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三部 大國新局 五九、汶川:中國之痛

第三部 大國新局

五九、汶川:中國之痛

地震一開始就有人呼籲,應該降半旗致哀。還有人說應該暫時中止聖火傳遞,也有人說要把聖火傳到汶川去。政府從善如流,國務院發布公告,把5月19日至21日定為全國哀悼日,「在此期間,全國和各駐外機構下半旗誌哀,停止公共娛樂活動,外交部和我國駐外使領館設立弔唁簿。5月19日14時28分起,全國人民默哀3分鐘,屆時汽車、火車、艦船鳴笛,防空警報鳴響。在5月19日至21日全國哀悼日期間,北京奧運會聖火將暫停傳遞。」媒體上也都是一片哀聲。報紙頭版和網路門戶全都是灰色頁面,打開電視機,所有頻道都在播報救災新聞。這樣一來,即使有人想做點什麼別的事情,也沒有環境和資源去做了。媒體記者都也雲集到四川,同行們在災區之外見面,大都會問一句:「怎麼沒去災區?」去了災區的一些記者卻在看到了災區的一幅標語:賑災光榮,觀災可恥。他們內心不免疑惑,自己屬不屬於觀災者行列。
這場大地震在一開始就把大多數中國人都卷了進來,它的影響範圍包括震中50km範圍內的縣城和200km範圍內的大中城市。在中國除了黑龍江、吉林和新疆之外,其它地區都由不同程度的震感。只是在開始的時候,很多生活在諸如北京和上海這樣大城市內的人並不知道這意味著什麼。一位在北京工作的白領在開始的時候還在為北京東三環的國貿地區和西二環的金融街地區受到的影響開玩笑。這讓也她感到震動,但這似乎只是不會帶來傷害的捉弄。人們匆匆順著樓梯從幾十層樓上跑到寬闊的大街上,驚訝地看著摩天大樓在搖晃。但是在看了互聯網新聞之後,她馬上就開始憂心忡忡,因為她地父母剛剛到成都去旅遊。震中在中國四川省汶川縣映秀鎮,一個成都西https://read.99csw.com北75千米的小城。
在5月12日當晚,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就搭乘專機到了成都,趕往災區。從2008年一開始,民間就帶著敬意稱溫家寶為救災總理。冰雪肆虐時,溫家寶也曾經乘坐著自己的專機南下廣州和長沙等地。這一次,總理又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趕到汶川。這是災難初期中國人最早的感動。網路上開始流傳關於溫家寶總理的種種畫面和傳聞。他的每一次流淚,他的每一次震怒,以及他如何因為救災速度緩慢摔電話,又如何對軍隊表達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的話都讓普通中國人感動。
隨著災難的進一步信息被報道,所有的人都陷入了巨大的震驚和悲慟之中。在有些地區,人們失去生命、親人和財產,在另外一些地區,人們凝視著遙遠地方的災難,覺得自己感同身受。
但是這些都未中止奧運聖火從海外到海內的傳遞。圍繞著8月即將開始的盛會,政府組織了規模龐大的火炬傳遞活動,每到一地,其情景宛若節慶。在官方的媒體上,這種歡慶的感覺一直延續,即使我們知道,這一年的年初已經出現了雪災造成的公共設施破壞,隨後中國的西藏也發生了讓人遺憾的事件。中央電視台和另外一些媒體的火炬傳遞報道組一直跟隨著聖火傳遞的路線,讓那些關心此事的中國人可以一直「與聖火同行」。在聖火傳遞的過程中又出現了抗議和對抗議的抗議。更為離奇的是,在山東竟然有兩輛列車相撞。一時之間國人紛紛無語。
另一見大事是2008年8月要在北京召開的奧運會。2000年當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宣布北京勝出時,整個中國都為之沸騰。此後的8年政府總是時不時就把奧運會掛在嘴邊,大多數中國人則仍然像支持北京九_九_藏_書申辦奧運會那樣期待奧運會。政府把2008年的奧運會當成一項工程浩大的國家形象建設來操辦,有時候未免操之過急而多有不妥,比如在北京郊區竟然懸挂出一幅標語,上面大書:奧運期間盡量減少出行,為外國友人讓路。照片被人拍下來放到網路上,觀者竊笑。但是更為嚴肅的學者們都在爭論,中國能否藉助北京奧運會讓這個國家實行一個跨越,就好像韓國藉助漢城奧運會、日本藉助東京奧運會那樣,讓整個國家邁入現代國家的行列。更為悲觀的經濟學家都在預測,奧運之後,中國的經濟增長可能會放緩,而喪失了此前一路狂奔般的增長,是否會暴露出為增長暫時掩蓋的種種問題?
