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一部 助父建唐 第五章 連克兩郡

第一部 助父建唐

第五章 連克兩郡

特使一旁聽了,大吃一驚,就在這時候,只見李密瞪著徐世績,怒氣沖沖地說:「唐公乃天下英雄,他如此敬我,一片誠心,公……不過是心生忌意,心生忌意啊!」
天快黑時,部隊來到一座城鎮前,李建成看看前面逶迤的城牆,又看看身後疲憊的士兵,對李世民說:
「臣認為,要取霍邑,需先撫李密。」劉文靜說。
「二弟,我們就在此安營紮寨,休息一晚,明日再往前去。」
李建成聽了,沉思著點點頭。
李世民滿意地點點頭,舉目打量著一隊隊投降的隋軍,又看看遍地的屍體和武器,心中的那點失落早已蕩然無存。
「兒臣以為,舉兵起事,征戰千里,需先鞏固後方。如今外患突厥得以暫時穩定,內患高、王伏誅,但仍有遼山、西河兩郡令拒不從命,理應先除之,方可揮師長安。」
言畢翻身下馬,見一個士兵背著沉重的背袋,李世民上前一步去給他接住放下。李建成見了,點一點頭,朝前走去。幾個士兵正在安鍋下灶,準備飯菜。離他們不遠,有一塊綠綠的菜地,甚是誘人,一個士兵正獃獃地看著,李建成走近他身邊,說:
「吾兄能識大體,推吾為四海英雄共盟主,足見吾兄目光遠大,能識英雄。吾當與汝永結為好,戮力同心,執子嬰于咸陽,殪商辛于牧野,豈不盛哉?」裴寂有聲有色地讀著李密給李淵的回信,眾人聽了,都哈哈大笑。
隨著一聲令下,近十萬人馬,浩浩蕩蕩,踏上西進征途。大軍到霍邑西北五十里的賈胡堡時,果無宋老生兵馬駐防。李淵下令安營紮寨,帶了李世民兄弟倆及裴寂等人,登上一處高地,舉目眺望周圍地形。就在這時候,淅瀝瀝的秋雨,竟悄悄地下來,氣勢雖然不大,聲音也細細的,可卻是非常堅持地下著,一刻也不肯停。
「我知道,我就擔心他宋老生閉門不出。」
徐世績聽了,嘆息一聲,揚長而去。
李淵聽了,滿臉凄然。此次西進,乃平生之所大願,機會千載難逢,可惜事與願違。本來在軍力上就占不了多少優勢,原想憑了旺盛的士氣,一股作氣,拿下霍邑。到時候,一面收降納叛,一面招兵買馬,軍隊就可以象滾雪球般地澎脹起來,這何等地激動人心!可這一回,天公偏不作美,給了這般倒霉的天氣!如果還要強行攻城,死傷必然是嚴重的。這可就犯了舉兵之大忌,更壞的是,霍邑如果久攻不下,太原又遭李密或是突厥兵來襲?想到這裏,李淵倒抽了一口冷氣。果然如此,到時候……李淵在心裏問自己,直瞪著銀灰雨朦的天空,眼睛睜得越來越大。良久,他長長地嘆息一聲。差不多是吼了出來:
「臣認為,難!為今之計,可以派出五千精兵重返太原,再增運一月糧來。」劉文靜說。
「真是可惡,如此欺我。」宋老生咬牙切齒地說:「傳我的命令,大開城門,殺出城去。」
「孩兒遵命。」李世民高興地對父親雙手一揖,飛奔而去。
通往長安的關卡既已打通,李淵決定整休部隊,封賞有功之臣。就在郡守的大院內,第二天,李淵對群臣大加封賞:
「不作理會!」
「可是,我們已經誓師,軍馬已經到了此地,遇上這樣的天氣,就班師而歸,只恐軍心煥散,對我不利。」
「小孩時不抗病,大了,一點小病,出一身汗就好了。」
「適才我要開口請求父親切莫回兵太原,兄長為何拉住我?」李世民問:「難道兄長也同意回兵太原?」
「對!」李淵閃動著雙眼,此時他明白了李世民的用意,立即下令:大軍退五里安營!
「兒臣謹遵父命,願與二弟一道前去拿下西河郡。只是兒臣擔心屬下軍士,剛剛召集起來,匆匆上陣,需有嚴格軍令,方可進兵。為此,兒臣已草擬出軍法,還請父親過目。」
李世民一聽父親同意了自己的看法,不由轉悲為喜,說道:「中軍雖去,一定不遠,請父親准我現在就去將他們追回來。」
「難道我們不是這樣想的么?」李淵不解地問兒子。
聲如洪鐘,遠遠散去。李世民衝殺在萬馬軍中,一邊高喊一邊揮劍斬殺敵人。一直跟隨在李世民左右的左虞侯侯君集與右領軍大都督府長史柴紹聽了,立刻明白了李世民的用意,都亮開嗓門跟著大喊起來:
出兵這天,春意盎然。沿途青山碧水,淡冶而笑,四野芳發,幽香撲鼻。白雲悠悠於藍天,山鷹展翅在雲下。天高地遼闊,風靜人馬喧。在太行山與呂梁山中間廣袤的平原上,李家的左、右大軍,正離了太原,往南急行。
第二天,大舉攻城。李世民與李建成兄弟倆身先士卒,沖在最前面。士兵們受了鼓勵,爭先恐後向前。幾十名義軍抬一架雲梯,幾十架雲梯齊刷刷地向城牆靠去。城內百姓,早在段清玉的帶領下,作內應偷開城門。一時間,李家的軍隊,蜂湧而入。高德儒見后,大驚失色,下命士兵去殺百姓。士兵猶豫不決時,李家軍已蜂湧而來,混戰之中,高德儒為手下人殺死。
李淵聽了,大為感動,看看李世民,又看看李建成,目光留在李建成身上,問:
