜歡說「不知」,但並非真的不知道,而是知道也不告訴你,藉以表示不滿(參看《八佾》3.11)。
2.6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孟武伯」,孟懿子的兒子,「孟」是氏,「武」是謚,「伯」是行輩字,他的名叫彘,也叫武伯彘,或仲孫彘。此問也是孔子晚年的事。「父母,唯其疾之憂」,是子女唯恐父母生病。《淮南子?說林》「憂父母之疾者子,治之者醫」,是年代較早的證明。馬融說,孝子從來不讓父母操心,除了生病,說法太繞。朱注也繞。他們都說反了。俗話說,「久病床前無孝子」,能不能伺候久病在床的父母,才是對孝子的最大考驗。(孟武伯問孝)2.7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古人有孝養和孝敬兩個詞。孝不光是養,更重要的是,它還要敬。只養不敬,不算孝。「子游」,言偃的字。他是孔門三期的學生,孔門十哲之一,長於文學。此問也應是孔子晚年的事。「養」,養活、伺候,孔子說「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陽貨》17.25),其中的「養」也是這個意思。養是教化的生物學基礎,當媽的最明白。動物都是因為養,才忠心耿耿,聽人使喚。但光養還不夠,還要敬,除了養老,還要敬老。孔子認為,光把老人養起來,不敬老人,和養狗養馬有什麼兩樣?養爹養媽,不同養狗養馬。(子游問孝)
2.13子貢問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後從之。」
「回」,顏回,字子淵,孔門二期的學生。他從不頂嘴,最討老師喜歡。孔子經常誇他。這裡是誇他大智若愚。
此章似與上一章有關。
2.11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人焉廋哉」,「廋」音sōu,是藏匿的意思。孔子的意思是說,你對一個人有徹頭徹尾的了解,還有什麼看不透的地方?什麼都在眼跟前,藏都藏不住。(如何看人)
2.18子張學干祿。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餘,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
司馬遷講匈奴人,說他們「貴壯健,賤老弱」(《史記?匈奴列傳》),好吃好喝緊著青壯年,老弱病殘只能吃剩下的。我們覺得太不像話。其實,這是由生存環境所決定,並不是說,人家的小孩就不愛父母。同樣,現代西方也有類似問題,他們,小孩很早就離家,自強自立,闖蕩天下,不靠父母,老兩口,只要能動,也不要人養,實在不行,才上敬老院,晚境凄涼,但很自尊,未必道德比我們差。
以上四章,都是問孝,但孔子的回答不一樣。宋人指出,孔子施教,往往是根據學生的特點,特別是缺點,如程頤(此章《集注》引)、張栻(《雍也》6.21《集注》引)都指出這一點,後人叫「因材施教」。
這是講言和行的關係,即先干后說,並且能繼續幹下去。簡本無「其言」。(子貢問君子)
現在的九-九-藏-書學生特會拍老師,很多都是「回也不愚」。(回也不愚)
孔子引《書》,見《書?君陳》。《君陳》作「惟孝友于兄弟,克施有政」。《君陳》屬於《古文尚書》,大家不敢信,所以把它稱為《逸書》。(孝也是政治)
現在的中國,孝道在解體,原因是環境越來越像西方,時過境遷回不去,非要回去,那也是綱常倒轉:有了兒子就變成兒子,有了孫子就變成孫子———光讀《論語》有什麼用?(子夏問孝)
2.10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哉?人焉哉?」
觀察歷史,都是以現在為觀察點,由這個點,逆溯過去,順推將來。人也如此。
「多見闕殆,慎行其餘,則寡悔」,「闕殆」是留下困惑,「悔」是後悔。
三代加起來,大約有1300年。
2.20季康子問:「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子曰:「臨之以庄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
孔子認為,老師不能光給學生灌輸死記硬背的東西,而是要啟發他們,讓他們學會開動腦筋,有所發明,有所創造。如果學生不能主動提問,可以啟發一下,如果啟發過,還不能提問題,這樣的學生,不堪造就。
「色難」,上一章是說內心,這一章是說臉色。孔子說,臉上有沒有孝敬也難。光是替長輩辦事,有吃喝先緊著長輩,內心不敬,臉上不恭,也不算孝。
注:〔1〕《左傳》文公二年:「《周志》有之,勇則害上,不登于明堂。死而不義,非勇也。」語出《逸周書?大匡》「勇如害上,則不登于明堂。明堂所以載道,明道惟法」。
孔子對於孝的看法
《禮記?學記》:「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
這是講用人之道,好人不能放在壞人之下。參看《顏淵》12.22:「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直」是正直的人,「枉」是不正直的人。「諸」,等於「之於」,後面有賓語。這樣的例子在《論語》中很多,下面不再說明。
