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二章 新政權 三、集權

第二章 新政權

三、集權

顯然,唐代制度設計的目的是分割削弱相權,然而實際情況卻事與願違。為了提高效率,尚書省負責人退出政事堂會議,成為純粹的執行者;中書和門下則合併辦公,不再相互制衡。再加上宰相人數沒有一定之規,結果就出現了李林甫和楊國忠大權獨攬的局面,安史之亂隨之而起。
臣僚答:在走程序。
官是用來定級別、領俸祿、穿衣服和算資歷的,所以叫正官、本官、階官、寄祿官。宋代,做此官則行此禮,也享受此待遇,卻未必管此事。管什麼事,要看差。
相權與皇權的矛盾,由來已久。
計省、樞府、政府,各司其職;計相、樞相、宰相,互不統屬。真正集大權於一身的,只能是皇帝。
然而趙宋皇帝仍不滿足,還要再補一刀,也就是讓台官和垣官來制約宰相。台官就是監察官員,由於監察機關叫御史台,也叫憲台,所以御史叫台官。同樣,由於言諫機關叫諫垣,所以言諫官員叫垣官。合起來,就叫台垣。
隋唐吸取兩漢的教訓,重新建立了宰相制度。相權仍然存在,但被分割為決策、審核、執行三個環節,對應地產生了中書、門下、尚書三個部門。中書門下合為政事堂,稱為政府,以取代兩漢的相府。政府組成人員是有權參加政事堂會議的「同中書門下三品」或「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他們都是宰相。不像西漢,丞相、太尉、御史大夫都只有一人。
這就叫「二府三司制」。
一手官銜,一手差遣,皇帝豈非左右逢源?
財政權則劃歸三司,即鹽鐵司、度支司、戶部司。三司的長官叫三司使,副長官叫三司副使。三司使的地位比執政略低,權力卻不小,號稱計相,三司則叫作計省。九*九*藏*書
結論是:漢制和唐制,都有問題。
因此,宋代行政效率頗低。有一次,太祖皇帝想要一個熏籠,卻好幾天都送不來。皇帝便問:這是怎麼回事?
換言之,漢有國務總理,唐只有國務委員。
然而這個制度讓好大喜功的漢武帝不能滿意,於是用大司馬為魁的內朝架空丞相為首的外朝,皇帝實際上集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於一身。這種做法對皇帝的要求很高。皇帝如果由於種種原因不具備執政能力,大權就會落入外戚、權臣甚至宦官手裡,漢帝國也最終因此而滅亡。
那麼,官和差又有什麼區別?
為了皇帝能牢牢掌握用人之權。比如某人並不稱職,或者皇帝不喜歡他,又要體現對士大夫的優待,那就只升他的官而不給差遣。相反,如果皇帝要重用某人,又不能破壞論資排輩的規矩,那就給他實權,不升他的官階。
就事論事,趙普未嘗沒有道理。但,龐大的機構,複雜的關係,勢必造成政出多門或相互推諉,甚至拆台。比如景德四年(1007),一個名叫楊士元的人就同時接到兩份不同的任命:中書省讓他到鳳翔府(治所在今陝西省鳳翔縣)當二把手,樞密院卻任命他為大內香葯庫總監。此事最後如何處理不得而知,但中央政府大擺烏龍卻不能不說是弊端。九-九-藏-書
矛盾是從漢武帝開始的。帝國制度創立之初,統治者或重法術,或貴黃老,都主張君主無為、臣僚執政,因此皇帝和宰相的責權利也很明晰:皇帝是國家元首,象徵著天下的統一和主權;宰相是政府首腦,由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別執掌行政、軍事和監察權,實際管理國家,並向皇帝負責。相府和皇宮各就各位,不相混淆。
這就逼得台官和垣官沒事找事,與宰相的關係更是極為緊張。的確,宰相們要辦實事,台垣卻要找麻煩,豈能不勢同水火?顯然,如此挑動臣僚斗臣僚,雖能維護皇權,卻也後患無窮。王夫之甚至認為,宋代之所以「政紊于廷,民勞於野,境蹙于疆」終至「日削以亡」,即始於此。read.99csw.com
趙普只好打圓場:定這程序,是怕後代奢華。
太祖大怒:我在民間時,幾十塊錢就能買個熏籠,貴為天子反倒數日而不可得,簡直豈有此理!
奇怪的是,中國讀書人熱衷於當官,卻既不在漢,也不在唐,而在宋。漢有投筆從戎,唐有掛冠而去,宋代官迷卻如過江之鯽。視功名為浮名如柳永,最後也會求官。
改制的辦法,是橫一刀,豎兩刀,再補一刀。橫一刀就是把宰相分為兩等,一等叫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從一品,為正宰相。其次叫參知政事,正二品,為副宰相。參知政事與中書侍郎、門下侍郎、尚書左丞、樞密使,都叫執政。宰相與執政合起來,叫宰執。這是唐代沒有的。
另一個弊端是人浮於事,冗員滿朝。皇帝不知天下有多少官吏,就像民國某軍閥弄不清自己有多少小老婆。宋代經濟繁榮卻又財政困難,這是原因之一。同樣糟糕的是,由於包括宰相在內的所有官員都找不著北,感覺自己就像一個臨時工,因循守舊不思進取之風瀰漫于官場,揮之不去。
宋代中央組織架構

