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一部 風雲時代 二一、石河子:年輕的城

第一部 風雲時代

二一、石河子:年輕的城

石河子墾區地處天山北麓中段,古爾班通古特大沙漠南緣,面積7529平方千米,人口72萬人,常住人口60萬人,其中少數民族3.2萬人,佔5.4%。石河子市位於墾區的中部,行政區域面積460平方千米,規劃面積150平方千米,建成區面積30平方千米,人口29萬人。駐紮在墾區的農八師和石河子市實行一個黨委領導,領導班子分設,部門一套機構兩塊牌子的體制。這座城市是由王震將軍領導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創建於1950年,是一座暫新的城市。它由軍人選址、軍人設計、軍人建造,是鑄劍為犁的最好例證。石河子是名副其實的軍墾之城,但是由於王震對艾青的偏愛和這座城市對文化的多元與包容態度,一度石河子也以「詩城」聞名。
今天矗立在石河子廣場上的三組群雕,基本上反映了這座幾乎和共和國同齡的城市的創業史。廣場正中的是將軍王震的塑像。他笑容滿面,一手拿著望遠鏡,另一手有力地向下揮,身後則是揚蹄的駿馬。雕像的背後是工人文化宮,身體一側是群眾體育館,遠處是大富大酒店和西區工業區。這些都是石河子的建設成果。
1960年,作為農墾部長的王震到他開拓的新疆考察,他建議艾青跟著他四處看看。他們一起到了石河子。看到這座嶄新的城市,艾青寫了一首名為《年輕的城》的詩:
王震是勸說艾青到他的建設兵團去。1908年出生的王震是中國共產黨最著名的將領之一。他16歲就開始為共產黨工作,19https://read.99csw.com歲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過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身經百戰、性格強硬。因為王震每次領軍作戰必然蓄起鬍鬚,毛澤東、朱德、彭德懷、賀龍這些中共和軍隊的高層都戲稱王震為「王鬍子」。但是「鬍子」在中國東北話中也有落草為寇的民間大盜的意思,而王震的行事風格也彪悍異常。在抗日戰爭時,一次戰前動員,王震站在一口棺材上,大呼:「我軍領頭向前沖,要死我先死,死後裝進這口棺材里。」大有清末名臣左宗棠抬棺出征的架勢。
這是一座將軍的城市,也是一座詩人的城市。到今天,石河子已經因為它的環境備受稱讚,聯合國人居中心授予石河子「人居環境改善良好範例獎」。它是由將軍開闢,詩人居住16年的獨特的年輕的城。
我到過許多地方/數這個城市最年輕/它是這樣漂亮/令人一見傾心/不是瀚海蜃樓/不是蓬萊仙境/它的一草一木/都由血汗凝成/你說它是城市/卻有田園風光/你說它是鄉村/卻有許多工廠/蒼鬱的樹林裏面/是一排排的廠房/百鳥的鼓雜訊中/傳來馬達的聲響/空氣是這樣清新/聞到田園的芳香/微風輕輕吹拂/掀起綠色的波浪/它像一個拓荒者/全身都浴著陽光/面對著千里戈壁/兩眼閃耀著希望/更像一個戰士/革命的熱情洶湧/只要一聲號令/就向前猛打猛衝/到處都是建設工地/勞動的聲音在沸騰/我的心隨著手推車/在碎石公路上飛滾/艷陽天,風雪九九藏書天/在黎明,在黃昏/一年三百六十天/看它三萬六千遍因為它永遠在前進/時時刻刻改變模樣/因為我透過這個城市/看見了新中國的成長。
在中國的歷史上,詩人不被當權者喜愛並不罕見,李白被成為嫡仙人,一生傲視權貴,「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詞人柳永幾乎一生鬱郁不得志,他詞中說「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在科舉考試時,宋仁宗批改柳永卷子道:且去淺斟低唱,何要浮名。柳永竟然此後也自嘲說自己奉旨填詞,但終究潦倒而終。
定居在石河子的艾青由於王震的照料,他享受師級工資待遇,經常受到邀請同農八師的市長和政委出席各種會議和社交活動,受到貴賓的禮遇。而且,艾青還享有發表作品的權利,據說,在反右運動中,被划為右派的作家中,仍然能夠發表作品的,全中國估計只有小說家姚雪垠和艾青兩人。這座年輕的城給予艾青的禮遇,是他在北京這樣的風暴中心內根本無法想象到的。
「1957年的春節,是我和艾青最難度過的一個春節。過大年的鞭炮聲不停地響著。幸福的人,越聽越歡快;不幸的人,越聽越悲涼。艾青說:『我們早一點睡吧,讓這個年在我們的睡夢中過去好了。』」詩人的妻子高瑛回憶說,「我們正在等待發落的時候,聽到一個消息,說有位將軍向中央要艾青。無風不起浪。艾青猜測,這個將軍是王震。不久,郭小川到家裡來了,說王震要見艾青,他陪著去了。」
