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一部 風雲時代 一四、羅布泊:核之地

第一部 風雲時代

一四、羅布泊:核之地

但是一側的社會主義陣營卻出現了裂縫。而且,是在兩個最大的社會主義國家之間。1960年7月16日,蘇聯政府照會中國,停止執行援助中國原子能工業及國防工業的協議,撤走全部在華專家,終止原定一切設備材料的供應。當然,與此相對應的是,在各個工業領域內蘇聯專家的撤出。
在蘇聯專家撤出之後,「負責原子能工業的第二機械工業部決定,為激勵全體人員鬥志,牢記老大哥背信棄義這一天,把蘇聯停止提供原子彈教學模型和圖紙資料的日期1959年6月,作為第一顆原子彈的代號『596』,也叫『爭氣彈』。」
1985年,兩彈元勛鄧稼先病重,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楊振寧去醫院看望他。他們談到了國家為兩彈研發的有功人員頒發獎金的事情。鄧稼先的夫人許鹿希說:「獎金人民幣10元」。楊振寧大吃一驚:「不是開玩笑吧。」這時候鄧稼先說話了:「不是10元,是20元。原子彈10元;氫彈10元」。
張愛萍回過頭去問身邊的物理學家王淦昌,王淦昌看了看60公裡外因為這次爆炸而產生的巨大的蘑菇云云柱,也沉默了一會兒,然後做了一個個判斷性的回答:「應該是的。」
1964年原子彈的試驗成功讓羅布泊震撼了世界。羅布泊位於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東南部,塔里木盆地東部。歷史上,那裡曾經是牛馬成群、綠樹環繞、河流清澈的生命綠洲。曾經有發達的古樓蘭文明。但是隨後成為一片戈壁灘,幾乎寸草不生,夏季氣溫高達70℃,天空也沒有飛鳥。斯文·赫定read•99csw•com曾經在這裏發現樓蘭古國的遺址,隨後很長一段時間內這裏都像謎一般迷人,同時也令人恐懼。後來中國科學家彭加木在這裏失蹤。但是對於中國軍方的核專家來說,這裏似乎是一個天然的試驗場。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在這裏試驗成功,從此中國邁入有核俱樂部。在那個年代,成為核國家毫無疑問極大增強了中國在外交上的信心和中國人自身的民族自豪感。直到今天,到羅布泊旅行的人,還會去踏訪當年的核試驗基地舊址。
這正是認為中國仍然把研發核武器作為首要任務的政治家們擔心的事情。他們對誓言即使當了褲子也要製造出原子彈的陳毅說:老總啊!你還是把褲子提上吧,光著屁股是搞不了原子彈的。
三年之後,1967年5月,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
在1964年,僅存的擁有製造核武器能力的國家分別是美國、蘇聯、英國和法國。作為世界兩極的兩個超級大國美國和蘇聯擁有著世界上最強大的軍事打擊力量。而美國、英國和法國的同盟關係一直延續到戰後。理論上,中國和蘇聯處於同一社會主義陣營中。共產主義的幽靈從亞洲至歐洲為整個世界降下鐵幕,鐵幕的兩端是兩種意識形態的對抗。在歐洲,德國的分裂和在亞洲的朝鮮戰爭都是這種對抗的公開表現形式。
那些曾經在這裏浸淫數十年的人們早已離去。他們中有的已經名滿天下,但是卻仍然經歷著讓今天的人們感到啼笑皆非的事。
周恩來沉默了一會兒,問張愛萍,是不是真的核爆炸read.99csw•com。「我也楞了。是啊,憑什麼說是核爆炸?誰也沒見過核爆炸,真正的核爆炸該是個什麼樣子嘛!」張愛萍後來回憶說。
領到命令重任在身的張愛萍在一個月後提交了一份報告《原子能工業建設的基本情況核急待解決的幾個問題》。報告中,張愛萍將原子彈研製完成的事件定在1964年,「1964年進行核爆炸試驗是可能實現的」。
但這也正是這群軍人和科學家來到羅布泊的原因。他們必須製造出這枚原子彈。這片一望無際的死亡之海,盛傳的是關於樓蘭古國的傳說,關於惡鬼和幽靈徘徊的噩夢,關於寶藏和尋寶的故事,還有種種離奇事件。但是它的荒無人煙也讓它成為製造「死神」的最好場所——如果要釋放惡魔,最好選一個沒有受害者的地方。
「讀秒到零,起爆!一剎那間,一團巨大的火球騰空而起,天空和大抵燃燒起來,太陽都變灰色的了。隨後就是一聲巨響,向外擴展,又被綿延的天山反射回來,如巨雷碾過頭頂。緊急著衝擊波橫掃著無邊的戈壁火球在翻滾,在升高,在膨脹,橘紅、(青定)藍、絨白的變換著,終於,它定格成一朵直豎在空曠的天地之間的蘑菇雲。令人恐怖的美麗!」
