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三、張希永 被破產改變的人生 1985年:鐵飯碗不保

三、張希永 被破產改變的人生

1985年:鐵飯碗不保

瀋陽市防爆器械廠收到黃牌警告的消息,對張希永並沒有產生太大的影響。雖然工廠經常開不出工資,但在張希永看來,未來還是充滿希望的。這一年,張希永考上了瀋陽市汽車工業公司辦的電大,開始了為期3年的脫產學習。
此時,張希永對工廠的經營狀況並不了解。對工作沒有太多熱情的張希永,很快找到了釋放激|情和剩餘精力的地方。從小愛唱愛跳的張希永參加了瀋陽市總工會舉辦的工人歌舞團,在這裏張希永接受了非常專業的舞蹈訓練。這個業餘歌舞團白天工作,晚上排練,周末演出。沒有任何報酬,卻讓張希永內心感到非常充實。張希永說,他喜歡舞台上的那種感覺,燈光、大幕、漂亮的演出服都讓他覺得,舞蹈演員在舞台上的那種感覺和狀態是最美的。
就在張希永在外面學習的時候,單位的生產經營情況卻江河日下。當時身為調度的石永階對這個時候工廠的情況非常清楚,自從1978年一年換了四任廠長后,工廠在1979年又熬過了一年。到了1980年干不下去了,工廠領導召集全廠職工開大會,宣布工廠干不下去了,從今天開始大家自謀職業,可以利用廠里的設備和廠房自主合作。
這份文件在一片爭論聲中,在各種懷疑、觀望、不安、等待的目光中出台了。韓耀先拿著文件,送到《瀋陽日報》去發表。然而,讓他始料不及的是,報社拒絕發表。韓耀先又找了幾家報社,卻發現沒有一家敢刊登這份文件,理由是「國家還沒有破產倒閉的先例」。
20世紀80年代,年輕人談戀愛大多是騎著自行車去公園玩,騎著自行車帶著戀人的感覺就如同今天開車帶女友出去兜風一樣。但是,此時的中國還處在物質短缺的計劃經濟時代,自行車屬於緊俏物資,買不到自行車的張希永,自己動手用自行車零件組裝了一輛,帶著胡百君去公園划船。張希永記得,當時他們最喜愛的流行歌曲是《太陽島上》,在划船的時候,張希永覺得,自己的生活比這首歌描述得還要美好。
儘管幾乎到了快吃不上飯的地步,工廠也好幾個月開不出工資,張希永還是堅持讀書。張希永對當年岳父看不上自己仍耿耿於懷,他想學出個樣子,讓岳父看到自己的潛力。
當時的中國,很多商品供應依然緊俏,但是張希永和胡百君卻感到很滿足,許多父輩根本沒有見過,甚至沒有聽說過的東西,都擺進了他們的新房。雙方的父母為這對新人準備了單缸洗衣機、單卡雙喇叭台式錄音機,還有皮箱、立櫃、高低櫃、沙發。張希永的哥哥還給他裝了一台12英寸的電視機。直到今天,張希永還對當年的婚禮頗為驕傲,他說,當時一般家庭用的都是9英寸的黑白電視,12英寸的電視讓他覺得非常有面子。
在張希永讀電大的時候,單位效益越來越不好,胡百君放了長假。為了解決生計問題,胡百君開始偷偷摸摸地做一點小買賣,賣一種叫菇蔦的東北野果。張希永記得,他們第一次賣read.99csw.com菇蔦就像做賊一樣,把裝貨的袋子藏到身後。礙於面子,兩個人誰都不敢叫賣吆喝。張希永說:「我讓她喊,她讓我喊,最後俺倆誰也不喊,最後是我拿著貨在車站老遠等著,我愛人到車站等車的地方去問,大姐,要不要菇蔦?便宜賣你。你要,跟我走。那時候不敢在市場賣,怕人看見笑話。」