「不,你先回去,我就在這裏。」李世民倔犟地說。李建成見他如此,只好一人怏怏地離去。
宋老生聽了,壓住滿腔憤怒,走上城去,朝下一望,果見段志玄的三千人馬,稀稀拉拉,毫無陣法地圍在城下,見宋老生登上城來,下面便有人說:
頓時,宋老生被殺的聲音象一股強勁的東風,在撕殺的戰場上吹過。所有聞聽的人,無論是宋老生的部隊還是李世民的部下,都跟著起鬨。宋老生的部隊亂了,李世民的部下卻越戰越勇。不一會,宋老生的部隊已經喪失了抵抗能力,開始真正愴惶地潰逃。李世民見了,眼睛一亮,又一次大聲喊道:
士兵聽了,嘿嘿地笑起來,說:「我只是看看,絕不敢違抗軍令。」李建成聽了,點頭離去。
「不僅要有信心,而是要一舉拿下西河郡,此役關係重大,不可有半點馬虎。」李淵說著,環視倆兄弟。
這時,後面地傳令兵飛馬趕來:稟兩位大督都,大將軍有令,部隊在城東五里處紮營。
「將軍可自去城上一觀,那些罵陣的叛軍,實在欲如京城裡的小混混,肯定不堪一擊。」
這聲音很快如宋老生被殺死的呼喊一樣得了李世民部下的全體響應。於是,隋軍有人扔武器,一個、二個、三個,越來越多地開始跪地投降。李世民終於發現了宋老生,他在幾十個軍士的蔟擁下,已經逃到了城下。因為李世民與李建成的軍隊追得太緊,宋老生退到城下,卻不敢讓人將城門打開。城上的守衛,只好將一條長長的繩子,從城上徐徐地放下來。宋老生無比心痛地望望自己一敗塗地的軍隊,又眼巴巴地看著城上放下來的繩子。李世民見了,再不吭聲,縱馬直向宋老生撲去。
「宋老生不敢出戰,是因為我們圍困他的部隊太多,又離他太近,擔心一但戰敗,我們會趁勢攻入城去。」
任裴寂為長史,劉文靜為軍司馬;封李建成為隴西公、左領軍大都督,統領左軍;封李世民為敦煌公、右領軍大都督,統領read.99csw.com右軍;又任命唐儉、溫大雅為記室,令溫大雅和弟弟溫大有共掌機密;武士彟為鎧曹(武士彟此前是個木頭商人,為後來中國史上唯一女皇武則天的父親),劉政會及武城崔善為、太原張道源為戶曹,晉陽長姜蕃為司功參軍,太谷長殷開山為府掾;長孫順德、劉弘基、竇琮及鷹揚郎將王長諧、姜寶誼、陽屯為左右統軍、副統軍;其餘文武人員,根據才能皆有授任。於是人人歡喜,軍心大振。
奪取皇位的初戰告捷,令李淵對自己的兩個兒子充滿信心,為了對他們大加鼓勵,更為了他們能很好的,不受約束的發展壯大,李淵不僅置李建成、李世民兄弟倆地位在諸將之上,還准許他們各置官屬,為建立他們各自的小皇朝,發展他們各自的勢力,各顯身手。因為在這個時候,李淵除了自己的兒子,還不敢相信任何人。
「我等都屬瀧西李氏、西魏八柱國之後,我與弟,雖身處有異,根系本同。我今雖然起兵,只為共匡天下,志在尊隋。天生吾弟,當今英雄,願推為盟主,以成大事。若事成時,蒙弟不棄,夏封于唐,斯願足亦……」
大將軍府內,今日聚集了許多人。西河已經拿下,李淵召集群臣,商議進兵關中之事。李世民與李建成就此事已作過多次探討,並著人探清了霍邑的情況,待李淵的話落,李建成便示意二弟李世民起身發表他們的看法:
「我們如果再退五里安營紮寨,同時派小隊人馬前去罵戰,他一定出來。到時候,我們設下埋伏,伺機殺了他。霍邑豈不唾手可得?」李世民說。
「沒什麼,只是昨晚趕回來時內衣濕了,來不及更換就睡著了,一點點感冒。」
李淵見目的達到,高興萬分,第二天召來文臣武將,共聚晉陽宮殿,研討進兵之策。李世民頗有心機,上次聽了劉文靜的一番話,回府後召來長孫順德、侯君集等細細商議,已經有了明確的打算,於是第一個站起來,說:
李淵聽了,欣喜不已。能屈能伸,大丈夫所為也。沒想到我兒正是血氣方剛的年齡,就有這般修為,這樣的思量,真是太難得了。這麼想著,感到此事再無需商議,即讓人拿來紙筆,當著眾人的面,親自寫了封信,派特使給李密送去。李密見李淵特使對他謙卑恭敬,非常自豪,展開信來一看,更是萬分得意:
「你也是這個意思?」
「如果不能在短時內將敵人擊潰,我軍必然死傷慘重。」李世民想到這裏,不由得皺緊了眉頭。
「宋老生,你在哪兒?」李世民在心裏喊道,縱馬向敵軍深處衝去。
李淵說罷,目光罩住李建成。李建成見了,上前一步說:
「李元吉留守太原,李世民和李建成與太原令溫大,兵發西河!各位將領,努力向前,聽從軍令,不得有誤!」
「適才晉陽令所言,句句屬實,我們的處境,確實不容樂觀,但只要大家齊心協力,一定可以擊敗一切的敵人,取得最後的勝利。所謂知己知彼,我們已是做到了這取勝的第一步。現如今,是要對形勢有個具體分析,決定我們今後的每一步行動。這事,還請諸位認真考慮。三天之後,我們再來此聚集商議,誰拿出好的計謀,必當重賞,加官晉陞。」