「十世」,每世按古人的說法,一般是30年,十世是300年,「百世」,是3000年。孔子死,到現在,還不到3000年。現在的事,他做夢也想不到。(孔子的預測學)注:〔1〕歷史,技術變,制度變,但人性未必變,或變化不大,這也許是孔子損益法的一種考慮。他更關心的是不變。2.24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諂也。見義不為,無勇也。」這兩句指什麼?前人有不少猜測,他們認為,這是孔子在罵當時的事。古代祭祀,本來都是祭自己信奉的神祇和祖先,不是,絕對不能祭。他們相信,鬼神對獻祭的食物,不是用嘴吃,而是用鼻子聞。如果不是自己的祖先,祖先不接受,連聞都不會聞,這叫「神不歆非類,民不祀非族」(《左傳》僖公十年),「鬼神非其族類,不歆其祀」(《左傳》僖公三十一年)。但《左傳》之所以強調這類原則,正是因為,春秋戰國以來,例外的事越來越多。前人舉過很多例子,如鄭、魯易田,魯國替鄭國祭泰山,鄭國替魯國祭周公(《左傳》隱公八年),等等。還有反映民族同化趨勢的禘祫之禮,也是把不同族姓的祖先擱在一塊兒祭。這種祭非其鬼的現象,孔子看不慣,認為是拍馬屁。「非鬼而祭」,後來是拍馬屁的代名詞。「見義不為」,「義」是宜的意思,即該做的事。該做的做是勇,不該做的做,膽再大,連命都不要,也算不上勇。比如古人說,如果膽大妄為,危害君主,這種人的靈位,不準擺到明堂里。〔1〕相反,該挺身而出,不挺身而出,也不對。孔子認為,這是缺乏勇氣。他老人家認為,當時的世界太不像話,怎麼就沒人出來,都死絕了嗎?溥儀當偽滿皇帝時,曾拜日本的天照大神和祭殺害中國人的日本官兵,就是屬於「非其鬼而祭之,諂也」。日本首相參拜靖國神社,中國和韓國很憤怒,但日本有日本的解釋,軍人的天職read.99csw.com就是為國捐軀,戰死沙場的都是勇士、烈士,你們的冤魂孽鬼,算賬算不到軍人頭上;算到天皇頭上嗎,美國又不讓算。其實,美國又何嘗不是如此,韓戰、越戰,死了的都是勇士、烈士,他們說,Freedomisnotfree(自由不是沒有代價的),響應國家號召,為保衛自己從不知道的國家和為從不認識的人民打仗,是死得其所,和日本人的烈士觀大同小異。我們的觀念是,不義而死,就是再勇敢(日本的士兵很勇敢),也不配叫「勇」。
器是用來載道的。君子追求的是道,不是器,就像人吃的是飯,不是飯碗。器,各有各的用途,知識分子的毛病是泥於小道,不知會通,因為追求器,自己也變成了器。所以孔子說「君子不器」。(君子不器)
當領導要有當領導的樣
這是孔子還沒當官時的事。當時,有人勸他出來做官,孔子說,《書》上都講了,孝友就是為政,我在推行孝友,這也是為政,何必非得當官,才叫為政。這也是推親情為政治的想法。朱注說,此章所記是定公初年孔子還沒出來做官時的事,有道理。我們估計,其講話時間大約在前509—前502年之間。
孔子是博通之人。博通是為了追求道,避免像現代人一樣,陷於學術分工的泥淖而不能自拔。我把專家型的知識分子群叫殘疾人協會。
2.5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樊遲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此章和以下三章都是討論孝。「孝」是孔子的重要思想。在他看來,是為人的根本,也是為政的根本。孝,包括孝順、孝養和孝敬,首先是孝順。順,就是無違。「孟懿子」,是魯國的大貴族。「孟」是氏,「懿」是謚,「子」是尊稱。這種稱呼是死後的叫法。此人也叫仲孫何忌。孟氏,即孟孫氏。孟孫氏是魯三桓中的一支。下文的「孟孫」就是指他。孟孫氏也叫仲孫氏,何忌是他的名。三桓是魯桓公的後代,除孟孫氏,還有叔孫氏和季孫氏,稱呼是以行輩分。他們世代為魯卿,春秋中期以來,地位最顯赫。孟孫氏,孟是庶出的長子,有別於伯。伯是嫡出的長子。嫡出的長子,照例當魯侯。孟孫氏,地位在伯之下,不能即位,只能和叔孫氏、季孫氏當卿大夫,地位是老二,也叫仲孫氏。〔1〕孟孫氏或仲孫氏是老二的後代,叔孫氏是老三的後代,季孫氏是老四的後代。孔子生活的年代,魯國的權力一直在季孫氏的手中。老二不如老四。孔子34歲,孟僖子卒,死前,他留下遺言,說孔子是「聖人之後」,要他的兩個兒子孟懿子和南宮敬叔拜孔子為師。當時,孟懿子只有13歲。司馬遷說,隨後,孔子到洛陽見老子,就是帶著南宮敬叔(《史記?孔子世家》)。這兩位,全都不在司馬遷的學生名單中,但既言「師事仲尼」(《左傳》昭公七年),有人把他倆也算成孔子的學生。如果他們算學生,就是孔門中地位最高的學生。子貢是大富,他們是大貴。但我們都知道,蔣介石拜老頭,認黃金榮為師,他當總統后,黃金榮把帖子退還,不再以師生相稱。這種身份很高的徒弟不是一般的徒弟。孟懿子即便拜孔子為師,恐怕也不同於隨侍左右的那些學生。「樊遲」,樊須,字子遲,這是以字稱。他喜歡種莊稼,挨過孔子罵。樊遲是孔門三期的學生,比孔子小36歲。我們從樊遲的年齡考慮,這是孔子晚年的事,當時,孟懿子的父親早已去世。「無違」,照下文2.9「不違」的用法看,應指不違父母之言,不逆父母之志。(孟懿子問孝)注:〔1〕伯是嫡長,孟是庶長,下面的仲、叔、季怎麼排,還不太清楚。魯國的三桓,孟孫氏又稱仲孫氏,但孔子的哥哥叫孟皮,他卻叫仲尼,似孟、仲仍有別。也許,庶長比嫡長年紀大,要特別標明是孟;年紀小,則順排為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