1984年的春節給張希永留下了終身難忘的記憶,這一年春節工廠開不出工資,第一年結婚,囊中空空的張希永夫婦只得靠著父母度過年關。張希永對妻子說,等過完年工廠開出工資后,要好好地請父母和姐姐他們吃一頓。
如今,我們已經無從知道當時的瀋陽市民和普通中國人對這份文件有什麼反應,因為國內媒體沒有對這份文件的出台進行報道。但是,敏感的國外媒體立即就解讀出了這份文件蘊涵的重大含義。日本的廣播電台在文件出台的當天,就迅速報道了這個消息,將它稱之為中國的第一部《破產法》。
結婚的第三天,夫妻二人去照相館拍了一張5寸的彩色結婚照。在張希永夫婦的想象中,日後的生活就該是這樣風平浪靜地繼續下去了。
改革的思路主要是減政放權,還權給企業,集體企業要自負盈虧、自主經營、民主管理。
有資料顯示,據不完全統計,1984年上半年,瀋陽市有43家集體企業虧損嚴重,資不抵債。但在「大鍋飯」、「鐵飯碗」的思想下,這些企業沒有通過競爭求發展的渴望。工人們和廠長都是混日子。
唯一讓張希永不太滿意的是住房,在當時住房緊張的情況下,張希永的父母在自己家旁邊接了一間10平方米左右的房子,算是他們的新房。
韓耀先發現,當時大約有1%~2%的企業經營確實很差,虧損嚴重。此時,在韓耀先的腦子裡,解決問題的辦法是:政府用行政手段把這些經營不善、虧損嚴重的企業直接關掉,人員由勞動部門重新安排。在三年困難時期,國家對一些難以維持的企業就是採取關停並轉的辦法。在韓耀先看來,這個辦法簡單易行,也符合過去的一貫做法。
一年之後,瀋陽市五金鑄造廠扭虧為盈。黃牌警告就像是背後猛擊一掌,把這個廠打清醒了。
市裡面的批示,落到了有企業工作經驗的韓耀先身上。
新華社瀋陽8月3日電(記者周保華)瀋陽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今天向防爆器械廠、五金鑄造廠和第三農業機械廠三家企業發出「破產警戒通告」,限令這三家因經營管理不善連年虧損的企業,在一年之內改變面貌,逾期則正式宣告企業倒閉。這是瀋陽市根據《關於城市集體所有制工業企業破產倒閉處理試行規定》的要求,第一次宣布的通告。
矛盾升級的結果是,張希永進不了胡百君家的門。倔犟的胡百君卻認準了張希永。張希永自得地說,他那時候年輕、帥氣,比胡百君長得好看,而且胡百君也很喜歡他的聰明勁兒和活潑的性格。於是,外界的阻力反而成九*九*藏*書為愛情的動力和催化劑。
雖然在改革開放初期,人們就在探索城市和國營企業的改革之路,但是直到十二屆三中全會召開之後,國企改革才全面開始。
對於工廠的問題,此時賦閑在家的石永階是最清楚的。石永階說,工廠搞不好主要是缺乏技術力量,要不來大學生,自己培養的張希永夫婦還沒有畢業。工廠沒有技術員,也沒有技術工人,甚至沒有一個好的質檢員和業務員。做防爆器材,石永階的小舅子是防爆工程師,可以幫忙。但是,工廠搞汽車配件就不行,搞水泵也不行,在石永階看來,一沒人二沒技術,上汽車配件和水泵只能是死路一條。
防爆器械廠和上級單位的矛盾是當時計劃經濟體制下的普遍現象,企業沒有經營自主權,廠長必須聽命于上級。當時一個比較極端和常見的例子是,許多工廠的廠長連修一個廁所都要向上級打報告,待批准後方可動工。
調研完了,思路也出來了,韓耀先就回到機關開始起草關閉集體企業的文件草案。為這份前所未有的文件韓耀先連續加了幾天班。
