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九章 大牛市的制度性安排 關注大牛市中的負面因素

第九章 大牛市的制度性安排

關注大牛市中的負面因素

弱勢群體的社會安全網。困擾中國社會發展的基本問題——人多資源少的矛盾依然存在,而且在由溫飽向小康的過渡中,這個問題將進一步突出;儘管下崗與經濟結構調整有一定的聯繫,但是巨大人口壓力下的失業是一個必然;在人均收入不高的情況下,中國提前進入了老齡化社會;人口流動加速,規模巨大,農民背井離鄉,在城市謀生,又沒有城裡人的福利保障,生活極為不安定;改革過程中由於體制等方面的原因,造成各種的利益衝突;最為關鍵的是,中國缺乏一個能夠覆蓋全社會的安全網,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障僅局限於少數群體;在面臨全球化挑戰情況下,這些問題會日益突出,並成為當代中國社會的癥結。從國際比較來說,中國的失業率並不高,但是中國不像其他國家那樣有良好的社會安全體系來保護失業者。貧困人口問題也是如此,這會對中國的社會穩定構成威脅。
「三農」問題。在「三農」問題中,最為突出的是農民增收困難和農民負擔過重,而這二者又相輔相成,互為因果。農業問題、農村問題、農民問題是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長期積攢的結構性、體制性矛盾尖銳化的產物。在未來相當長時期內,農村人口在中國社會總人口中還會佔相當大的比例,https://read•99csw.com「三農」的嚴峻性難以從根本上消除。農民負擔過重問題已經成為直接影響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重大問題。正如鄧小平同志指出的:「中國百分之八十的人口在農村,中國穩定不穩定,首先要看這百分之八十穩定不穩定。城市搞得再漂亮,沒有農村這一穩定的基礎是不行的」。「農村不穩定,整個政治局勢就不穩定」。所以,文章指出,說到底,「三農」問題不僅是個經濟問題,而且是一個政治問題,還是一個社會問題。「三農」問題是中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面臨的最大難題。
未來中美關係走向、台灣問題、周邊關係的發展。「9·11」事件的深遠影響在於它改變了美國的全球戰略。美國全球戰略的轉變將對整個世界格局產生重大影響,包括中國的中長期發展。伊拉克戰爭以後,美國推行「我行我素」的政策更加有恃無恐,中國新一代領導人面臨巨大的外部挑戰和壓力。未來幾年,特別是2004年尤其值得關注。這個時期發生的幾件大事可能會影響中國甚至世界發展走勢。一是2004年美國大選,如果現任總統布希在大選中獲勝,那麼將會進一步強化他的全球戰略,即美國的霸權戰略。如果布希失利,https://read.99csw.com民主黨上台,美國的對華政策和全球戰略將會有所調整,這對中國的經濟社會發展或多或少會產生影響。另外一個是2004年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結果,其進程和結果必然給兩岸關係帶來新的影響,進而給中國的發展環境帶來新的變數。2003年中國成功地解決了中印關係中的一系列棘手問題,但是中日釣魚島問題、南海問題、朝鮮半島問題都是中國近中期發展中暗礁,隨時會對中國的近中期發展產生影響。
中國股市的穩定發展既然是為未來經濟的快速持續發展提供一個穩定的宏觀環境的話,那麼,哪些現實的和潛在的因素又將可能影響股市呢?我們試圖以下九大因素:
金融體系蘊藏風險。中國金融體系缺乏引導資本順利流向生產領域的推動能力和監管功能,這是中國經濟發展中一個最大的缺陷,也是中國企業經營環境惡化的根本原因。國有銀行佔有80%的總信貸資金,吸收75%的居民儲蓄,卻創造不足30%的工業總產值。行政干預下的銀行機構一直在向國有企業「輸血」。受國有企業的不良貸款拖累,銀行系統的改革進展緩慢,從整體上加大了金融風險。這種體制也為權力作為資本進入經濟過程創造了外部條件,是導致腐敗和國有https://read.99csw.com資產流失的根本原因。目前國有銀行的根本問題是25%左右的呆賬,以及缺乏一套成熟有效的改革方案。不斷爆出的金融案件已經向決策者敲響了警鐘:中國的金融體系還存在許多新的風險。毋庸置疑,國有銀行近些年來的確在內部管理機制改革方面——諸如綜合授信、信貸集中審批和要求信貸審批人對不良貸款承擔相應責任等都取得了進展,並且由此顯著提高了銀行新增貸款的質量。但是,我們對於新增貸款的潛在風險絕對不可忽視,而信貸質量更是中國金融體系波動程度的決定性因素。
據經濟參考報援引中國網消息,另外,在石油問題上,中國石油資源人均佔有量較少,勘探開發的難度越來越大,中國國產石油供需缺口逐漸加大,對進口國際石油的依賴度越來越大,中國獲取國際石油供應面臨激烈的競爭,中國在2020年以前能源需求將是巨大的。世界石油資源分佈不均勻及數量有限,造成了在世界範圍內對石油資源的爭奪並導致了無數的戰爭和地區衝突。
牛津大學出版社最近出版了佩蒂斯教授1的《The Volatility Machine:Emerging Economies and Threat of Their Finread.99csw.comancial Collapse》一書。佩蒂斯教授警告:中國今後如果不能建立穩健的國家資本結構,就可能重蹈遭受金融危機重創的國家的覆轍。這就是國經濟的「軟肋」!佩蒂斯教授的這一警告決不是危言聳聽,而是具有戰略眼光的見識。中國目前的國家資本結構應該說基本上是健康的,正是這樣的國家資本結構,使中國成功地抵禦了亞洲金融危機的侵襲。但情況在不斷地變化,中國已經加入了WTO,資本市場將逐漸開放,人民幣的完全可自由兌換也是一個必然的發展方向,中國經濟受全球金融波動的影響會越來越大。
地區差別拉大的風險。大量事實表明,最近幾年的中國地區差別,即沿海省份與其他邊遠地區的差別非但沒有縮小,反而在擴大。目前中國已經是世界上地區差距最嚴重的國家之一,這些差距不僅表現在GDP增長上,也表現在社會發展,特別是教育、衛生和文化上,而且地區差距與貧富差距、城鄉差距相互交叉、重疊。地區差別拉大的惡果是多方面的。SARS危機過程中,地區之間互相封鎖,已經顯示了地區差別對於整個國家實施危機管理的不利影響。地區差別帶來的另外一個問題是它加劇了現有的社會矛盾。從長遠發展來看,消除地區和城鄉差別是解決中國就業問九九藏書題的重要途徑之一。因此,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中國目前面對的社會矛盾。
水污染、大氣污染、土壤侵蝕以及水資源短缺等。這些問題已經嚴重影響到中國的發展。20世紀90年代以來發生的特大自然災害和新世紀初發生的鋪天蓋地的沙塵暴,以及最近剛剛過去的SARS衝擊,給中國的環境和生態問題敲響了警鐘。沙塵、洪澇、乾旱、地震、蝗蟲等各種自然災害,襲擊中國的三分之一國土。由於生態破壞而造成的經濟損失相當於當年國民生產總值的14%。
全球化帶來的負面影響。全球化的時代影響國家安全環境的因素越來越多,越來越複雜,而一個國家的安全也顯得越來越脆弱。全球化的實質是在信息技術全球化基礎上形成的經濟和社會全球化。經濟全球化使跨越國界的商品流、資本流、信息流和人力流急劇加速,國際上的金融危機、股市危機、股市崩盤、石油價格驟升驟降都有可能對中國的經濟安全產生巨大影響。最近美國、日本等國提出的推動人民幣匯率升值的動議,實際上是對中國金融安全的一個巨大挑戰。另外,人們以往只談經濟全球化,而忽略了社會的全球化。國際非政府組織的大量出現、無國界行動,已經成為社會全球化的明證,它們的作用和影響不僅有待于進一步觀察,而且不可低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