是否繼續研製原子彈已經毫無懸念,即使這個國家幾乎已經不堪重負。它不僅僅是關於虛榮心或者面子的「爭氣彈」,它還能成為毛澤東和周恩來手上的一張王牌。它會讓中國變成第五個有核國家,它能讓全世界真正開始認真看待這個紅色國度,然後開始跟它談判。它也能夠成為自立的標誌,https://read.99csw.com即使不藉助外來的幫助,這個國家也擁有製造核武器的技術能力。它燃起的蘑菇雲會是一個強大國家的入場券,至少在那時那個劍拔弩張的國際環境中如此。
那些倔強的中國人必須自己去建立這一切,從毛澤東想要的遍地煙囪的重工業,到具備巨大威懾能力的原子彈。陳毅說,中國人就是把褲子當了,也要把原子彈搞出來!
於是,受獎的機構自身又拿出了了十幾萬元,然後,按照10元、5元、3元三個等級分下去給有功者。分到鄧稼先頭上,原子彈、氫彈兩個項目,正好是20元人民幣。
後來,在張愛萍的兒子張勝所著的回憶父親的書中寫道:「據國防科委當時的統計,在原子彈研製的關鍵階段,全國先後有26個部委、20個省市區,包括900多家工廠、科研機構、高等院校以及解放軍各軍兵種參加了攻關會戰。在尖端技術、專用設備和新型材料方面,僅中國科學院就有20多個研究所參与。國防科委、冶金部、化工部、石油部、機械部、郵電部以及航空、電子、兵器等國防各工業部,外加清華大學、南開大學,解放軍各總部、各軍兵種、防化研究院、軍事工程學院、軍事醫學科學院等等,幫助解決了近千項課題。在中央專委直接領導和組織下,傾全國之力,一路綠燈,各行各業,大力偕同,形成了曠古未有的萬眾一心、偕同攻堅的局面。」儘管語有誇張,但這些最後彙集在羅布泊的努力最終帶來了驚人的效果。
而根據負責國家經濟的陳雲和李富春的報告,1960年底的時候,整個九*九*藏*書國家經濟已經被以公社化運動和大鍊鋼鐵運動為標誌的「大躍進」破壞深重:糧、棉跌倒1951年的水平;生豬年底的存欄數,跌倒不如1949年;輕工業全面滑坡;惟一有起色的重工業正是以犧牲農業和輕工業作為代價的。國防科委主任聶榮臻後來說:「我以革命的名義向大家募捐,請求你們立即搞一點糧食和副食支援我們的試驗基地吧,我們的科技人員太辛苦了,他們能不能活下來,是關係到國家前途和命運的大事。」
張愛萍自己也陷入驚愕。在他的戎馬生涯中,這位身經百戰的將軍從沒有見過如此威力十足的爆炸效果。震驚延續了4分鐘之久,張愛萍拿起電話,給當時的國務院總理周恩來,也是原子彈研發試驗的中央專門委員會的負責人打電話,告訴他原子彈試爆成功。
他沒有辦法在電話里通過描述試驗爆炸的效果,來證明這真的就是核爆炸。
後來的二炮部隊司令李旭閣在他的日記如此中描述1964年10月16日下午三點的那一刻。
原來,1985年時,經過中央專門批准,決定對兩彈一星的有功人員頒發特等獎,獎金總數1萬元。但是如何分這筆錢卻讓拿到獎金的領導很頭疼,用張愛萍的兒子張勝的話說:「當年那麼多人拋家帶口的來到這個不毛之地,一呆就是二三十年!誰沒有做出過貢獻?不說貢獻,奉獻總是有的吧?獻了青春獻終身,獻了終身獻子孫。」
如今,當年的原子彈試爆基地早已荒棄。當遊人們駕車前往羅布泊,遊覽這塊當年的絕密基地時,所能看到的只是大漠黃沙,和矗立其中的斷壁殘垣。連綿的九*九*藏*書房屋沒有屋頂、沒有門窗、牆壁屹立,但也已經殘缺不全。牆壁上仍然保留著當年刷下的大字:毛主席萬歲、為人民服務或者一心為革命。如果仔細尋找,運氣好的遊客或許還能找到當年留下的彈殼。
多年之後,年近80的李旭閣在接受採訪時記憶猶新,「五顏六色」。他說。負責原子彈研究和試驗的上將張愛萍規定,所有在場人員一律帶著萬分之一透光率的墨鏡。李旭閣開玩笑說:「豁出一隻眼鏡,我也看看」,結果,「讓張愛萍狠批了一頓」。
沒有人知道,在這樣一個時刻,參与締造了這種殺傷性巨大的武器的人是懷著怎樣的心情。它的巨大威力和它隨後產生的政治效果,如果不提它的可能應用,都會讓參与者陡然心情沉重。參與制造了第一顆原子彈的奧本海姆在目睹它爆炸之後,猛然想起一句來自印度的詩:我是死神,是世界的毀滅者。
負責原子彈研發工作的任務交給了張愛萍,開國上將,首任國防部長,時任國防科委副主任,攻佔一江山島的總指揮。張愛萍回憶自己當時在會議上說:「我說,我只知道山藥蛋,不懂原子彈。陳老總熊了我,說,不懂你不會學?誰是一生下來就會的?」
可是談何容易。一個國家國防工業的發展必須擁有與之相稱的重工業和輕工業的發展。不成比例的國防工業發展,將會像一個巨大的吸血機一樣,抽干這個國家。
只是實現它的前提是傾盡國力的支持,這也正是為何國務員總理周恩來負責原子彈研發中央專門委員會的原因,只有國務院總理才有權力和威望來協調各個部門,給予聶榮臻和張愛萍想要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