這些事情中間還伴隨著對新一輪對血汗工廠的披露。這一次倒霉的對象是曾有中國首富之稱的造紙富豪、女強人張茵。心直口快的張茵年初就曾經因為在中國政協會議上上交提案反對新勞動法而被很多人在媒體和網路上呵責,如今她被一個學生組織直接指責為「香港之恥」——張茵的玖龍紙業是香港上市公司。這些都是2008年5月12號之前公眾關心的話題。這一切都被那一天發生在中國四川省的特大地震改變了。地震以人們所未能想象的猛烈襲來。僅僅在兩年前,中國的媒體仍還在談論唐山大地震。2006年是唐山大地震發生的30周年。30年過去之後,人們仍然震驚于大地震帶來的毀滅。一位唐山作家出版了一本書,來探討為何地震專家沒能預測出唐山大地震。兩年之後,一場破壞性可以同唐山大地震相提並論的特大地震再次發生在中國。那些沒有經歷過唐山大地震帶來的震撼的中國年輕一代,在精神上非常深地捲入這場災難。我們可以從網路上的很多言論看出這點。整個國家陷入一片九-九-藏-書悲痛之中。所有議論都要暫時被擱置。對張茵的指責暫時被媒體和大眾忘卻了;也沒有人再談論西藏;圍繞火炬傳遞的抗議聲和對這種抗議聲的譴責聲也聽不到了。只剩下一個主題:地震!
台灣大選在2008年的3月以執政八年的民進黨敗給馬英九和蕭萬長領銜的國民黨告終。這一結果足以讓隔著海峽拭目以待的十三億中國大陸人長出一口氣。如若此次選舉仍以民進黨勝出,台灣是否會繼續同大陸越行越遠,共產黨政府會做何反應,美國政府又會對中國共產黨政府的反應做何反應,這一切可能發生的事情都讓人不寒而慄。而在大選之前,旅居中國大陸的台灣公民:投資設廠的台商、在大陸淘金的商人、住在北京和上海台灣藝術家以及很多在大陸工作的台灣人,紛紛返回台灣參与投票。選舉結果讓這些捏一把汗的人皆大歡喜。中國大陸的國台辦馬上發表宣言說,選舉結果證明了台獨勢力不得人心,而台灣人心中想的更多的是自己在大陸的生意終可不受影響,台灣經濟也可以繼續搭乘中國大陸這趟東方快車。
民眾情緒幾乎高漲到非理性,稍有不同言論就會找來一片打罵之聲。地震捐款事件中,那些慷慨解囊的企業和企業家家自然贏得了一片喝彩聲,比如天津榮程鋼鐵的董事長張祥青,他在唐山大地震中失去父母和兄長,捐出了1億元的巨款;另外兩家民營鋼鐵企業日照鋼鐵和江蘇沙鋼也分別捐出1.126億元和8136億元的巨資。經營之神王永慶的台塑集團捐了一個億。一個飲料品牌王老吉也豪爽地捐了一個億,大守感動地網民在網上貼出帖子,號召立刻買光超市裡地王老吉。那一段時間所有商業記者的郵箱里都不斷收到各個公司發來的捐款多少的通告。各個公司幾乎像是在進行市場競爭一樣進行捐九*九*藏*書款。但是也有不幸者。萬科集團的董事長王石,一直被認為是中國商人的典範,卻因為在捐款事件上略欠考慮,說不希望捐款成為員工和企業的負擔,一下子就成了人人喊打的奸商。最後此事以萬科宣布無償投入1億元參与災后重建收尾。網路上各個公司和名人的捐款數額都被公布出來,那些捐出巨額財產者受到毫不吝嗇的讚揚,但是被認為沒有達到捐款心理預期的公司和名人,網路上一片大罵聲。捐款數額成為衡量公司、商人和名人是否具備責任感甚至是否有道德的標準;對於那些跨國公司和其他國家,捐款數額成為衡量是否對中國人民友善的標準,稍不如意,則被大聲呵斥「滾出中國去」。