表中橫排為大類和具體官職名,豎排為執行機構名。
https://read•99csw.com
不過,台和垣在唐代是有分工的:垣官勸諫皇帝,台官監察官員。宋代卻合為一體,統統用來對付臣僚。言諫監察官員如果上任百日無所彈劾,就要撤職,還要罰款。
問題是,宋代的官製為什麼要這麼複雜呢?
政府和樞府,合起來叫「二府」。
所以到了宋,就得改制。
後果卻很嚴重。
弊端之一,是一大堆官員沒有事做,同時又有一大堆事情沒有人做。因為三省六部二十四司,雖然名義上都有正式任命的官員,但如果沒有差遣,就不能管事。他們也不清楚該做什麼,只能閑著。結果是:事之所寄,十亡二三;不知其職者,十常八九。朝廷內外,一片混亂。
元代以中書省為政府,實行一省制,緣由也如此。
這可真是雲山霧罩彎彎繞。
宋代官制極為複雜,官員一般都有兩個頭銜,其中一個叫官,一個叫差,差遣的差,個別的還有職。職,就是授予高級文臣的清高頭銜,比如學士或待制。大名鼎鼎的包拯被稱為「包龍圖」,就因為有「龍圖閣直學士」之職。
差就是差遣,也是實職,稱謂則有判、知、權、直等等read•99csw•com不一而足。擔任實職,才有實權。比如在唐代,中書門下兩省的長官中書令和門下侍中是當然宰相,宋代則還要「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才是。甚而至於,中書令如果沒有「判中書省事」之差,那就連中書省的事也不能管。同樣,只要有此差遣,哪怕官銜是門下省的副長官,反倒管得。
豎兩刀,就是把相權切成行政、軍政和財政三塊。行政權歸政事堂,也叫政府、東府。宋代政府在名義上也跟唐代一樣,由中書、門下、尚書三省組成。但門下、尚書兩省形同虛設,只有中書省在宮中,政事堂也設在中書省,因此叫中堂。後世把相當於宰相的人叫作中堂,來歷就在這裏。
可惜折騰完宰相,還要折騰官員。
掌握軍政權的是樞密院,也叫樞府、西府。樞密院的長官叫樞密使,副長官叫樞密副使。樞密使正二品,地位與參知政事相同,而且也是執政,因此又叫樞相。
於是,就有了官本位。
然而歷代皇帝都不以為非。因為趙宋革新的核心,就是強化皇權。這才是沒有明確說出來的祖宗家法,趙匡胤的繼承者們卻都心領神會。所以在監察部門之外,還有直屬皇帝的考核部門,起先叫磨勘院,後來叫審官院和考課院,分別對付京朝官和地方官;神宗時則改為東院考核文官,西院考核武官。宋代的官,並不那麼好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