最後一組雕像則是反映當年軍墾戰read.99csw•com時墾荒的作品「軍墾第一犁」。
艾青最初去的地方是東北的北大荒,王震曾經對艾青說,當他第一眼看到東北時,他就想,如果艾青來看看,一定會寫出許多好詩來。王震安排詩人做了一個副場長。
1957年,詩人艾青被划為右派,緊接著,這一年的10月份,他被《詩刊》編委會除名,被開除黨籍,被撤消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委員會委員等職務。
隨後,王震又建議艾青制定一個五年計劃——正像那個年代里從國家、部門到個人都喜好的那樣。艾青於是對這位將軍說,他想到新疆去看看。王震於是將艾青調到新疆的建設兵團。
另一組雕像名為「軍墾新樂章」,反映的是「當年王震將軍為了穩定部隊官兵,解決後顧之憂,特地從全國各地召集女兵和動員來的家屬,在共同的生產建設中建立起了幸福家庭,哺育軍墾第二代的生動形象。群雕中有戴著軍帽參軍入伍的女兵,有當地的維吾爾族姑娘,還有樸實無華動員來疆安家的農家子女」,一本介紹石河子的小冊子《軍墾之城》中寫道。王震曾經親自到上海,請求當時的上海市長陳毅市長給他的城市以支持。隨後,大批上海知青和文藝體育、科研人員在共產黨的號召下奔赴石河子,上海的一些工廠也遷往石河子。這些人帶來了濃厚的城市氣氛。
1950年建市的石河子是第一座軍人建立的城市,因為它寬容的收留了詩人,它在一段時間內以詩歌之城聞名。
帕斯捷爾納克也曾經在斯大林面前顫慄,曼九*九*藏*書德爾斯塔姆因為寫了一首斯大林的詩歌而被捕,布羅茨基被作為無業游民和好吃懶做者流放國外,但即使在前蘇聯,也很出現這樣的情況:一個國家最偉大的詩人,已經向權力表示出或許可恥的溫順,但是仍然被殘酷無情地推至谷底。
「你們看,天山是座寶庫。山頂終年不化的積雪,是用之不竭的天然固體水庫。山下這一片土地肥沃,是我們建家立業的好地方。我們不但要把石河子建成一個生產指揮中心,還要把它建成一座現代化的新城!」他還興奮地把唐代邊塞詩人岑參《火山雲歌送別》中的一句詩「火雲滿山凝未開,飛鳥千里不敢來」改為「瓜果遍地百花開,火車開到這裏來」。
全國戰爭結束之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主席毛澤東在1949年12月5日發布命令號召全軍:「除繼續作戰和服勤者而外,應負擔一部分生產任務,使我人民解放軍不僅是一支國防軍,而且是一支生產軍,藉以協同全國人民克服長期戰爭所遺留下來的困難,加速新民主主義的建設」;「人民解放軍參加生產,不是臨時的,應當從長期建設觀點出發。而其重點,則在於以勞動增加社會和國家財富。」王震的兵團首當其衝。而早在延安時期,王震就已經是率領軍隊開墾荒地,供給戰時需求的實踐者。他的三五九旅開墾的塞上好江南南泥灣,被人編成歌謠,傳唱至今。1956年時,王震又出任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農墾部部長,從北大荒到新疆建設兵團,都歸這位鬍子將軍管轄了。
和左宗棠一樣,王震和新疆之間九_九_藏_書也發生了糾結著愛恨的複雜情感。1949年,王震率領部署穿越祁連山、戈壁灘、踏過冰河,邁過天山,解放新疆。「不用霹靂手段,怎顯菩薩心腸」,王震的這句話也是他一貫的強硬立場的表現,在他看來,共產黨的河山都是他這樣的將軍和兵士提頭換來,在捍衛它時,也當使用霹靂手段。
這座「全身都沐浴著陽光」的城市讓艾青一見傾心。它的綠化覆蓋率高達40%,不同於大多數城市那樣有歷史的重負,處處顯露出過去歲月的傷痕;而建立在軍墾文化基礎上的石河子城同艾青久居的北京相比,又顯得異常單純。
1950年2月,王震率領著中國人民解放軍二十二兵團,遵照毛澤東「人民解放軍不僅是一支國防軍,而且是一支生產軍」的指示,進駐瑪納斯河流域。他曾指著天山以南的大盆地對自己的將士說:「與陝北的南泥灣相比怎麼樣?是不是牛和虱子的比例關係?不是大幾十倍、幾百倍,而是幾千倍、幾萬倍呀!這地方就等著我們去開發呢,你們放開膽子干,會種什麼就種什麼,把這塊盆地種成個大花園!」當王震和他的同事陶峙岳、陶晉初、張仲瀚等人看到瑪納斯河西岸400多萬木荒草叢生的荒灘時,他大為興奮。在瑪納斯河流域建立一座新的城市,按照共產黨人對現代化的理解來裝扮它,「既有利於大規模發展農業生產,也有利於安置轉業、退伍軍人」,當看到這片地域遼闊又水草豐美的土地時,王震認為自己找到了建立這座新城的合適地點,「在這裏建一座新城,留給後代」,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