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三篇 重點轉移和三大議題的討論 第四節 關於農業問題的議題

第三篇 重點轉移和三大議題的討論

第四節 關於農業問題的議題

在討論農業問題時,西北組的同志們七嘴八舌,意見很多。11月19日西北組推薦胡耀邦、王任重、江一真、李登瀛、于光遠五人組成小組,根據分組會上的討論對兩個農業文件提出一個書面修改意見。這個書面意見,四天後寫好送中央。可是整理成什麼樣子,我一點也記不起來了。這樣一件工作我記得是會議統一布置的,各個組都有這樣的任務。
在文件沒有定稿前,有一天我聽說在胡喬木起草的農業文件中不但沒有寫進可以實行包產到戶,相反的把「兩個不許」即「不許分田單幹」、「不許包產到戶」那樣的話寫進去了。我知道了這個情況后,倒沒有感到意外,因此我並不想責怪胡喬木等負責起草農業文件的同志。因為我知道那時即便是堅決主張摒棄「兩個凡是」的人,所能做到的也只能是反對掉毛澤東在他生命的最後幾年中所作的指示,做到為「天安門事件」性質平反,解決「文革」中的遺留問題,同時也十分注重維護毛澤東的威信,以免引起黨內和社會上的思想上更大的震動,不想去反對「文革」前毛澤東的錯誤,因為包產到戶是從50年代起毛澤東多次堅持反對過的東西,不敢要求在農業文件中寫進在農業生產中實行包產到戶。
(1)李登瀛(在1956年制定科學十二年遠景規劃時他以國務院農辦副主任名義參加了范長江和我負責的科學規劃10人小組,開這次中央工作會議時他在甘肅省委工作),他是個老農業工作者。在分組會上全面地講了農業問題的意見。
反映到中央常委,在11月25日大會前的一次常委聽各分組彙報會上,華國鋒講了一段話,他說,對農業文件一說可行,但這樣認為的只有個別的人;二說要大改,那是大多數人,現在各組在寫(除我參加寫的西北組的意見外,我看到華北組林乎加也寫了一個很長的意見);三說另寫,也有一部分同志這麼主張。這種議論紛紛的情況使華國鋒發生動搖。
李先念在那次常委聽彙報的會上也說,關於農業文件他召集了一個十三人的會議,一行(原來的文件可行)二改(要大改)三寫(重寫),他沒有表態,在會上最好也不多說,只說了一句,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
常委中間說的那些情況同我親自接觸的這樣一件事,正好對上了口徑。我知道胡耀邦一開始就積極主張在這個會上搞出一個read.99csw.com好的農業文件。他在那次常委聽彙報前後的一個下午,把胡喬木和我找在一起,談農業文件問題。他講了一席一定要把農業文件搞好的道理,並且希望胡喬木主持這個文件的起草工作。胡喬木發言不贊成胡耀邦的看法,而且表示自己也不願意去做這個工作。二胡之間爭了一番,誰也沒有說服誰。可是胡耀邦還是堅持胡喬木主持寫那個文件。由於胡耀邦的堅持,胡喬木最後才勉強接受了這項任務。
農業問題是華國鋒講話中提出的三個議題中的第一個。這是一個出席者普遍關心的問題。地方幹部對農業的實際情況很了解,知道當時我國的農業問題非常嚴重。
(3)肖華,不知為什麼,也許因為他在蘭州軍區接觸西北好幾個省自治區的農村,對農業情況很熟,發言中對我國農業為什麼十多年來停滯不前、處在落後狀態,做了很周到的分析。
在研究農業問題方面,中央工作會議期間投入的精力和時間不少。我雖然沒有參加農業文件起草工作,而把自己的力量投入到其他方面的工作上去了,但還是聽到和看到不少情況。我知道除了胡耀邦之外,趙紫陽對這個文件的起草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胡喬木在我面前還不止一次讚揚過趙紫陽。我也知道好幾位同志在分組會上沒有發表真實觀點,在我面前他們還對負責起草文件的同志頗有微詞,也講了他們了解的要寫出解決問題的農業文件事實上有難以克服的困難。
照通常的情況,二胡之間這次不同看法的爭論的內容我是會記得比較清楚的,可是不知道為什麼這回我就是記不起來了。我只有一個印象,他們兩人對解決農業問題的看法不完全一致。為了幫助胡喬木,當時國務院研究室調了兩位同志帶上一個年輕助手到京西賓館來,而我自己由於忙著別的事情沒有去了解胡喬木和這兩位同志的工作。