青藏鐵路的建成通車讓大陸媒體大為興奮了一陣。那一時間在通往西藏的道路上行駛的車輛,大都是各個媒體的採訪車。出現在媒體商的除了記者在現場發回來的報道,還有關於西藏前是今生的各種信息。但是這些記者都沒想到,隨後還有另一輪更高漲的西藏熱。只是這下一輪的西藏熱是由發生在西藏的騷亂引發的。軍隊和分裂分子已經太長時間沒有出現在普通人的視線中了,但是發生在西藏的所謂「打砸搶」事件讓大部分從未關心過西藏的中國人愕然失色。
接下來是漫長和難熬的救災時期。電視機前的人個個揪心不已,幾乎無心工作,內心煎熬卻毫無辦法,大聲罵娘者有,動輒流淚者有。以至於一開始有捐款的途經,立即就取得非凡效果。一個截至2008年9月8日正午12時的統計數據說,國內外社會各界捐贈款物總計達到593.47億元。但是截至這一時間段的傷亡統計數字同樣驚人,全國各地傷亡匯總,遇難人數69226人,受傷者374643人,還有17923人失蹤。
從2008年年初開始的一系列九-九-藏-書讓人沒有想到的災難也沒有讓這種複雜、熱切和燥動的情緒緩和。年初冰雪之災造成部分地區斷電,影響更多人的則是部分鐵路線路暫停,在廣州火車站擁擠著等待回家的人流都被擱置在這個一貫以擁擠和治安不好聞名的交通樞紐,白雲機場也開始變得像個農貿市場,一群群無可奈何的乘客四處遊走,向任何可能求助的工作人員打聽自己所乘航班的信息。
大地震的來臨讓整個中國都顯得有些目瞪口呆。無論是否承認,至少有一剎那,這個國家是不知所措的。
在2008年5月12日之前,中國還迷漫著一種熱切而狂躁的情緒。無論是對中國悲觀者還是樂觀者,所有人都承認,2008年對中國將是異常特殊的一年。決定2008年成為關鍵一年的因素有很多。首先是兩次大選。在2008年年初的很多預言和演講中,無數觀察家都說,這兩次大選的最終結果將會對中國和整個世界造成深遠影響:一次是台灣大選;另一次是美國大選。
汶川成了中國之痛。這也是中國在變成一個相對開放的國家之後,第一次遇到這種重大災難。結果一時之間民眾迸發的熱情幾乎難以控制,種種紛亂情景先後出現。而政府卻藉此一舉扭轉了此前在種種事情中對政府的不利言論。中國這輛快車就帶著眾志成城的哀痛和大國夢駛向了奧運會。
2008年的汶川地震是這個多事之年中最讓中國人震痛的災難,汶川也由此成為中國之痛。汶川縣是四川盆地西北部邊緣,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東南部的一個小縣城,距離成都75公里。2008年5月12日的里氏8級地震讓汶川成為整個中國最為關注的地點。在此之前,中國正瀰漫在奧運會前夕的熱切氣氛之中,人們圍繞著這個國家發生各種事情展開爭論,比如拉薩事件、台灣大選、新勞動法和火炬傳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