「宋老生、屈突通如今據險呼應,霍邑恐難很快攻下。」裴寂說:「臣擔心,李密是個奸惡的梟雄,唯利是圖,絕不可相信;北面的突厥,同樣如此,他們都有侵吞太原之心,何況還有馬邑的劉武周,對太原也是虎視眈眈的。我們以太原為立足之地,太原是我們的大本營。如今,卻在這三股勢力的窺視中,一但有失,後果不堪。所以我認為,萬全之策:不如暫且回兵,再尋機西進。」
「不管怎樣,你還是要讓我做前鋒攻城。你不同意,我就跟父親說你病了。」
李淵說到此,環視文臣武將,目光炯炯灼人,提高聲音說:
李建成搖搖頭,說:「我希望能與二弟一起,想一個萬全之策,來說服父親。」
「我說過這話么?」
說話間,李世民到了跟前。宋老生畜勢待發,趁李世民腳根未穩,照準肩下脅穴速疾地刺去一劍。李世民立即感覺到劍力強大無比,往後一仰,躲過此一刺。說時遲那時快,似乎就在同時,宋老生的劍尖剛過,李世民又迅速地往右側身挺起,並順勢揮劍一劈。速度之快,讓人驚詫不已。宋老生一時躲閃不及,右臂裂了個大口子,「唉喲」一聲,長劍落地。李世民再次迅雷般砍出一劍,宋老生碩大的頭顱,便滾落到地上。一股憤怒的熱血,衝天而起,四濺的血水,噴了李世民一身。
劉文靜一口氣說到這兒,對文臣武將巡視一番,然後期待地望著李淵,等他訓示。
李淵聽罷,面色漸漸凝重,聲有排山倒海之勢,拔出長劍,向西一指:
李世民聽了一驚,慌忙問道:「大哥是不是身體不舒服?」
李淵少時便神勇過人,曾經帶著十二個兄弟擊敗草賊毋端兒三萬之眾,待稍長,更懷濟世之略,有經論天下之心。他與人相處,不論貴賤,一雙慧眼,最能識人。對天下大事,他了如指掌,蓄謀反隋,早有打算。事到如今,早已是胸有成竹的李淵,為讓大家了解實情,不浮不躁,認真地打好每一戰,這才讓劉文靜首先發言,讓大家再次熟悉一下眼前的情況,認識到面臨強敵,凡事不可輕舉。此時,李淵見劉文靜望著自己,所有的文臣武將也都望著自己,不由微微一笑,說:
裴寂拿起檄文,走上高台的中央,清了清嗓門,大聲地宣讀起來。他稱兵勇們為「義士」,論事說理都講得頗有說服力,最後說道:「……隋煬帝長避揚州,不理朝政,致使朝政荒蕪,天下大亂,百姓受苦。為此,特舉義兵,前往長安,尊隋煬帝為太上皇,另立王子楊侑為帝。」
「遵命。」侯君集大聲回答。
李世民哭著說:「我們為正義而起兵,勢力還不強大,比不上那些義軍。可是,我們若取了霍邑,就會日漸強大起來,很快超過那些義軍。若就此退兵,前面的敵人乘虛攻擊,後面的敵人更不把我們放在眼裡。到時候,兵敗如山,李家難有振興之日。想到這些,我心痛如焚,所以忍不住哭泣,還請父親賜罪。」
李淵聽了,微笑點頭,讓人拿過紙筆,讓世民與建成立下了軍令狀,然後喚太原令溫大,說:
李建成搖了搖頭,說:「二弟,這事你不要與我爭。昨天我就與你說了,你比我小,遇上危險,大哥理應在前。更何況,你雖然勇猛,可你的部下全是新兵,我的部下有一半老兵,他們有攻城的經驗。」
劉文靜擊掌言道:「大將軍所慮正是,微臣也有此擔心。而今李密,已有幾十萬人,雖然還沒有攻破洛陽,但洛陽周圍的城市都被他佔領。他不僅獲取了隋王朝大批良馬、刀械裝備,還擁有洛陽周圍的幾個大糧倉。可謂兵精糧足,士氣正旺。李密非等閑之輩,從來就頗有野心。我若西取霍邑,李密來襲,如之奈何?到時侯,我軍必然腹背受敵,戰事必定艱危。就目前的情況看,我軍只可趁亂髮展,倘若九*九*藏*書有大損失的戰事,萬萬不可去也。」李淵聽了,大為高興,捋著胡髻點點頭:
「兄長可有良策?」李世民急急地問。
「孩兒與二弟的看法一致,適才二弟所言,正是我兄弟倆思慮了許久要說的話。」李建成說。
「我看,這彌天的大霧,是上天在幫我們,待我們神奇般地出現在霍邑城前,宋老生豈不認為是天降的神兵?」李建成說完,由不得咳嗽兩聲。
第二日,部隊到了西河城下,安營紮寨后,李建成與李世民來不及披甲,就匆匆前去勘察地形,併發出命令:雖圍住西河,卻不許傷及百姓!他們決定甘冒著極大的軍事風險,也要讓百姓能自由進出。為此,西河百姓,爭相傳頌,說李家兄弟的部隊懂得體恤百姓。城中有一個叫段清玉的官員聽說后,便主動與李世民聯繫。因為對隋煬帝的勞民、御民,他早已反感之極。李世民見了段清玉,一番交談之後,大喜。令他作內應,明日俟機打開城門。
「放下武器,一律不殺!」
李淵聽了,並不啃聲,把目光轉向眾臣,只見眾臣交頭接耳,一派讚歎,獨有劉文靜一人,微笑不語。此時李淵,身旁文人還有一些,軍事人才,卻沒有才能出眾的,戰略、戰術的謀划,除了兒子,就是自己。李淵頗有自知之明,自己很了解自己,戰略謀划,他是一流的,包括他的兩個兒子在內,無人能及。只是具體到戰術,考慮起來似乎很費力氣,因此他用眼睛看著劉文靜,希望他能說說自己的看法。劉文靜不作正面回答,反問李淵:
「你這個人,怎麼能這樣?」李建成說著,忍不住又連連咳嗽。