當然,我覺得即使做表面文章,也不一定要從反面去寫那兩個「不許」。在當時也許不寫就通不過,但是我認為僅僅要求不寫也還是有可能做到的,就這一點說我對起草文件還是有那麼一點不滿意的看法。不過回過頭來,我覺得寫進了這種字樣也不要緊,沒有什麼了不起。我知道中國人對付中國人的辦法多得很。古代寓言中有「朝三暮四」和「暮四朝三」的故事。不許包產到戶,使用「包產到組,責任到戶」或者「https://read.99csw.com責任到人」這樣的語言就可以說沒有違反「兩個不許」的規定。我覺得經過「文化大革命」,大家比過去「聰明」多了。
他把話說到這個程度,使我聽出是在講包產到戶的必要,他雖然也沒有明講,但這四個字已經呼之欲出,似乎只剩下一張薄薄的糊窗紙,只要手指輕輕一點就破了。
從以上我所介紹的當時有關農業文件的情況,可以看出三中全會在改革開放上只是開了個頭,我國改革開放的事業在三中全會後還有許多困難,要一個一個地解決。
至於關於農業與農村工業運輸業、農林牧副漁業、農業中糧食與經濟作物間的關係,公報上寫的「堅決地、完整地執行農林牧副漁並舉和『以糧為綱,全面發展,因地制宜,適當集中』的方針」這十六個字,在中央工作會議前就已經成為老話了。
由於對「吃飯」的概念理解片面,有些人以為解決「吃飯」問題就只有靠種糧食、吃糧食,不知道發展多種食品的重要性。可是他講的這個問題不但中央工作會議沒有解決,對「以糧為綱」這樣的說法沒有鬆口,似乎直到今天也還沒有徹底得到解決。今天我們還有把糧食等同於食品的看法。聯合國FAO(食物與農業組織)國民黨統治大陸時被譯為「聯合國糧農組織」,建國50年來始終沒有改。胡耀邦發言提出的兩個問題,都是農業中的關鍵問題。
他自己提出問題:「這次會議到底要不要搞這個文件?」他說,他原意可以不搞,問過耀邦,耀邦主張搞,說:
「人民公社、生產大隊和生產隊的所有權和自主權必須受到國家法律的切實保護;不允許無償調用和佔有生產隊的勞力、資金、產品和物資;公社各級經濟組織必須認真執行按勞分配的社會主義原則,按照勞動的數量和質量計算報酬,克服平均主義;社員自留地、家庭副業和集市貿易是社會主義經濟的必要補充部分,任何人不得亂加干涉;人民公社要堅決實行三級所有、隊為基礎的制度,穩定不變;人民公社各級組織都要堅決實行民主管理、幹部選舉、賬目公開。」
胡耀邦對農業問題特別關心。他在西北組的發言中認為,農業是當前我們工作中的一個最大的實際問題,農業的加速發展是加快現代化進程的一個決定性的環節。他說文件不能解決問題的關鍵,一是對問題沒有吃透,二是思想上還有框框。九_九_藏_書他認為有些農村體制如「政社合一」就應該改變。他認為「文化大革命」使我們元氣大傷,勞動力的體質差了,積極性也差。他認為農業要發展,主要還是要靠農民和基層幹部的積極性。他說勞動者的積極性永遠是第一位的,林彪、「四人幫」使幾億農民和幾百萬幹部的積極性受到毀滅性的打擊。他認為籠統地說集體就是好,是抽象的分析方法,集體經濟如果辦得不好就不能充分發揮農民的積極性,那就根本沒有什麼優越性。
(2)江一真,在當衛生部長前,他在河北省擔任省委書記,對農業問題很熟悉。
彙報會後在11月25日的大會上,華國鋒對這個問題就說了那樣一段話:
關於「糧食」,還有一個進口一些糧食來緩和中國當時糧食緊張的問題。對這個問題姚依林有一個很好的見解。姚依林在西北組的發言中說,1978年進口了1200萬噸糧食,100萬噸是轉口的,1100萬噸供應國內市場,可以緩和農業形勢。他主張1979年進口1800萬噸。這樣,棉花、油料和糖料生產就可以恢復,飼料問題也可以解決。
經中央工作會議修改、提交三中全會討論並原則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加快農業發展若干問題的決定(草案)》和《農村人民公社工作條例(試行草案)》,這兩個文件不難找到,我想可以用不著多引了,因為它們的基本內容可以從三中全會公報中有關農業的一段文字中看出。在那段文字中關於農村所有制結構方面寫的只是:
胡耀邦在西北組講的這個笑話,我至今還記得。他用這個故事說明由於閉塞,不少人對「吃飯」的概念也理解得很狹窄。
(4)李人俊,他是國家計委副主任,從計委的角度對農業文件提出意見。
「對《關於加快農業發展速度的決定》,有的同志主張小改,有的同志主張大改,有的同志主張重寫。中央意見,還是能搞出個稿子為好。」
此外各路「諸侯」,如寧夏的邵井蛙,陝西的李瑞山、王任重,甘肅的宋平,青海的趙海峰,新疆軍區的劉震、郭林祥,新疆的宋致和等都結合本地區的情況對農業文件提出了意見。
