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四輯 為了美食走江湖 雙筍記

第四輯 為了美食走江湖

雙筍記

白煮的蘆筍就像卸了妝並摘掉美瞳的女人,如果你還愛她,那就是真愛無疑了。
除了萵筍,另外一個我最愛的素菜是蘆筍。可以說,這兩個筍都是我的摯愛。
萵筍是一種友好的良家婦女型蔬菜,價格很便宜,透徹的綠有如小家碧玉,並不會切了它就給你變色,也不常呈現熟得爛透的無節操外形。你要清炒它,它好吃;你把它燙進火鍋,它也很好吃;你把它生切了涼拌,也還是不錯——這麼好脾氣的蔬菜,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即使是老得過了頭,也只是默默在你嘴裏起了一團渣,決然不會第一時間給你臉色看。
我合上書就想:萵苣這東西該有多好吃啊?一定超美味吧!後來才知道那個便宜得要死的飯堂常客「萵筍」,就是萵苣,夢頓時破裂了。
我非常迷戀吃萵筍,覺得它色香味俱全,而且有種清雅的草本芳香。這種瓜果類食物會令我比較放心,總覺得像葉子菜這樣和農read•99csw•com藥接觸面積很大的食材比較難被清洗徹底,而削掉外皮就直接得多。在廣州,我有個秘密飯堂在重慶大廈,並非香港尖沙咀那個印度人聚集的重慶大廈,而是廣州的「重慶辦事處」,位於犀牛路附近。他們一樓有個小有名氣的川菜館「小洞天」,但只有少數資深饕餮才知道,沿著小洞天門口的小徑一路拐進去,在一棟樸實的居民樓底下,還有個燈火通明的小餐廳。它原本專門為辦事處的員工服務,經濟實惠,後來也很大氣地接納了知道它的有緣人,只要你進去點菜,他們照樣為你服務,沒有「面斥不雅」的自以為是。它甚至沒有名字,不過我們都叫它「重慶飯堂」。
而且,快炒萵筍就是要在這種接地氣的小餐館才美味,這邊廂廚師剛炒完起鍋,那邊廂服務員已經快步端起放到你面前,煙火氣還未散去,所謂一熱三鮮,真是大讚。不read.99csw•com像大飯店,廚房部做完還要傳菜,等服務員端著盤子走過長長的走廊來到你的包間,此時香煙已經燒了一大半。
重慶飯堂的菜都是家常川菜,做法比較粗,所幸是用油用料都還過得去,茶滾飯熱,吃吃沒有架子的小菜還是挺不錯的。畢竟是自家小窩,並非旨在圈錢,服務也屬於半自助,米飯管夠,自行拿碗去窗口裝就是了。他們家的炒萵筍就是草根風範的一絕,嫩萵筍切成均勻的絲狀,蒜蓉熱油快炒,就這樣放在白碟上桌,沒有半句啰唆。萵筍有這樣的魔力,它本身就是一種裝盤,你根本不必用胡蘿蔔雕一朵花放在旁邊,它就已經非常秀氣地款款步出,如此透徹的嫩綠和精緻的肌理,隨便炒炒就這麼清爽可口,你不禁會感謝造物主的神奇。
大酒店的萵筍也有叫我記憶深刻的佳品,那是在北京柏悅酒店的「主席台」餐廳。一道冷盤「翡翠萵筍」,切功已見功夫https://read.99csw.com,切成長方形薄片,中間又破開幾個口子,萵筍柔和地呈現螺旋姿態,就像豎琴一樣極具幾何美感,你甚至猜測不到廚師到底是怎麼下手的。這種切法不只是為了炫技,這道冷盤用的是上好的新鮮青花椒來炮製,增加接觸面可以讓萵筍中間吸收更多的湯汁精華,吃起來無比的麻辣鮮香,雖然是小白菜的素雅外表卻滋味無窮。萵筍經過精心挑選,生熟適中,脆軟程度拿捏巧妙,毫不留渣,是非常出色的一道前菜。
蘆筍,其實我說的是茭白。有人會說,蘆筍是蘆筍,茭白是茭白,不是一樣的東西。但從小我們家的確就把茭白叫作蘆筍,綠色長條形的舶來貨是我後來才認識的。這大概就和洋芋與土豆、菠蘿與鳳梨、西紅柿與番茄的叫法一樣,只是習俗差異罷了。
涼拌萵筍也是我家婆婆的拿手好菜,那是另外一個路數,自然不如主席台那麼精美,但同樣是很好吃的。她做起來易https://read.99csw.com如反掌,挑選市場上最嫩的萵筍,洗凈切片放在碗里,用鹽漬,接著就去忙做其他的菜去了。回過頭來,把萵筍腌過後的水分擠掉,潑上酥油海椒,有時候會加上當天山上扯下來的折耳根(魚腥草)嫩葉子,攪拌一下就可以了,一小缽作為開胃前菜,看到就食慾大增。
一直對小時候看過的一篇童話記憶猶新。故事說有個農婦懷孕了,她有天站在自家陽台,看到隔壁的萵苣田是那麼綠油油、水靈靈,忽然就很想吃萵苣,整天鬧啊鬧啊的,她的農夫老公只好去隔壁巫婆家偷菜。第一次成功了,農婦立即把萵苣做成沙拉,狼吞虎咽地吃了下去,覺得味道實在是太好了。第二天農婦還想吃,並且是兩倍那麼多,農夫只好硬著頭皮又摸進了隔壁的農田,結果被巫婆逮到了。巫婆說,你來偷我的菜,可以啊,隨便拿,但是你妻子生的孩子,無論是男是女都要交給我。農夫很害怕就答應了。後來,農婦生了個很九九藏書漂亮的女兒,巫婆如約來拿走了(這對白目的父母到底是怎麼回事啊)。故事的名字叫作《萵苣公主》。
蘆筍炒肉絲真是絕頂好吃,就在寫這篇文字的時候我上網搜了一下「茭白」這個詞條,看到各種網友拍的菜品,無論是多麼簡陋都好,都成功折磨了我這個半夜寫稿人。有一次我在台灣日月潭的雲品大飯店吃自助餐,進門看到男女老少面前都放著幾根油亮嬌俏的完整蘆筍,我馬上感到一種緊迫感——在此之前,我早就對普通的自助餐沒有任何的期待和熱情了。但是,這根蘆筍讓我馬上想得到它。終於吃到了,是整根帶皮烤熟的蘆筍,刷上油,撒上黑椒鹽,吮之有味,但剝去蘆筍的外皮之後,內里就是徹底的白味蘆筍,縱然我是「少鹽少油」的擁躉,可沒有鹽真是沒辦法,幸好手邊的鹽罐讓我可以成功地二次加工。第一次吃到這麼純粹的燒蘆筍,沒有肉絲的吊味,顯得有點寂寞,但對植物纖維的愛依舊讓我一口氣吃了五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