「你們可不許去取百姓的菜,萬萬不可騷擾百姓,待拿下西河,我再犒勞你們。」
「說過,那年我才八歲,病了,不肯吃藥,你是這麼對我說的。」
「好個趁亂髮展,說的好!」他把目光從劉文靜身上慢慢滑過,投向李世民兄弟,語重心長地說:「要發展,不可賠了夫人又折兵。」說罷,再將目光轉向劉文靜:「說下去!」
「兵進霍邑!」
李世民聽了,立刻點頭說:「有大哥與我前去,兒臣十分高興。」
待劉文靜稟明情況以後,李淵轉悲為喜,讓世民去安置建成、元吉平陽小妹他們,讓劉文靜安置到突厥士兵,自己則召來裴寂等人,共商舉兵大計。眾人到齊,李淵示意,劉文靜首先起身,將與突厥的交往,與大家言明,然後發表自己的看法,說:
「這雨,三五天內,恐怕是停不了的。」李淵象是問自己,又象是問劉文靜。
七月的太原,寒意雖侵城關,草木依舊茂盛。這日,雲淡天高,鷹翔藍天,風拂綠樹。朝陽還剛剛升起,炊煙正瀰漫于古城,李淵親統中軍,李建成、李世民分別統領左右兩軍,氣勢萬千地來到校場。
左邊,李建成一路砍殺,衝進宋老生軍中;右邊,李世民連斬數人,血濺戰袍。由於用力過猛,不多時,李世民的一柄金剛長劍已經砍缺。他突然看見前面不遠處宋老生的三員大將正在逼殺侯君集,便隨手一劍擲去,插入一員大將的後背。那員大將應聲倒下馬來,其餘兩員大將一驚,立刻被侯君集斬一員于馬下。李世民取弓搭箭,叭地一聲結果了最後一員大將。侯君集見了,喝一聲「好!」將自己手中的長劍拋給李世民,自己從地上撿起一把劍,緊跟在李世民身後。李世民接過侯君集的劍高高舉起,四處搜尋宋老生。幾個隋朝軍士舉著長茅,一個個瞪大了雙眼向李世民圍過來,只見他手起劍落,很快就將他們砍倒在血泊中。
「你真是病了,大哥,就是這樣吧,我做前鋒。你不同意,我這就去跟父親說。」
「這李密,還真拿自己當坐鎮公府、有三司六衛還有元帥府拱衛的魏公了,以為自己從此將可以『除亡隋之社稷,布將軍之政令』了?」劉文靜忍住笑說。
李世民揮舞著長劍,衝殺著去尋找宋老生,卻怎麼也找不到蹤影,情急之下,他突然心生一計,亮開嗓門,大聲喊道:
一時,建成、元吉、平陽小妹都大聲悲哭。就在這時候,劉文靜帶了突厥將領康鞘利,來見李淵。
「二哥,我們進城去,大哥已攻進城裡去了。」柴紹渾身是血地衝過來對李世民說。
宣布完畢,眾軍士三呼:
「李密妄自矜大,我如今以卑詞推獎,以驕其志。現在,我們可專意西征矣!」李淵舒心地說:「到時候,待關中平定,我們據險養威,觀鷸蚌之相爭,只準備坐收漁人之利也!」言罷,李淵忍俊不住,失聲又笑,轉而嚴肅地說:
「玄霸呢?」
「兒臣謹遵父命。」李世民說:「兒臣願立下軍令狀,此次不能取西河,願受軍法處置。」
言畢,眾人齊聲應和,瓦崗寨歡天喜地。李密讓人拿來文房四寶,當即就要給李淵回信。手下第一謀臣東海郡公徐世績在一旁看了,說:「李淵何等人物,怎會領後於魏公?不過是他欲攻霍邑,擔心魏公夾擊,書信謙卑,只為權宜之計。這故作的謙卑,更加彰顯了李淵的野心。魏公何以還如此高興?」
「我的兒,你這是為何?」
李世民點點頭。兄弟二人,召來各自的幕僚、屬下,共聚一堂,商議說服李淵堅持進攻霍邑之策。
「他連城門都不出,又怎能斬殺他?」
「事以至此,明日校場點兵,誓師出征,拿下霍邑!」
「西進關中,首先要拿下霍邑。為此,我們已派人探明霍邑情況,感到要取霍邑取,也不是什麼難事。在霍邑的西北,有個賈胡堡,可以說是霍邑的門戶,倘若居兵堅守,與霍邑互為倚角,霍邑必難攻破。可惜的是,霍邑守將宋老生,卻並不使人把守這裏。我們只要迅速佔據賈胡堡,可以說是已進了霍邑的大門,然後進攻霍邑,兵到可下也。」
李淵聽了,說:「西河郡太守原來的蕭瑀,最近被調回長安。接任的太守高德儒,是大隋的名將,久戰沙場,精通兵法,非等閑之輩。煬帝將其安置在太原往長安的必經之路上,就說明他對我李淵早生疑心。如今以你一人之力,要敵高德儒,恐難取勝。我讓你大哥與你同去,不知你意下如何?」
李淵從沉思中清醒過來,對裴寂說:「你宣讀舉事檄文吧!」
部隊緊緊圍住霍邑城,李世民一連三天叫陣,宋老生就是堅守不出。李淵剛剛舒展的臉,一天比一天緊皺起來。李世民了解父親的憂慮,苦苦地想了一夜,終於想出了個辦法,到中軍帳里對李淵說:
李淵接過李建成草擬的軍令,看后十分高興,說:「就以此宣告上下,使三軍遵此軍令,不得有違。」
李世民還要開口,李淵已經走進內室。李建成見了,對二弟使了個眼神,想讓他與自己一同離去。李世民卻並不作理會,只獃獃地站在那裡。
建成與世民齊聲回答:「兒臣一定不負父親所望。」
「此次出兵,不知大將軍可有擔心?」
李淵聽著,心潮澎湃,輕輕地啪著李世民,說:「我的兒,你說得有道理,我險些為裴寂這個懦夫所誤。只是,我的中軍,已向北出發,為之奈何。」