我國的農業向來有一個很大的缺點:強調了農業,丟掉甚至破壞了林、牧、副、漁和農村工業運輸業。在農業中強調了糧食,丟掉甚至破壞了棉、油、糖等經濟作物。就是糧食生產本身,也因為搞「一大二https://read.99csw.com公」、「割資本主義尾巴」、「鬥私批修」、批判「唯生產力論」、搞瞎指揮等上不去。可是又不肯實事求是地總結經驗。搞得不好,就往自然災害、中國人口多等方面的原因上推。「四人幫」粉碎后的兩年中,情況並沒有得到顯著好轉。在農村工作方面人們思想受到的束縛仍很嚴重,會議準備的兩個文件和紀登奎做的說明,大家都不滿意。在會議上不但地方各路「諸侯」,就是部隊的同志以及中央機關的同志(其中不少人也在地方主管或者兼管過農業),講起農業問題來,都憂心忡忡,滔滔不絕。從簡報中看,各組情況都是這樣。
當然,公報並沒有把兩個農業文件中的全部內容寫進去,比如說兩個文件中「兩個不許」的規定,即「不許包產到戶」、「不許分田單幹」那樣的話,公報就沒有寫進去。那時能夠真正提高農民勞動積極性的是實行包產到戶,我估計是不可能寫進去的。
就我們西北組的討論來看,在農業問題上發言很普遍。其中講得比較系統的,我記得的有:
這一段中的這幾句話,大部分規定是好的,但只是一些一般的原則,即便做到了也只能起到一些好的作用,並不能夠真正提高農民的積極性。而「人民公社要堅決實行三級所有、隊為基礎的制度,穩定不變」那樣的話,是很保守的,是沒有改革精神的。
在同這些同志的交談中我看出要在這個會議上搞出一個令人滿意的農業文件是不可能做到了。但是由於各路「諸侯」中志同道合的一些人聚在一起,交流了各自的想法,知道他們對今後回去該怎麼做心裏更有底,而最後形成的農業文件究竟是怎麼樣子,對他們來說反而成為並不很重要的事情了。他們對我說,不論文件寫成怎樣,回去后按既定的方針辦。這就是說,如果文件不能令人滿意(看來這已成了無可奈何的事),他們也會從當地的實際出發,去採取能夠解決問題的辦法,由實踐來檢驗是非了。
「不搞不好,不開個大會決定決定,對大幹不利。這樣搞,可以統一一下口徑,而且可以廣泛徵求意見,對明年大幹有好處。」
建國初期有一次他同一位老同志一起去蘇聯訪問。蘇聯黨的領導人請他們一行吃西餐。侍者端出來第一道菜時,那位同志不吃,想等「飯」上來后再吃,沒有想到侍者看到他不吃端上來的菜,以為他不想吃,在上第二道菜時,把第一道菜端走了read.99csw•com。結果一道一道端菜上來,又一道一道地端走。他等著飯來,最後沒有飯,餓了一頓。
胡耀邦這次發言中對「農業」的基本概念,還講了一篇有深刻見解的話。他不同意有些人用我們中國以不到世界上百分之七的耕地養活了世界上五分之一的人口的話來安慰自己。他說「養活」有各式各樣的養活。糠菜半年糧是「養活」,豐衣足食、營養充足、體質好也是「養活」。他認為現在我國農民養活自己的水平太低了。同時他認為我國的耕地面積比統計上來的要多得多,他認為農民的積極性起來之後農業增產的潛力是很大的。
我覺得他的話是針對那些對農業所存在的最嚴重問題採取掩蓋辦法粉飾太平的人說的。我對那種粉飾太平、自我安慰也一直抱不贊成態度,對這種態度很反感。因此覺得他講得特別好。在講「吃飯」這個概念時,他講了一個有趣的故事。
上面我只講了西北組的情況,從簡報中看到,別的組大體上也是這樣。特別是西南組,趙紫陽對農業問題發言很多。各組發言的基調差不多,總的說來各分組會的發言中,對會議原先提出的兩個文件普遍認為不解決問題,可是真正能夠解決問題的主張,如在農村中實行包產到戶這種主張,又不敢在會上公開提出來,公開提出來估計也通過不了。於是文件難產。
有一點值得注意,那就是「農業學大寨」這個口號不再提了,而那篇以寫「兩個凡是」著名的兩報一刊社論《學好文件抓住綱》所講要學好的文件,有一個就是華國鋒在第二次全國農業學大寨會議上的講話。中央工作會議期間定下來的、三中全會上通過的農業文件,比起工作會議剛開始發下的文件來說還是有不小進步的。
對這個問題大家說了一通,到底是寫決定還是寫草案還是沒能定下來。看來寫成個草案可以實行,或者只寫成草稿。我最後同意寫個東西,統一一下思想,徵求意見,請大家提意見。關於政社合一的問題,這次改不改,是個很大的問題。要改如何改法。不能不在這個基礎上進行分工。那一套龐大機構也不行,農村經濟要用真正的經濟辦法來管理。
應該說各路「諸侯」都對農業問題發了言,不過我記不清他們都講了些什麼。我過去也多次參加過農業文件的起草,對農業問題有不少看法,也講了一大篇。大家都對會議發給大家討論的那兩個文件不滿意,認為它們解決不了當時的農業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