批示說:「企業倒閉是競爭中的破產,不是人為的關閉……企業倒閉了,職工怎麼辦?救濟金怎麼發?此文件很重要,但現在的理論水平還不行。」
這一年的10月20日,中國共產黨十二屆三中全會在北京召開,會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這次為期一天的會議是改革開放以來時間最短的一次中央全會,但是就在這一天之內,中國突破了社會主義與商品經濟的對立,邁出了經濟體制改革的關鍵一步。
在電大,張希永雖然是脫產帶薪學習,但實際上卻經常好幾個月拿不到工資,因為工廠開不出工資,而他們除了工資之外,沒有任何經濟來源。在工廠破產之前的兩年當中,張希永夫婦經歷了他們生活中最艱苦的一段日子。胡百君挑起了養家和供養丈夫讀書的重擔,為了讓丈夫安心學習,每天她都給張希永準備好飯菜,裝在飯盒裡帶到學校吃。張希永知道,家裡生活困難,上市場買的都是最便宜的菜,有時候給張希永做一點好菜,胡百君一口都不吃。每次談起這些事情,張希永總是忍不住潸然淚下。
還有一件事張希永一生都銘記在心,那就是他的戀愛和結婚。這個時候,張希永和同他一起在電視中專學習的同事胡百君逐漸熟了起來。張希永說,胡百君學東西很慢,他總輔導她,胡百君就逐漸對這個聰明外向、愛唱愛跳的小夥子產生了好感。學習還沒有結束,兩人就成了戀人。
作為工廠的「能人」,石永階找到自己的小舅子,拉到了防爆電器的活,成立了一個生產小組。結果,在石永階的帶領下,這個由老弱病殘組成的生產小組反而幹得紅紅火火,到1982年,職工不僅能按時發工資,連保健、福利待遇都有了。1983年,在上級的要求下,其他三個生存不下去的組也被歸併到石永階這裏,工廠改名為瀋陽市防爆器械廠,石永階也九_九_藏_書成了廠長。工廠的主管單位變成了瀋陽市汽車工業公司。
這個時候,張希永也在瀋陽市文化宮找了一份兼職教員的臨時工作,一天的工資是6塊錢。張希永說,這在當時屬於高收入。
但是,兩個人的戀情遭到了胡百君家裡的強烈反對。原因很簡單,家裡就一個女兒,張希永的單位太小,沒有什麼發展前途,在那個年代,單位幾乎可以決定人們的前途和命運。胡百君的父親對從小就愛唱愛跳的張希永也沒有好印象,覺得這個年輕人不穩當。不過,張希永家裡對胡百君倒是挺滿意的,張希永的母親覺得這個姑娘懂事,會操持家務。
不用行政手段,企業應該怎麼辦?怎麼用經濟手段來解決企業經營生產過程當中的問題?韓耀先開始重新整理思路。此後半年,韓耀先都在企業搞調研,中間還到北京去了一趟,找國務院政策研究室的專家交換意見。
失去了廠長職務的石永階發現,在此時的防爆器械廠大院里,幾十個女工在砸鐵絲,廠里的幾台車床已經很長時間沒有開動。石永階感覺到,廠子要黃了。幾十年後,他還認為,如果讓他繼續搞防爆器材,工廠是不會倒閉的。
韓耀先還清楚地記得他當時去這些工廠宣布「破產警戒通告」時的細節,有的工人知道他是始作俑者,故意當著他的面說,誰發明了黃牌警告這玩意兒,乾脆一棍子把我們打死得了。給韓耀先留下深刻印象的還有瀋陽市五金鑄造廠,他去這家工廠開會的時候,廠長周桂英非常激動地對職工說:我們廠真就這樣倒下去了嗎?咱們還能不能直起腰來干一番?往往最困難的時候,我看凝聚力更大!整個會場氣氛頓時顯得激昂悲壯,全廠工人流著淚發誓要好好乾。