「走吧,二弟。」
這一回,李密見徐九九藏書世績揚長而去。雖然知道他很不痛快,也不去理會。他對特使抱歉地一笑,拿起紙筆,給李淵寫了封回信。特使高興萬分地拿了李密的信,快馬回鞭,趕回西河郡,將李密的信交給李淵。李淵看了,啞然失笑,把信交給裴寂。
「劉長史所慮,主要有二:一是陰雨不能速克霍邑,擔心軍糧不足,擔心太原有難。孩兒認為,如今正是收割季節,到處都是糧食,不用回兵太原,就近可以徵購糧食,這不是個問題。李密剛剛安撫,已尊他為盟主,他正盼著我們打下霍邑,坐享其利,不可能趁此攻我太原。至於北面突厥,如今雖與馬邑的劉武周聯合,但彼此相互猜疑,就如同與我們一般,若要舉兵,他也會先攻馬邑。如此看來,劉長史之慮實在是有些多慮。如此看來,他們的顧及,雖有可能,但這可能是微乎其微的。舉兵起事,本來就是冒著天大的危險。我們這次如果奪取了霍邑,就是進了長安的大門,如果我們就此回兵,既損傷了士氣,又錯過了時機。所以不管如何,我們為此冒一次險,也是值得的。因此,孩兒與大哥,願拚死一戰,拿下霍邑,以成大業。此事,還望父親堅定決心,雨停進軍,若不能拿下霍邑,孩兒願以死謝罪。」
秋日的清晨,呂梁山與太岳山的峽谷中,好一幔的濃濃大霧,如濃煙似的,族擁著,瀰漫著,就是不肯散去,象似要護著什麼秘密。大霧裡,李淵左、中、右三路大軍,正一路接一路地急急向前。
李世民還欲再言,李建成給他使了個眼神,拉著他離開。來到帳外,兄弟倆翻身上馬,並排緩行。
李淵一行,只好馬回營地。以後,接連三天,秋雨還是不停,並且看不出有半點要停的苗頭。士兵的新甲濕了,在秋風冷雨中凍得哆嗦,來不及遮蓋的糧食草料濕了,失去了原來的香味。四處的道路,一遍泥濘,讓人舉步艱危。在不停而執著的秋雨中,一切都變得沉悶而了無生氣。秋雨,摁住了李淵心頭的高興,也不斷地打擊著剛剛振奮起來的士氣。三天來,李淵每日都會獨立於大帳前,看看昏渾的天空,又看看泥濘中偶爾來去的士兵。他的身旁,常有他的兩個兒子、裴寂和劉文靜伴隨。
建成三兄弟,也都眼含淚水,悲傷萬份。
李淵送走劉文靜,一顆心還是懸著,正坐立不安時,李世民與大哥李建成,三弟李元吉,還有平陽小妹與柴紹一家等到來。李淵見了,一顆懸著的心,頓時落下,他一一細看高大挺拔的建成、元吉,突然衝口問道:
李建成連連咳嗽著,看看他的二弟,無可奈何地搖搖頭,說:「到時候,你一定要注意一些,不要離城太近,一定要離城遠些,刀劍是不長眼睛的。」
隋煬帝13歲的兒子、代王楊侑,聽到李淵舉兵的消息,即令虎牙將宋老生率精兵四萬屯駐霍邑,還派左武侯大將軍屈突通駐兵三于河東,以阻截李淵西進。宋老生與屈突通都是隋朝聞名的戰將,不僅久經沙場,精通戰事,對於隋王朝,也是忠心耿耿的。特別是屈突通,祖上本是庫莫奚種人。他的父親屈突長卿,北周時任邛州刺史。屈突通性格剛毅,武藝高強,更兼忠義清正,剛直不阿。早在隋文帝時,屈突通已任親衛大都督。一次奉隋文帝楊堅之命往隴西視察朝廷牧群,查出兩萬多匹匿而不報的隱馬,文帝聞之震怒,欲將有關的一千五百多人全部殺頭。屈突通見了,向文帝替他們求情說:「人命至重,死不再生,陛下至仁至聖,哪裡能因為畜牲的緣故殺這麼多人?還請陛下能寬恕他們,讓他們戴罪立功,把馬放牧得更好。」隋文帝當時在盛怒之下,聽了之後,嗔目而叱之。屈突通並不因此而畏懼,反倒說:「如果臣一死能免去他們的罪,臣願意替他們一死。」隋文帝聽了,心中感動,這才明白自己的做法有些欠妥,於是赦免了這一千五百多人,還升屈突通為右武侯車騎將軍。隋煬帝奪了父位以後,屈突通轉任左驍衛大將軍。在剿滅楊玄感舉事的軍隊中,屈突通立了大功,隋煬帝又升他為左驍騎衛大將軍。
「大哥千萬要注意,母親曾說――這話你也曾與我說過:小病不治,會釀成大病的。」
「這有什麼?」李世民看一眼侯君集,回頭瞅著自己的妹夫說:「拿下了霍邑,我們就可以進軍長安了。宋老生是個忠誠,好好地安葬他。」
「宋老生被我殺啦!」
李密讀罷,飄飄然然,揚起信來,大聲對群臣說:「唐國公倘且這麼推舉,天下安能不是我李密的!」
這可是我李淵的部隊,我李淵竟然能有了這麼多屬於自己的部隊!李淵一直在心裏重複著這一句話,獃獃地望著已經到齊了的八萬將士。自從殺了王威和高君雅之後,這八萬將士就完完全全是他李淵的了。他們只聽從李淵一個人的命令,李淵就是他們的最高、也是最終的指揮。作為數代軍事集團的後裔,李淵知道這意味著什麼。以前,他的父親,他的祖父,雖然也率領著千軍萬馬,指揮他們,命令他們衝鋒、向前、殺敵。可是,他們指揮的,都是皇帝的軍隊,最高、最終的指揮者,還是皇帝,他們不過是替皇帝指揮。唉,可憐的祖父、父親,儘管威振八方,威風凜凜,若是要讓軍隊前進,皇上卻要軍隊後退,結果,便只能執行皇上的命令。可是現在,李淵一切都可以為所欲為,還可以命令他的軍隊,向皇帝發起攻擊!這,是多麼大快人心的事啊!李淵想到這裏,不由得笑出聲來。
「就這麼回兵,我怎能心甘?!」
「李密目前勢旺,已經變得目中無人。父親只需給李密一信,口氣謙卑,表明願推他為盟主。李密見了,自然不願以我為敵。」李世民思索著慢悠悠地說道。
李世民聽了,細細一想,突然心中一亮,大聲說:「父親所言極是,兒臣願領本部兵馬,前去拿下西河郡,為我軍南進長安開路。」
柴紹聽了,點頭回答:「遵命。」
「如此甚好,合你兄弟二人之力,上下同心,方可一舉拿下西河郡。」
「建成雖長一些,世民還太年輕。此次征戰,還請你與他們一同前往,參謀軍事。使他們有不明之事時,能得太原令指教,到時建功立業歸來,我一定重賞於你。」
可是,李世民還是沒有發現宋老生。他兄弟倆雖然勇猛過人,部隊的士氣也很高昂,但畢竟大部分是還沒有經過沙場的新兵,而宋老生的部隊,卻是隋皇朝的精銳,雖然士氣低落,但在性命悠關時,還是咬了牙拚命來搏。在兩軍短兵相殺中,宋老生的部隊在一時慌亂后,竟漸漸地穩住了陣腳。李世民立刻感到了敵人越來越有力的抵抗,心中不由得暗自著急。他原本想找到宋老生,把他給殺了。主帥沒了,敵軍自然瓦解。然而,當他沖向宋老生時,卻被他手下的幾個在將圍住撕殺,待將這幾人一一斬殺后,宋老生卻沒了蹤影。顯然,他躲在軍中指揮部隊反擊。
「現在,我宣布兩項決定:一是成立大將軍府,由本國公掌大將軍印。二是明日在大殿前召開誓師大會,由長史裴寂宣布隋煬帝的罪read•99csw•com狀,各位將軍各率其部,務必準時到會,不得有片刻遲誤。」
「好!你去喚你大哥同行,我們李家的成敗都在你兄弟二人身上。待追回中軍,我們父子一鼓作氣拿下霍邑。」
望著濃霧裡忽隱忽現的軍隊,李世民此刻的心情特別激動。想著此去會有一番大的撕殺,他突然很想去看看大哥。這次進攻霍邑,誰做前鋒,肯定是件危險的事情。父親在安排前鋒時,將這危險的事交給了他的大哥。他當時就急了,可是大哥說:「再怎麼說,你比我小,遇上危險,大哥理應在前。」現在想起這話,李世民也很感動。大哥,我的好大哥!他在心裏呼喚著,離開自己居中的右路軍,縱馬追上居前的左領軍大督都李建成,與他並排而行。
對於此次舉兵,李淵思之日久,早有勝算在心,聽了世民之言,引導說:「我兒言之有理,我們舉兵首攻的目標應是長安。如今,李密與王世充在洛陽打得激烈,我們正好趁虛進攻長安,要進兵長安,西河是必經之地,必須儘快攻下,方可揮師長安。至於遼山,不在南下途中,可暫棄之不理,到時自然可得。」
如今的情況,對李淵非常不利。擋在他面前的,不僅有兩位英勇善戰,相互呼應,忠於煬帝的將軍,更有霍邑地形險要,有險可憑,再加上這綿綿不斷的秋雨,要取霍邑,實在是不容易。
李建成點點頭,深情地目送二弟遠去。
裴寂聲音抑揚頓挫,把舉事檄文讀得有聲有色。讀畢群情激動,雀躍歡呼。
李淵聽了李世民的聲辯,稍稍停了一會,抬起頭來,望著兩個兒子,堅決地說:「我意已決,你倆人速速回營,明日班師太原。」
以後三日,每天僅派右領大都督府軍頭段志玄,帶三千人馬前去罵戰。段志玄的手下都是些新兵,行軍布陣還不太入門,叫陣罵戰卻非常內行。一連罵了三日,宋老生都不敢出戰。這些個新兵,便是肆無忌憚,在城下罵得越來越歡,什麼粗話,羞辱人的話都罵了出來。宋老生先是直著脖子聽,後來脖子慢慢變粗,額頭上的青筋也凸了出來,身旁副將金雲松見了,對宋老生說:
「不行,這次攻霍邑,你一定要讓我做前鋒。」
「可是,這樣的天氣,如何進兵?」李淵又一聲嘆息,說:「我兒所言,也不無道理,只是我們如今行事,萬萬不可錯了一步,否則將一敗塗地。現如今,進,既無十分把握;退,卻可確保勢力,到時還,我們還有機會。」
李密聽了,大為掃興,很不高興地望著徐世績說:「依將軍之見,當如何處之?」
打虎需要親兄弟,李世民與李建成,並馬而行。這是大業十三年五月,公元589年出生的大哥李建成,剛滿28歲;公元599年出生的李世民剛18歲。他們為了要奪取父親的表哥、他們的表叔隋煬帝的天下,各自領兵三萬,向長安進發。李世民得天獨厚,早就得父親囑咐「潛結英傑」,此時,身邊早有了侯君集、段志玄、殷開山、長孫無忌、劉弘基、長孫順德等一干文臣武將。相比之下,李建成也沒有遜色半分。因為李淵在吩咐李世民「潛結英傑」的同時,也吩咐在洛陽的李建成要「密交豪友」,因此,李建成身邊也很有一些能人,如咨議參軍王圭,薛萬徹等,都是一等一的文臣武將。兄弟倆面帶自信的笑容,走在部隊的最前面,身後,便是幾十個親近的心腹,再後面是一群絕對聽命於他們的將領和六萬渴望打出一個新天下來的軍隊。他們儘管還未經過嚴格訓練,大都剛召集不久,卻行走得整整齊齊,一個個渾身是勁。