韓耀先後來回憶說,在1986年以前的計劃經濟時期,很多街道企業被上劃成市管企業,生產和銷售都要由上面做計劃,企業失去了靈活性,越來越不景氣,政府則要為這些企業日漸龐大的虧損埋單。1984年,瀋陽市成為國家經濟體制改革綜合試點城市,政府就開始考慮從集體企業入手推動企業改革。
韓耀先記得,這份文件的草案在送交政府討論時,不同的意見和爭論很多,當時銀行方面的負責人問,企業要是倒閉了,債務怎麼辦,我們怎麼向上級銀行交代?還有人認為,破產是資本主義的概念。最終,會議達成了一致:瀋陽市是改革試點城市,不突破現有的條條框框,改革就推行不下去。
一個星期下來,張希永和胡百君賣了20斤菇蔦,一共掙了兩塊錢。張希永說,這是他一生中印象最深、最艱難、掙錢最少的一筆生意。
國慶剛過,城市改革的大幕就拉開了。
胡百君在外面做小買賣的時候,張希永有時間也會去幫忙,夫妻倆一起賣過水果、服裝、冰棍。張希永好面子,總覺得不好意思,幫妻子卸完貨后總是躲得遠遠的,以免被熟人看見。
半個月後,領導的批示下來了,韓耀先覺得被劈頭澆了一盆涼水。
這一年6月,剛剛從瀋陽九*九*藏*書市汽車配件公司調到瀋陽市經濟計劃委員會集體經濟辦公室從事政策研究工作的韓耀先,收到了一份市領導的批示,要求韓耀先他們到企業進行調查研究,研究那些經營不好、管理混亂、產品沒有市場、技術落後、嚴重資不抵債的集體企業如何退出市場的問題。批示說:「此項改革在集體企業中先做起,你們拿出意見,這些經營不好、不能生存的企業,到底怎樣處理,能否進行破產倒閉?最好拿出一個破產倒閉的規定。」
1985年2月9日,這份被人們稱為共和國「首部破產法規」的文件,經過10個月的醞釀,6次修改,最終以瀋陽市政府沈政發(1985)24號文件——《關於瀋陽市城市集體所有制工業企業破產倒閉處理試行規定》的形式出現在人們面前。
但是石永階很快與主管單位之間因為產品的定位問題發生矛盾,他因此被撤職,這個剛剛有點起色的企業又無可挽回地衰敗了下去。
韓耀先的第一稿就這樣被否定了。對他來說,這寥寥數語不啻一聲驚雷。
文件對企業破產倒閉作了詳細的規定。根據這份文件,連續虧損兩年以上的企業將面臨倒閉,在倒閉之前,主管部門先給予黃牌警告。
張希永後來說,他對當時的工廠情況記得不清楚,主要是因為不喜歡自己被安排的這種命運。他覺得工廠太小,不是自己應該去的地方,張希永當時沒有太大的奢望,只是希望能夠去一個大一點的、正規一點的工廠,在當時,能夠去一個國營大廠是像張希永這樣的年輕人的夢想,因為這意味著好的福利和前途。但是,張希永知道,他當時沒有其他選擇,畢竟就業的機會不多。而且,這是他擺脫下鄉當知青的唯一選擇。
1984年是中國改革開放的一個關鍵年份,這一年,中國農村改革大見成效。在國慶35周年的群眾遊行中,由5輛拖拉機組成的彩車方陣馱著「聯產承包好」的巨幅標語緩緩地駛過天安門廣場,成為這一年的經典畫面。
工人們組織了三個生產組開始自謀生路,但是還有20個老弱病殘沒人要,石永階就帶著這些老職工開始尋找出路。
最後,韓耀先所在的單位——瀋陽市集體經濟辦公室從集體經濟聯合會的賬戶上拿出1萬元,以廣告的形式在《遼寧經濟報》上全文發表了。這部意義重大的法規,最終以廣告的形式與人們見面。
雖然張希永對自己的人生仍然充滿希望,但是日子卻一天天緊了起來。一天,張希永在電大的同學要到家裡做客,張希永拉不下面子回絕。家裡來了客人,張希永竟然拿不出錢來買幾個菜,請同學吃一頓像樣的飯。同學看出了張希永的困難,掏錢請張希永一家出去吃了一頓。