「秋雨似乎懂得我們的心,父親決心一鼓作氣拿下霍邑,雨就停了。」李世民高興地看一眼大哥說。
「如今我們雖然控制了太原及附近地區,處境卻不容樂觀:北面突厥,雖暫時合好,但在劉武周的鼓動下,仍有南侵的可能;就近的太原遼山令高斌廉,西河郡高德儒均愚忠隋帝,與我抗衡。從全國來看,現有相當勢力的,首先是隋王朝的三大勢力:一是隋煬帝在江都的御林軍,人雖不多,都是驍勇善戰之士;二是煬帝鎮守在東都洛陽的皇子,兵強馬壯,有大將士王世充統領,戰鬥力很強,只可惜只能全力對付不斷進攻的李密;三是煬帝鎮守長安的另一王子楊侑,剛滿13歲,軟弱無能,但拱衛京師的名將屈突通,卻是有勇有謀,加之其兵多將廣,不可小視。除去隋朝的三大勢力,就是三股最強的義軍。第一要數李密,手下猛將如雲,有三十萬之眾,其人也相當能幹,不斷對洛陽發起進攻,一心只想佔了洛陽城;其二要算河北的竇建德,號稱十萬之眾;這第三就是江淮的杜伏威,號稱八萬之眾。在這諸多的力量中,從眼前兵力而言,我們似乎並不比哪一路強,因此,要擊敗群雄,需全體一心,謹遵唐國公之命,方可取得最後勝利。」
「感謝父親,有了這軍令,孩兒更有了拿下西河郡的信心。」
大哥走後,李世民一直站在原地,心想:如今正應該攻下霍邑,直搗長安以號令天下。因為只有這樣,才可以爭取戰略上的主動,有條件取隋煬帝而代之。然而,父親偏偏要聽那些鼠目寸光者之言,失去這樣的一大好機會。唉!想著,急著,李世民竟然嗚嗚地哭出聲來。內室里的李淵聽了,忍不住只好走出來。第一次看到李世民哭得這麼傷心,李淵也動了感情,撫著李世民的雙肩說:
「尊煬帝為太上皇,立代王楊侑為帝!」
「宋老生被我們大都督殺了,宋老生被大都督殺了!」
「煬帝偏安南方,久不理政事,以至朝政荒蕪,臣反民變,叛賊四起,百姓苦不堪言。為振救百姓,穩定朝廷,李淵欲尊隋煬帝為太上皇,立代王楊侑為帝,以使隋朝得以安定,以使隋朝民眾得以免除戰亂之苦。為達此目的,李淵遵從天命,起兵西征……」
「哇」的一聲,平陽小妹哭出聲來。
虎牙郎將宋老生並不吭聲,只把目光移向遠處。他慢慢地轉動碩大的腦袋,仔細地觀望,但見遠處靜悄悄的,沒一點動靜,連李淵的營寨也看不見了。
二萬士兵,在宋老生與副將金雲松的率領下,分別由東、南兩門殺出。段志玄見了,心中大喜,命令士兵,愴惶後撤。宋老生早憋了一肚子氣,哪裡肯就此放過,揮劍一指,大隊人馬追殺過來。轉眼追去一里多路,卻不見了段志玄的身影。宋老生正驚疑時,左旁殺出左領軍大都督李建成,右旁殺出右領軍大都督李世民。兄弟倆一白一黑兩匹戰馬,沖在最前面,猛虎似地向他撲來。
「那位穿金甲的,可是狗屁鼠牙郎將?天兵前來,還不下城受死!」話語剛落,便是一陣肆意的浪笑。
這徐世績,字茂公,富豪出生。父親徐蓋,樂善好施。徐世績十七歲時,隋朝天下已經大亂,便參加翟讓的瓦崗軍。初去,見瓦崗軍橫行鄉里,就勸翟讓說:「兔子不吃窩邊草,我們可去宋、鄭兩州,劫商人的錢財,這樣比劫附近的鄉親要好得多。」翟讓聽從了他的意見,結果附近的許多鄉親來參加義軍,使義軍得到大的發展。李密九九藏書隨楊玄感舉事兵敗來到瓦崗后,李世績看到李密比翟讓更有能力,就與秦寂寶、程知節等一道勸說翟讓,奉李密為主。翟讓聽從勸說,使李密成了瓦崗的主宰。李密主持瓦崗后,自封為魏公。
就在當晚,天氣突然變化,風起雷鳴,傾刻間,大雨滂沱。建成與世民正在營帳中討論進兵之事,聽到雷聲忙出營帳。冒著大雨,他們四處查詢,指揮軍士,將住在低洼處的人移往高處。世民見一士兵咳嗽不已,忙令人將他扶進自己的營帳里休息。其他士兵見了,都感動不已。
「可是你現在病了。」
大將軍李淵的一聲吼,眾人都為之一震。李世民擔心李淵真要退兵,上前一步,正要開口,李淵似乎知他要說什麼,擺了擺手說:「你們都各回軍中,此事容我三思。」
「這年頭,只要有實力,什麼都會有的。」他在心裏對自己說:「現如今,一切剛剛開始。我一定要儘快擴大我的部隊,以後建頭功的機會應該有的是。」
這一戰,出奇地順利。兵到城下當日,不等李淵接應部隊到,李建成、李世民就已拿下西河郡。李淵兵至,高興地笑出眼淚,手執建成、世民,說:
夜已經很深了,李世民與李建成來到父親營帳。李淵見他們進來,也不說話,只是靜靜地望著他們,顯然是想聽聽他們兄弟的看法。李世民看看大哥,見大哥對他點頭,便開口說到:
「不是,我擔心軍中攻城的裝備缺乏,如果攻城時間過久,屈突通又從後面騷擾,對我們十分不利。」
溫大聽了,雙手一揖謝恩說:「大公子,二公子超人聰慧,謀略過人,溫大得大將軍之令隨軍前去,一定儘力扶佐,建功立業,還請大將軍放心。」