1985年8月3日,瀋陽當地的報紙顯示,當天的天氣是多雲轉陰,有中到大雷陣雨。張希永看到自己工廠的名字出現在報紙的顯著位置,這大概是這家小工廠頭一次出現在當地報紙上。
增強企業的活力,特別是增強全民所有制的大、中型企業的活力,是九九藏書以城市為重點的整個經濟體制改革的中心環節。
韓耀先的下一個工作是將這份文件付諸實施。他先是找了13家符合破產條件的企業,後來擔心目標太大,最終挑選了3家企業:瀋陽市防爆器械廠、瀋陽市五金鑄造廠和瀋陽市第三農業機械廠。
第二天,瀋陽市防爆器械廠的名字第一次出現在《人民日報》上,這一天的《人民日報》刊登了這樣一條新華社電訊:
但是張希永始終沒等到這一天,工廠情況始終不見好轉。這一年,張希永的女兒出生了。張希永在感受到初為人父的喜悅之時,也感到家裡的負擔更加沉重了。
半年後,第二份草案終於完成,提交市裡討論。這一回韓耀先覺得很有把握。
張希永和胡百君的奮鬥有了結果,他們的愛情終於得到了雙方家人的同意。1983年10月,一場隆重而熱鬧的婚禮在張希永家裡舉行。結婚那一天,張希永家裡專門請了一個大廚師,備辦了10桌酒席,一桌14個菜。張希永說,當時的婚宴一般是12個菜。
循著這個思路,韓耀先來到經營困難的企業調研。
這三家工廠廠長表示,要根據「破產警戒通告」的要求,在限期內搞好企業的整頓。否則,甘願接受破產倒閉的處理。
雖然張希永已經認識到,人處在困境中的時候,一定要放下架子和臉面,干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來改善生活,但是做生意還是讓張希永感到難為情。
但是,生活並不像張希永夫婦想象的那樣風平浪靜。他們結婚後,單位的效益愈發不好,經常發不出工資,夫妻倆只好跟父母一起過日子。張希永的姐姐看到弟弟一家日子過得實在艱難,就隔三岔五地回來送上一捆菜、幾斤肉。
直到現在,張希永都非常懷念當年的時光。張希永說,當年的經歷讓他現在受益無窮。
……
草案大約寫了40多條,詳細規定了虧損到什麼程度的企業該關,以及關完以後採取什麼措施,對廠長、工人如何處罰,等等。韓耀先的同事們討論了一下,認為草案很實際。
瀋陽作為國營企業雲集的老工業城市,成為新一輪改革的試點城市之一。
全會對城市改革的重點作了具體的規劃:
房子沒有暖氣,冬天很冷,但那時人們的生活普遍是這樣,張希永並沒有太多的不平衡。
作為新工人,張希永被送進了上級單位——瀋陽市拖拉機總廠學習。一年的學習結束之後,張希永又開始讀瀋陽市開辦的電視中專,這是當時比較流行的成人教育。
後來,張希永總結出了一個簡單的道理:沒肚子就沒臉。
工人歌舞團經常到大工廠的俱樂部或廠區為工人演出,台下工人們的掌聲給了張希永巨大的滿足。不過,當時他從來沒有想過,有一天演出會成為他謀生的方式。
韓耀先開始重新思索,他發現自己起草的初稿,實際上還沒有脫離過去幾十年來人為關閉企業的思路和觀念。而在現實中,企業倒閉是經濟規律決定的,應該用經濟規律、經濟槓桿去引導和規範企業,而不是靠過去的老思路——政府行政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