李淵聽了,低下頭去,沉思著。好一會,抬起頭來,只見李世民兄弟倆茅塞頓開的樣子,這才滿意地一笑,問李世民兄弟倆說:「安撫李密,你們可有良策?」
李世民舉頭望去,果見左領軍大都督的戰旗,一面面飄進城去,心裏不由有些失落。出戰前,父親對他兄弟倆說,誰先進了霍邑城,誰就記頭功。如今,頭功還是被大哥拿去了。柴紹雖然是世民與建成倆人的妹夫,只因平陽與世民關係特好,故而遇事柴紹總是護著世民。這回,見頭功落入大哥之手,柴紹匆匆趕來遺憾地告訴世民。侯君集是李世民從死亡線上救回來的兄弟,以後又蒙世民待之如親兄弟一般,當然更希望世民能建頭功,看到竟是他大哥建成先進城去,不由得重重地一聲嘆息。
「我說過了,這點病算得了什麼,咳嗽兩聲,這哪裡又是什麼病?」
李世民點點頭,對身後大喊:「停止前進,安營紮寨!」
「我兒皆能人也,以此用兵,天下橫行可也。」隨即下令開倉賑饑,招募士兵。
「他被官府捉了,待我們去救時,已處死。」李世民說完,抱住父親,痛哭起來。
李世民昨晚一番誠心的苦勸,李淵終於下定了攻戰霍邑的決心。李世民便與大哥李建成連夜乘馬往北,在半道上追上了父親的中軍,同時也遇上了四弟李元吉派人往賈胡堡增運來的糧草。兄弟倆率領中軍,押了糧草,馬不停蹄地又趕回賈胡堡。李淵見了,心中感慨萬千地對他們說:
隋朝赤色的旗幟,已為新改的絳白色旗幟所替。晨風中,一面面絳白的旗幟,微微地抖動著,似在為一個行將瓦解的舊王朝至哀,又象在為一個行將崛起的新王朝至意。近十萬大軍,擠滿了若大一個校場。此刻,李淵站在校場正北的高台上,精神抖擻,雙目如炬。他仰望南面,大聲宣講出征誓言:
兄弟倆聽了相視一笑,李世民對李建成說:「父親這麼快就到了,我得去安排部隊,就此別過,稍晚時,我們在父親大帳中見。」
「如今天下大亂,都是因飢餓而起。瓦崗可趁此攻下黎陽國倉,一可以開倉賑濟饑民,二可以藉此擴充我們的部隊。」李密聽了,令徐世績攻黎陽。徐世績領兵前往,當日攻下黎陽。開倉賑民,招募軍隊。短短不過十天,就招募到新軍二十多萬人,於是,李密的聲威大振。漸漸地,李密變得傲氣,再不象原來一般,聽從徐世績的意見。
「遵命!」
第二天,是一個難得的五月好天氣。藍天鮮亮,白雲輕流,和熙的陽光灑滿大地,遠山近樹,蔥蔥鬱郁。太陽剛過東面龍山的頂峰,各位將領,已率領部隊,彙集在大殿前面。李淵內心激動,面色肅然,他一直在專註於一個個將軍帶著一隊隊士兵前來匯聚。
不久,煬帝令隋朝大將王世充討伐瓦崗。李密派徐世績領兵迎敵。在多次拒戰後,徐世績突出奇兵,大敗王世充于洛水。李密論功行賞,封徐世績為東海郡公。又過不久,河南、山東大水,饑民遍地。煬帝不去賑民,致使每天數萬人餓死。徐世績見此,向李密進言:
長繩已抓在宋老生的手中,他咬牙切齒地瞪著正在丟了武器投降的部下,雙腳蹬著城牆,雙手抓緊了長繩,艱難地往上攀登。就在這時候,他看見了縱馬殺來的李世民。城牆有這麼高,在李世民趕到之前上去已經是不可能的。好一個宋老生,知道上去無望,便毅然地丟了手裡的繩子,順勢跳到地上。他伸手拔出背上的長劍,異常冷靜地等待著李世民。
命令下達后,李淵自己統領中軍,隨後接應。
李世民又對侯君集說:「趕快去收編戰俘,收繳武器。大哥攻進城去,立了頭功。我們多收些戰俘,多撿些武器,好擴大我們的部隊。」
「我就擔心李密。」李淵脫口而出。
李淵點點頭,把目光轉向裴寂。
李淵宣布完畢,眾人齊聲回應,陸續散去。李淵目送眾人,頻頻點頭。
「他不出來,我們就攻進去,難道二弟擔心我們攻不下霍邑?」
「我兒如此能幹,天下一定是李家的。」言罷下令三軍晾曬鎧甲行裝,一日後,便乘了大霧往霍邑開拔。
「玄霸……」李淵眼瞪著李世民。
「是的,我們是這樣想的。可是,宋老生也想到了,他就乾脆不來迎戰。其實,我們只要斬殺了宋老生,霍邑就不攻自破。」
李淵點點頭,下達命令:
「我以為切不可回兵。」李建成說:「只是裴長史所言,也不無道理,要說服父親下決心拿下霍邑,我們還需拿出一個好的計策,否則很難說服父親。」
李世民並不去理會,只挽惜地看著地上宋老生人頭上那一雙不瞑的眼睛。這時候,宋老生的一個親隨,舉起長茅,從後面向李世民刺來。急馳而來的侯君集遠遠地見了,一劍飛擲而來,取了那人的性命。聽到一聲慘叫,李世民回過頭來,他看到侯君集,微笑著點點頭。
「你兄弟倆,特別是世民,都太年輕,沒打過大仗。只是,父親也剛剛掌握兵權,手下並無得力的將軍。更主要的是……」李淵放低聲音說:「此役關係重大,需帶走我三分之二的軍隊,除你兄弟倆,我還能信誰?所以,我把這天大的戰事交給你們,你們一定要齊心協力,遇事多與將軍們商議,謹慎行事。」
裴寂知道李淵為什麼會笑,便趁他高興時對他朝下面集結的部隊指了指,那意思分明在說:人到齊了,該開會了!